千禧大導演

第三百零三章 爆爆爆

最新網址:

第三百零三章爆!爆!爆!第三百零三章爆!爆!爆!

“《地心引力》中褪去太空服的鞏利,就像胎盤中熟睡的嬰兒一般,注意那根繩子正好是臍帶的位置。吳淵導演的長鏡頭兼具技術含金量、敘事功能和導演特色!”——《滬上娛樂報》

“堪稱完美的特效場景,從上到下、從內到外調動你的原始本能,數次被緊張和壓力硬生生逼出眼淚來!從靈魂層次,刷新你對人與宇宙關系的認識。”——《新浪娛樂》

“這是一部只屬于兩個人的電影,但是同樣精采無比,影片中鞏利和王學祈的組合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化學反應,讓人印象深刻,而電影中那些令人深思的臺詞,也值得所有人去回味。”——《南方都市報》

“《地心引力》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科幻片,這部電影沒有超能力,沒有飛船光劍,也沒有奇形怪狀的外星人,有的只是在面對太空災難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時,掙扎自救的兩位宇航員,故事很簡單,卻充滿著張力和令人驚喜的橋段,這九十分鐘沒有一絲一毫的浪費。”——《騰訊特邀影評》

“結局在鞏利雙腳踏地之際戛然而止,使得整部電影如外科醫生的最漂亮刀法作品,十足干凈利落!非要非要挑骨頭的話,片長太短,我還沒看夠呢!”——《豆瓣影評》

“《地心引力》講了一個女主角迷失已久的靈魂,重新還歸自身,找到歸宿的故事,它既是近年來最富含太空精神的太空題材電影,也是披著太空外衣其實完全在講人的一部電影。”——《華夏電影報》

《地心引力》全國上映的第二天,全國各地的報紙、互聯網媒體,全都把娛樂版面的頭條,留給了這部電影。

所有主流娛樂媒體,都為這部電影送上了各種贊譽與夸贊。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的精彩程度,征服了一眾首日觀看的專業影評人以及觀眾。

不只是影評人和媒體,雖然沒有舉行公開的首映禮,但吳淵邀請的圈內好友們,一起看完《地心引力》后,也毫不吝嗇的在記者面前,或者網絡上發表了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支持。

陳昆就在看完電影后,很是認真的撰寫了一篇博客,發布在了網絡上。

“我覺得這是一部足以留在華夏電影史上的太空電影,不只是因為《地心引力》是第一部華語太空片,這部電影本身的優秀,也是放眼國際都能排的上前列的。”

“吳導和鞏利老師聯手送上了一部講述在零重力空間內,一個女人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的故事,這個故事毫無做作的痕跡。”

“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華夏電影行業,從《地心引力》之后,將會引來一個嶄新的時代,吳導引領了華夏電影技術的變革,并且給所有內地導演都上了一課!”

“如何拍出一部商業、技術、藝術都兼具,且都做的非常好的電影!”

“我真心推薦朋友們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只有在電影院的大銀幕上,才能感受到這部電影的完整魅力,這是電視無法做到的。”

“觀賞電影那種極致體驗,每一格畫面都讓我窒息,每一秒鐘都讓我揪心。”

“有一個長鏡頭讓我記憶深刻。”

“遠景鏡頭中,鞏利在黑暗無盡的太空中不停地翻轉,鏡頭逐漸拉近,從全景到中景,再到近景,直到特寫鞏利的面部,然后視點“穿過”她的太空服面罩,貼近她的皮膚,捕捉她的急促呼吸和恐懼眼神,最后鏡頭轉出,再到浩瀚宇宙。”

“這組長鏡頭的處理,讓人通過鞏利的視角感受太空的震懾,同時也經歷了角色的恐懼和絕望,簡直太棒了!”

“吳導對長鏡頭的運用水平,在國內所有導演中都是最頂尖的,堪稱登峰造極!”

馮曉剛在觀影后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說道:“這絕對是一部奧斯卡級別的電影,電影的視覺效果非常的棒,故事又很有深度,吳導是真的牛,國內這么多導演,我就只服他一個。”

“以前大家都說他不擅長細膩的鏡頭語言,沒想到吳導憋了個大招,把長鏡頭玩出花了。”

《地心引力》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里,最值得夸贊的就是大量優秀的長鏡頭了,這也是阿方索·卡隆這位導演的特點,吳淵也老實學著運用了這種長鏡頭手法。

效果不錯!

無數圈內人士,不管是主動在網絡上發聲,還是被記者追在屁股后頭提問,他們都對《地心引力》這部電影送上了各種贊美與夸獎。

如果只有一個人這么夸,或許大家還會認為有可能是收錢了。

但是如果看過的所有人都在夸《地心引力》這部電影,那就說明這真的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

還是那句話,現在是2008年,不是2018年。

就算《地心引力》失去了其最有優勢的IMAX震撼效果,但僅憑那逼真的太空特效場景,充滿代入感的第一人稱視角,視覺效果已經夠令人拍案叫絕了。

在IMAX電影還沒出現,還沒對全球電影行業進行降維打擊和技術升級的當下,吳淵版的《地心引力》已經足夠征服華夏乃至全球觀眾了。

在《地心引力》之前,上一部太空災難題材的電影,要追溯到2000年的《火星任務》了,當時的特效水平和現在根本不能比的。

就像馮曉剛說的那樣,吳淵真的拍出了一部奧斯卡級別的電影。

眾所周知,奧斯卡上能獲獎的電影,很多都是不止叫好,而且還很叫座!

豆瓣8.5的開畫評分,無疑也證明了《地心引力》的優秀。

“首日當天票房5500萬,打破了華語電影的首日票房紀錄!”

“首周末三天票房1.65億,打破華語電影首周票房紀錄!”

“吳導,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了,但《地心引力》的成績還是太夸張了!”

光影時代公司,李曉萍的辦公室里,李曉萍面色漲紅,手舞足蹈的在發泄著自己激動的心情。

目前,華夏日票房和周票房紀錄是由《投名狀》保持的,這部電影雖然被噴的厲害,但票房也確實是好,首周票房近億,日最高票房近四千萬。

然而,這個紀錄不過半年,就被吳淵的《地心引力》打破了,并且拉高了很大一截。

按照這個首映勢頭,《地心引力》或許有望在內地拿下超過4億的票房,一舉創造一個新的內地電影票房紀錄。

對投資3億人民幣的《地心引力》來說,創造這種紀錄,本來就應該是這部大片的使命。

但預期是預期,能否實現就又是另一碼事了。

多少大片在上映前,口號喊得響亮,寄予無數厚望,票房卻依舊折戟?

現在看著《地心引力》真的實現甚至超過了預期,李曉萍也難以克制興奮激動的情緒!

“吳導,首映頭幾天的好成績,伴隨而來的是口碑的大爆發!”

“基本上只要是進電影院看了《地心引力》的觀眾,都對這部電影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看懂電影背后深意的人,對這部電影中充滿的對人心的展示與挖掘,贊譽不已!”

“而沒看懂電影深意的觀眾,光是看到緊張刺激的太空逃生劇情,以及那極具震撼力和沖擊力的特效,就足夠征服他們的胃口了。”

“現在已經有人稱你為華夏科幻電影之父,將今年作為華夏科幻電影元年了!”

“之前很多人都不相信,質疑你能不能拍出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現在他們全都啞口無聲,不敢說話了。”

“哈哈,公司要是有上市的話,光靠這一部電影的影響力,至少能拉高10的股價!”

看著李曉萍興奮的來回踱步的模樣,坐在沙發上的吳淵很是淡定。

這才哪到哪?

《地心引力》的投資足足3.2億人民幣,這代表這部電影至少要獲得8億人民幣以上的票房,才能夠回本賺錢。

現在內地票房預期的45億,還遠遠不夠呢!

不過,吳淵知道,《地心引力》如此好的開畫口碑和票房成績,一定是會影響到上層行政方面的一些決策。

接下來,《地心引力》會迎來更大的一波紅利呢!

“李總,你不覺得《地心引力》這部電影,很適合作為中小學生乃至高中生的太空科普電影嗎?”吳淵嘴角含笑的問道。

“你是說?”李曉萍有些錯愕:“官方會主動組織中小學生觀影?!”

吳淵燦爛一笑。

現在這個年代,還是比較流行官方組織一起看電影的。

中小學生們,經常會被老師帶著去電影院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比如歌頌母愛的,歌頌親情的,愛國題材的。

一些國企、公職部門,同樣也經常會組織觀影活動,整個部門一起包場看一些有正面影響的電影。

這是華夏國情下的特殊行政引導,差不多到2010年之后才會消失。

《阿凡達》的票房為什么那么夸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當時行政口、教育口,組織了非常多統一觀影。

這么說吧,很多90后進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學校組織一起看的《阿凡達》.

當然,這僅限于城市學生,鄉鎮學校是沒這個條件的。

現在,《地心引力》將會提前一年,享受到這種支持力度!

吳淵攤了攤手,得意的說道:“韓董那邊剛和我通了氣,各大城市的中小學以及國企、公職部門,接下來都會組織很多統一觀影,進電影院看《地心引力》!”

“接下來二十年,我們國家的航空航天事業是發展重心之一,既然要發展太空事業,那宣傳方面也必須要跟上啊!”

“《地心引力》的出現,是站在了時代浪潮的浪尖!”

“作為一部太空災難片,這部電影用來讓華夏大眾了解和認識到太空的孤寂和危險,激發大眾對太空探索的熱情,簡直是最合適不過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