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大導演

第五百三十五章 Hello 樹先生與威尼斯觀影

(先別點開)

《Hello樹先生》,這是一部后世快要被捧成神作的電影。

電影中王保強蕭灑的抽煙鏡頭,更是被剪成動圖火爆全網,一度成為“沒茅臺”BGM的代表。

但實際上這部電影從誕生到上映,都沒有在圈內掀起什么水花。

2009年,賈樟柯曾代表其公司西河星匯在釜山電影節上宣布融得一億資金,該筆資金將投資青年導演拍攝作品。

西河星匯將這個億元投資項目命名為“添翼計劃”,第一階段將籌拍5部影片。

《Hello樹先生》就是“添翼計劃”的第二部作品。

這個添翼計劃和劉德樺搞得亞洲新星導,還有光影時代的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一樣,都是專門扶持新人導演的。

其中,這部《Hello樹先生》就是賈樟科個人在添翼計劃中最看好的電影。

他非常欣賞這部電影的編劇、導演韓杰,親自為這部電影擔任監制。

這可不是那種掛名多拿一份工資的監制,是真的手把手給韓杰做保姆的。

《Hello!樹先生》的攝影師黎耀輝是墨鏡王的御用攝影師,賈樟科幫忙找來的。

影片的作曲人林強是臺島音樂人,曾主演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南國再見,南國》等影片,并擔任侯孝賢多部影片的電影配樂,憑借電影《南國再見、南國》《千禧曼波》《一年之初》三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也是賈樟科找來的。

錄音師張陽,曾擔任賈樟科的《世界》《三峽好人》《二十四城記》等多部電影的錄音師。

不用問,也是賈樟科找來的。

賈樟科是真愛帶新人。

當時《Hello樹先生》開始籌備的時候,賈樟科還幫忙一起海選演員,結果找了一圈都沒找到合適的,或者說沒找到合他倆心意的演員。

然后賈樟科就發動自己的人脈,開始聯系國內的各大導演,詢問他們有沒有適合推薦的演員。

這電話打到吳淵這邊了,聽聞了賈樟科述說的電影大綱,他立馬就知道是哪部電影了,當然就向賈樟科推薦了王保強。

保強哥在這部電影里演的確實是好。

一開始,賈樟科還覺得吳淵的這個推薦有點離譜。

王保強的熒幕形象和“樹先生”的反差還是很大的,在這之前,王保強的形象大多都是農民工或者淳樸少年,農村男孩這類的形象。

傻乎乎,鐵憨憨,但又充滿陽光,一點都不“守村人”。

結果,賈樟科半信半疑的喊來王保強一試鏡。

嘿,絕了!

就是他了!

“保強是真不錯。”賈樟科回憶著說道:“保強從來不會抽煙喝酒,可謂是形象健康。”

“但這次為了能把樹先生演繹的更加真實和貼近生活,他必須要學著抽煙,多的時候甚至一天達到三包煙。”

“在開機前幾個月,他就開始學著抽煙了,因為必須得看起來像個“老煙民”,這種東西有時候演出來的不自然。”

“酒量不佳的王保強也開始每天喝起酒來,因為劇中的“樹”就是個愛喝酒的人,他希望自己能夠找到愛酗酒的人平時那種暈暈乎乎的狀態,所以幾乎每頓飯都要喝點白酒。”

“后來拍攝的時候,他為了能更貼合人物,甚至真在開機的時候喝酒,以微醺的狀態來演,效果還真挺好的。”

“現在很少能有這么認真揣摩角色的演員了。”

“保強確實不錯。”吳淵也感慨的點點頭,“他是野路子出身的演員,當年是最早的一批京漂之一,就是懷揣著一個做演員的夢想,就跑來京城闖蕩了。”

“他是真熱愛演戲這件事,所以對待每一部作品都會120的去努力完成。”

“當然,他的運氣也很好,京漂那么多人,真正能闖出名頭的,也就只有他和黃博了。”

“倆人都是大浪淘沙后留下來的精華,都是難得的好演員啊。”

吳淵是真欣賞王保強,但很可惜,他一直沒有什么能和王保強合作的機會,他的電影一直都沒適合王保強的角色。

就是可惜,這次的《Hello樹先生》的票房成績并不會很好。

因為題材冷門受眾較少,這部電影最終只能取得了200萬票房的低迷成績。

不過票房失利,口碑卻是開花了,而且越往后,這部電影的口碑會越好,最終被封神,成為王保強演技方面的封神之作。

“師哥,現在的文藝片是真的不行了。”吳淵嘆了口氣,道:“《Hello樹先生》的本子是真的很好,但注定不會有好票房的,這部電影要沉下心去看,甚至得反復看好幾遍,才能完全看懂,讀懂。”

“可現在的市場是浮躁的,是快節奏的,沒有《Hello樹先生》存身的空間了。”

賈樟科搖了搖頭,直視著吳淵的眼睛:“但總是要有人拍這樣的電影。”

“不是么?”

開幕紅毯結束后,本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周就正式開始了。

在接下來的十天里,多達兩百部以上的電影作品,將會在麗都島舉行首映、媒體展映、推介會等等。

來自全球各地的兩千多位媒體人、影評人們,也將開啟他們的電影饕餮盛宴,每日流連在麗都島上的各家電影院里,如饑似渴的觀看著一部部藝術大片。

以吳淵為首的本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們,自然也是沒辦法閑下來的。

多達23部入圍了本年度主競賽單元的電影,也會在接下來10天里,陸續在威尼斯舉行首映,所有評審都要到場現場觀看這些電影,在心中給出自己的評價,然后與其他評審不斷的開會討論,選擇出各項獎項的最終得主。

這無疑是一件耗心耗力的事情。

從9月1號開始,吳淵就忙的腳不沾地,通常都是上午先看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電影,然后中午飯點和其他的評審討論這部電影的優劣,各種爭辯,然后擱置爭議,大家下午再看另一部電影,晚上繼續討論、爭辯。

在大量的爭辯中,一個個獎項的最終得主,在權衡與妥協之下,漸漸被確定。

也是在這個時候,吳淵才真的感受到了評審團主席有多重要,他是真能決定最終獎項花落誰家的。

因為幾乎每一個獎項,都有2個以上的熱門候選人,除他以外的六位評審,往往都是各自支持一部電影,經常出現2V2V2或者3V3的情況。

在這種時候,吳淵就有一錘定音的作用了,他最終選擇支持誰,那這個獎項就會確定頒發給誰。

當然,這一切都是嚴格保密的。

包括吳淵在內的評審們,在會議室里不管爭吵的多激烈,為某部電影搖旗吶喊的多激動,只要出了會議室,那他們就全都閉口不言,一字不提任何有關入圍主競賽單元電影的事情。

沉默,就是這些評審留給所有影評人和現場媒體們的印象。

也是在這種沉默之下,10天的電影周很快過去,一張經過了無數爭吵之后,才最終確定的最終獲獎名單被吳淵親自確認后,送遞到了電影節組委會的手中。

萬眾矚目,萬千期待的閉幕式,即將開始。(本章完)

《千禧大導演》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總裁小說,樂庫轉載收集千禧大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