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國艷伶

第三百四十九章 蒸骨

一住筆趣閣,精彩。

蕭太后大駭之下,急忙回了頭,便看見那油布上,一個殘破的布卷兒已經攤開,小小的頭骨置于其中,下面斷斷續續的細細小小的骨骼,不過尺余——那是一副嬰兒的尸骨。

“天老爺啊!”

蕭太后直接便暈了過去!

早有宮女太監一窩蜂的扶住了太后,又是掐人中,又是慌亂的指了人跑出去請御醫。

來公公不敢上前阻攔皇上,只得哭著道:“皇上,且先回宮吧!”

連澤虞心中一陣陣的悸痛,伸了剛擦過嘴的血紅的手指,指著地上道:“剩下的……繼續打開……”可他卻沒有等那侍衛動手,他緩步的走進了雨幕之中,靠近了地上那一攤。

后面打著傘的太監慌忙的跟在他身后。

這雨下的不小,只這么一小會,連澤虞嘴上的鮮血便被沖刷的無影無蹤,就連衣襟上的血色也淡了許多。

他轉了身,那太監手里的傘就被他奪到了手上,他蹲了下來。

現在,終于沒有雨淋到那小小的尸骸之上了。

可連澤虞的后背卻全曝露在雨中,瞬時就濕透了,他渾然不覺,只是眼中不知不覺便有滾燙的東西流了下來。

他不敢再看一眼那料想應是襁褓的一小團,卻不知道為何還有勇氣接著往下翻看下去。

他顫抖著手最終將那油布完全攤開,露出的是一堆成人的尸骨。

連澤虞吞咽了一下,入喉是腥甜的味道,還有火辣辣的疼,不知什么時候他嗓子已經哽的難受之極。

蕭太后已經悠悠醒轉,看到自己仍是身處在這一片廢墟之中,煙雨迷離,一片明黃色的身影都蹲在她身側不遠處,手中的傘似乎倍加珍惜的撐在他的面前,絲毫不顧及他自己正在淋雨。

那傘下庇護的人骨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白的耀目。

她心中哆嗦了一下,掙扎著直起身子來,她心疼她的兒子,想要怒罵這些奴才,是否眼瞎了,眼睜睜的看著皇上在這淋雨。

可終究她什么都沒說,而是向前走了幾步,跪在皇上的身側。

皇上的目光仿佛被釘死在那堆骨殖上。

未及開口,蕭太后也淚流滿面。

“皇上……請皇上保重龍體……嬉妃進冷宮之時應該還未有孕,這或許是其他……”說到這里,她自己也說不下去了。

“蒸骨。”連澤虞道。

“什么?”蕭太后一瞬間瞪大了眼睛!

“蒸骨。”連澤虞又一次道。

“不……不行……皇上……”蕭太后急的珠淚亂迸,她瘦削的雙手緊緊的握住了連澤虞的肩膀,道:“皇上,不可……”

連澤虞并不看她,只是站了起來,突然大聲道:“朕說蒸骨,沒聽到么?”

仿佛因為這樣的一聲,雨勢都小了一些。

太監們不明所以皇上的意思,卻有懂這個的侍衛到了近前,也不敢取大的,只拿了極小的一丁點兒細而潔白的指骨放置于黃緞子之上,恭恭敬敬的捧到了皇上面前。

連澤虞只看了一眼,便掩面揮了手,道:“去吧。”

蕭太后呆立在那里,直至過了一刻鐘,她才看到剛才那侍衛飛快的奔了過來,手中是一個素色冰紋蓋缸,她的牙齒不由得“磕磕磕”的碰了起來,仿佛看著什么怪物就要從那蓋盅里鉆出來一樣。

從她這里,可以毫不費力的看到那侍衛在皇上面前,揭了蓋子,她本不想看,可卻忍不住伸了脖子望了過去。

連澤虞伸出了手,那侍衛猶豫了一會,終究還是在連澤虞冷冽如冰的目光下抽出了腰中佩劍。

他將左手手指靠近了過去,右手拿了劍,一些兒猶豫都沒有,便在指腹處劃了口子,瞬間便滾出了一滴滾遠的、鮮紅的血珠來,他顫也不曾顫一下,將那滴血珠分毫不差的滴在那一小截骨頭上,便收了手。

血珠一經滴落,本應該在那細小的骨頭上立刻滾了下去,可卻沒有,仿佛那骨頭上有著極粘滯的力道,牢牢的吸住了那滴血,不過片刻,便消失于骨上!

連澤虞手中的劍鐺然落地。

仿佛最后一點僥幸的火星也被這雨澆滅。

可他清清楚楚的知道,原本就沒有什么僥幸。

連澤虞驀然回頭,那傘被他架在地上,遮擋著他的視線,可他清楚的知道那傘下是什么。

那曾經是他的阿袖。

而今是一堆白骨。

他眼前變得模糊起來,有什么東西自內心一波一波的涌了出來,將心肺都掏空了一般。

旁邊的人無比的嘈雜,有人扶住了他,還有人在尖叫。

閃電后,一陣陣的滾雷聲,將這冷宮的廢墟映照的忽明忽暗,天地間的大雨,如同無數的尖刀,將他的世界劈裂成了碎屑。

連同著一起變成碎屑的還有商雪袖……如同花朵一般的生命。

他在天旋地轉中拼命的搖著頭,他心中發出了一陣陣的哀嚎,他并不是想要這樣的結果。

一陣陣的暈眩襲來,在墜入黑暗之前,他想起他聽到有人曾用譏笑的口吻,輕輕的對他說過一句話。

當時他沒聽清,也并不在意。

可現在那句話如同雷擊,又如同斧鑿刀刻一般,在他心頭顯現。

因愛生疑,真是可憐。

端午節夜里這場連天的大火,先是燒毀了立柱、房梁,然后便是燒塌了一切能燒的東西,從房屋到宮墻。

不光是連城宮的東北方向之外,就連宋嬤嬤所住的距離連城宮南宮門較近的客棧,都能看到沖天的火光。

尤其冷宮這邊,百姓們拿了守夜巡更的鑼,敲的山響,可里面卻只有大火呼啦啦的燒著,中間隔了一條京河,只有干瞪眼的瞧著。眼睜睜看著東墻都燒塌了一角,卻完全救不得這場大火!

待等有幾個有主意的說繞到宮門口那里去報信兒,冷宮那處也燒的差不多了!

既是有人報信,這場大火看久了也著實乏味,眾人便漸漸散去,只留了三兩個閑漢并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兒。

那老頭兒穿著一身道袍,卻帶著僧帽,一身七拼八湊的裝束,看著火光便閉了目,喃喃道:“阿彌陀佛,無量天尊,觀世音菩薩,過路的神仙,城隍爺爺,城隍奶奶保佑……”

旁邊兒便有人逗趣兒道:“后面這倆才是你正兒八經應該拜的吶!”

那老頭兒便睜了眼,道:“什么都拜拜,總有個碰上。”

“大半夜的老頭子出來看什么熱鬧,你把小廟祝自己個兒扔廟里了?”

老頭兒便一拍腦袋,急急忙忙的趿拉著鞋子,向南邊兒跑過去,跑著跑著便指著河里道:“看吧,剛拜完就有好事兒,你們幾個積積善吧,這有個死倒兒。”

那幾個閑漢看著老頭兒一溜煙兒跑了,連聲道:“哈哈,這老頭兒,倒真是好事兒,哥幾個兒,不免撈起來,還能去里正那里換幾文錢。”

因里正還兼管著這一片兒京河,說是“管”,其實就是輪著差派這一片兒的百姓去清理京河,什么春夏的浮萍,秋冬的枯葉,都要撈出來。

因為京河既深且寬,倒也常有淹死人的時候,所以他們都見怪不怪。

幾個人二話不說,便擼胳膊挽袖子的下了河,將那死倒兒撈了起來,只看到那死倒兒黏糊糊的頭發蓋了一臉。

晚上又刮著風,一吹起來,渾身泛起了涼意,倒有些駭然。

幾個人也學著剛才那老頭兒的模樣四面八方拜了拜,又道:“還是個女的,不知道是哪里的瘋婆子,失足淹死。”

嗟嘆了一番,幾個人便定了主意,道:“老九,你在這看著,我們去尋里正和義莊上的人過來。”

那老九應了一聲,又覺得不對勁,扯住幾個人道:“感情你們只留我一個人啊!不行!”

無論怎么被嘲笑膽小,老九就是不松手,要換別人來守著這尸首,誰愿意?

最后幾個人竟是拉拉扯扯的一起都走了,只余了這滿頭滿臉黑發和浮萍的死倒兒在這。

也不知過了多久,天色將亮,街上的行人漸漸從無到有,看到京河邊的死人,不是無視,便是搖搖頭嘆息一聲。

只是那死倒兒竟然微動了幾下,接著頭偏到了一邊兒,嘔了幾口水出來,駭得從旁邊經過的人喊著“詐尸啦”狂奔而逃。

那“詐尸”的尸首長出了一口氣,伸了雙臂先是摸了摸身下的地面,緩緩的直起身來,又抬起手,將遮擋視線的濕發掛在頭發上的浮萍撩開,顯出一張黑黢黢的臉來,黑白分明的眼睛里便有些詫異。

她看了看左邊,又看了看右邊,如此幾次,她的臉上終于露出了難以描述的神情。

既悲且喜。

既是歡欣,又是失落。

如同剛被放出籠子的鳥兒,卻已不知道如何展翅。

她勉力的站了起來,卻搖晃了一下,差點摔倒。

一根棍子遞到她的眼前,她接了過來,對著這個遞了棍子的臉上同樣臟兮兮的小孩兒勉強露出了一絲笑意:“謝謝。”

那小孩看著她煙熏火燎的臉上露出一彎白牙來,加之她聲音粗糙嘶啞,到底還是嚇了一跳,“哇”的一聲便跑了,邊跑還邊喊道:“死人說話了!”

旁邊還有五六個不懂事的頑童,又是害怕,又是興奮的圍著她,嬉鬧著喊著:“瘋婆子!瘋婆子!”

她回過頭去,在京河之上,由于整夜的大火,連城宮的那一片都已經焚毀,裸露出高矮不一的斷壁頹垣。

就如同一個極漂亮的紅木嵌著金邊兒的盒子,被老鼠啃缺了一片。

可即使殘破,連城宮也仍是威嚴不可侵犯的模樣。

朝陽的霞光仿佛浸染到了京河之中,浮萍靜靜的躺在河面之上,不曾失卻和改變半分綠色的濃郁,這讓京河別具了一種詭異妖艷的綺麗。

她緩緩的注視著眼前的畫面,好像要將它深深烙印在腦海中。

可隨即她便轉了身,她無處可去,可她知道一定要離開,離的遠遠的。

看著頑童們蹦蹦跳跳,從眼前一片片的房屋上方,一片霞光照了過來,紅彤彤的一輪日頭還將升未升,如同盔頭上顫巍巍的火紅色絨球。

她一步一步的,向著遠離宮殿的地方走去。(第六卷《晨鐘》完)請瀏覽.biqugez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