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國艷伶

第三百五十五章 覓無果

正文第三百五十五章覓無果

正文第三百五十五章覓無果

遠處的山峰仍舊彎成了駝峰模樣,正托著一輪小小的淺淺下弦月,就連當時她坐著的沙丘都容樣依舊。

八一中文㈠

木魚兒何嘗見過這樣的景致,在那沙丘上爬上爬下,蹦蹦跳跳。

這景色疏朗而開闊,商雪袖輕輕吐了一口氣,便是有些舊時月色照今人的感慨,也帶了幾分豪邁蒼涼,她含了笑,她曾在這沙丘上,那么深深的眷戀一個人。

天色漸暗,她便招了手喊道:“木魚兒,下來。”

她們今晚還能在商隊那住最后一晚,她得向領隊辭行了。

因她平日不多言語,做活兒也不糊弄,領隊還頗有不舍,最后還多掏出了一些銀錢給她,告知了她商隊返程的日子,如果她還有意跟商隊的車回到上京,可以再找他們。

商雪袖點頭應了,再次拜謝以后,才帶了木魚兒離開了。

這會兒晚了,自是不便打探消息,她只在冷宮的時候模模糊糊聽著守門的太監閑聊的時候透露過幾句,但是究竟六爺被流放到了哪里,她是完全不知道的。

天一亮,商雪袖便收拾了東西——她和木魚兒的加在一起也不過就是那么個小包裹,她直接挽在臂上,去到了府衙。

她自是沒指望現在這樣的模樣和身份能見到那個嚴大人,只是走到門口的差役面前,先是施了禮,才道:“這位官差大哥,請問流徙西北的人可是在此處登記管制?”

那差役年紀并不大,看著眼前的女子,雖然也算是相貌清秀,可兩鬢卻已斑白,加之衣衫襤褸,手里又牽了一個孩兒。

每年到此來尋親的不知道有多少,他倒也不意外,可是要說耐心回答,便談不上了,不耐煩的揮了揮手道:“一邊兒去!”

商雪袖只得掏出了一點兒碎銀遞了過去道:“求您幫幫忙。”

差役暗自掂了掂,這才道:“西北的地方可大了,每年流徙來此的人也不算少,你問哪個?判的是幾等?流放到哪個府的?是只流放呢?還是兼有勞役或兵役?判了幾年呢?”

商雪袖瞠目結舌,她除了蕭遷的名字一無所知,只得哀求道:“官差大哥,我只知道他流放到了西北,我、我還知道名字,這里既然是府衙,我是想著必定有名冊之類的……”

這回輪到那差役目瞪口呆了,良久才道:“就這么點兒銀子,哪個會給你查名冊?那可是機密……”

他上上下下打量著眼前的有些像母子的兩個人,道:“就算是我可憐你們,我也夠不著那名冊。”

商雪袖這下真沒了法子,道:“官差大哥,那誰能查到名冊?”

“這你就不用想了。”差役道:“一般都是我們師爺……”

他有些輕蔑的道:“你全身上下有沒有十兩銀子啊?就算是有,這些銀子我們師爺也不放在眼里。”

商雪袖還真沒有十兩銀子,她從沒有想過有一天會被銀子難倒,以前就算是一個紅封兒也不止十兩的數啊!

差役嘆了口氣道:“那我再指給你一條路,”他低頭道:“小孩兒,你先去那邊待會兒。”

木魚兒走了十來步遠,緊張的看著商雪袖,看到那差役說了什么,可姑姑卻搖了搖頭,似乎又懇求了幾句,那差役只得往再北邊兒指了指,姑姑才拜謝了那差役,走到了自己身前。

“姑姑?”

“無事。”商雪袖咬了嘴唇,可手卻情不自禁的抖了起來。

木魚兒便曉事的拉起她的手。

雖然差役說的法子她不能用,可到底還是看她可憐,告訴她駝山鎮既然是府衙所在地,天山府的中心,在西北可算得是個頗為繁華的地方。

那些受刑流放的人是吃苦來的,又不是享福來的,若確定是流放到天山府,可以再往北邊兒走走,多半兒是在和邊、北阿那幾處邊陲小鎮。那邊有要修建戍邊的工事,流放的人一般會在那做勞役。

商雪袖皺著眉頭,合計來合計去,買了干糧和水囊,又買了一個薄的氈被,就這樣,銀錢也花用了不少。

幸而木魚兒并不是個嬌慣的孩子,替她將原來的小包裹背在了自己身上,仰頭道:“姑姑,我們是不是又要走了?”

商雪袖有些心疼起來,蹲下道:“木魚兒,姑姑還要往北邊兒走。你怕不怕累呢?”

木魚兒搖搖頭,道:“不怕。”

他們兩個人是不敢上路的,仍是小心翼翼的跟著其他往北邊兒走的人,入了夜,也其他行人一樣,坐在地上,啃點干糧喝點水,也有好心的人請他們圍著火堆一起休息,大部分時候是她摟了木魚兒圍了氈被就是一宿。

幸而此時還只是夏末秋初,商雪袖想,若是冬天時節,她絕不忍心帶著木魚兒這樣跋涉。

饒是這樣,入夜以后,地面也陰冷起來,有時候睡不著,她便輕輕哼著些小曲兒哄著木魚兒。

木魚兒以前從未聽到過這樣的歌謠!

他長到這么大,老廟兒并不哄他睡覺,多半只是橫眉立目的道一聲“快些睡”便罷了。

他覺得姑姑的懷抱如此溫暖,唱的也不知道什么曲調,有時候唱“天高云淡雁成行”,有時候唱“銀河流瀉雙星依舊在”。

那嗓音低沉暗啞,唱起來好像有一陣輕輕柔柔的風刮過,那風里仿佛又帶了某種古老的沉淀的香氣,只想讓他沉了下去。

至于沉到哪里去,木魚兒也說不出來,可每次他都一邊兒覺得動聽之至,一邊兒昏昏沉沉的睡過去了。

他和姑姑說過,可她卻點著自己的鼻子笑了,道:“姑姑這樣的嗓子,怎么會好聽?木魚兒是安慰姑姑,謝謝你。”

木魚兒有些懊惱起來,他說的都是實話,可明顯的,姑姑卻不相信。

路上的景致不再能吸引木魚兒的目光,因為十數天如一日都是這樣的風光,零零散散的矮小而枯干的灌木,望不到頭的沙土混雜著石礫,好不容易到了和邊,也有人指了流放的人聚集之地,可商雪袖一個一個的問過去,竟是沒有人知道有“蕭遷”這樣一個人!

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