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熹照

第208章 承歡討巧

“瑪嬤,孫孫肚肚餓。”禎長子弘春乃侍妾舒舒覺羅氏所生,真是會開口說話的年紀,粉嫩嫩一團,奶聲奶氣的叫的德妃心都化了。

“好,好,都挺瑪嬤乖孫的,開飯,開飯。”德妃樂呵呵的摸著弘春的頭,又淡淡的瞥了禛和錢卿瑛一眼,“不管怎么說,先過去用膳吧!”

“兒子聽額娘的。”禛看著弘鈞怯怯的趴在李氏懷里,含著手指,眼巴巴的瞅著很得瑪嬤歡心的堂弟,羨慕極了,他的二女兒也她也識相的坐得離德妃遠遠的。眼神暗了暗,真的很懷念另一個額娘。

禛長到十四五歲才回到德妃身邊,因為溫僖貴妃薨逝,在溫僖貴妃那他是唯一的寶貝,而德妃卻在生下禛之后有好些個兒女,當時又恰逢生下十四阿哥,對于這個給她帶來好運晉封的兒子德妃自然百般寵愛,而對這個成家立室早有獨立思想的兒子,總是有疏失和逃避的,明明是自己十月懷胎辛苦所生卻能心無芥蒂的被壓她一頭的情敵收買了去,那種苦澀憤恨無論多么理智的女人都是不可能無動于衷的。于是逃避與遷怒是母子的隔閡就越來越大,索性一門心思撲到小兒子身上。

但禛每每看到德妃對十四阿哥的寵溺,他的眼神就黯淡一分,不過他掩飾得很好。錢卿瑛悄悄的捏了捏禛的手,有些擔憂的望著他。

德妃兒女眾多已是四妃之一,為永和宮一宮主位,雖是一步步爬上來的,母族勢力也不強盛,但康熙在位多年奢靡之風漸漸形成,故而永和宮不如宜妃的翊坤宮府里堂皇,但也算鎦金碧瓦——郭絡羅氏族一門武將。宜妃自然可以稍稍張揚些。

新年新氣象,過大年,一家子都得一起過。家宴放在同和齋里,德妃的幾個女兒,禎上了皇家玉碟的一妻一妾和庶長子弘春,還有禛這邊的人聚在一處。同和齋四角都有檀木雕以草龍紋飾的三角凳,凳上都擺放有青瓷的花瓶。康熙賜的福字裱裝好掛在正中墻上,堂中間擺放著一張鑲螺鈿嵌大理石的紅木八寶玲瓏桌。

宮女太監們已擺好了桌子,桌上擺放著幾樣難得的貢品水果,御膳房新出爐的點心和時鮮冷盤。桌子的一圈共站著十二個身著粉色綢緞宮裝的丫鬟。手里端著凈水,漱盂,面巾等物事。待眾人落座凈手之后,只等禎來才能上菜。

“瑪嬤的乖孫吃糕糕,咱們要等你阿瑪來才能一起吃哦。”德妃撿了塊軟糯的糕點掰碎,一點一點的喂給早早喊餓的弘春,滿臉笑意、聲音輕柔。過了半晌才想起禛的孩子也還在場,有些不自在的嗔怪道,“李氏,給弘鈞夾塊水晶糕,小孩子不經餓,怎么帶的孩子。二格格喜歡什么盡管揀了吃。”

二格格一味低著頭。倔強的不吃嗟來之食,讓德妃更為不喜。

禎的一家子都很討德妃的歡心,逗得德妃頻頻發笑。德妃的女兒偶爾撒個嬌,而禛這邊除了那拉氏能偶爾插上幾句話,其余人基本被德妃無視,禎嫡福晉完顏氏和侍妾舒舒覺羅氏樂的裝作不知道。

至于禛都麻木了,錢卿瑛忽然覺得弘鈞小包子很可憐。他對她也沒表現出什么敵意,要不是禛的孩子。她都要撲上去好好安慰揉搓一番了。

1“兒子向額娘請安,兒子來遲了還望額娘贖罪。”禎裹著霜雪氣風風火火的沖進屋里,甩了甩袖子扎了個漂亮的千兒。

“我的兒,怎這般瘋魔忘了用飯的鐘點。索性一家子人都沒怎么久等。”德妃看他凍得通紅的臉心疼道。

錢卿瑛暗嘆了口氣,德妃這心眼偏的,都沒邊了。禛來的那樣早做母親的還臉不是連鼻子不是鼻子的,連帶孩子都冷落,小幺讓禛的一大家子人等了半個時辰說“沒怎么久等”。孔子說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兩兄弟反目都是當媽的刺激的。

宮人們們上菜很快,不一會兒桌子上就按德妃的品級擺滿了精致的菜肴和湯水,香氣四溢,讓人食指大動。上完菜后,宮女太監們退到一旁服侍。

那拉氏、李氏、錢卿瑛、完顏氏和舒舒覺羅氏五個作為媳婦的人一起上前給德妃待膳,德妃擺手讓福晉那拉氏、完顏氏、錢卿瑛和舒舒覺羅氏坐下一起吃,留下李氏餓著肚子服侍德妃用膳。

德妃對李氏抱有敵意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李氏的來歷,第二是李氏搶奪了表侄女宋氏的寵愛,第三是她最軟嫩好掐。對錢卿瑛再不滿,也不敢刁難她,不說她和眾皇子的合作關系,就說她同蒙古王公的貿易往來(工業鹽),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扎手貨。

李氏卻一直弄不明白,為何德妃總是針對她,不過作為媳婦,出身又最低,她不能有怨言,不然就是不孝。

弘鈞含著泡淚,乖乖的坐在椅子上由身邊的奶娘照料,禛的眼里劃過心疼,舒舒覺羅氏也沒品級在身,德妃能可憐弘春需要生母照顧,怎么就不知道可憐可憐弘鈞!可是這是規矩,他不好說什么,只得咽下口中的話,冷著臉吃著午飯。

十四阿哥看了也有些不忍,便想開口,哪知被自己的嫡福晉完顏氏暗地里拉了拉,便壓下不提。

那拉氏低垂的眼眸閃過一絲笑意,不枉她時不時的帶著宋氏進宮在德妃給李氏上眼藥,真是無比解氣。

錢卿瑛端莊的坐著吃飯,眼神很穩晦的瞥了眼禛,見他的目光看向弘鈞,嘆了口氣,她能斗倒李氏卻斗不倒他的血脈,萬一禛因憐生愛,對李氏重新心軟可是糟糕。

覺得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碗筷,招了招手,便有宮女端了茶水和漱盂來,錢卿瑛側過身端起茶碗漱了扣,把手也清洗了一邊,再由丫頭細致的擦干,起身笑道:“德妃娘娘能否給個機會讓臣妾來服侍您用膳,總不能讓這個福氣都讓側福晉占了,您好歹也讓臣妾略盡孝心嘛!”

說服侍她是福氣,原也要給錢卿瑛幾分薄面的,這話一出,德妃心里舒坦了,抿唇笑道:“老四,你這媳婦倒是個伶俐有孝心的,罷了,讓她換李氏來吧,李氏心不甘情不愿的,還真別難為了。”

禛賠笑道:“額娘教訓的是。”又皺眉催促李氏道,“還不跟額娘道謝!”

李氏咬著下唇委屈兮兮的向德妃福了福:“奴婢謝德妃娘娘。”

錢卿瑛以前也要自稱奴婢的,改了自稱為臣妾是因為有了誥命在身,自是今時不同往日。

“看讓她侍膳,這還委屈了她呢。”德妃見狀心里很是不滿,表面上卻笑盈盈的柔聲對兒子們說。

禛和禎不約而同的皺眉,李氏若是聰明就不該在德妃放她回去吃飯了還做這等姿態,她這樣反倒像不依不饒的,再怎么說德妃也是兩人的母親。

禎見狀忙打圓場,笑著道:“額娘,您誤會了,小四嫂再怎么樣也不敢也有這等心思的!”

德妃的幾個女兒也附和弟弟:“是啊,額娘!”德妃總算揭過這茬。

李氏悶悶的扒著飯,接下去就有些心不在焉,弘鈞叫了好幾次都沒反應,禛又是大大的皺眉。

“原來娘娘也喜歡豬皮凍,難怪多少年如一日皮膚緊致如少女呢。聽大夫說這個部分不但不會使人發胖,還會讓皮膚水嫩不長皺紋。”

“這龍頭烤,無骨無刺,肉鮮味美,還有個典故呢,傳說寧波的一個小縣,因為三年不曾下雨,莊稼都枯死了,人們連飯都吃不飽,沒力氣去打魚了。可是,皇帝還要縣里上貢,縣官也餓的面黃饑瘦,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時,有個村里的少年,毅然決定徒步上京請命。他戴了一頂竹斗笠,臨走前……

到了皇宮,皇帝懶洋洋的問,寧波有什么貢品呀?少年正發愁呢,突見柱子上盤的龍,跟自己斗笠上的蝦孱干很像,于是,眉頭一皺,就道:皇上,今年年成好,抓了幾條東海龍太子。特地給皇上帶來了。皇帝吃完從此讓寧波每年進貢九條龍頭烤,其他的賦稅就免了!”

錢卿瑛向來很會說恭維的話,又奉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句話,德妃有什么喜好早就了然于胸,從食療美容到名菜典故皆是如數家珍。

禛挑眉,瞥了眼正細心的服侍德妃吃飯的錢卿瑛,看她一張巧嘴快要把天上飛的小鳥都哄下來了,德妃的臉上居然充滿了小孩子般的興味。

禎見了卻是有些失魂落魄,連菜掉落到袍子上也沒察覺。

“爺!”舒舒覺羅氏低呼一聲,卻被禎瞪了一眼,委屈的連連拿帕子拭淚。

完顏氏暗笑,不動聲色的靠過去替禎親自清理了,柔聲道:“等用過飯,爺就換身衣裳再出去吧!”

禎點點頭輕聲道:“還是你識得大體!”完顏氏便是一陣臉紅耳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