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辣妻,帶著億萬物資嫁糙漢

第809章 娘家上門

七零辣妻,帶著億萬物資嫁糙漢_第809章娘家上門_風語小說

賬號:

第809章娘家上門

第809章娘家上門←→:

顧聿安心神不寧的熬到了下午。眼看著外面天氣越來越冷,擔心娘兒兩個。一個人跑到了村口,果然等了沒一會兒,遠遠的就看到婆媳兩個。急忙上前從喬婉手里接過去獨輪車。“冷吧?走,咱們趕緊回家。”顧聿安一臉的心疼。古時候的人就是這點兒不好,去哪里都得靠雙腿,坐個馬車也得掏錢。從他們村兒里去縣城坐牛車也得兩文錢。像他們這種做小買賣的,全是憑自己的力氣。天寒地凍,那就更受罪,沒看見喬婉和顧老太太鼻頭都凍紅了。“沒事兒,我倆不冷。”老太太樂的腳下像是踩了風火輪。顧聿安推著獨輪車跟喬婉在后面走著。“全都賣光了,看娘的表情就知道。”“那是今天運氣不錯,碰到了兩個大主顧,要不然的話恐怕得剩三板豆腐回來。”顧聿安摸了摸喬婉的手,感覺到手腳冰涼。一時之間更加心疼。“明天得穿的厚實一點兒,還有我跟娘說一下得做一個手捂子。”喬婉悄悄的伸手握著顧聿安的手,他的大手太暖和了。就像是一個火爐子一樣。老太太在前面走著,回頭一看,看到小兩口那情投意合的樣子更是開心。越過越有奔頭。回到家里,老太太就緊著張羅做飯。她和兒媳婦兒今天一天都沒吃東西。結果顧聿安一把就把老太太摁在了家里的炕上。“娘,你和婉婉都辛苦了,你倆坐在炕上暖暖身子。我給你倆去盛飯。飯我都做好了。”老太太一聽,果然盤腿上了炕。“哎呦,那我和婉婉可得嘗一嘗我兒子做的飯。”喬婉打濕了毛巾,讓老太太洗了把臉。兩人坐在炕上的小桌上,老太太從懷里把銅錢掏出來,又細細的數了一遍,100個大子兒穿了一串兒。把這銅錢鎖在了自己的柜子里,總算是放下心來。顧聿安已經端著飯菜進門。“娘,嘗嘗我做的飯菜。”顧聿安本身會做飯,當然做飯的手藝要說好到啥程度肯定不行。可是也足夠讓老太太驚喜。兩盤兒菜一碟子蔥炒雞蛋,另外一碟兒是炒的白菜,還有一碟兒豆腐。顧聿安烙的餅,還煮了熱乎乎的小米粥。老太太看著兒子做的這一切,眼眶有些紅了。哪怕老太太生病,也是要給兒子把飯菜做好,什么時候能夠享受過兒子給自己做的飯菜?以前以為兒子根本不是一個知冷知熱的人,現在發覺兒子成親之后果然像變了一個人。這樣體貼溫和的兒子是老太太從來沒有見過,但是夢寐以求的。“娘,您別傷心,以前兒子不懂事,可是現在兒子明白娘的辛苦。以后兒子多做一些事情,替娘和娘子分擔一些家務。娘,我今天不光做了飯,還去山上砍了柴。對了,咱家那板兒豆腐已經全都賣光,我給娘留了一塊。”顧聿安怎么會不知道原主那就是一個冷心冷肺的窮秀才。不光不知道體貼人,身子弱,這些缺點都算了。還故意拿書中的大道理把自己抬得高高在上。讓一個老娘為他辛辛苦苦這么多年,原主也夠丟人的。他可不是這些古人沒有那一套君子遠庖廚的道理。他就是要讓老太太和自己媳婦兒享受到一個男人的照顧和呵護。老太太擦了擦眼睛,笑著說,“來,婉婉,快嘗嘗。嘗嘗你男人做的飯,娘也是第一次吃,不知道做的好不好吃。”老太太打心眼兒里感激兒媳婦,認為是兒媳婦進了門,才讓兒子開始變得懂事。三個人說說笑笑,一塊兒吃飯,嘗過了之后,不得不承認除了烙餅做的有點兒差強人意,其他的飯菜還真的都得豎起大拇指。老太太第一次都吃撐了。可是看著這溫馨的一幕,老太太覺得這日子哪怕兒子沒中秀才過起來也有滋味兒。比當初自己和兒子兩個人的日子強。往日里老太太忙完家務在這里給兒子做衣服,補衣服納鞋底,而兒子就躲在房間里只會看書,平日里根本跟自己連句話都沒有。母子兩個過日子,活像是老太太一個人一樣,老太太有時候覺得自己和兒子離得很遠,明明住在一個家里,卻仿佛像是陌生人一樣。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兒子就是兒子,會跟自己說說笑笑,會幫著他們兩個人做家務。甚至兒子這幾天跟自己說的話,比兒子幾十年加起來說的話都多。這樣的日子怎么會讓人覺得不舒心呢?到了晚上一家三口算了一下賬,他們今天一共賣了有750文。而成本就算是用家里的黃豆不要錢,但是按照外面的行市價格來說,成本的確是有300文。去除成本,也就是說今天賺了450文。喬婉嘆了口氣,450文看著多,可是今天的確是占了很大的便宜。要是天天賣這么多錢,一個月就是十幾兩銀子,那別人不眼紅才怪。可是連她這個外鄉人都知道,這種生意也不可能天天這么做。喬婉想了一下,做豆腐畢竟消費人群比較少。要是做豆腐腦,可行性又高一點兒。這樣晚上黃豆照樣泡,但是明天只做三板豆腐。把損失減少到最少,剩下的三板豆腐就可以全都做成豆腐腦。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太太一說,老太太點點頭。第二天還是顧聿安早早的起來,把豆腐磨好,把豆腐做好,豆漿在桶里也點好。喬婉起身之后,在廚房里又給豆腐腦做好了鹵。研究過這里人的口味偏咸,更是應該是北方的小縣城。大家普遍都好咸口。又弄了一些辣椒油,還有花生碎,現在天氣冷,肯定不可能有香菜和小蔥。但是在口味上絕對是要比一般的豆腐腦要好很多。首先這鹵湯里就用了不少自己空間里的材料。婆媳兩個今天又推著獨輪車上路。兩個人來到昨天的老地方,擺好了攤子,果然就有人上來打招呼。“哎呦,顧娘子,你可算是來了,我都在這里等了半天,聽說你們家第一板兒豆腐。可以免費送,這不是想來要一塊兒。”喬婉聽了,笑著招呼眼前的大嬸兒。“嬸子,你等等,我馬上就開張,這就給您拿豆腐。”“嬸子,我們家今天新出爐的豆腐腦,您要不要嘗一嘗?”眼前的大嬸兒猶豫了一下。人家白送自己一塊兒豆腐,要是不買點兒什么好像說不過去。昨天就白拿了一塊兒豆腐,今天又來蹭。多少還是有點不好意思。“豆腐腦兒一碗多少錢?”“一碗3文錢。”“那就給我來一碗。”想就相當于自己三文錢買了一塊豆腐,不光吃了一碗豆腐腦,還順了一塊豆腐回家可以做菜。也相當于是兩全其美。喬婉給大嬸兒盛了一碗豆腐腦,這時旁邊的人也絡繹不絕的來問能不能免費領豆腐。喬婉的推銷之下,還有大嬸兒的神助攻。豆腐腦居然賣的比豆腐還火。三板豆腐足足做了兩大桶豆腐腦,結果沒有一個時辰豆腐沒賣兩塊,豆腐腦反而全都賣光。老太太忙的腳不沾地,可是臉上的笑始終沒有落下去過。又等了三個多時辰,果然和喬婉所說一樣沒了縣老爺大人和那一幫秀才老爺的照顧,今天買豆腐的人比的確比昨天少了很多。反正送了一把,剩下兩板兒豆腐,林林總總,也算是賣完。娘兒兩個倒是比昨天收攤兒的早。兩個人推著獨輪車早早的回到了村兒里。顧聿安還和昨天一樣,已經把家里的飯菜都準備好。早早的幫兩個人把車和桶推了回去,甚至把桶都洗干凈。晾曬在一邊,等著明天可以用。果然晚上三個人一數,今天豆腐腦兒成績卓然,雖然豆腐腦兒三文錢一碗,可是一大桶豆腐腦兒足足可以賣50碗。兩桶豆腐腦兒加在一塊兒差不多有70碗。這么算下來也有210文錢。雖然掙得不如昨天多,可是加在一塊兒也相當于是掙了200文。老太太高興的合不攏嘴,昨天她就擔心今天生意會不好,但是沒想到豆腐腦的生意倒是打開了市場。也是天氣冷,大家都愿意喝一碗熱乎乎的豆腐腦,反而是豆腐可能受到人們的冷落。婆媳兩個天天做了豆腐,豆腐腦兒出去做生意。顧聿安除了忙家里的家務之外,還在那里悶頭苦讀。日子就如流水般的過去。小半年的功夫家里已經攢了足足有五六十兩銀子。主要原因是中間趕上了一個新年,過年的時候哪還能出去賣豆腐腦?豆腐的生意和豆腐腦兒都停了差不多一個月。要不然婆媳兩個還能攢不少錢。過年的時候,喬婉沒想回娘家,畢竟娘家人相當于是把她賣了。不過沒想到大過年的娘家人居然來婆家來串門。上門的時候空著手,爹娘兩個人帶著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就這樣上了他們家的門。顧老太太看到親家自然是熱情招待,無論親家怎么樣,可是到底也是兒媳婦兒的爹娘。做了一大桌的飯菜。喬家兩口子帶著三個孩子吃的,頭都抬不起來。家里日子過得艱難。女兒雖然嫁了,可是那五兩銀子夠干啥?本來家里就欠了一些外債,還了一些外債,剩下的錢勉勉強強買了一畝林地。可是家里的收成不夠,幾個孩子和他們都餓著肚子。看著滿桌子的飯菜,居然還有肉讓喬家兩口子都有些羨慕,沒想到女兒嫁到婆家來,這是享福啊。看到老太太張羅著飯菜,喬母急忙說道。“親家,你別管了,有啥事兒讓婉婉去。婉婉,你嫁進婆家這才沒多久,怎么能讓婆母干活兒呢?你說娘在娘家是怎么教你的?怎么能這么懶呢?這不是給喬家丟人。”“還不快去廚房忙活。”喬婉正準備起身,畢竟必須符合古人的形象,古人重孝。就算是有各種想法,也不能在這里發作出來。誰知道喬婉剛一站起身,顧老太太一把就把喬婉給拉著坐下。“哎呦,親家。婉婉勤勞的很。這丫頭進了我們家門就沒停過,我對他呀,滿意的不行,這個兒媳婦兒我是當親閨女一樣養的。婉婉,哪兒也不用去,在自己家吃個飯,還要忙活啥?坐在這兒好好的吃,咱家可不行,那亂七八糟的一套。婉婉也是爭氣,你說也很養了三個月就養在身上,好不容易長了點兒肉。”喬母被老太太的話說的有點兒啞口無言,畢竟女兒婆家日子過得好,他們將來說不準得靠著女兒婆家。“我就是怕這孩子給養懶了。”“咋會懶呢?這孩子天天跟我風里來雨里去的出門賣豆腐,是個勤勞的孩子。”太滿意的不得了,兒媳婦兒進門才三個多月,家里日子過得都不一樣。甚至老太太都打算著兒子還有三年才去科考,手里的這點兒銀子說不準能再置辦上幾畝好地。他們家地多了,到時候收成的高。農家還是得靠地說話。喬母一聽這話來了精神。“親家,你這豆腐的生意做的還可以,看看這日子過得好,你瞅瞅我們兩口子也沒個會的營生,這日子過得越發艱難。”其實兩口子這一次來就是為了豆腐和豆腐腦的事兒。兩口子聽說親家賣的豆腐和豆腐腦和別人家的不一樣,很多人都慕名前來到他家買豆腐。聽說生意也是真不錯。所以說到縣城一個月趕大集,也就是十來天的時間。可是架不住十里八鄉隨便一打聽都能打聽到他家的地方,上門兒來買豆腐的人也不少。兩口子就琢磨著跟著親家沾點兒光。“我們也是勉勉強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安哥是要科考的,天天讀書寫字,筆墨紙硯花費可不少。要是再沒點兒營生,估計賣地都不夠。”聽話聽音,早就聽出來,立刻開始哭窮。這個是喬婉提前跟她商量好的,用喬婉的話來說,一見到爹娘進門就猜到他們恐怕是為了這個買賣。喬家兩口子幾次張嘴都被老太太用話給堵了回去。吃也吃飽,喝也喝飽,偏偏他們最想的事情,人家根本就沒接他們那茬兒。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