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明

第九節

“老人家,你這又是何必呢?你有兒子、孫子,你不想再跟他們一起了么?”

老村長趴在地上,用恭恭敬敬地語氣解釋說,后金方面早有有命令,村子的壯丁私逃,村長要被處死。如果全村私逃,就要把村民地祖墳開棺作為懲罰。村長像保護祖宗墳墓,所以懇請黃石讓他留下,好給后金政權一個泄憤的對象。

“草民本來也沒有幾天好活了。”

其他的老人也都跪在地上說:“將軍,我們祖宗的墓地都在這里,村子沒有了,也不會有人上墳掃墓了,我們至少要把墳頭留下,等王師回來的時候,也讓孩子們有個地方上香。”

“請將軍照顧我們的子孫了。”十幾個老頭一起邊磕頭,邊叫嚷著。

周圍的村民都停下手里的活往這里看,很多士兵也露出不忍的神色。

黃石愣了很久,突然開口大聲說道:“既然如此,我不要你們遷居了。”

他沖著上百村民喊道:“我很快就走,你們都留下吧。”

村長吃驚地抬起頭:“可是將軍有軍令在身。”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黃石仰天長笑了一聲,心中一下子豁然開朗:“我乃大明武將,不能守土安民,豈能再強人所難?”

“走。”黃石把手一揮,說走就走。

村長送上了四十石糧食和五頭豬,黃石下令只拿走二十石糧食——什么都不拿就沒法跟部下交待了。

離開以后,金求德偷偷問道:“大人可是擔心這些人會記恨我軍,把老人死去的帳記在我們頭上。”

“不錯。”黃石嘆了口氣。

趙慢熊也瞧準一個機會,私下問黃石:“大人是覺得二、三百石糧食也不多,還不如用來收買民心么?”

“不錯。”

楊致遠也趁左右無人的時候問他:“大人是可憐那些老人么?寧可我軍苦一點也不讓百姓吃苦?”

“不錯。”

只有賀寶刀大聲嚷嚷:“不愧是大人,我大明王師當然要保境安民,更要早日反攻遼東。”

“將軍——將軍留步。”軍隊有些喪氣地走了兩里,背后遠遠傳來喊聲,黃石回過頭停了一會兒,看見四、五個人舉著火把追上來。

為首的是一個剛才見過的老頭,他氣喘吁吁地趕來,跪倒在地就又開始磕頭——平民見了官身好像也只有這一種禮節了,那老頭上氣不接下氣地問:“敢問將軍高姓大名?”

出于保密的需要,黃石下令士兵不許偷漏自己的名諱,所以這村子里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就在他遲疑的時候,那個老頭又補充說:“將軍高義,鄙村上下同感大德,敢請將軍留下字號,也好為將軍祈福。”

“哈,為我祈福?”黃石聞言發出一陣狂笑——撒謊也不要這么假吧,他反問老者:“你們不怕建奴屠滅全村么?”

老頭跪在地上也不辯解,只是向身后四個青年一指:“將軍,這幾個孩子一定要跟將軍走,我們就當他們死了,明天村里就給他們挖墳。”

“如此……”黃石端詳了這些人一會兒,明白村子里是想偷偷為自己立個長生牌,一個村子里都有千絲萬縷的親戚關系,這四個人的消息要是走漏了全村都要倒霉。

這樣黃石也就不好辜負這些苦命人的一番好意了,他沉吟了一下朗聲說道:“本將乃是遼東都指揮僉事、東江游擊、長生督司黃石。”

“黃將軍!”幾個村民一起發出大叫,這突如其來的喊聲讓黃石驚了一下。

幾個村民同時露出不能置信的表情,還是那個老者顫聲問道:“將軍可是威震廣寧的黃石黃將軍?”

身邊的官兵聽到這話后也頓時都挺起了胸膛,臉上也全露出不可一世的神情。

黃石原本還不知道自己的名頭已經這么響亮了,他微笑著回答:“正是本將,現在平遼總兵毛文龍毛軍門帳下效力。”

“久聞將軍忠義無雙,武功蓋世,今日能見到將軍尊顏,真是老朽祖宗積德。”老者表情嚴肅,恭恭敬敬地說道:“這幾個孩子能跟著將軍,真是他們的福氣啊。”

黃石把目光轉到那四個年輕人身上:“你們叫什么名字?”

四個人互相看了幾眼,突然有一個人跪倒在地一下下磕起頭來——又磕頭了:“小人無名無姓,斗膽請黃將軍收入府中。”

另外三個也猛醒過來,一起磕了幾個頭:“小人們也無名無姓,情愿入黃家為奴,請將軍收留。”

老頭聽了也連連點頭:“黃將軍,他們在祖籍上已經是死人了。”

黃石愣愣地說不出話來,幾個人還以為他不答應,又叫了起來:“小人們做牛作馬,絕無二言。”

說話間又有兩個人牽了一頭牛和一條驢過來,背上還放著幾件農具和大捆的干草,他們見了這架勢都等在旁邊。

趙慢熊蹭到身后,低聲對黃石說:“大人,屬下覺得不錯。”

“那好,你們就是我黃家的人了。”黃石點點頭。

四個人還是沒有爬起來:“請家主賜名。”

這番變故讓黃石覺得頭老老大,現代教育讓他對這種場景非常不適應,名字一下子想四個更是做不到。

幸好趙慢熊又給他解圍了,在黃石耳朵邊立刻說了四個名字:“黃大,黃二,黃三,黃四,按年齡給。”

這也行?太開玩笑了吧?黃石猶豫著對四個送上門來的家丁說了。

不料四個人卻一齊歡呼,又是一通感恩:“小人們謝過家主。”

那個老頭露出了殘缺不全的牙齒,呵呵笑著對幾個后生說:“你們真是有福氣啊。”

牽著牲口過來的兩個村民也連聲祝賀,老者解釋說村子很小,所以只有這一點能東西能孝敬朝廷王師。

黃石謝了一句,就命令拉上牲口,帶著四個青年離開了——“我還是不夠了解明朝,也不夠了解封建社會。”

這次黃石帶三百士兵來,是怕東西太多人手不夠,結果辛苦了一夜,帶回的東西微乎其微。不過軍隊在歸途中氣勢卻愈發高漲,就如同打了場大勝仗一般。

(第九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