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善

第三百四十六章舊

林氏聽柳氏提起,元同澤已經向酒家正式辭工的事情,她的心里面很有些不安和元仕進說:“澤兒陪我們去京城一趟,回來沒有活做了,這怎么辦啊?”

元仕進知道老大家的過來說了一些話,讓林氏內疚不安了,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想過,元同澤的差事,會因為他成親的事情,其實沒有村里人瞧得那么的穩當。

老村長和元仕進直言:“你家三兒才是真正的jing明人,只怕早想到會有那么一天,他讓澤兒陪你們去一趟京城,對澤兒有好處。

你家澤兒成親這么久后,心里面大約也明白了,他是不太適合繼續在親戚家繼續當跑堂,偏偏又不知道還能做什么?

而且他現在的身份,又注定他在城里面,是找不到差不多的差事了。去府城又不現實,而且還不如繼續在親戚家當跑堂。”

元仕進把這些事情說給林氏聽,她聽后半會道:“他可以回來種田種地,一樣可以養活一家人,我們也是這么把他爹和叔叔姑姑養大的。”

對于見過高山大海的年輕人,如何肯回頭見矮坡和小水溝,他心里面只會向往更高的山和遠方的大海。

元仕進沉默下來,他這一輩子去得最遠的地方是城里,他當時是送元達笙進城讀書。

他覺得城里的人真多,街道太多了,大家都在搶著說話,而且城里人是瞧不上村里的人,他們瞧人的時候,眼里面滿滿不屑的神色。

他現在還要去京城,他想一想心里面就有幾分得意,老村長說了,城里大部分的人,是沒有機會去京城的。

第二天,柳氏見婆婆來探望玄孫,隨口問了問,林氏把元仕進說的一番話,直白的告訴她。

柳氏聽了婆婆的話,當下臉色變了變,她最知道婆婆的為人,還是有些不相信的低聲:“人人都說這是一門極好的親事。”

林氏瞧著她點頭:“孫媳婦很好,城里的小女子,嫁進來后,也安心和澤兒一起過日子。村里的人都說,澤兒娶到好妻了。你爹和我說,妻賢旺三代。”

柳氏深吸一口氣,她認為和婆婆說不通這里面的道理,婆婆的心里面只有小兒子的前程,她哪里會管自家孫子日后的生計大事。

柳氏轉頭和元達和說了這些事情,元達和聽后一樣滿臉震驚神情,他以為兒子借著這門親事,可以在酒家做一個小管事,結果兒子在酒家做不下去了。

元達和轉頭問了元同澤,他瞧著元達和笑著說:“爹,怎么會做不下去,只要我想做,自然做得下去。

爹啊,將心比心的想一想,我們家農忙時請一個人來幫忙做事,他做事麻利,第二年,自然繼續請他來做事。

緩上一兩年,他年紀大了,家里有人和我們家沾親帶故了,他繼續來我們家幫忙做事,可是他明顯沒有年青人做得好了,你說要怎么辦?”

“你在酒家做了這么多年,你認識了很多的人,你明明做得很好。你可以請假去一趟京城,親戚之間,這份人情總要給的吧?”

“爹,我現在是做得挺好的,我說要走的時候,東家和掌柜的都留我。我自個心里面明白,新來的小子,他比我當年做得好,再過一年半載,他就會趕上我了。

那個時候,我就占了地方。東家和掌柜念舊情,自然會留著我用。我如果不想長遠的事情,自然可以繼續做下去。可是我只要想一想一兩年后的事情,我就做得不太舒服了。

現在有這樣的一個機會,我可以去京城長見識,有機會的情況,我也想跟戚家小舅一樣留在京城一些日子,我想瞧一瞧我在外面能不能活得下來。

小叔小嬸在京城,祖父祖母在京城,長輩們會照應我,你們在家里面也能夠安心。我如果在京城很快的回來了,也一樣可以回酒家繼續當跑堂。”

元達和啞口無言的瞧著兒子,他感覺到他和兒子之間的差距,他不能用自個的經驗去指點兒子要走的路。

這一會,他反而體會到元達笙當年的不容易,他轉頭去和元仕進說話,元仕進聽老大說了好一會的閑話,總算說到心里面的糾結。

他瞪眼道:“這有什么好想的,由著他去吧。兒大不由爹娘,我當年和你說過,你三弟一定會有出息的,你們兄弟只要再扶了他幾年,他出息了,也會記得你們的付出和情意。

結果呢?你們兄弟去你們岳家轉了一圈,聽了一些秀才無用的話,轉回頭來,一定要分家。老三當年也和你們兄弟說過好話,你們覺得他說得都是孩子話。

那幾年,老三對你們彬彬有禮的應付,我就不信,你和老二對著老三心里面舒服。他現在有出息了,當哥哥的人,原本可以在他面前理直氣壯,結果你們面對他心虛不已。

老三和我說,他還是念你們的好。可是你們兄弟之間的情意,還能象以前嗎?可以無所顧忌,什么都可以拿出來說一說?”

元仕進原本不想和元達和翻起舊事,只是元達和夫妻對元同澤陪同他們夫妻去京城的事,表現出來怏怏不樂的樣子,讓他又氣不過,這一時和他翻了舊賬。

“爹,我心里面明白的。分了家的兄弟,就是一盤散了沙子。老三瞧在爹娘的面上,對我們兩家人還是親近著。”元達和悶聲道。

“那你心里面還有什么過意不去的?你心里面什么都明白?你何必去為難澤兒這個孩子?他現在有機會去別的地方,你何必攔著他?澤兒比你有出息多了。

分家的時候,我記得你還說過,有一天老三中了進士,他應該感謝你們兩位哥哥識趣,提前分了家,他以后不用多拖兩家的包袱。”

元達和當時說的時候,認為自家的條件,元達笙中了秀才,就差不多到頭了。他沒有想過自家弟弟這般的有出息,還一路考到京城去了。

他當時妒忌爹娘護著小兒子,不顧及他們兄弟的辛苦,一時意氣,說話便爽快了,結果后來好些年,都不愿意想起舊時說的話。

請記住本書域名:。書趣閣_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