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歲詞

第23章 平威將軍

韓長生委屈的扭頭看向笑看他倆吵鬧的凌或。

“凌或,你到底管不管她啊?她又欺負人!”

謝昭朝天翻了白眼,嘴角嗪著一抹壞笑,高高抬起小巧的下巴。

“話可不能亂說,你分明就是‘打開棺材喊捉賊’,冤枉‘死人’!

方才可是你自己說的,你的武道境界比我高出了一整個大段,我又怎么欺負得了你?我警告你哈,你可別胡亂碰瓷啊韓長生!”

“你這個臭丫頭,你完了——”

韓長生突然屈指彈出一股輕柔的內力,好巧不巧的懟在了謝昭后背一處癢癢肉上。

這是他故意的。

這還是他之前在某次和謝昭打鬧時無意中發現的,原來謝昭肩旁旁三寸之處的背上居然有一處癢癢肉。

謝昭當即“嗷”了一聲,“當世女諸葛”的從容氣派全然不見!她“噌”的一下從長椅上竄起來,蹦的老遠,然后惡狠狠的伸手一指。

“——韓長生,你別逼我揍你嗷!!”

韓長生哈哈一笑,模樣好生得意。

“你來啊!我才不怕你!你個金遙境小趴菜,你打得過我嘛!”

這兩個活寶......

凌或笑著看他們二人之間的打鬧嬉笑,方才那股從沈家出來后便一直藏于心間的隱憂和郁結,此時也終于松泛了許多。

一直默默暗自關注他的謝昭和韓長生也跟著松了口氣。

他們打鬧斗嘴是真,但是故意想要活躍一下氣氛、逗凌或開心也是真。

片刻后,凌或忽然想起一事,“在去昭歌城之前,我還有一處地方,沿途想略作停留。”

好不容易停下打鬧、剛剛老實一會兒坐下來的二人聞言一怔。

——方才他們“大戰”的結果是韓長生“險勝”。當然若是動嘴,謝昭可謂是上不敬老、下不愛小,所向披靡,天下無雙!

但若是動起手來嘛......那可能就要吃點虧了。

謝昭靜靜看向凌或,懶洋洋的沒骨頭一般,“你想去哪里?”

凌或輕輕回答:“平洲。”

韓長生聞言不禁愣了愣。

“平洲?”

他若有所思,“那倒是確實很順路啊,平洲就在昭歌城不遠,我們去昭歌本來也是要路過那里的。不過,你去那里是要做什么啊?那附近好像沒什么明川大河、好玩之所。”

而且依凌或的性格......也不像是喜歡游山玩水的人啊。

凌或輕輕答道:“我欲去平洲府,是為探望一位前輩的家小。”

謝昭微微一頓。

她不動聲色的看了他一眼,“唔”了一聲,似乎有所聯想,于是再沒吱聲。

倒是韓長生傻里傻氣的搔了搔頭,還在不解的追問:“什么前輩?哪位前輩啊?你不是第一次下山離開師門嗎?難道在江湖上還有什么親故不成?還是你師父的老朋友?”

謝昭輕輕嘆氣。

“說你傻,你還真的是不聰明。果真半分都舍不得用用自己的腦子......”

韓長生呆愣愣的看她,“......啊?”

謝昭笑了。

她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認命般解釋道:“沈戚曾說,他昔年是與平威將軍于念之共同奉命追擊敵寇。天下皆知,平威將軍亡故后,其妻攜家小、舉家扶棺回了平洲老家。

凌或既說是要去平洲探望一位前輩的家人,那么想必除了于念之于將軍的家人外,便再沒旁的人選了。”

韓長生“啊”了一聲,他若有所思的撓了撓下巴:

“對哈......于念之?聽起來好像有那么幾分耳熟,但是又好像十分的陌生......誰來給我講講,這位平威將軍他是何許人物啊?”

謝昭無言的看了他一眼。

虧韓長生整日說自己是“江湖百事通”、最最精通家長里短的江湖軼事,結果居然連“平威將軍”于念之都不知道。

可見他的“百事通”,也只是挑自己感興趣的“通”。

于是,謝昭認命的嘆氣,簡單給韓長生講了講于念之的生平。

說起這位已故的平威將軍于念之,其實也是一位家世不凡的將門虎子。

于念之的父親于老將軍曾與老君山的前任掌門,也就是武威將軍許鐸是多年故友——二人更是戰場之上生死相交的袍澤。

后來,于念之的父親戰死疆場,于家開始初初顯露敗落之勢。

但是于念之卻是一位難得的胸有大志的有志少年,他子承父志、世襲了父親“平威將軍”軍銜后,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下一任“平威將軍”。

只是,昔年于念之的父親逝世時,他才十一歲。

于是,年幼且剛剛世襲爵位的少年于念之,受到世叔許鐸之邀,前往老君山進修武藝,以慰亡父在天之靈。

少年于念之希圖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悍不畏死,再度光耀門楣,挽回家族家道中落的趨勢。

也正是那時,于念之在老君山遇到了與他年齡相仿的另外兩名老君山弟子——少年時的冷寒煙、凌寒鴉師姐弟,三個少年男女一見如故。

于念之十一歲入老君山做客學藝,十八歲下山奔赴疆場——他一生之中最為意氣風發的七年少年時光,都是在老君山上度過的。

所以,嚴格意義上說,于念之和“韶光锏仙”冷寒煙本是故交——甚至不止于“故交”二字。

江湖傳聞,興許這二位之間,還有幾分青梅竹馬之誼。

但是天地周轉,因緣際會,風云莫測,前路蒼茫。

這兩位曾經在少年時交情匪淺的故舊,卻在多年之后,于瑯琊關上各握刀鋒,殊死一戰。

于念之在瑯琊關那一役中身負重傷,返回昭歌城之后沒有多久便不幸故去。

因此當時江湖之中還有傳聞,于念之正是在與“韶光锏仙”冷寒煙瑯琊關一戰中傷了心脈,因此這才不幸英年早逝。

——更為湊巧的是,在于念之亡故不久后,“韶光锏仙”冷寒煙居然也在老君山上故去。

一位是本該前途無量的昭歌將軍,一位是手握重锏師出將門的一代锏仙......

他們二人之間的生死糾葛,也便就給江湖帶來那么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風流逸聞。

至于其中是真還是假,那便也只有當年親身經歷之人、和那座老君山上的落葉與飛花才知。

聽聞,于念之的妻子自于念之亡故后,悲戚過度,舉家扶棺,回了平洲,再也不曾踏足過昭歌。

再后來,聽聞于念之的妻子好像還為他生下了一個遺腹之子。

——至于那遺腹子是男是女,已隨著于家的日漸衰敗,慢慢淡化在世人的視線中,不再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