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5章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七十年代婦女主任165第165章(女生文學wenxuem)
考試結果,三天后出。
拖拉機當天就拉著學生們回來,停在曬場。
不說八個學生的家長、學校的老師,大隊社員們也都在關注。
“考咋樣兒啊?”
“能不能考上啊?”
“看你們心情都挺好,是不是穩了?”
顧校長穩重,沒有出成績之前,不放話太早,“他們說考得還行,不過不排除誰馬虎丟分,確切的結果還得等放榜。”
“娃們這么努力,肯定能行。”
大伙兒的文化儲備還不夠,不知道這叫“薪火相傳”,他們只是樂呵呵地看著一群孩子,仿佛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未來,就從這一代開始。
鄉下人不是傻,也不全都軸,上上油,不太明白的道理,也能琢磨出味兒來。
更何況,趙柯和趙新山三不五時就要給他們去銹上油。
就說教育這個問題,往前了說,有趙柯這個現成的例子在,誰不知道讀書好,前途比地里刨食兒更廣闊。
他們只是沒錢,也看不見好的未來。
趙柯和大隊做了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兒,就是讓他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讀書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讀書的花費確實不低,砸鍋賣鐵咬牙供,大伙兒可能會猶豫、退縮,但現在有大隊開路,不需要那么艱難。
社員們估摸著自家孩子考中學的時間,盤算著要使勁兒干。
王老大家的孩子多,都上學的話負擔重,犯愁道:“趙主任,要不我們家先不蓋磚房了,錢先可著娃娃們上學?”
村兒里還有好幾家是差不多的情況,孩子多,聞言,也都看向趙柯。
“該掙掙該花花,要是用你們省蓋磚房的錢,就是大隊沒本事。”趙柯笑容里絲毫沒有負擔,“大隊這么多戶,本來也不能一年蓋完,誰家孩子多,都要上學,手頭上一時比較緊,可以排到后期,晚一點兒沒關系,都是這一兩年的事兒,放心,大隊肯定不會讓你們吃土的。”
大隊的態度,就是趙村兒大隊社員們的底氣。
誰也不想眼睜睜瞅著別家有磚房住,他們自個兒的娃娃住不上。
眾人放下亂七八糟的憂慮,嘻嘻哈哈:“都是老農民,吃的不就是土嘛。”
趙柯笑道:“話糙理不糙。”
白天干一天活兒,大伙兒都聚在村口乘涼嘮嗑。
趙柯沒回村兒當婦女主任之前,不太愛在村口停留,寒暄完就趕緊撤。現在,她愛嘮了,時不時就湊到人堆嘮一陣兒。
這也算是深入一線、了解村情、傾聽民聲。
大隊要考慮的事情比較宏觀,有時候會忽視一些小問題,而小問題很有可能會在未來變成大問題,影響發展。
因為大隊干部和社員們的距離不遠,社員們有一些切實的需求,會直接在閑談中說出來,只要細心一些,就會發現一些問題。
比如,趙村兒大隊越來越多的學生升入公社上學,以后要在公社住宿,家長擔憂他們吃不好住不好學習懈怠……
這確實是個問題,前面走了九步十步,第十一步瘸腿,前面很有可能會白費力氣。
于是第二天,大隊干部的日常早會上,趙柯就提了這個問題和她的建議。
“在公社建趙村兒大隊的宿舍?”
趙柯點頭,“公社中學的宿舍,條件不怎么好。”
不止宿舍,教室也一樣。
不好到什么程度呢?
房子是很多年前建造的,門窗不嚴實,一到冬天,外頭零下二三十度,屋里零下七八度,經常有同學手指頭凍成蘿卜頭,筆都拿不了。
晚上睡覺,被窩里拔涼拔涼,更別說容易露在外面的耳朵和肩膀。
公社本地的學生還好,家里暖和很多。
趙柯都是拿個熱水壺,灌一壺熱水回來,晚上凍醒就起來換掉熱水袋里的水。
趙柯那時候跳級,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環境實在太艱苦了。
以前趙村兒大隊小學的教室也這樣兒,不過鄉下學校,比較靈活,冬天太冷,那就不上課了,還省柴火,大不了天暖和了再補回課程。
“都是咱村兒的孩子,哪舍得他們吃那些苦啊。”
而且,趙柯還在琢磨另外一個事兒,“咱們大隊以后在公社的人越來越多,念書的孩子,酸菜廠的工人,農機站的駕駛員,我爹回來會在公社衛生所干一段兒時間,傅知青和林知青他們也得去農機站培訓,這么多人,全指著公社安排住處,不現實,最主要的是,這對孩子們來說,多好的資源啊,不利用可惜。”
哪怕是胡和志,趙柯其實心里頭也覺得,他在酸菜廠有些浪費。
到時候他們順帶輔導輔導孩子們學習,三年的中學,也可以跳級走,省了時間,又省了一筆學費。
辦公室暗,他們一人一個小板凳,圍著個小方桌坐在房檐下。
趙新山點著一根兒煙,思考。
牛會計開口:“大隊蓋完學校,要建衛生所,咱們還欠著不少錢,手頭緊。”
趙柯算計:“磚咱們自個兒出,房子咱們自己蓋,就是玻璃窗、柴油和吃食的錢……”
牛會計愁眉苦臉,“工分兒也不少啊。”
大隊組織,出去建房子的社員和留在村里燒磚、照顧田地的社員,都得加班,照現在大隊給的工分,年底分紅,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
牛會計忍不住吐槽她:“怪不得你媽總說你敗家,你手指頭縫就不能攏緊點兒嗎,少露出去一些。”
趙新山道:“趙柯也是為了孩子。”
牛會計當然知道,但他管賬,還管著個不富裕的賬,該咔哧得咔哧,不能大手大腳。
趙柯道:“我媽幫我攢了點兒稿費,可以借給大隊,衛生所主要是缺藥,咱們蓋衛生所的錢,留出買藥的,剩下的先用到緊缺的地方也行吧。”
牛會計又掏出他的賬本,“你都借大隊不少錢了,總借不合適。”
這個時候,能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審核很嚴格,是很光榮的一件事兒,頂多給一些物品上的鼓勵。
《首都報紙》發行量大,每期發布之后,都有一筆還算可觀的稿費寄過來,但說辭不是稿費,是報社方面對艱苦建設鄉村的知識青年典范的鼓勵,希望她能夠做出更多的表率作用。
而且現在的隊委會成員,除了唐副隊長,都沒少借給大隊錢,只是趙柯和趙新山借的更多。
既然這樣,也沒什么好吝嗇的。
趙柯不在意,“又不是不還,怕我虧了,就按郵局利率給我算利息。”
趙新山一根煙抽完,拍板:“那就蓋吧,萍萍也要回來了,咱們明年再多養一些豬,緊也就緊這一年兩年。”
目前趙村兒大隊的養豬技術還不夠科學,也折過豬,好在他們都是分欄養的,養得也精心,沒有造成特別大的損失。
按照他們的估算,趙村兒大隊明年秋收,今年那批豬全出欄,手頭就會開始寬裕。
“也不見得非要緊……”
趙新山三人看向趙柯。
“宿舍蓋起來,對入住的學生們稍微收一點住宿的錢,大隊可以直接扣他們家長的工分,吃飯也好說,誰家住誰家拿口糧,要是有鄰居大隊的學生也想過去住,不用咱們大隊承擔一半的住宿費,沒準兒還能兩相抵消。”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趙村兒大隊小學收附近大隊學生的好處了。
涉及到孩子,排除從中獲取利益的目的,就會單純很多,既能照顧孩子們,又不賠錢,壓力不大。
趙柯一直秉持的觀念是,為長遠打算,必要的投入不可少,“公社發展起來之前,咱們先占一席之地,省得以后得跟人搶。”
公社比他們趙村兒大隊有位置優勢,公社越繁榮各大隊就越會向公社集中,趙村兒大隊太偏遠,其實各方面都有局限。
就像小狗撒尿標記地盤,誰先撒誰占地兒,要是有人搶,打唄,反正趙村兒大隊的實力,肯定不輸。
趙新山和牛會計對視,趙柯總是能說服他們。
“你跟唐副隊長安排吧,牛會計配合。”
趙新山最上心的是趙村兒大隊的莊稼和養殖,趙柯也說過,以趙村兒大隊的地理條件,很長一段時間,農業和畜牧業都是發展的支柱。
三個人一齊答應。
趙柯看向整個早會都沒有發言的唐副隊長。
老許副隊長在職的時候,偶爾還會質疑大隊的舉措不合適,也會主動提出一些意見,或者包攬一些工作。
唐國偉執行力強,主動性不強,換了村里的社員做副隊長,有這樣的特質沒什么好挑剔的,但作為一個有文化的知青,大家天然地會拔高對他的期待,即便不像其他知青那么出彩,也該作出一些切實的、有建設性的工作。
趙柯只是婦女主任,不好對他說什么,便提醒趙新山提醒一下唐國偉,他需要改變工作態度了。
趙新山推給她:“我去找他,好像在批評他,隊委會誰有你會動員?你去吧,沒人對你有意見。”
趙柯哭笑不得,也沒推辭。
在公社蓋宿舍,得公社批地。
今天還早,趙柯打算騎自行車去,在那之前,趙柯和唐副隊長、牛會計對接一下工作。
還有幾天就開學,新老師這兩天就會搬進知青點,提前適應趙村兒大隊小學的風格并且參加入職前培訓。
新老師的考核結束,離得近的幾個大隊陸陸續續有人給孩子報名到趙村兒大隊讀書,不多,目前只有五個。
離得近的,像李村兒大隊和潘村兒大隊的的三個學生,可以每天上下學,剩下的兩個,在趙村兒大隊有親戚,會借宿在親戚家。
學校還在收拾,余家暫時沒工夫給學校做木工,書桌只能先用舊的,不夠就從各家借用,大不了放學再搬回去。
磚窯還得繼續產出,有空就得燒,而且為了省錢,蓋房子要用的石灰也得他們自己燒,并且需要儲存大量的黏土、砂石、木柴……
下個月,白菜也成熟了,酸菜廠投入工作,陸陸續續會向各大隊收白菜進廠,也得安排起來。
大致聊完,眾人各自忙活。
趙新山去地里,牛會計在辦公室里打算盤算賬。
趙柯和唐國偉一起出門。
“唐副隊長,你和尹知青很久沒回家了吧,今年冬天打算休假回去探親嗎?”
唐國偉頓了頓,搖頭,“她家里很少寄信過來,我家有些遠,小婉還小,我們怕她出門生病。”
那一時半會兒是不打算請假回去了……
趙柯笑道:“等咱們大隊條件更好,再回去也行,衣錦還鄉嘛。”
唐國偉笑起來,期待道:“希望有那一天。”
“會有的。”趙柯肯定,隨即進入主題,“唐副隊長,工作上有沒有什么困難?要是有的話,別客氣,咱們都是為趙村兒大隊服務,跟我們說一說,能幫的大家都會盡力幫你。”
唐國偉一臉老實,“沒什么太大的難處,我有很用心地干,不敢馬虎。”
趙柯眼露贊賞:“大隊長先前還跟我說過,你工作很踏實,他很放心。”
唐國偉露出欣喜的笑容,保證:“讓大隊長放心,我會繼續好好干的。”
“你和尹知青在咱們大隊這些年,踏實肯干,大隊長都看在眼里,肯定相信你,不過……”
唐國偉的笑容微收。
“你是知青,大隊對你期望很高,大隊長看你還沒有完全發揮長處,進入到更好的工作狀態,有些著急,他怕由他找你,讓你以為他想批評你,就讓我提醒一下。”
唐國偉不知道他哪里沒進入到狀態,肉眼可見地緊張。
趙柯拿劉興學、莊蘭他們幾個知青舉例。
幾個人現在都找到了方向。
劉興學和鄧海信之前一心撲在趙村兒大隊的建筑規劃上,公社開墾荒地,他們兩個就被請去負責水渠的規劃,其他大隊有了農用機的幫助,也都在開墾,兩個人經常在外面“出差”。
莊蘭和蘇麗梅主要負責的還是掃盲工作,為了能夠更全面的掃盲,期間不間斷地學習、補充,偶爾還要被趙柯支使干點兒雜活兒。
她們倆還參了大隊小學課程的編輯,規定的課程還在上,在這兒基礎上悄悄加深難度和深度。
“大隊對知青們都很看好,像尹知青參與了接生員的培訓,現在已經能夠獨立外出替婦女接生,明年還能替豬接生,對咱們大隊和你們的小家都很有幫助。”
“每個人的優點和長處不一樣,保持對學習的熱情,積極地融入到大隊中,傾聽和思考大隊和你自己的需求,別人都進步的時候,如果你原地踏步,也會落后。”
“當然,大隊最希望的是,每一個趙村兒人都由衷地對在趙村兒大隊的生活愉悅和熱愛。”
唐國偉有所觸動。
趙柯點到為止,和他分別,回家騎上自行車,趕往公社。
公社和趙村兒大隊可以說,正處在蜜月期,趙村兒大隊想以集體的名義,在公社批一塊兒地建房子,不難。
段書記問清楚他們的用處,就蓋章批了地。
趙柯來都來了,段書記干脆叫上吳主任,三人一起去街上檢查,客人要來,主人當然要打掃干凈家,做好接待工作。
鄉下衛生意識差,公社少有這么干凈的時候,不止他們三個,公社內的社員們行走在干凈的路上,步伐也很輕快。
吳書記道:“看來得保持下去,有一個好的環境,也能帶來好的心情。”
段書記指指趙柯,“小趙他們大隊今年種上了花,還跟我炫耀過,秋天給咱們分些種子,明年公社也種上。”
吳書記笑,“現在是公社和各個大隊都在向趙村兒大隊學習,小趙同志帶領的好。”
趙柯不謙虛,“也是我們趙村兒大隊的社員們進步,積極配合。”
三個人走到學校前,段書記道:“小趙提醒了我,明年公社財政寬裕一些,要先給學校和衛生所撥款,為社員們服務是咱們工作的基礎。”
吳主任點頭。
公社不算大,很快就逛完,段書記和吳主任招待趙柯到公社的國營飯店去吃了一頓飯,沒讓她花錢,順便跟飯店定好專家在公社期間的飯食。
兩天后,趙柯再次騎車來公社看榜。
趙村兒大隊的八個孩子,不出意外,全都考上了公社的中學。
趙柯確定了開學的時間和需要做的準備,自行車蹬得飛起,超出平時兩倍的速度,回大隊報喜。
幾家人喜形于色,趙村兒大隊的社員們也都高興。
趙村兒大隊的學生都考上中學,說明他們大隊的教育水平確實很好,那么他們的孩子,將來也能考上。
而趙村兒大隊八個學生全都考上中學的名聲在外傳開,兩天時間,又有三個孩子來報名。
這是好的開始。
八月二十九日,趙柯開拖拉機拉著余歲、趙小草他們八個學生去公社辦入學,辦好后帶他們返回趙村兒大隊,等開學再送他們過來。
下午,小客車準時抵達公社,停在路邊。
衣著簡樸的乘客們接連下車,最后下來四大一小一行人,正是鄭宋兩家人。
鄭美珠臉色蒼白,腳踏在地面的一瞬間,腿微微軟了一下。
宋明杰伸手想要扶她,鄭母搶先,有意無意地隔開他,關心地問:“美珠,你還好嗎?”
宋明杰表情落寞了一瞬。
小宋卓淚汪汪地貼在母親腿邊,擔憂地仰頭看她,哭唧唧:“媽媽……”
他雖然小,卻也知道家里發生了變故,所以才格外黏著母親。
鄭美珠伸手撫摸著他的頭,邊安撫兒子的情緒,邊對鄭母搖頭,“媽,我沒事。”
宋母滿臉心疼地湊過來,“美珠啊,有啥不舒服,一定要跟媽說啊,別自個兒忍著。”
鄭美珠虛弱地靠在母親身上,避而不理。
鄭母淡淡地問宋明杰:“離趙村兒大隊還有多遠?今天能到嗎?”
宋明杰立即道:“往村子走,路況很差,做牛車得幾個小時,天都黑了,美珠懷著孕,不能顛簸,不如先休息一晚吧……”
宋母附和:“是啊是啊,身體為重。”
有一輛馬車停在旁邊兒,一個老漢兒接到人,正要走,聽到母子倆的話,忽然插話:“同志,你們要去趙村兒大隊啊?”
鄭母一聽,客氣地回應:“是,老鄉,我們去趙村兒大隊,好走嗎?”
老漢兒瞥一眼宋明杰,大聲道:“當然好走!這位男同志以前是趙村兒大隊的人嗎?多久沒聯系老鄉了?俺們公社重新修了砂石路,一點兒也不顛!”
末了,他稀奇地打量宋明杰,“從俺們公社走出去的人,竟然不看報紙……”
不看報紙有罪嗎?
宋明杰就是不想看,有問題嗎?
但妻子和岳母就在旁邊,他只能作出苦笑。
老漢兒轉頭熱情地邀請他們:“我們大隊跟趙村兒大隊離得不遠,我送你們唄。”
鄭母驚喜,但是又有些不放心,“美珠你……”
宋母跟兒子對視一眼,再次勸道:“美珠,別逞強,休息一晚上吧,不差一天半宿。”
鄭美珠搖頭,“只是有一點兒累,沒有別的不適,可以走。”
宋明杰則是對著她憂心忡忡,“美珠,那么晚到趙村兒大隊也不好安置,我放不下你的身體……”
老漢兒替趙村兒大隊澄清:“孕婦不舒坦,住公社招待所休息休息也成,不過趙村兒大隊體面,啥時候都沒虧待過客人。”
不舒服就不舒服,別賴趙村兒大隊招待不熱情。
宋明杰聽到“趙村兒大隊體面”這一句,神情微微僵硬。
他來之前,仔細想過。
就算趙村兒大隊有變化,他也可以推說是后來發生了變化,可他沒想到還沒到趙村兒大隊,就先碰到個多事兒的老頭。
他不是趙村兒大隊的人,硬說本地人護著本地人,牽強。
而在宋明杰思考應對的時候,鄭美珠已經拜托老漢兒送他們一程。
鄭母還感謝道:“我們給您路費……”
老漢兒擺擺手,豪爽道:“給啥給,你們是客人,客人來了只管放開了造,別的啥都不用操心。”
“老鄉你可真熱心。”
老漢兒笑得爽朗,“應該的,我們雙山公社的人都這么熱情好客!”
鄭母對這位老鄉很有好感,同時,就對宋明杰的說辭更懷疑,看都不看他,確定鄭美珠身體沒什么大礙,就扶著閨女牽著外孫坐上馬車。
宋明杰有苦說不出,以前公社的人看著他們這些外來知青,不是事不關己,就是好奇和畏縮,更多的是帶著警惕和防備,反正不會湊近。
現在怎么這么厚臉皮。
“坐好了。”老漢兒叮囑一聲,甩鞭子趕馬,邊控制韁繩邊道,“俺們以前見到生人也不敢搭話,尤其你們這種一看就是城里來的,現在不一樣兒了,還有記者來采訪呢!”
馬車緩緩移動,鄭母和鄭美珠才發現,整條街道完全不臟亂,甚至可以說是異常的干凈。
這跟她們印象中的農村相差極大。
可轉過念想想,他們對這里的印象,有一部分是來自于宋明杰一家人。
老漢兒注意到她們在打量周圍,淳樸中帶著驕傲,“干凈吧?俺們公社要請專家來考察土地,是省城大學農學院的專家,據說趙同志聯系了很久!”
“趙同志你們知道吧,就是那個上了好多報紙的婦女主任。”
鄭母彎了彎嘴角,“知道,我們看過報紙,很厲害的同志。”
來過的人不了解,沒來過的人看過報紙,老漢兒瞅瞅他們,覺得奇怪。
不過他沒問,依然在吹趙柯:“趙同志當然厲害,她是俺們雙山公社的驕傲!全國的名人呢!你們運氣不好,趙村兒大隊的拖拉機今天來公社了,前腳剛走,趙同志開得,坐拖拉機可比馬車快多了。”
鄭母道:“那真是可惜,錯過了……”
老漢見她感興趣,繼續吹:“趙同志……”
宋明杰試圖轉移話題,然而他每說一句,老漢兒都能再拐到對“雙山公社驕傲”的吹捧上。
宋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