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四百五十八章,再行竊國之事

秦時之儒家小師叔_第四百五十八章,再行竊國之事影書

:yingsx第四百五十八章,再行竊國之事第四百五十八章,再行竊國之事←→:

咸陽,秦王宮中一片喜慶,上朝的朝臣們面色帶笑,哪怕是遇到了和自己政見不合的人也沒有再冷眼相待,也能心平氣和的點個頭。讓秦國大臣如此開心的事情便是前線的軍報傳回來了。

李牧已經兵圍郢都,王翦也拿下了竟陵逆流而上斷絕了江南的支援和郢都水路撤離的可能性,楊端和帶著楚國李園的大軍拿下了孱陵,四萬江南大軍被楊端和吞下了三萬,剩下一萬人還分兵駐守在滋方和夏首,拿下這兩座城池對于楊端和而言只是時間的問題。

秦國的激進派認為楚國的戰事馬上就要結束了,這次他們一年開兩場滅國之戰,足以彰顯秦國武德的充沛,他們這些好戰分子雖然沒有親臨戰場,但秦國對外的勝利就是他們的勝利,他們與榮俱焉。

而保守派覺得楚國戰事的順利程度遠超想象,原本他們是準備咬緊牙關盡可能的不讓秦國元氣大傷的打半年以上,但是現在李牧、王翦和楊端和三路大軍一個月的時間就兵圍郢都了,這縮短的可不是時間,是大量的糧草和錢財,這怎么能不讓他們開心,尤其是張蒼這個治粟內史。

張蒼咧嘴聽著趙高讀三路大軍傳回來的軍令,這次的滅國之戰最苦的不是前線的將士,而是他這個后勤總管,這些天因為要規劃三路大軍的糧草以及支援趙國的糧草,這耗費了張蒼不少的精力,在這段時間內張蒼甚至只娶了三房小妾,足以證明張蒼到底有多么的勞累了。

“哈哈哈哈,寡人果然沒看錯人,讓武安君正面對敵,王翦側翼支援,楊端和繞后,三路并進直接兵圍郢都。”嬴政大笑道。

嬴政此刻很是揚眉吐氣,攻打郢都在嬴政看來并不能算是開疆拓土,只能稱得上是收復失地。不僅如此,熊啟還是直接從秦國叛逃出去的,一個叛徒占據了秦國原本的土地成為了王,這對于嬴政而言是恥辱。如果不是為了分裂楚國,消耗楚國的國力,秦國最先攻打的就不是韓國,而是郢都得熊啟了。

“恭賀大王,祝賀大王,收復失地指日可待!”子游帶著朝臣們對著嬴政行禮祝賀道。

呂不韋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已經逐漸放手了秦國的政務,現在大部分時間都是賦閑在家,頤養天年,雖然名義上還是秦國的丞相,但實際上丞相的責任已經被劃分到了子游的身上。有丞相府和文淵閣兩個秘書機構負責日常事務,子游這個甩手掌柜也不需要天天處理各種事務。

“哈哈哈,今日乃大幸,等到郢都攻下,布告咸陽。今日朝會之后,官員沐休一天。”嬴政說道。

“多謝大王。”朝臣們興奮的喊道。

秦國對于官吏的嚴苛程度,不亞于當初秦法對于犯法之人的嚴苛,所有的假期都是被規定的明明白白,上班期間一舉一動都是被嚴格規定的,所以一聽到有假期所有人都是興奮的不行,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子游和呂不韋,他們可沒膽子上班摸魚。

“啟稟大王,如今郢都即將被收復,太子殿下還在楚國西陵,是否現在召回太子殿下,以免楚人之中有人欲行不軌之事。”李斯站出來提議道。

聽到李斯的話,朝臣們頓時明白了李斯所言的內涵,擔心有人對行刺扶蘇是假,是準備讓扶蘇提前回來,到時郢都被攻下后,大軍正好順勢直接覆滅了整個楚國是真,畢竟現在是最好的機會。

壽春以北包括巨陽都在秦國的控制之中,壽春沒有任何防備的城池。楚國的一半的精銳兵力都在楊端和的手中,只要楊端和控制住這些人,讓他們無法支援楚國,依靠楚國內部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對抗秦國,只要壽春被攻下,再挾持李園和熊槐,讓楚國投降,這是一筆最合適的買賣。

秦國保守派頭子王綰和御史大夫馮劫盤算了一番之后便覺得可行,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若是錯過了,再讓想要攻打楚國所耗費的錢財和糧草將要翻倍。

而激進派對于這個提議自然沒有任何意見,畢竟這個事情就是自己激進派的頭子之一李斯提出來的。

整個秦國朝堂現在分為了三個派系,以李斯、韓非和公羊儒為首組成的激進派,他們側重于在國內改革推行各種新政,法家負責具體內涵,公羊儒負責幫他們提供合理合法的辯經,反過來,法家也支持公羊儒對外擴張的想法,可以說激進派也是鷹派。

同樣激進派也是秦國取士之后的結果,里面大分部成員都并非是老秦人,而是山東六國之人,只不過現在除了出身齊國的人和楚國的人之外其他的都已經是秦人了。

保守派最開始是以呂不韋為首的地道的老秦人和當初的,現在的老秦人在秦國朝堂上的話語權已經不像是之前那么低了。隨著鄉學和縣學以及郡學的不斷舉辦,老秦人不再是重武輕文,不少的青年才俊從地方一步步被篩選出來成為秦國的官吏。

嬴政也聽從了子游的建議用老秦人制衡百家和山東六國之人,于是老秦人在秦國朝堂的話語權也不斷地提高,成為了最主要的勢力之一。老秦人在秦國朝堂上吃癟了這么多年了,如今重新看到了除了上戰場打仗之外的當官的渠道,對于重新給了他們希望的嬴政那可謂是感恩戴德,心中對秦國的歸屬感更上一層,加上秦法的逐步變革,歷史上老秦人對秦國心寒的情況基本上不會再出現了。

只不過隨著呂不韋逐漸淡出朝堂,保守派現在是左丞相王綰和御史大夫馮劫為首了,兩人一個是地道的老秦人,在思想上還是代表著舊貴族的想法。一個更是有著贏氏家奴之稱的馮家,心中只有嬴政,所以他們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保守派的領袖。

至于第三個勢力則是以宗室為首的和稀泥的派系,隨著宗室下派地方安穩百姓的成效越來越好,原本在秦國朝堂上日落西山的秦國宗室再度雄起了起來。

嬴政的胸懷和氣度讓他不擔心宗室之人可能會聚集民意造反之類的事情,所以也愿意放權給宗室,宗室現在文有大量在地方基層只負責安穩民心,有著監督之權的宗室,武有樗里翊這個北地郡主將,可謂是文武雙全。秦國宗室仿佛是夢回惠文王時期,當初秦惠文王時期武有大秦戰神贏華,文有大秦智囊贏疾,而他們現在也差不多就是了。

“目前扶蘇坐鎮西陵,乃是楊端和之軍的大后方,不易輕易變動,這件事等郢都戰事明朗之后再議。”嬴政思索了一番之后說道。

“是臣考慮不周了。”李斯拱手說道。

西陵是楊端和大軍的大后方,全靠扶蘇坐鎮才能穩定后方,若是扶蘇現在走了,難免楚國想要動什么歪心思,若是對方截斷了西陵,楊端和這一路大軍便徹底沒了退路。

“臣認為這件事可以派人去和李園談一談。”子游站出來說道。

“和李園談一談?談什么?”嬴政問道。

王綰等一眾大臣也被子游的話說的云里霧里的,他們現在能和李園談什么?讓李園保證不對西陵動手嗎?這種保證就跟茅廁里的紙一樣。

“我從楚國回來的路上聽說楚王熊槐感染風寒一個月有余,各種藥石不斷,但身體依舊毫無好轉,甚至連上朝都是讓李園主事。”子游說道。

聽到子游的話,不少的大臣都暗中驚訝。子游的話話沒有說全但所有人都明白了子游話中的意思。風寒這可是大病,一旦患上了死亡率極高,熊槐身為楚王,一旦患病必然是有楚國太醫治療,應該很快便會痊愈,但是現在對外宣稱還沒有痊愈,這說明熊槐大概率是要死了。

至于子游說的談一談,一些大臣已經猜到了些許的,王綰站出來說道

“太尉莫非是想要派人去楚國幫助楚王看病?”

嬴政詫異的看了一眼王綰,心中暗道王綰也是學壞了,王綰說的看病是假,實則是敲打李園。

“當然,楚王熊槐乃是現在楚國王室中唯一有資格繼承楚王的人,若是他出現了什么問題,楚國將會再次大亂。秦國與楚國乃是姻親之國,更是百年的盟友,不是兄弟更似兄弟,我們理當派人去給楚王看病。”子游說道。

無恥!聽完子游的話這是很多的人心中第一時間冒出來的想法。是啊楚國跟秦國那可真是好兄弟,而秦國也是真對兄弟兩肋插刀,只不過這刀是插在楚國的身上罷了。

“臣覺得有些許不妥,楚國有自己的太醫,我秦國若是不與楚國商定,便貿然派人過去,實在是有損禮法,非上國所為。”一名大夫站出來反對道。

子游的意思是派人去給熊槐看病是假,是看熊槐還有幾天活路是真,要是熊槐活不了幾天了,自然可以讓熊槐安度余生,若是熊槐好轉了,那便幫助熊槐,讓病魔戰勝熊槐。這讓身為老士人的孟昶有些看不下去了。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