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六十八章 誰是二傻子?

第六十八章誰是二傻子?第六十八章誰是二傻子?←→::mayiwsk

府學有個從九品的二傻子學官交了一千兩議罪銀的消息,瞬間傳遍府衙,引發了一場自建府以來從未有過的轟動。

不能不轟動,就沒見過這種人傻錢多的。

一千兩什么概念?

就二傻子的工資得在府學白干二十多年!

你要說是個六七品官交個一千兩議罪銀倒也說的過去,畢竟人正印官不差這小錢,都不必掏腰包光拿朝廷給的養廉銀也能交了。

也有交的必要,畢竟官面下的事情大家都有數。

哪個當官的敢保證不被查?

交錢不用坐牢的制度真要實施,可不就利好當官的么。

可這官是實權官,你一無權無勢甚至連油水都沒有的小小學官能比么?

傻啦巴幾交一千兩?

你是學歷有問題還是身份有問題,死活非要交這錢?

腦子壞掉了!

知道此事的人說什么的都有,大多是看熱鬧看笑話外帶譏諷嘲笑的,均認為趙安這事干的絕對是傻的可愛,但也有一些心思活躍的人卻看出這件事是有問題的。

不是小學官交一千兩議罪銀有問題,而是這二傻子哪來的一千兩?

事情很快匯報到現任知府方維甸處。

方大人早年也是監生出身,不是花錢的例監,而是憑借父輩恩蔭的蔭監。

其父就是做過陜甘總督、直隸總督,被乾隆老太爺賜詩一首的賢臣方觀承。

憑借父親留下的余蔭,方大人十七歲時以貢生身份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

正六品的官職。

這是目前為止漢官子弟能夠得到的最好升官途徑,然而還是不能與滿洲子弟相比,有的滿洲子弟十三四歲就能出任正二品尚書、都統,換作漢官子弟哪個敢想?

滿漢之分,在乾隆朝尤為明顯,為免漢人子弟進一步侵占滿洲利益,乾隆老太爺甚至將對大清開國有功的漢軍八旗都給攆出了八旗序列,以致不少被攆出八旗的漢軍子弟私下都罵乾隆爺就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有些實在氣不過的被人一忽悠就參加了地下秘密反清組織,比如主要在北方活動的天理教。

擱方大人這邊,軍機章京看著是軍機處的“秘書”,品低權不高,然而自有軍機處以來,軍機大臣六成都有過軍機章京的經歷。

相當于十個章京要出六個軍機大臣!

這什么概念?

就是預備軍機大臣唄。

故而軍機章京又被稱為“小軍機”。

方大人十七歲就位居正六品的“小軍機”,前途可想而知。

當然,方大人自己也很爭氣,二十二歲考中進士,二十七歲又隨大將軍福康安鎮壓臺灣林爽文領導的天地會叛亂,得賜花翎一根并遷正五品的御史。

從避暑山莊回京的乾隆老太爺于路上看到方大人父親當年樹立的一塊石碑,念著其父方觀承在時把直隸治理的相當不錯,愛屋及烏便把剛缺出來的揚州知府賞給了方大人。

及至今年,方大人才三十歲,前途可謂一片光明,旨意下來時京中都說方家也要出一對父子雙總督了。

又有說長江后浪推前浪,老子總督兒軍機的。

把個方大人聽的是意氣勃發,春風得意的很。

不過年輕歸年輕,方大人于官場的門道卻是精通的,當年在福康安大將軍幕下辦差時確實鍛煉人。

因而上任之后無須任何人指點,就對衙門內部的諸多鬼把戲了如指掌,幾番操作下來不僅實權部門都任用了帶來的親信,連帶著也賣出了不少缺,實實在在撈了不少銀子。

倒不是說方大人就是個貪官,而是府衙的支出向來都是虧空,不想方設法弄些銀子就周轉不開。

聽了孫師爺的匯報,正忙著的方大人也感驚訝,抬頭一臉疑惑道:“一個從九品的學官哪來這么多錢的?”

不等孫師爺開口,臉色便沉了下來,“哼”了一聲:“一個從九品的學官都能拿出一千兩,可想其人有多么貪婪,這種人也配在府學為官?”

言下之意竟是要查一查這個能拿出一千兩交議罪銀的小學官。

孫師爺見狀忙道:“府堂那邊說此人是前任額大人給保的監生,破格舉薦的學官。”

“額其納?”

方大人眉頭一皺,息了查查那小學官的心思,雖說人走茶涼,可額其納這次是高升按察使,他這個接替者一上任就把人家保舉的人給辦了,是怎么也說不過去的。

想了想,擺手道:“既是額大人保舉的人,你照規矩辦事便是。”

這就是不查了。

孫師爺點了點頭,知府大人雖然年輕倒也不是個愣頭青,前任額其納如今高升臬臺,他保舉的人這會哪里能動得,畢竟打狗也要看主人面。

真動了也不合官場規矩。

今天你能動前任的人,那下任是不是也能動你的人?

冤冤相報何時了呢。

做官嘛,講究的還是一團和氣。

猶豫了下,低聲問道:“大人,那此人交的議罪銀怎么辦?”

“哼,議罪銀,”

方大人目中明顯有不滿之色,發牢騷道:“和珅這個奸賊前些年就蠱惑皇上搞什么議罪銀,當時朝野反對之聲便頗大,和珅不敢大張其鼓,原以為此事不了了之,未想這奸賊竟趁皇上八十萬壽要將這議罪銀辦成定制,簡直是荒唐!歷朝歷代豈有以銀代罪的道理!他和珅不要臉,咱大清朝還要臉呢!”

孫師爺將這番話聽在耳中,卻是不便附和。

有些話恩主能說,他們這些幕僚是說不得的。

而且和珅現在如日中天,自家恩主縱是賢臣之后也不過是個從四品的知府,縱是對這議罪銀制度再不滿也只能發發牢騷,還能做什么?

年輕人心性而矣,作為幕僚師爺聽聽就好。

許是知道自己也只能發發牢騷,年輕的方大人有些意興闌珊的抬了抬手,本是要孫師爺照朝廷要求辦,心中忽的卻是一動,嘴角露出冷笑,竟是吩咐孫師爺道:

“你馬上派人把這一千兩送進京,皇上若知道一個從九品的小官都能拿出一千兩來,當知我大清吏治已腐爛到何程度,如此一來這議罪銀或許就能取消了,也算本官為朝廷、為大清做了點事吧。”: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