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第309章 問話找線索

搜索留言:

第309章問話找線索第309章問話找線索→:八三看書83ks,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如果讓我安排,”全書玉斟酌,“我大概會讓耿定理和康正守到司戶曹,讓他們去負責戶籍、過所、雜役、田訟等;讓張儒沅和常思去司倉曹,讓他們去負責考課、書院、醫藥等;至于崔述……”

全書玉想了一下,才說:“他可能更適合司法曹,但不能是做主的那一個。”

陳韶聽完,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只是琢磨片刻,說道:“明日抽個空,你帶他們幾個過來,我與他們聊一聊。”

“公子明日還要去方叔家,還要見良柱叔,”蟬衣在一旁提醒,“忙得過來嗎?”

“問幾句罷了,不礙事。”嘴里這樣說著,人卻看向了李天流,“你有沒有問過趙良柱走這一趟,有什么收獲?”

李天流看一眼外面,“你確定這個時辰,還要討論這個?”

陳韶跟著看一眼外面,“你簡單地說一說。”

“簡單地說一說就是有收獲,但收獲不大。”李天流拿出一張繪有山川河流的圖紙平鋪在她跟前,山川河流之間,有一條蜿蜒崎嶇的小路穿插其中。指一指這條小路,李天流繼續,“這條路,就是他們往返洪源郡及與撣國交界的那幾個城鎮走的路。”

圖紙太過簡略,山川就一個簡單的三角,河流也只有三條波浪線,且標識也只有山川河流的名字,對不熟悉地形的人而言,基本沒有多大用處。而恰好,陳韶就是那個不懂這一片地形的人。好在她并不是要重走一遍這條路,在拿起圖紙,細細觀摩了兩遍,問道:“只有洪源郡去那幾個城鎮走這條路,還是還有別處的人也在走這條路?”

“他們過去和回來的途中,遇到過從越嶲郡、云南郡、犍為郡及南溪郡到與撣國交界的城鎮做生意的商隊至少三十個。”李天流說道,“在趙良柱的旁敲側擊下,從這些商隊打探來的消息是,他們都是在三個月前,聽人提及的這條小路,隨后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走了兩回,發現比他們原來走的路要省去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才開始正式走的這條路。至于這條路是誰開發出來的,他們也不知道。又是誰告訴的他們這條路,說法不一”

李天流又拿出一個名單,“趙良柱將給他們指這條路的人名,都記了下來。他也安排人暗中到這幾個郡城打聽過,但什么也沒有打聽到。”

陳韶問:“什么也沒有打聽到的意思是?”

“意思是,除了這些跑貨的商人或是商隊外,”李天流一字一句道,“根本沒人認識他們。”

陳韶揚一揚眉:“后來呢,趙良柱有沒有重新打聽怎么回事?”

李天流看她一眼,“趙良柱是回洪源郡后,這些打聽的人才陸續回來。”

“也就是說,”蟬衣看陳韶久久不說話,忍不住插話道,“公子在清查了朱家、顧家他們后,前朝太子黨知道無法隱瞞與撣國的勾當,干脆將通往撣國的這條路廣而告之,借此斷了公子繼續查下去的線索?”

李天流道:“目前看來,差不多就是這樣。”

蟬衣看向陳韶,見她低眸深思,不由又看一眼外面的天色后,上前兩步,將圖紙與名單都收起來道:“時辰不早了,有什么事,公子還是明日再說吧。”

陳韶的思緒被打斷,看一眼他們幾人,又看一眼外面后,起身道:“那就明日再說吧。”

反正就這么張圖紙和名單,也琢磨不出個什么來。

“公子別忘了,”蟬衣再次提醒,“書院那些夫子,早說要見他們,這都拖了一兩個月了,明日要有空,也一并見了吧。”

陳韶拍拍額頭,回了句‘知道了’。

天氣一日比一日冷,寒風也一日賽過一日。

第二日一早,陳韶在凜冽的寒風中,勉強洗了把臉出來,看到已經在屋檐下等候的趙良柱,不由頓一頓腳后,叫著他進了書房,“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傅九呢,趕緊去弄個暖爐過來。”

“沒事,我也就剛過來,還不準備冷。”趙良柱說道。

“傅九已經在準備了。”全書玉提著熱茶進來,先給趙良柱倒上一杯后,接著說道,“良柱叔已經過來好一會兒了,讓他到書房來等著,他偏不進來,說什么書房里不知放著多少貴重物,要是進來不小心弄壞了,公子不說,他自己也過不去。”

“大人別聽她的,”趙良柱忙說道,“沒有的事。”

看著他凍得通紅的臉頰和鼻子,陳韶道:“以后過來了,就直接到書房來等著。書房里的確有不少貴重的物品,但再貴重,也沒有人貴重。”

趙良柱捧著暖茶,笑道:“行,那我下次過來就直接到書房來等著。”

陳韶‘嗯’一聲,讓他坐下后,與他閑話兩句,才問起他去邊關鎮城的事。

趙良柱撿著重點說了,所說的內容概括起來,跟昨晚李天流說得差不多。陳韶就著幾個細節問了幾句,見他的回答沒什么價值后,便將話題轉到了他的身上:“出去這一趟,瘦了不少,看來沒少吃苦。”

“以前押貨,走的都是官道。”趙良柱也沒有否認,“這次去那幾個城鎮,一路都在翻山越嶺,確實辛苦。”

陳韶順勢拿出圖紙,平鋪放到書桌后,問道:“我看這條路從頭到尾都沒有經過什么村莊或是城鎮,你們平常吃飯、住宿,都是怎么解決的?”

“多數時候都是干糧,”趙良柱回答,“少數時候,碰上他們先前搭建的草屋或是木屋還有空閑,也會在那里煮上一兩頓熱飯。”

陳韶抬眼:“朱家、顧家以前的商隊搭建的草屋和木屋?”

趙良柱點頭,“一路上搭建了不少的草屋和木屋,屋里存著不少的柴火與糧食。就是近幾個月,走這條路的人多了,好多柴火和糧食都被人用了不說,夜里宿在屋里的人也多得很。”

又笑道:“人多也有人多的好處,隨便起他話頭,都能套出來不少的消息。”

陳韶再次順話問道:“應該也有不少人套你們的話吧?”

“這是自然的,”趙良柱說道,“大家在一些閑扯的時候,你問了你家,人家肯定會反過來問你。不過,我都按照他們的回答稍稍改了幾句后,糊弄了過去。”

陳韶問:“有沒有碰到什么熟人?”

“還真碰到了,”趙良柱笑道,“以前在南溪郡結識的兩個老伙計,聽人說跑貨能賺大錢后,就從瑞豐商行出來,結伴要去邊關試試手氣。”

陳韶:“有沒有問過他們,打算去邊關跑什么貨?”

趙良柱答道:“多數是藥材,不過只是以藥材為主,像皮毛生意、玉石生意這些也會做,哪樣賺錢,他們就做哪樣,沒個定式。”

陳韶漫不經心道:“到邊關跑貨,雖然賺錢,卻要擔很大的風險,既是老伙計,想來早過了聽風就是雨的年紀,有沒有問一問他們,跑回來的貨,都打算賣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