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1590章責任

第二卷:履新市政府辦最新網址:ibiquxs

根據陳晉的建議,石云濤召開市委常委會,把市紀委這名副書記調到市政協當主任委員,干脆讓他到市政協歇著吧。

這名紀委副書記得知后,心里頭很不服氣,去市委組織部,找組織部長馬奇說道這事,

馬奇見他不服,就告訴他,這是石書記的安排,如果不服從,只有找石書記,如果找石書記,能讓石書記收回成命嗎?

聽到馬奇說起石云濤,這名紀委副書記心里一沉,琢磨著是不是要去找石云濤,敢不敢和石云濤理論這事。

馬奇又看著他說:“石書記把袁長元都給扳倒了,高陽書記也讓他給弄走了,你掂量掂量自己,有幾分把握能讓石書記改變主意?”

這名紀委副書記一下子醒了神,他是沒法與袁長元相比的,也沒法與高陽相比,高陽是紀委書記,只因石云濤對高陽不滿意,高陽就沒法在東河市當紀委書記了,而他一個紀委副書記,難道比高陽還牛?

想罷,這名紀委副書記才算不再為此事而不服,沒有啥不服的,你又不是什么正義之士,如果是正義之士不服,那有情可原,非正義之士不服,你不服個錘子啊!

調走了這名不做事卻喜歡搞事的紀委副書記,陳晉對市紀委的掌控力就增強了,如此一來,那個公路局長的事才查的下去。

紀委內部的人一看上面領導的決心這么大,他們就不能再想三想四了,這才對公路局長下起狠手來。

這名公路局長原以為事情已經擺平了的,不料時間不長,他就聞到了不好的味道,市紀委的人查到了他包養小三生孩子的事。

只要包養小三的事做實了,他的公路局長一職就別想當了,而且還要受到很重的處分,而以前,這樣的事是沒人管沒人問的。

公路局長就感到有壓力了,連忙找人疏通關系,想再次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前之所以能擺平這事,就因為有那名紀委副書記在,如今那名紀委副書記不在了,找別人,雖然想幫他,但是沒有那么大的力度了。

陳晉在得知辦案人員查實了公路局長包養小三的事之后,立刻向石云濤作了報告。

石云濤聽了匯報后說:“查辦案件不能淺嘗輒止,包養小三生孩子,這只是表象,深層次的問題是什么?是這個人徹底墮落了,而一個墮落的人,你還指望他能保持清正廉潔?查,再給我好好地查,查出他深層次的問題!”

石云濤一這么發話,陳晉就知道下一步怎么做了,便安排人去查公路局長的經濟問題。

聽說市紀委要查他的經濟問題,公路局長給嚇壞了,連忙找老板訂立攻守同盟,同時動用家族關系來擺平這事。

要想擺平這事,只有兩個人能做到,一個是石云濤,一個是陳晉,甚至說陳晉都不能決定這事,因而只有找到石云濤。

這名公路局長怎么才能找到石云濤?

不可能的事!

這名公路局長就努力了半天,一直努力到陳晉決定對他采取兩規措施。

把公路局長給雙規了,他的家人才消停下來,不再四處找關系擺平了。

查處了這名公路局長,再次讓東河市的干部受到觸動,有的人就感到當干部越來越危險了啊。

還有的說要官不聊生了啊。

屁話,什么叫官不聊生?

有人的就喜歡說酸話,辦壞事,才查幾個干部,就是官不聊生了?

這是既得利益者的軟刀子,還想回到過去,見回不去了,便說一些酸不溜溜的話。

石云濤一邊抓好廉政建設,另一方面發展經濟這一塊也沒閑著。

金葉島的開發在有序進行,專門引進高科技企業,發展的后勁逐步增大。

這天,市長張明寬來到石云濤的辦公室匯報一個事。

老張作為市長,之前被袁長元壓制,后來石云濤當了市委書記后,他想著揚眉吐氣一些的,不料很快發現石云濤不是那么回事,雖然石云濤與袁長元不同,但是石云濤掌控全市的能力比袁長元還要強,因而他想揚眉吐氣,有點想多了。

市長想在市里頭說了算,這事真還需要商榷,因為市委書記是一把手,誰才是真正的主政者,誰才是最后的責任人,要搞清楚。

以前的確是出了事,把板子打在政府首長的身上,但現在不是了呀,出了事,書記不能偷著樂,覺得自己是一把手,還有一塊擋箭牌在前面,市長見到這種情況,能不覺得冤嗎?

而覺得冤了,不就想著與書記爭權,想自己說了算嗎?

權力與責任是對等的,如果只有權力,沒有責任,那這樣的權力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也只能是暫時的,而不是持久的。

無論是政治倫理還是政治現實都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存在,所以想要權力是吧,就要做好承擔責任的準備。

現在書記有了權力,也就要有相應的責任,這句話反過來就是,書記有了責任,權力就要最大,市長再想和書記掰手腕,就沒有可能性了。

市長在書記面前就是副手,和市委副書記一樣,不過市長是負責政府事務而已,而這個負責是在書記領導下的負責,不是你市長說了算。

張明寬逐漸看清現實,就不再想著和石云濤較量一下子,石云濤都把袁長元給搞倒了,別人還想和石云濤論斤兩,可能嗎?

張明寬過來向石云濤報告,說健達集團想到連島市投資拿地,問這事怎么辦?

健達集團要過來拿地,這在一般人看來,那可是一個好事情,因為健達集團是大企業嘛,能引進大企業過來投資肯定是好的。

現在是什么時候?正是全國房地產價格暴漲的前期,不知怎么搞的,全國房地產一下子漲勢洶洶,瞬間拉高了老百姓購買房產的成本,本來老百姓買房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這么一漲,更加吃力了。

說來也怪,房價越漲,買的人卻是越來越多,買房不是買房叫搶房,可見事情之瘋狂!

翻上頁

呼出功能

翻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