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1749章開除

最新網址:wangshugu

第二卷:履新市政府辦第二卷:履新市政府辦

金山區的負面清單內容現在看來不少,而之所以出現這么多的負面情況,歸根結底還在于人的問題。

金山區在三山市屬于經濟實力最強的縣區,屬于三山市的核心區,三山市所建設的新城,也在金山區管轄范圍內。

因基層需要大量工作人員開展工作,導致干部隊伍以及其他執法人員良莠不齊,這些素質良莠不齊的工作人員在執法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石云濤就把金山區委書記程石叫過來,讓他制定招聘人員退出機制,只要被群眾投訴過三次,查證屬實后,立即要將人員辭退,不得再錄用。

這是對招聘人員的基本管理,政府所用人員在人員退出機制上存在短板,現在要制定出一個退出機制。

至于其他擁有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石云濤要求各個縣區,只要貪污受賄一萬元以上就要開除,而不是達到三萬元,被刑事處罰了才會被開除。

一句話,要從嚴。

石云濤在市委常委會上說了這個問題,古力又提出異議道:“一萬元就開除,是不是不符合法律規定?法律規定被判處刑罰了才會被開除,受賄一萬元不夠刑事處罰,怎么開除?”

石云濤聞言說道:“雖然不夠刑事處罰,但是如果在三令五申之下,依然違法違紀,屬于情節惡劣,也可以進行開除處理,查處幾個典型,就能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

古力聽了這話后,雖然還是有所不同意,但是最后也沒說什么了。

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之后,所有正在辦理的案子一下子嚴了起來。

其中東江縣那邊有一個案子,縣紀委查處了一名縣政府的干部,這名縣政府的干部差不多快要退休了,不過是一個副科級干部。

眼看就要退休了,這名縣政府干部不但不小心謹慎以便能順利退休,反而是覺得馬上退休了,再不撈錢就沒機會了,整天就想著如何幫人辦事收點錢財好養老。

有一天,有一個他早年當老師時的學生過來找他,說家里孩子犯了事,被公安機關查處了,擔心會被公安機關的公眾號曝光,問他有什么辦法。

這名縣政府干部就說這事好辦,他和公安局的人打個招呼就行了,然后他的這名學生就給了兩萬塊錢,縣政府干部笑盈盈地就收下了。

收了兩萬塊錢,縣政府干部根本沒有和公安局的人打招呼,因為他知道公安機關不會曝光這樣的事,他的這名學生只是聽人說會曝光才會找到他。

面對自己的學生,把實情跟他的學生講一講,讓他的學生不要焦慮了不就行了嗎?然而他卻借著這個機會再賺他學生兩萬塊錢。

要說他的這名學生是什么有錢人也就罷了,然而他的這名學生就是一個農民,一年收入不了幾個錢,因為自己孩子出事,已經花了不少錢了。

他的這名學生最后算了一算賬,因為自家孩子出事,請律師花了一萬五,這一萬五律師說還是看面子少要的,不然要花兩萬。

律師收他一萬五的時候跟他講,這一萬五當中,有五千塊錢她通過微信轉給公訴人了,還有五千塊錢轉給法官了,她只得五千塊錢,縣政府干部的這名學生還真相信女律師的話了。

后來縣政府的這名學生向紀委告的時候,縣紀委查了,這名女律師根本沒有給公訴人和法官轉錢,無非是為了忽悠當事人,故意這樣講了,以顯示她收的錢并不多。

實際上,這一五萬都是女律師收了,本來律師收律師費天經地義,但是為了讓當事人感到物有所值,便會在當事人面前編造一些瞎話,忽悠當事人。

女律師是這種德性,也就可想而知她能起到什么作用,實際上一點作用也沒起,花一萬五請她當律師,和花兩千塊錢請個律師一個樣,如果不請律師,法院還給指定辯護律師,一分錢也不用花。

除此之外,縣政府干部的這名學生還為了和解,又花了兩萬塊錢,本來他兒子的罪不重,也就是判了不到一年有期徒刑,結果因為這事,他足足花了七八萬塊錢。

他兒子犯了事,自然是罪有應得,但因此而被一些人吸血,也實是不應該。

吸血的人就包括這名縣政府干部,后來這名當事人得知根本不會曝光,才知道被他老師騙了。

他便向他的老師要錢,結果縣政府干部卻是不愿意還給他,于是他才向紀委告狀,又提到女律師跟他說,轉錢給公訴人和法官的事,紀委把這事就一起查了。

女律師忽悠當事人的事才暴露出來,紀委就讓司法局對女律師進行了懲戒,但這種懲戒也是不痛不癢,事后女律師該怎么干還是怎么干。

所以有學問的人背著良心去忽悠沒文化的當事人,實在是讓人感到有一種殘忍在里面。

由于縣政府干部只收了兩萬塊錢,不夠刑事處罰的標準,按照以往的處理,也就是給一個處分而已。

這個處分也是不痛不癢,但是在石云濤下達命令之后,縣紀委根據市委常委會的決定可以開除這名縣政府干部了。

張寶立當即根據市委的要求,讓縣紀委提出開除的意見,并經縣委研究,對這名縣政府干部作出開除處分。

這名縣政府干部怎么也沒想到,他會被開除,實際上他平日里撈的錢肯定不只這兩萬塊錢,但是他不交代,就查不出來,除非將他留置了。

現在沒留置他,也把他給開除了,這名縣政府干部就是不服氣,因為他馬上就退休了,此時被開除,那就虧大了。

有的貪官算經濟賬,就是這個樣子嘛,臨退休時突然出事,多么虧啊。

但是在沒出事之前,他們就不這么想,非要到被查處了,才會想起算這個經濟賬,這說明,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落淚,既然這樣,就不要再想到虧的事了。

縣政府的這名干部就感到虧,便去縣里找,要求申訴,把張寶立給申訴煩了,便跟縣紀委的人講,再深入地查一下這名縣政府干部,給他一個能讓他服氣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