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1765章干部交流

第二卷:履新市政府辦第二卷:履新市政府辦←→:

古力提出要讓楊美蓉去當醫保局長,其他幾個副市長有幾分納悶,想到楊美蓉之前被調整的事情,陳卓表示反對。

古力見了,不悅道:“楊美蓉原來是市直部門正職,現在是信訪局副局長,當初的初衷也是讓她去信訪局進一步歷練,現在再把她用起來,沒什么問題吧?這事回頭我會和石書記親自說說。”

既然古力要和石云濤親自講講這事,陳卓就不多問了。

事后,古力果然和石云濤談了這個問題,主張用楊美蓉,并且看著石云濤怎么說。

對于楊美蓉,石云濤現在有著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如果楊美蓉去了信訪局表現好了,接待群眾時,得到群眾的好評,那他不會再說什么。

然而楊美蓉并沒有這樣,據信訪局里的人反映,楊美蓉作為副局長,在接待群眾這事上,能躲則躲,實在不行才去接待群眾。

接待群眾時,楊美蓉穿著得體,臉上化著妝,有群眾問她,這一身打扮需要花多少錢啊?把楊美蓉給說的臉上搭不住。

這事就傳了出去,從這件事上可以反映出,楊美蓉這個所謂的正處級干部,作風嚴重虛浮,嚴重脫離群眾,她從本質上已經蛻化了,變成了一只寄生蟲,只想享受職位帶來的權利,而不想承擔任何義務。

此時,楊美蓉想去醫保局工作,也是想著得到醫保局長的權力吧?

對于這種干部,石云濤需要進一步打壓,對古力說:“給楊美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在信訪局當副局長,一個是去農村擔任第一書記,如果她啥都不想干,馬上辭職!”

此話一出,古力的臉掛不住了,石云濤根本不給他面子,他想用面子讓石云濤同意楊美蓉任職的事。

“石書記,楊美榮沒犯什么錯誤,現在弄的她好像犯了錯誤似的。”古力說了一句。

石云濤道:“古市長,你知道什么是最大的錯誤嗎?”

古力愣住。

石云濤道:“脫離群眾是最大的錯誤,如果干部脫離群眾,他就不是干部,我們現在還想用楊美蓉,那還是把她當成干部,如果她再脫離群眾,干部就不要當了!”

古力被說的全身打激靈,好像正中了他的要害。

“不好說誰脫離群眾吧?”古力嘟噥了一句。

石云濤道:“讓她下個基層,她都不愿意去,還不是脫離群眾?下一步,我們要梳理一下這樣的干部還有多少,我有一個想法,要從基層多提拔干部,充實到市直各大局來,同時,要從市局派人下去,出任基層的干部,古市長,你認為如何?”

古力此時還能說什么?石云濤說了算吧,石云濤太強了,他說不過。

其實不是他說不過,而是因為他沒有石云濤工作思路清晰,立場堅定,讓他無法反駁。

由于石云濤不同意,楊美蓉想當醫保局長的想法沒有得逞,而且還讓石云濤產生了干部交流的想法。

他提出,市直部門負責人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當過鄉鎮黨委書記,市直部門副職里頭至少要有一人當過鄉鎮黨委書記,同時,基層鄉鎮黨委書記要有來自于市直單位的工作人員任職,基層與市直干部相互交流,一方面不讓市直部門人員脫離群眾,另一方面也讓鄉鎮基層人員有機會進入市直部門工作。

石云濤把這個構想提出來后,上常委會研究,古力這時候就提出,這種安排,可能會導致很多干部兩地分居,恐怕沒人愿意下去任職,而下面的同志到了市里,家屬恐怕也會不答應吧。

不得不說,古力考慮的很周到,然而如果為干部考慮周到了,群眾的事情怎么辦?

把鄉鎮基層干部提拔上來,難道他們還會不愿意?不過,市直部門的人可能不愿意下去是真的。

市直部門的干部確實會有人不愿意到基層去,但是不排除有優秀的干部愿意到基層大干一番,此時就是要給那些優秀的人一些機會。

而在鄉鎮工作的同志便想著能到市里工作,開闊一下眼界,同時也給他們上升的通道,不能他們一直在鄉鎮干,就沒有機會被提拔到市里去。

石云濤提出這個建議后,經常委會研究,決定在全市實施,首先要評選一批優秀的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其次,要評選出一批市直優秀的中層干部進行重點培養。

市直部門當中的一些優秀中層干部,下一步的仕途方向是,一個是在市直部門被提拔為副職,另一個便是到下面縣當副縣長什么的。

然而能被提拔為副職或者下去當副縣長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人便是在單位里頭熬成資深科長退休。

現在這些人有機會到基層任職,工作好了,便優先重用提拔,這些人到了基層,起碼視野要開闊一些,在基層的人際關系簡單,方便開展工作,缺點是,對基層不熟悉,搞不好難以適應基層工作。

如果能適應下來,就能很好地做好基層工作。

而基層的干部到了市直部門,由于他們長期在基層工作,對基層情況比較了解,在市直部門工作時,就能結合基層實際搞好謀劃,抓好工作。

石云濤就把干部交流的工作交給了曾志民,先是評選干部,然后再搞交流。

對于干部評選工作,石云濤要求必須要實事求是,讓干部先自己列舉工作清單,按照工作清單一一去核實干部的工作情況。

曾志民便派出幾個工作組到全市各個縣評選鄉鎮基層優秀干部。

鄉鎮基層的干部聽說能有機會到市直部門工作,他們仿佛一下子看見了曙光,因為他們的晉升突途徑太窄了。

想從鄉鎮黨委書記晉升為副縣長難度太大,市里的干部又會下來擠占副縣長的職位,搞的一個縣能有一兩個鄉鎮黨委書記被提拔為副縣長就不錯了。

如果看不到晉升空間,這些鄉鎮黨委書記就沒有了向上發展的進取心,這個是不利于鄉鎮基層工作的。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