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錄

第四十四章 七夕宴

顧青絲側倚在馬車里的大軟枕上。外面的二匹馬也好不愜意,陽光雖慢慢烈了起來,但還是阻擋不了它們此時的小憩愜意情。

馬車夫看著馬車上的精致柵欄,又看看前頭的車水馬龍,也停息下來。

如意卻是坐立不安,她蹙眉的掀開簾子正欲出去時——

顧青絲睜開了原本緊閉的雙眸,輕聲道∶“別急。”

可不是不能急嗎?前面的不急,她們自然也不能急。

在顧青絲后頭的顧直鳶淡漠的看著簾子外的馬車,又放了下來。

當然顧青絲不可能是老末,在她們后面的隊伍還長著呢。

也自然有那么幾個嬌縱跋扈的,從馬車里下來跺腳,小聲咒罵,但見沒人搭理,都灰溜溜的上了馬車,至于在馬車里如何,誰也不得而知。

顧青絲又再次睜開眸子,發現前面還有幾輛馬車,心道:真是有些慢了。

如意見她醒來,匆忙道:“姑娘,正辰時了。”

顧青絲微微頷首,辰時,為時尚早。

也不知是再過了幾息還是如何的,終于輪到了顧青絲。

那侍衛面無表情的對著車夫道:“懿旨。”

馬車夫自然知道那侍衛說的是什么,便對里面道:“如意姑娘,請出懿旨。”

如意忙不迭的將馬車里的匣子打開,里面正是太夫人的懿旨,掀開簾子遞給了侍衛,見侍衛頷首,便笑道:“侍衛大哥,后面那輛馬車是隨我家小姐同行的小姐,可否讓她同我們一道進去?”

侍衛面無表情的頷首,手一揮,那本攔在護國河中間的柵欄就被一旁的侍衛打開了。

如意又轉身進去。

顧青絲本就是假寐,又哪里會真的睡過去?當下便掀開簾子一探景色。

暖風和煦的隨著水藍色的方簾拂了進來,顧青絲只瞧見兩邊的護國河,平靜淡然,隨著微風而蕩起陣陣漣漪。

只那剎那,顧青絲便用纖細如玉的手拂下了簾子。

愿賞護國河漣漪色,不稀皇宮富麗堂皇景。

顧青絲如此想,馬車又走了起來,護國河到皇宮門前不過一里的路罷了,很快馬車又停了下來。

顧青絲微微理了理衣裳,如意掀開馬車的簾子,搬出木椅來。

“姑娘。”如意站在第上去,掀開馬車的簾子喚道。

顧青絲半躬著身子出了馬車,由著如意攙扶而下了馬車。

一下馬車便覺得炎熱不已。

顧青絲稍稍用手遮擋了下刺眼的陽光,有些不適應,馬車內涼爽,一出來,竟是立刻便受不了了。

如意見此,撐開了手中的油紙傘,為顧青絲遮擋了陽光,在這廣袤的地上留下了一片蔭蔽。

顧青絲才垂下了手臂,開始細細打量起了這皇宮外面的景色。

面前是正武宣門,有著頭戴朱纓帽的御林軍配著刀,穿著侍衛服來回巡邏,眼神銳利,在把周圍的事物納入眼底。

守著武宣門的侍衛們不下五十,個個抬頭挺胸,頗有精神。

再瞧武宣門。武宣門不愧為皇宮的大門,正東朝前,約一尋高,半尋多一尺寬,門朝內開,門約莫是沉香木而制,配上開朝先祖華孝帝當初請天下第一鐵匠而鍛造出的百金鐵,自然牢不可破,門上有著錯落有致的圓鐵塊,還有著門閘與金獅,金獅形象生動,鼻子靈巧,微微內斂,眼珠活躍,竟漆上了華朝二字,至于沉香木上那些彎彎曲的,則是宮中畫師精巧設計出的金龍。

金龍時而騰飛,時而游躍,象征著大華朝的生機勃勃與輝煌氣勢。

自然門前約一尺左右有著金龍石像,上頭漆著金,顯現出不一般的富麗堂皇。

武宣門上頭便是鐘樓,盔甲朱纓槍的士兵都鎮守著那道樓線,再說樓景如何,顧青絲是望不見了。

這一切都流露出輝煌與權謀的氣味。顧青絲想,這大華朝不愧是大國,憑著這財氣,便招攬了不少小國。

不過片刻,顧青絲便將這武宣門記住了。

如意小心翼翼的攙扶著顧青絲,走了約莫一里,才到武宣門前。

侍衛同樣冷面相迎,厲聲道:“來者何人?!”

&n你現在所看的《》第四十四章七夕宴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