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謀

第二百一十三章 誤會

董盛鳴道:“我不是氣他這個,我是氣他靠上了魏副相就忘了董家。他董文德一家子進京,竟然連來都不來。他們還當我是他們的長輩嗎?中了舉人依舊不來拜見,這回中了狀元更是目中無人了。他那些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竟然連這點禮數都不懂,他難道連董家的祖宗都不認了不成?”

王氏見狀,趕忙勸道:“老爺息怒,您何必為了這樣的人生氣。您看二叔對他的態度就知道,他不是個好的。否則二叔怎會連一封書信都沒有寫?就算是二叔不交代一聲,文耀那邊也會寫信同咱們說一聲的。既然如此,咱們操那份心做什么?他有那個造化,就讓魏副相給謀個好職位,沒有那個造化,就晾著他好了,日子過不下去了,自然就懂事了。”

董文德因董如意的事生氣董家,所以中了舉人后連說都沒說,就那么一家子進京了。

董盛興一直以為董文德是自己進京趕考的,等出了賞花宴那樣的事后,這才知道董文德竟然是一家子進京的。

董盛興一氣之下,更是不聞不問了,也沒有寫信通知住在京兆董家的董盛鳴。

原本東董大爺董文耀是有意要提一提的,誰成想后面發生了一連串的事,先是西董虐嫡子的事傳的沸沸揚揚的;然后又是董文儀那檔子爛事,隨后又牽涉到了軒轅王世子;再后來就是女秀才的事,女秀才沒完就來了女秀才注那等的大事;再再后來東董大老爺過壽;如今又出了女解元的事,這一年下來別說是西董沒有消停,就是東董眾人的心也是跟著西董上上下下的。

結果董文耀愣是忘了這茬,同董文德進京相比,這一年來董家發生的任何一樁事都大過他們一家子進京。

所以董文德一家進京,董盛鳴和大夫人王氏壓根就不知道。

他們不知道自然就沒有同府內的人交代了。

董文德雖然生氣董盛興和馮氏的態度,卻也不是不知禮數的人,他到了京兆,直接就去了京兆的董宅。

結果他不僅吃了閉門羹,還被京兆董宅的門房羞辱了一番。

董文德是拖家帶口的來京兆的。

這一路上他們一家三口輪流生病,原本五個月的行程,整整走了七個月。

他們一家是頭一次出遠門,眼看著就要到京兆董家了,一家子都歸心似箭的,最后幾日都差不多是連夜的趕路,這樣一來就更顯得風塵仆仆了。

京兆董家一年四季都不少打秋風的人,董盛鳴對董家的那些遠方親戚也是從來都不過問的,畢竟他公務上的事就夠忙了。

大夫人王氏從來都是愛名聲的老好人,進的來董家大門的那些個親戚,在她看來也不全都是沒用的,所以那些個舊衣服、舊物件的給著便是,反正每年董家剩下的那些不穿不用的也有很多。

但是那些個連董家大門都進不來的,王氏也是懶得理睬的。

原本就是閻王好過,小鬼難纏,董文德直接被董家狗眼看人低的門房給攔在了大門外。

門房按照以往的慣例,不給銀子連通報都別想。

董文德一聽是要銀子,當場就火了。

京兆的董宅也是董家的祖產,他堂堂二房的嫡長子,回自己家竟然都要給門房塞銀子。

他哪里忍得,直接罵了門房的小斯。

門房見董文德不但不給銀子,竟然還罵人。直接數落了董文德是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

不僅如此還嘲笑了一番,笑董文德連這點規矩都不懂,竟然還敢跑到京兆董家來打秋風。

董文德氣的撂了一句話就走了。

他說:“我董文德有生之年絕不踏進這骯臟之地一步,就是請,我都不會再來。”

董家的旁支很多,姓董并不稀奇,可是文字輩的卻是不多。

門房小斯一聽,就知道自己惹了不該惹的人,他哪里敢聲張,全當沒有見過這樣的人,聽到這樣的話。

故而董文德再也沒有去過董宅,就連過年的時候,陳氏要送年禮過去,都被董文德制止了,董文德直接說道:“那些東西怕是連董家的大門都進不去,你送了也是孝敬那些個看門奴才的,說不定到時候人家還嫌東西窮酸,看不上眼。”

陳氏對此事也很生氣,他們都以為董家是知道的,只是生氣他們一聲不響的就來京兆,所以故意給他們難看。

時間一長,陳氏想著就是東董長輩們抹不開面子,至少還有兩個堂弟是在京兆的,按道理這兩位堂弟總該過來見見丈夫,把事說開了。

誰知他們就這樣裝做什么都不知道,最后陳氏也懶得理他們了。

好在陳靜之是有提前安排的,陳家在京兆的宅院一早就讓人收拾好了,董文德就這樣帶著陳氏母子住進了陳家宅院,然后專心備考。

至于董盛興,他的確生氣董文德的不告而別,也的確是想涼一涼他們夫妻,只是后來董家發生了那么多事,他也是真給忘了。

董文德接著圣旨,就去換衣服去了。進宮自然是要換上大紅的狀元朝服了。

陳氏按照規矩,背著董文德偷偷的給那傳旨的公公塞了一個荷包。

那公公見了陳氏偷偷摸摸的樣子,就知道董文德是個書呆子。

他掂了掂荷包的重量,心道:“好家伙,五十兩的銀錠子。”隨后朝著陳氏點了點頭。

陳氏給的銀子多,傳旨公公自然就高興,一路上還時不時的提點幾句。

董文德除了殿試那次,這是第一次進宮,直到到了御書房門口,他才朝著那傳旨公公感激的拱了拱手。

傳旨公公見著無語,點點頭走了。

皇上此刻正在看到董文德的生平。

皇上道:“張公公,你過來瞧瞧這個新科狀元,身世并不差,這些日子怎么就沒有人給他說句話呢?”

張公公上前看了一眼,笑道:“怕也是個可憐人吧。”

往常能靠著學文中狀元的,那都是有真本事的。而中了狀元卻沒有直接進翰林院的,幾乎都是寒門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