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打獵啥的,可以改善下伙食。
可讀書……
他們已經吃夠這個苦了,所以,哪怕免費的,人家也不樂意去。
在他們看來,還不如種地來得實惠。
要知道,謝若寧基本是甩手掌柜,而有三分之一的出息是給他們的呢!!
謝若寧見此呢,也不強求了。
不過,還是和他們表示,希望他們除了種地,在手藝方面,大家能互相學習一二。
技多不壓身。
而除了這些人所在的莊子,是謝若寧親自在打理,別的莊子,全部是謝若敏打理。
相比較謝若寧的莊子,什么都亂七八糟的種些,還挖池塘養魚養蓮藕的。
人家的莊子上種的就相對單一又簡單多了。
而到了年底盤賬的時候,謝若敏也沒發現那莊子的賬有多多少。
每次的贏利大概都是那些莊子的中間,所以,她也沒去管。
這次因為要盤算能分給謝若慎的莊子,宅地,所以,謝若敏打算好好父親還有妹妹商量一番。
謝彥信一向是習慣甩手掌柜的。
聽兩個女兒這么一說,頓時覺得自己的兒女就是太優秀。
別人家的姑姑見了這么一次,馬上看中想招為侄女婿了。
分給兒子多少,他沒意見,但兩個女兒自己的嫁妝千萬別少了。
一個女人的嫁妝是一個女人嫁進夫家的底氣。
最后他表示,那天去相看的時候,他必須也去!!
畢竟是要對兒女親家的。
更何況,自己跟著去,也表示尊重不是?
無論人家看上的是兒子,還是女兒。
“這次,爹穿著上次乖囡給爹做的衣裳去,順便讓人家看看咱乖囡的手藝!!”
謝彥信美滋滋的說道。
謝若寧一聽,立即道,“爹啊,我做的?那多不好意思,咳咳,穿姐姐做的吧。”
對于女紅方面,她做得最好的,那就是做鞋子。
特別是做男人鞋子,她現在做得賊順手,一個月能做六雙的樣子。
但別的,那是真的不行。
雖說現在能做到袖子的長短一樣。
但怎么說呢,穿他們父子身上,怎么看怎么別扭。
所以,三個月前,她就宣布,她不為難自己,也不為難他們父子了。
謝若慎父子也是松了一大口氣。
說實話吧,怕傷了寶貝女兒(妹妹)幼小的心靈。
說假話吧,要他們老說這么違心的話,而且把那衣服穿出去,說真,他們也沒這么龐大的心靈去面對別人的指指點點。
大家彼此放過真的是太好了。
“咳咳,你姐昨兒個剛做了身寶藍色的衣裳,說那料子是這季的新款。
寧兒吧,要不下次爹去下棋的時候,穿你做的?”
謝彥信立馬說道。
現在女兒真不做衣服了吧,他又感覺不是很合適。
本來女兒這方面的手藝就差,不做了,豈不是更加差了?
更何況,女人嫁人之后,過門的第二天去給公婆上茶的時候,就要孝敬給公婆做自己親手做的鞋子的。
給未出嫁的姑子荷包,給自己的丈夫做衣裳的。
倘若女兒只會做鞋子,荷包和衣裳都不行,那到時候,豈不是……
“嗯嗯,好,下次女兒給您設計一款專門出去下棋穿的新衣服。”
謝若寧隨意地說道,“對了,爹,我之前給你做的那鞋子,你穿了感覺如何?”
謝彥信和謝若慎不同,他穿鞋還是比較省的。
但是在下雨的時候,特別是冬季下雨時,鞋子便不夠穿了。
雖說可以烘干,但謝彥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倘若他的鞋子不是太陽曬干的,過幾天,他的腳上就會出現濕疹一樣的情況。
同樣的,衣服也是如此。
一開始的時候,謝若寧和謝若敏再加幾個丫頭是加班加點,每人趕制一兩雙鞋子出來,多趕制一些衣服,應該就夠他換了。
可只要接連幾日多下幾天雨,他肯定不夠換了。
而腳一出了疹子,又疼又癢。
疼還好些,能忍,可是,癢那是真的忍不了,所以他會又抓又撓。
到了最后,全身都會起疹子來,謝彥信便又只能吃藥了。
他的腸胃并不是很好,是人都知道,中藥其實大都比較傷胃的。
所以,到了冬季,謝彥信就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謝若寧有叫大夫來看過,大夫的原話就是,其實那濕疹吧,并不算嚴重的。
但就是不明白,為啥每年都會搞這么嚴重的。
畢竟,有的時候,下雨也就下個兩三天,衣服鞋子完全是換洗得出來的。
不存在穿沒有太陽曬過的衣服,更加不存在鞋子是潮濕的問題。
但她的想法和他們不同。
在他們看來,學手藝好,除了種地,還能補貼一些家用。
強取豪奪的,去了幾次衙門,搞到最后他們連地都沒了。
最后自然是他們帶著秀才老爺的兩個兒子落草了,現在跟著來投奔謝若寧了。
那領頭人還深怕謝若寧不信,還指了指高鐵柱和他弟,表示他們就是那位秀才老爺的兒子。
可至少,認識字,不被人騙。
你想當初的雇傭合同,也是自己是良善之人。
換了是別人,他們早被賣到哪兒去都不知道了。
輸了,下場自然比較慘,身家會輸掉一小半。
畢竟文房四寶,書籍,先生一類的,并不便宜。
人家祖產的田地你也得幫著種,一家幾口的吃喝拉撤你也得顧上。
謝若寧原先的想法是至少讓那些孩子們認識字。
她也不求人家能讀到哪個地步。
雖說有損失,但沒動到根基。
這不是大家運氣不咋滴么,先是好幾年收成不好,再后來是幾家人的田地被某些權貴人家看上了。
有點類似賭博。
你贏了,將來人家中了進士甚至當了官,你自然好處多多。
他們供養的那位讀書人只考取到秀才,后來的二十年,就再也無法前進一步。
再后來,那位秀才老爺自己壓力過大,投湖自盡了……
本來他們的日子還是過得去。
那壓力負擔并不輕,所以,一般也是幾家富農才會一起供養,這樣,相對壓力也輕些。
他們就是那些運氣不好的,賭輸了。
后來才知道,他們之所以落到這步田地,和讀書還真的有莫大的關系。
以前他們也算是富戶,只不過,后來幾家人家集體供養了一個讀書人。
據他們所說,這種情況,在他們附近十里八鄉的很常見。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