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謝老太爺夫婦的意見也沒達成一致,所以,分家中止了。
主要是謝老太爺也不想讓子孫們看見他們兩口子為此有意見。
“乖囡,我們家一年八百兩銀子應該是能……”
謝彥信吃晚飯的時候,想了又想,終于忍不住開口道。
他自己呢,實在是沒這銀子。
可這不是有女兒的孝敬嘛。
反正他也用不了多少,那女兒孝敬自己,自己孝敬父親,好像也挺合適的。
雖然拿女兒的銀子去孝敬自己的父親有些怪怪的。
不過,敬愛自己的父親,不是應當的嘛。
這就像自己的女兒孝敬自己一樣。
這是他們謝家的好傳統啊!!
“爹,今天的魚頭豆腐湯好喝,您多喝一碗。”
謝若寧舀了碗湯遞到謝彥信跟前。
“乖囡……”
謝彥信也不是傻的,見女兒沒有正面回答自己的問題,便知道女兒是不答應。
謝若寧見自家父親有些尷尬,便解釋,
“爹啊,其實呢,分紅給了您,你想怎么花,都可以,女兒不干涉。
可是,爹,你想過沒有。
你出八百兩,大伯和二伯自然也得出八百兩。
他們有這銀子嗎?
倘若沒有,那么,是不是得向老百姓伸爪子了?
特別是大伯。
爹啊,你也是讀圣賢書的,你覺得,咱們這么做對得起老百姓嘛?
更何況,現在皇上都頒布圣旨,婚嫁也好,白事也好,都希望官員們節儉。
這不是各地不是水災,蝗災,就是旱災的嘛。
好了,咱們這一孝敬,知道的,知道咱們孝順祖父母。
不知道的,以為咱們和圣上對著干呢?
爹啊,不遵從圣上旨意,是為不忠。
害伯父貪污,魚肉百姓,是為不仁。
使百姓生活困活,是為不義。
爹,咱們怎么能干這種事呢?”
謝若寧自己抿了一口湯,又繼續道,
“而且還有二伯哪兒。
剛才二伯也說了那銀子的問題。
你又不是不知道,二伯的吃穿用度……”
謝若寧想了想,又正了正身子繼續道,“本來這種話,我這個當侄女的不應當說的。
可是,爹,你想想,二伯也不當官,平
日里,咳咳,其實也不知道在干嘛。
本來就有人說二伯是吃軟飯的了。
現在,你答應出八百,大伯倘若也答應了下來。
你說吧,叫誰出二伯的那一份?
還不是二伯母。
二伯母嫁妝雖然不少。
可幾個堂弟都還沒娶妻,還要讀書。
萬一哪天誰有個大造化的,考個狀元啥的。
被哪家公候家的看上了,招為女婿。
怎么著,彩禮方面總得像樣些吧?
哪怕沒考上狀元,說真,三個堂弟讀起書來,也是筆不菲的支出。
你讀過書,自然知道這投入有多大。
將來娶起媳婦來,二伯母的壓力也不小啊。
爹啊,咱做人不能這么自私,不能只為自己考慮不是?
銀子,咱是出得起。
可得看大伯母,二伯母的意見。
爹我看這樣,到時候,咱附議就是了。”
謝若慎和謝若敏本來也是打好了腹稿勸說自家父親的。
不過,一聽自家小妹說的,覺得好像小妹全說了。
最重要的是拿大義來堵了父親的口。
“爹,倘若到時候,祖父或者祖母需要銀子,你私下給些就是了。
何必讓大伯和二伯難做嘛。
我看就聽妹妹的,我家妹妹這么聰明,聽她的肯定沒錯。”
謝若慎把碗里最后的那些飯扒拉干凈,然后抹了抹嘴說道。
“還是哥哥這辦法好,一來,也孝敬祖父母了。
二來,也不讓大伯二伯難做了。”
謝若寧笑著說道。
“爹,我看就按照弟弟妹妹說得做吧,反正咱不少出就是了。”
謝若敏也接著說道。
謝彥信見他們兄妹三人已經決定了,便點了點頭。
謝若寧兩姐妹其實是知道謝老太要這么多銀子的用意的。
說穿了,就是想多從三房劃拉些銀子,到時候補貼自己的兒子。
可在謝若寧看來,她實在也不是個聰明的。
其實從袁老太的教訓就應該知道一些事了。
比方說,為啥誠伯父寧可給庶弟也不愿意給自己的同胞兄弟。
在謝若寧原先的想法是,怎么著同胞兄弟感情都會好些。
可謝若敏卻表示,倘若有的時候,父母太過偏心,人的嫉妒心一旦扎了根,
發了芽,那么,你就不可控制了。
要不然,西府也不會鬧成那樣了。
就拿謝老太向他們三兄弟要銀子,每人要八百兩,你看謝載輝不第一時間跳出來了嗎?
他跳出來,難道周氏會沒想法?
在周氏的心里,老太太是偏心二房的。
但是,在謝載輝的心里,覺得自家母親是偏心大哥的。
無論是長房還是二房都會覺得,自己的母親向他們獅子開大口要這么多,是去補貼自己的兄弟。
所以,兩房壓根不肯出,當然,也有一半原因是確實也拿不出來。
周氏是覺得倘若一年只出一百那自然是最好。
也不明白婆婆的,一年要花這么多銀子干嘛。
至于謝載輝則是覺得,得好好和母親說說,別一心想補貼她的寶貝長孫。
那長孫已經廢了,多花點時間和jing力看看他的幾個兒子,或許還比較實在。
相比較三房的眾人都睡了個好覺,長房和二房的人則在商量,如何讓謝老太把金額降低。
謝老太爺對謝家的掌控其實是很徹底的。
他到了第二天早上,一邊吃著白粥,一邊聽著底下人的匯報,心里不由得嘆了口氣。
果然,長姐說得沒錯。
他們二老還在呢,只不過是向他們兄弟要點生活費,就這樣了。
倘若,他們有一天走了……
老大家和老二家,那是靠不住的。
老三呢,雖然孝順,可明顯,對三房是沒啥話語權。
但倘若老三執意要做,他的三個孩子也像他,會聽話,會照做。
看來,還是長姐說得對。
趁現在,關系還能緩和,沒搞得太僵,早早的分了家。
這樣,哪天長房還是二房有難,怎么著,以老三的個性,能在銀錢上幫襯一把。
但是,生活費應該要多少,他還真的是想不好。
老妻呢,說得也對,他們二人年紀大了,看病吃藥也要銀子的吧?
現在向人家要銀子都這么難,更何況是將來了。
三五第一小說網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