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代管藝人,怎么全成巨星了

0176:踏破鐵鞋無覓處(1)

讓你代管藝人,怎么全成巨星了0176:踏破鐵鞋無覓處(1)_wbshuku

0176:踏破鐵鞋無覓處(1)

0176:踏破鐵鞋無覓處(1)

起床,洗漱,吃早餐。

姜戈看天氣不錯,出門慢跑了小半個小時。

雖然是吃不胖的體質,但肌肉線條是要靠運動來保持的。

回來沖了個涼,便刷起了手機。

一夜之間,快閃現場視頻和三首新歌大爆,轉發分享已經過百萬。

重要的是免費,歌曲和視頻全部免費,非商用授權也是免費。

短視頻平臺,涌現出無數翻唱,合唱,合拍等等作品。

而現場游客們拿到的各種顧瑤等人的簽名合影更是刷屏朋友圈,著實好好拉了一波仇恨。

更有意思的是,快閃現場視頻的彈幕要比歌曲彈幕多了好多倍,甚是創造了一天內彈幕數量破一百萬的記錄。

“淚目開始的地方!”

“N刷了都,看不膩的。”

“藝術是一種生活的理念,是一種自我的提升、一種情懷、一種讓自己同時也讓他人愉快的生活方式。”

“超越龍城緣分,成為史上最強MV!”

“今天西湖廣場人超級多,變成網紅打卡景點了。”

當然了,火就意味著是非也要來了。

已經有人開批,說這是一場“秀”,一場利用國慶節這個特殊日子搞人設營銷博取大眾好感的秀。

姜戈身子往后靠,翹起腿,一連刷到了八九個這樣的文章,文案都差不多。

秀是說對了,博取大眾好感這個目的也說對了,唯獨沒有說對的是人設營銷,展現真實自我和人設塑造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受名利支配,許多沒有真才實學的明星會選擇走上包裝這條路,但虛假的形象往往是那么不堪一擊,很容易就會被大眾戳穿它的本真面目,這也是越來越多明星曇花一現的火爆之余,很快就消逝于大眾視眼的根本原因。

一個真實明星應該必備素養德行,綜合才藝等諸多精神面貌,而不應該是被資本包裝下的人設塑造。

姜戈除了在戲里讓他們做另外一個自己,現實中從來不會給他們塑造虛假的形象,且不會用營銷炒作的手段來把自身某個特點放大。

不需要,也沒有必要這么做,因為大多數人會相對偏愛一些生活化的、體現更多人性和人味的東西,這樣能產生一種精神共鳴,往往會比虛假形象更受歡迎。

而體現人性、人味兒,迎合精神性審美,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接地氣的行為來讓自己在大眾眼里的形象更加生動鮮活,所謂的接地氣,其實更多只是不做作、不端著、不扭捏,只有展示出自己的真性情,眼里才有光芒,才能釋放個性與魅力。

當然,蹭熱度這事是可以做的,俗話說得好,不蹭白不蹭,蹭蹭更健康。

對于網上出現的這些不同聲音,姜戈倒是沒有去解釋,反駁什么的,因為已經有大票的粉絲和網友出手了。

“你也秀一個唄,只要是一樣主題的,我們都支持!”

“小題大做,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來,給我說說有誰賣什么人設了?”

“國慶節與大眾一起嗨皮一下,就成營銷炒作了?你要有那實力寫出這么好的三首好歌來,我們歡迎作秀。”

如果真要搞人設營銷,炒作的新聞通稿已經遍布全網了。

歌曲的質量,以及幾個藝人的實力,那都是實打實沒有一點虛的,正因為如此,再去營銷炒作等于畫蛇添足,甚至會產生負面效果。

他們是不懂嗎?

顯然不是,只不過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罷了,不然怎么制造爭議,引起關注,從而獲得流量并變現。

姜戈只刷了一小會新聞,主要是看看評論風向,有沒有出現大問題。

退掉各大新聞平臺的App,隨即打開微信,在巨星微信群里和快閃臨時工作群里發了一個大紅包,作為本次快閃演出的獎勵。

秦詩玥領取您發的紅包。

張鈞領取你發的紅包。

莫嵐領取您發的紅包。

胡曉領取您發的紅包。

“叮咚~”

轉瞬間,來了一條微信消息。

莫嵐:“你是不是多打了一個零?”

姜戈:“我還覺得零打少了呢。”

莫嵐:“感謝老板慷慨解囊。”

姜戈:“莫嵐姐,你就別笑話我了,大家為快閃這件事忙了近一個月,我這點小錢,不足為道。”

莫嵐:“五位數,小錢,( ̄rǒ ̄)。”

姜戈對著手機屏幕眨了眨眼睛,五位數,很多嗎?

果然。

微信紅包沒有限制,是裝逼的好方式。

群里也熱鬧起來,發表情包的發表情包,發感謝語的發感謝語。

與此同時。

業內。

關注姜戈和華風傳媒的同行可不少,休假之際,被好好上了一課。

怎么……

還有這種操作的?

這個家伙,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有一套,又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碼。

“以‘周播’、‘全新演員陣容’、‘重口味’這些東西制造的熱度這都還沒散去,又在國慶節掀起了一波新的熱度,流量是給他玩得明明白白啊!”

“很好的創意,讓藝人和大眾零距離接觸,共度節假日,讓原本高高在上的明星,變得更接地氣了。”

“其實類似的快閃有公司策劃過,只不過沒有像他這般,一次性拿三首新歌,還是高質量的歌,來去‘玩’。”

行業內所謂的專業人士,出奇的沒有陰陽怪氣,而是以行業視角進行分析,給好好稱贊了一番。

在此之前。

行業內讓藝人拉近與大眾距離的方式,多是簽售會、歌迷會這種,現在發現了更好更有效的方式。

但有的人玩得轉的東西,換一個人就不一定玩得轉了。

姜戈已把《頭文字D》劇本定下來了,仍是按照原作拍,故事并沒有變化,還是豆腐店,AE86,連環彎道,綠。

接下來,就是導演和演員的選擇了。

他把表格調出來,頓時感覺頭大,關鍵幾個人就定了一個。

導演:未定。

拓海:未定。

夏樹:未定。

涼介:鞏黎。

阿木:林宇。

姜戈翻看著莫嵐篩選過的兩份導演、演員名單,感覺差那么點意思。

降低點要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