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兵者詭道也中金皇冠加更_仁宣盛世之孝恭皇后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65章兵者詭道也中金皇冠加更
第65章兵者詭道也中金皇冠加更←→:
“貴嬪,靈谷禪寺到了。”在旁邊伺候茶水點心的杜若一直克守本份,不發一言,突然間開口打斷了正比劃高興的兩人。
劉維故意做了個猙獰的砍頭動作,“是知道你家主子要輸了,故意給她救場的吧。難道就不怕我的手刀”
“奴婢哪兒敢呀。”杜若委屈地說,“真的是要到了。”
隨著她的話音剛落,馬車停了下來。
劉維驚喜地對孫清揚喊道:“哎,你這丫鬟神了,她都沒掀簾子,就能知道已經到了。算了,既然如此,我們下回再決勝負。”
趙瑤影也睜開了眼睛,掩袖打了個哈欠。
孫清揚眼角泛起笑意,抬了抬下巴對輕笑不語的杜若說:“給劉嬪說說你怎么知道到了山門的,免得她以為你會什么武功,一會拉著你切磋。”
外面的婆子已經打開了車簾,孫清揚說完戴上帷帽先她們一步下去了。
杜若笑嘻嘻地對劉維說:“奴婢賣個關子,先請兩位貴人下了車再說。”
劉維點點頭,也戴上帷帽隨著趙瑤影先后下了車。
下了車,見孫清揚并沒有進山門,站在一邊等著她們。
杜若指了指上山夾道兩旁的高大林木,“劉嬪閉眼聞一聞就知道了。”
劉維疑惑地閉眼細聞,裊裊檀香混合著古柏松木的青蔥氣息迎面而來,聞之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劉維睜開眼睛,指著杜若笑道:“原來,你是坐在車里聞見了這些個味道。怪不得呢,我和孫姐姐手談棋局,沒有留意到。倒被你哄住了,你這丫頭倒真是個有心的。”
杜若笑著施禮,“奴婢多謝劉嬪夸贊。”
說話間,二三十輛馬上的女眷、丫鬟、婆子們都下了車,玄武已經安排護衛同長隨們把守在靈谷禪寺的山門口,留了兩三個得力的管事在那兒,自己和其他侍衛護著朱瞻基和太子妃她們進寺廟。
因為太子妃和皇太孫都來了,主持慧進親自帶著一干僧侶在寺門前迎接。
眾僧侶雙手合十給他們行禮,太子妃領著戴著帷帽的女眷們,進了靈谷禪寺。
朱瞻基低聲和孫清揚說了句什么,她快步追上,并走到太子妃身邊,和玬桂一起攙扶著太子妃前行,速度比近在身邊的太孫妃還要快。胡善祥上前,太子妃朝玬桂微策頷首,玬桂松開手,讓胡善祥和孫清揚一左一右攙著太子妃同行,她和珠馥幾個跟在后面。
孫清揚自小在府里長大,和太子妃情同母女,向來愛在太子妃跟前打轉,旁人都習慣了,雖然太孫妃入府以后,她每次都讓著胡善祥先上前,但此時如此,大家也不會覺得此舉是在諂媚。
跟在后面的李良娣神色不變,郭良娣、王良媛忍不住撇撇嘴,露出一絲厭惡。
說起來,她們也是庶母,但在這個看似恭敬順從的孫貴嬪眼睛里,仍然從來只有太子妃。雖然她們也明白,即使她們貴為太子的嬪妾,也改變不了妻和妾天壤之別的事實,只要有太子妃在的場合,人們獻殷勤的對象就永遠是太子妃,但像孫清揚這樣當面獻殷勤的行為,仍然會被她們腹誹。
袁璦薇抬頭間,把郭良娣和王良媛的神色看個正著,笑著扯了扯何嘉瑜,在她耳邊低語數句。
兩人走到了郭良娣她們的跟前,找了個話題,就要親親熱熱地攙扶著她們一路前行。
郭良娣和王良嬡欣然接受。有太孫殿下的嬪妾服侍左右,說明她們地位穩固,而且受寵,能夠擺擺婆婆的架勢,幻覺自己就是太子妃一般,對她們而言,樂意之至。
李良娣倒覺得何嘉瑜二人這殷勤來得有些莫名其妙,她向來心思簡單,既不爭寵,又不爭子嗣,因為這個原因,雖然模樣在嬪妾里不算出眾,太子朱高熾還是時不時愛往她屋里歇息,太子妃也時不時催促太子前往,倒比別的嬪妾多些機會懷孕,先前就生了三個郡王,如今連小女兒,七郡主也都五歲了,所以對些個是是非非更是避而遠之,見何嘉瑜她們上前,先就避開了些。
何嘉瑜她們見李良娣對自己心存幾分戒備,有些不屑,但這個比太子妃還年長的李良娣,是太子還是燕王世子時的嬪妾,雖然這些年因為容顏衰減,太子去她那兒也很少過夜,可是有太子妃護著,府里卻無人敢在她面前公開挑釁。
同為良娣,同樣有三個兒子的李良娣比郭良娣入府早,還多一個女兒,在眾人的心里,還是對她更高看一眼,要說郭良娣肯定難以心平氣和,但她知道樹敵越多對自己越無益,所以反倒笑著責怪了何嘉瑜她們兩句,說她們怎么不去攙扶李良娣。
幾人的心思百轉千回,卻都知道現在宜靜不宜動,所以一路上也就將那些個聽來的一星半點佛理佛法,做了話題談論。郭良娣在兩個后輩面前,也仍是一副弱不經風楚楚可憐的樣子,只是她眉間眼角的天然媚態,顯出日久成精的高深。
快到殿門前時,孫清揚過來很自然地將一個胳膊攙住李良娣,陪著她一路說笑,往殿里面去。
因為李良娣常在太子妃跟前,又屬于不愛沾惹是非之人,所以她對這個庶母,比父王其他的嬪妾親近得多。
方才她只是將朱瞻基讓帶的一句話,說給太子妃,只要有胡善祥在的場合,她是不會在太子妃跟前一直跟前跟后的。
既然為妾,孫清揚就牢守著妾室應持之禮,決不去搶主母的風頭。
郭娘娣見此情形,一愣神。孫清揚攙扶著李良娣,已經緊隨太子妃之后,跨進了大雄寶殿的門檻。
到底還是將她壓在了后面。何嘉瑜扶著她,快步跟了上去。
在大雄寶殿里上香過后,太子妃笑說道:“你們幾個年輕,有力氣的話,就在這寺里隨便轉一轉,三柱香之后再回這里聽大師誦經,我們幾個上了年紀,走這一趟身子乏了,就在這里歇息著等你們。”
因為今個是祈福法會,所以下了山門她們都沒有乘小轎或藤椅,走了這一路,確實有些困倦。
年輕的女眷們正愁要在這殿里拘著,聽見太子妃的話,眾人喜滋滋地答應了。
胡善祥笑道:“我陪母妃你們在這里等候各位妹妹,寺里來過多回,該看的都看過了,不如在這里陪著你們。倒是這慧進大師的法會難得,一會要好好聽聽。”
劉維高興地小聲歡呼,守在太子妃她們跟前,干什么都不自在,能夠看看外面的情形,即使是她一向沒什么興趣的羅漢菩薩,也很好。
結果一出去,她看什么都稀奇,對什么都興趣盎然,拉著孫清揚她們一一看了放生池、金剛殿、天王殿、無量殿、五方殿、毗盧殿、觀音閣等殿堂才往回轉。
不知為何,這一次何嘉瑜和袁璦薇也忍著性子陪她一道看,還時不時有問有答地和她們閑扯。
劉維心滿意足地感嘆道:“哎,這下我可把靈谷禪寺的路都記熟了,下回再來,也能給人當向導。先前還以為廟里都是些泥塑的神佛,哪兒能保佑眾人,笑你們愚昧,今個看來,倒是我無知了。世人不知其中妙處,實在是因佛法精深難懂難知,所以世間多以訛傳訛。”又和孫清揚請教,“孫姐姐,你剛才說進殿宇時應遵循左門進、右門出,還不能踩踏在門檻之上,是為什么呀?”
孫清揚笑答,“左為尊,從左門進表示對菩薩的謙卑,右門出表示禮佛的恭讓之心,寺里的殿堂就是佛祖化身,門檻代表佛祖的肩膀,不能踩踏。當登臨第一個和第六個臺階時行禮,意味著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順。”
因為剛才在殿里,劉維一直忍著沒問,這會兒聽了孫清揚回答,忍不住問,“還有,不都說十三柱高香嗎?怎么你們進殿里,上的都是三柱香呢?”
孫清揚還沒開口,袁璦薇就接了話,“上香以3支為宜,表示“戒、定、慧”,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那個在平日里是不燒的,多在年初一的早晨,燒頭香時,方才進奉的高香。”
“呀!上個香就有這么多門道,難怪最早認字的人,除開皇室就是僧侶們呢。這要是一般人,還真搞不懂。”
其實多去幾回,也就懂了。
所以趙瑤影笑著問劉維,“怎么劉妹妹以前沒來過寺廟嗎?”
劉維搖了搖頭,“沒有,從我記事起,這是頭一回。據說是幼時在廟里受過驚,后來母親她們每回到寺廟上香,我都又哭又喊的,所以就沒再讓跟著。今個才知道這寺里連上柱香都是有講究的,更別說各個菩薩的種種來歷、典故。真是有趣,下一次我還要來。”
何嘉瑜譏諷地笑道:“難怪你看那些個菩薩、羅漢都要問,連無量天尊和如來佛祖都分不清,要是不知道的人,還當哪兒跑來的鄉下村姑呢。”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