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俠英豪

第二十二章:難教山海一時平

搜索留言:

第二十二章:難教山海一時平第二十二章:難教山海一時平→:八三看書83ks,儒俠英豪!

山海關外,兩個衣衫襤褸的年輕人回首看了一眼這座天下雄關,滿眼的悔恨與不舍。

一夢關山兩隔離,負罪東來作夷狄。

此身已付仇與恨,定讓枯松化雪糜。

于長宣長吟一首,涕淚交流。鐵漣則強忍住淚水,倔強的抬頭眺望遠處的山水。這兩人終于擺脫了嵩山派的一路追殺,準備先出山海關,然后經過遼東,想辦法去朝鮮,聽說那邊也是個小中華,于長宣小時候也曾跟隨陸柯游歷過,憑二人的本事,在那邊應該也能混得不錯,再苦練幾年,回來報仇雪恨。

出了山海關,一路北行,來到一個小鎮,只見這里也是繁華非常。二人趕了一天的路,既已出關,心想也安全了許多,便想尋個客棧休息一晚,洗一洗多日塵垢。尋了半天,總算住上了一家客棧,此時正是晚飯時分,客棧里的餐桌幾乎已坐滿,二人好不容易搜出幾個銅板,點了幾碟小菜,聽著大家操著各種口音交談著,有談論皮貨生意的、草藥生意的,有談論各地見聞的,有談論逸聞趣事的,其中也不乏精彩的故事。

然而,于長宣和鐵漣豎著耳朵聽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原來,武林中又有一場盛會要舉辦了,在漢王的贊助下,六個月后將在嵩山舉行武林大會,說是要競選出國朝以來第一位武林盟主。要知道,競選武林盟主在武林中雖然有過歷史,但近百年來卻是沒有過的。

幾個人談得津津有味,絲毫不掩飾他們準備從關外趕回關內去參加這個大會。

這邊于長宣和鐵漣聽得大為憤怒,那馮基竟想稱霸武林?

“馮基?他有這本事當武林盟主么?”那邊帶著狐皮帽的漢子顯然對馮基能成為武林盟主并不抱希望,譏諷道。

“誰說不是呢?雖然他們儒門五子也算是一時豪杰,但卻并不算當今武林頂尖高手,更何況,據說其他四人均已離奇身亡,就他一人獨活,這聲勢也小了很多啊!”那狐皮帽的同伴顯然也不看好馮基。

但是于長宣和鐵漣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就在嵩山見到的那個馮基,陸柯已不是他的對手了,似乎他的武功修為有了突飛猛進。

“哎,你說,這也奇怪了,五岳各派從武當山下來后,均遭變故,其他四個門派掌門人都離奇失蹤或死亡,唯有馮基,據說失蹤了一段時間,又重新出現,也真是怪了。”另外一個人道。

“依我看,他肯定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那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談論起來,也是身在江湖,什么都敢猜測,什么都敢亂說。

于長宣和鐵漣聽了卻是茅塞頓開,之前還只是覺得馮基在嵩山的突然發難令人匪夷所思,現在聽那幾個人一說,頓時都明白了,這一切都是馮基和劉靜山聯合起來搞的鬼。

“不行,我必須回去揭穿他。”鐵漣咬牙道。

“不能,我們現在回去都是送死,聽我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們先苦練幾年,再回來報仇。”于長宣不同意。

“等?等他當上武林盟主?我不甘心。”

“不甘心也得甘心,我們現在實力不如人,憑我們兩的能力,只怕還沒到嵩山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鐵漣還待說什么,張了張嘴,始終是沒有說出來,只是把頭別了過去。他當然也知道,何九淵和陸柯為了給泰山留下種子,已經犧牲了,他們倆不能再就這么死了。

二人說話雖然小心,但還是有雙眼睛注視著他們。

夜很快到來,關外的夜是寒冷的,更何況已近冬天。

“篤篤篤……”一陣敲門聲讓屋內的于長宣和鐵漣神經一緊。

“誰?”

“二位兄臺,打攪一下,我是住在隔壁的,不知可否進去說話?”

“這……”

“長夜漫漫,大家江湖偶遇,一起交個朋友也是好的。”

于長宣和鐵漣不知門外那人底細,萬一是嵩山派來的殺手可不好,因此不敢輕易開門,但若是就此不開門,卻又未免顯得太小氣、太膽怯了,正尷尬間,又聽那人說到:“我想二位定然也對此次武林盟主競選有所耳聞,不如坐下一起聊聊?”

于長宣、鐵漣聞言也就不再拒絕了,便吱呀一聲開了門,將那人迎了進來,只見那人三十來歲,身材勻稱,一身華服寬大整潔,眉目矍鑠,頗顯仙風道骨,卻又流露出一股富貴之態,竟將二人驚了一瞬。

“在下諸葛寧木,方才用餐時,只覺與二位小哥頗有眼緣,故此前來叨擾,多有唐突。”

“哦,原來是諸葛先生,在下于長宣,這是我師弟鐵漣,諸葛先生請。”于長宣客氣了一番,請諸葛寧木落座。對于復姓諸葛的,總是會感覺有那么一絲神秘。

諸葛寧木目光在鐵漣臉上掃過,停留了一會兒,露出了似曾相識的目光,卻又轉瞬即逝。

三人分賓主坐定,慢慢攀談起來。那諸葛寧木也是出手大方之人,又不缺孔方兄,便叫了些酒菜來,與于長宣、鐵漣一起在房間里邊喝酒邊聊起了天下大事和武林紛爭。

想當年,郭靖、黃蓉夫婦以屠龍刀、倚天劍號令天下,后神雕俠侶楊過夫婦異軍突起,武林氣象萬千。隨著家國變換、英雄老去,最后一屆華山論劍五名絕頂高手相繼飛升之后,張三豐崛起,建立武當派,與少林高聳為武林雙峰,丐幫沒落。其間,明教短暫崛起,以推翻異族為己任,也曾轟轟烈烈,但始終無一人能出張三豐其右。屠龍刀、倚天劍也在元末亂世中失去蹤影,武林失衡。

三十年前,羅倚、傅擎突然間橫掃天下,隨后自人間蒸發,只留下五個徒弟執掌五岳,日益興旺,然卻無一人能號令天下。現在,雖傳聞張三豐仍健在,但早已無人得見其面,五岳又遭大劫,若說有人想趁勢崛起,這無疑是個好時機。此次在嵩山派舉辦武林大會,很可能是馮基一手操辦,其號令武林的欲望昭然若揭。然而,這畢竟是一個充滿變數的競爭。

馮基不是一個傻子,也不是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能讓武林大會在嵩山舉辦,除非他有把握自己能當上武林盟主。那么,他的把握又在什么地方呢?要么,是他有辦法在武林大會舉辦前讓各路潛在競爭對手紛紛退避,要么就是他有把握在武林大會舉辦前將功力提升到一個比較高的層次。如果就目前的馮基和嵩山派來說,這些顯然都不是他能完成的,那么,就說明在嵩山上,在馮基那里存在一個秘密,存在一個讓他敢于爭奪武林盟主寶座的秘密。

三人聊了一個晚上,也甚是投機。于長宣和鐵漣也不知不覺將諸葛寧木當成了朋友。

諸葛寧木有心邀于長宣和鐵漣一起回關內,雖然鐵漣是心意未決,無如于長宣去意甚堅,只得作罷。

第二天一大早,二人便告別了諸葛寧木,迎著朝陽深入遼東腹地。過了一個小山坡,出現在了一大片草原上。草原中赫然奔跑著一支馬隊。那馬隊由遠而近,只見前面一個頗有幾分姿色的少女連滾帶爬的向前逃跑,就像一只被圍捉的小雞。

“這些是官軍?”鐵漣問到。

“不像,看那裝束和騎術,倒像是韃子,那前面的小姑娘似是個漢人女子。”于長宣畢竟觀察仔細。

“這不是我大明地界嗎,哪來的韃子?”

“聽說過兀良哈么?我想這就是兀良哈三衛的騎兵了。”

鐵漣倒也不是毫無見識之人,“就是當年寧王的朵顏三衛?”,邊說著邊闊步向前。

“師弟,你干什么?”于長宣見鐵漣走上前去,擔心他被那馬隊發現。

“狗韃子,欺負我們漢人,待我去教訓他們。”鐵漣怒氣沖沖。

于長宣看了一下,那隊騎兵有四五十人,都是人壯馬肥,這里又已經進入了開闊的平原,他自忖憑二人的本事在這種情況下可沒那么容易救下那女子。

“等等,我們不能就這樣直接沖上去。”于長宣道。

“不這樣上去怎么去救人?”鐵漣不以為然,依舊往前奔去。那隊騎士不過在五十步左右,鐵漣一越過山坡,便出現了在他們的視野當中。

于長宣暗叫糟糕,心下只怪鐵漣魯莽,但也不能撇下他不管,于是硬著頭皮,起身便準備沖過去,卻被一雙手按了下來,回頭一看,正是諸葛寧木。心里不禁一驚,這諸葛寧木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自己身后,若是敵人,自己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這時,那女子已經被圍在馬隊中間了,猶在無奈地想要找到突破口跑出去。

“喂……前面的是哪路朋友?”鐵漣急中生智,放慢了腳步高聲喊到。

那隊蒙古騎兵一起看了過來,看著前面的鐵漣,像看一只待宰的羔羊。

“哈哈哈……”那隊騎兵只是瞟了一眼鐵漣,其中一人一伸手,只待將那漢人女子撈上馬。

鐵漣也不言語,一個箭步沖上去,一把扯過那女子。

那韃子氣急敗壞,吼叫著,催馬直奔鐵漣,猶如一道旋風撲面而來。

于長宣看得真切,唯恐鐵漣出什么意外,顧不得多想,就要往山坡下沖去,卻被諸葛寧木拉住。

“不要沖動,你現在這么出去非但占不了便宜,還可能兩個人一起完蛋,到時候我可救不了你們。”

于長宣上下打量了諸葛寧木一眼:“我們三人難道斗不過這區區五十余名韃子?”

“不是三人,是兩人,我嘛……你們可以直接忽略。”

“枉我們當他朋友,原來也不過如此。”于長宣以為這人是不愿意卷入進來,不禁心下暗想。

“不是我不夠朋友,而是我只會三腳貓的功夫。”諸葛寧木一眼看穿了于長宣的心思。

于長宣怎么也不相信,就剛才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自己身后的人居然只會三腳貓,“那你剛才突然出現在我身后……”

“首先,我以一個毫無殺機、對你毫無惡意的狀態出現在你后面,然后在你一心關注前方,并且最聚精會神的那個時間點出現在你身后,所謂恰到好處,所以你沒能察覺我,但是我能感覺到,在我的手快接觸到你的身體時你已經有自然地反映了,只是我的善意抵消了你的防備而已。”

于長宣對于諸葛寧木對剛才那一幕的分析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仔細一想,確實如此,若是這樣的人苦練武功,那將是多么可怕。

那邊,鐵漣雖然將首先沖上來的那個騎兵摔下了馬,卻已然陷入了苦戰,眼看就要被擒。于長宣心下甚是著急,但看諸葛寧木的神色,一幅成竹在胸的樣子,似乎他有更好地救人之法,于是問到:“諸葛先生可有妙計救我師弟?”

“你可知那隊騎兵正是朵顏三衛中的富余衛?他們是蒙古名將木華黎部族的后代,驍勇善戰,恕我直言,雖然你那師弟也算武藝超群,但是二十個富余衛騎兵就能讓其束手,你看,那隊騎兵行動起來的也就二十來人。”

“那我們怎么辦?”

“他們的目的只在于搶奪那位漢人女子,現在人已到手,雖然遇到鐵兄糾纏,但是我想他們暫時并不會害人性命。”

“他們可是蒙古韃子,對我們漢人向來輕視,怎會不害人性命。”

“你可知,這朵顏三衛也是受朝廷敕封的,說到底,他們也算是朝廷的軍隊,雖然在這關外偶爾作奸犯科,但是像草菅人命這樣的事情還是少作為妙,以免引起朝廷的反感,這些道理他們還是能明白的。”諸葛寧木說起朵顏三衛,竟有點自豪。

“那我們現在怎么辦?”

“跟著他們回到大營,尋找機會救出鐵兄弟。”

于長宣細想一下,也只能如此了,便不再逞強。

不幾回合,鐵漣就被一衛士繩索套住,在馬隊后面拖著往東北方向而去,任憑鐵漣大聲謾罵,愈加的興奮不已。

諸葛寧木和于長宣一路跟著馬蹄印尾隨而去。

那隊富余衛騎兵剛開始在空曠的草原上一路狂奔,把鐵漣折騰得夠嗆。待出了草原,他們才放下速度,緩緩而行。如此,諸葛寧木和于長宣追了百余里地,總算隔的不是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