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大郎為什么會這樣爽快地同意江慧嘉應用變方呢?這其實跟他的身份特點有關。
他是真正上過戰場的人,什么樣的苦頭都吃過,因此根本就不覺得拉個肚子有什么大不了的。
相反,他一向認為母親將弟弟養得太嬌慣,否則何至于因為一個飲食不節就鬧出這樣嚴重的毛病來?
他既然同意了,殷夫人數度張口,倒是有心要再反對,可話到嘴邊,竟到底說不出來。
殷夫人這里愁腸百結且不提,江慧嘉既然得了殷大郎準話,立即就吩咐劉思源再重新抓藥。
“將軍。”與殷大郎同來的一個隨行親衛這時忽偏過頭,將目光移向門外,并壓低聲音對殷大郎示意。
枯草堂的大門外,早又圍過來了不少湊熱鬧的好事者。就在這挨挨擠擠的人群中,卻忽地有一個人弓了腰,一邊無聲地開合著嘴唇,似在念叨著什么,一邊一轉身就滑魚般擠出了人群。
殷琮目力很好,當下就通過對方口型看出來了,那人口中念的竟都是諸如“大黃、厚樸、芒硝、金銀花、紫花地丁”等藥名。
這人分明是在背誦江慧嘉剛才說出來的單方!
殷琮微微瞇眼,低聲道:“派個人跟上去看看。”
藥很快又抓好了,江慧嘉問殷夫人要不要在這里煎藥,殷夫人沉聲道:“大夫既然說了,這藥瀉下清熱,當然是要在這里服用,稍后若有動靜,江神醫……還要請你多照看呢!”
她說話語氣已有些古怪,還兩度變換對江慧嘉的稱呼,顯然十分不虞,只不過是在勉強壓抑脾氣而已。
所以說江慧嘉不喜歡跟他們這樣的人打交道!
這跟在現代的時候不同,在現代,醫生算得上是一個頗受人尊敬的職業。縱使行業里很有些害群之馬在破壞醫生的整體形象,但總的來說,真正的名醫社會地位還是頗高的。
可到了古代,醫生卻反而成了賤業者!
韓愈《師說》里有一句話將醫生地位說得很有意思:“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所謂“巫醫樂師百工”,可見是將醫者與巫師樂師百工相提并論的。
從“士農工商”四大階層來說,醫者被歸類在“工”的階層,社會地位僅高于商人。
太醫院的醫官大多是八品、九品,其中最高官職者不是從六品的太醫局局判,反而是另設的政治主官,太醫局提舉官職更高,為正六品。
就算太醫們醫術再高又怎么樣呢?
到了皇權面前,也要戰戰兢兢,謹防不測。
在古代當醫生,多少醫者畢生的心愿也不過是進入太醫局,成為醫官,得到官身,從而擺脫賤業的命運。
然而事實上,就算是真的當了“官”,主宰得了人命生死,卻也未必就真能主宰自身命運。
扁鵲為何要說“六不治”?是因為他脾氣古怪,沒有醫德嗎?
在江慧嘉想來,神醫說六不治,其實是防醫鬧呢!
現代的醫鬧一般也就是叫醫生傷個財,傷個名,可古代的醫鬧不得了,人家那是動不動就要人命的!
有詳細記載的,如《扁鵲見蔡桓公》。
扁鵲說:“大王您有病。”
桓侯很生氣說:“寡人無疾。”
扁鵲再解釋,蔡桓公還是不信他,最后怎么樣呢?
蔡桓公小病不治,拖成大病,最后變成不治重疾。等到他真的病入膏肓時,扁鵲都不敢治他了,見著他派來的人就跑。
最后蔡桓公沒能捉到扁鵲,自己病死了。
可以想見,這種情況下,假如蔡桓公捉到了扁鵲,扁鵲的下場會是怎么樣的。
這一點可以參見華佗。
曹操有腦疾,華佗說開顱可以治療。結果卻怎樣呢?曹操不肯開顱,反而把華佗抓到牢里給弄死了!
這找誰說理去?
還不如裝個神,弄個鬼,學學徐福或者是東方朔,說不定皇帝對你多有敬畏,反而還要供著你呢!
同樣也正是因為有史為鑒,所以江慧嘉在發現太子有腦瘤時,當下就悶不吭聲,連太子有腦疾的事情她都不說,更不必說,還去提什么開顱治療的事情了。
這里殷夫人態度微妙,江慧嘉便淡淡一笑,先叫白果去后面早先設置好的煎藥房煎藥,繼而道:“首副藥中合有大承氣湯,短則兩刻鐘到一個時辰,長則兩個時辰后,二少爺這里便會有瀉下反應,到時熱氣一去,腸阻一通,癰病便可緩緩消除。”
殷二郎被用針止了痛,這個時候他差不多也緩過來了,就自己撐著手要坐起來。
殷夫人見狀,忙親自來扶他,又各種噓寒問暖,細心探問。溺愛之狀,溢于言表。
而殷二郎這里,痛雖然暫時止住了,他面上神情卻仍舊是蔫蔫的,并不大搭理殷夫人。整個一副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模樣,也不知是有心事還是本來性格如此。
江慧嘉看在眼里,只見殷夫人滿目疼惜地看著殷二郎,對著他小心翼翼,儼然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再對比殷夫人先前的態度,嗯,對付這種存在有大醫鬧潛質的人,為免她學蔡桓公,是有必要一次把她治服了的。
“殷夫人。”默默旁觀了片刻的江慧嘉忽又開口道,“您也有病,今次既來了,不知可要一并治療?”
殷夫人一呆,回過頭皺眉道:“江大夫這是何意?我一向康健得很,從沒有病!”
大概江慧嘉的話真的讓她感覺受到了冒犯,她頓了頓,又加重道:“莫非進了這醫館,就非得要有個病?”
語氣中已經帶了十分的惱火,她身邊的丫頭又琴更是直接怒視江慧嘉。
江慧嘉不慌不忙道:“夫人有病,或許并不自知。夫人請回憶,日常可是神疲倦怠,四肢不溫,食納量少?”
她說的并沒有錯,殷夫人卻又皺眉,心里更覺得可惱又可笑。
“那又如何?我到了年紀,自然不如年輕人火力旺盛。日常理事,多有倦怠,不過是尋常事,怎么能說有病?”殷夫人怒道,“至于食納量少,與有病扯上,更是無稽之談!又不是鄉間壯婦,哪有吃很多的?”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