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去蜀地的真正目的
第二十二章去蜀地的真正目的
先更一章,繼續龜速碼字,_
外面吹進潮熱的風,讓人感覺有些憋悶。
舒泓一直沒有出聲,沐清從他懷里探出了身子,望了望突然變得暗沉的天幕閃過亮光,看那樣子像要下雨了。
“天不好,想來要下雨了,你不若早些回房歇下吧!”
在沐清以為舒泓不愿說勸他回去休息時,舒泓忽然開口道:“三年前,那人不知從何處得了我的消息,親自來尋我回家。報應不爽!老太爺病入膏肓,二叔與他爭奪家產。他吃虧就吃虧在子嗣不豐,我與娘逃走后,他的那幾個兒子都相繼早夭。呵呵,于是,他就想起來我。”
舒泓的笑聲中帶著嘲諷,自傷,甚至是凄涼,為他自己,也是為他的娘親。
“何德何能,不聞不問了那么多年,承蒙他還能記起世上還有一個我這個流落在外的逆子。他來懇求我,說要給娘名分,我以為他悔悟了,也曾動過心。呵呵,可惜,李家有人盼著我死。即使我人未回去,殺手便到了……”
沐清從他懷中坐直身子,問道:“那你父親呢?沒派人保護你?”
“保護?被人追殺,他視而不見,事后,才說,我能逃過一劫,足見我有能力成為李家之人。可笑之極,他愿意,我還不愿!”
“你重情!那些偽裝的冷清,不能掩蓋你的本性。你心上并未真的放下。”沐清不言語了,心中感嘆,家族繼承人訓練么?可舒泓是醫者,有仁心仁術,能救死扶傷,卻并不是那種喜歡爭權奪勢之人。他內心深處還是受他影響,存在一絲希望,這世上與他血脈相親的只剩下父親了。可惜做父親的只怕他和母親作為工具,淡漠的親情徹底讓他失望了,只剩下無奈心死。
“是啊。我曾以為對人對事冷漠以對,心上不重視,便不會傷神,可總是事與愿違。我若放下,哪里還會有這些事故,哪里還會再來京城?為何與我血脈相連之人,都要利用于我。不過,幸好我還有你。”
“累了吧……你要想真的放下,便不要回去了。”沐清的手握著舒泓的手,感覺那雙手的冰涼,連自己的心也隨著他臉上的痛楚而抽痛。
她將舒泓的手掌貼在自己的臉上,希望能溫暖他的手,他的心。
舒泓忽地緊緊摟得住她,很用力,似乎想要從她身上汲取更多的溫暖,這樣就不會冷了。
他飄零多年,曾給予他溫暖懷抱的也只有兒時殘缺記憶力的母親。提及往事之時,只言片語的安慰遠不及一個真誠的懷抱。所以,沐清的一個簡簡單單的動作,反而讓舒泓覺得更窩心。
舒泓似下定決心一般,堅持地回答道:“不,要回去。”
沐清嘆了口氣,放下舒泓的手,直視他的雙眼,說道:“雖不知李家背景,但也知你此行目的在李家。只是不知你為何如此堅持要回去?你不是看重李家繼承人地位的人。”
“你決定的事,我不橫加阻攔。我不愿你回去,也是不想你再掉進那個染缸里……蓮雖出污泥而不染,但蓮心苦澀……”
沐清心里有種感覺,李家都能擺平舒泓殺人之事,那在蜀地定是勢大。
舒泓的爹剛有打算讓他繼承家業,太后就趕在這時候讓舒泓祭祖,這里面似乎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她不想舒泓陷入那個泥潭里,即使他是蓮,也有苦澀心上,更難保在那樣一個家族里不被風吹雨折,最后會不會失去原來的自我?
“清,清……他們一次又一次傷我,我已經不抱希望了……現在我只有你了,為了你,我也要走這一遭。”
“為了我?舒泓,你告訴我,李家究竟是何背景?”
難道太后的目的真的是針對李家的?
舒泓已經說了許多,索性也不再隱瞞,“李家先祖本姓孟,是蜀國孟昶之后。蜀破之后,以防萬一,為了保住孟家血脈,李家先祖被送出皇宮,流落民間。”
“難怪在蜀地如此勢大?孟家之后,那不是與今上皇族有仇?李家在蜀地強勢到可以擺平人命官司,那不就是土皇帝么?太后怕李家謀反,所以有意控制你,讓你繼承李家?”
沐清心思百轉間,已經聯想到了一系列問題。
舒泓被她劈頭蓋臉的疑問句弄得有些懵了。轉而,拍著沐清的腦袋,輕笑道:“有時候真不知你這小腦袋里裝了些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能想到如此‘深遠’的話題,不過,這話說出來忌諱,切忌在外人面前說道。”
“你又不是外人,我何須顧忌。我只是分析而已,又不是渾說。若是與我最親的人還要避諱,那活著該多累。愛人就是要一起分享快樂苦痛的。”
舒泓心中因沐清的話有了暖意,“嗯,日后我會的。你有心事也不要瞞我!”
“好!你該與我說說,此行的真實目的了嗎?”
沐清尋思著,自己也確實有心事,只不過此時與舒泓說陳家的那些舊事不合時宜,他要操心煩心的事比自己那點事可要麻煩多了,還是留待日后再找機會。
提及此事,舒泓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你說的也八九不離十。李家有無反義,我并不知曉,但李家卻控制著蜀地的各大商路。”
“自古都說蜀道難行,商路對于行商百姓甚至是軍事也是至關重要。”
舒泓贊同道:“正是如此,鏢局在蜀地大大小小也有幾十家,暗地與山匪也有互通。再加上邊銷茶貨一半來自李家,以茶易馬,幾乎壟斷了軍馬的供應。朝廷與李家合作也是無奈之舉。故而,太后想到了我。”
沐清聽舒緩這一解釋,心中一下明了,哪個上位者會愿意看到地方勢力影響他中央集權。但要除去地頭蛇,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最簡單的就是打入敵人內部。
“如今海晏河清,四海升平,去國幾十年,什么復國的心思只怕早就隨光陰消磨殆盡了。但李家控制商路,儼然就是一方龍頭老大的架勢,要想囤積武器,也是有其便利之處。何況在蜀地盤根錯節多年,朝廷即使想除去李家,只怕要會牽動朝中各方勢力,不易不易……所以,太后就用你我的婚事做籌碼,要你去繼承李家家業,然后交出商路的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