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嫡女

50.第四十九章 回禮

庶嫡女_50.第四十九章回禮影書

:50.第四十九章回禮50.第四十九章回禮←→:

此文JINJIANG,請DINGYUE正版

這話說的張瑰一愣,他還沒來得及細想,已經被人喊住了。

張瑰記性極好,已經喊了出來:“梁總兵。”

梁玖欠身:“我已經不是總兵了,現在在山東任指揮使,你們這是要上京嗎?可否幫我帶一個人回去?”

張瑰好奇的看了一眼梁玖身后的人,儼然是個年輕的公子,約莫十四五歲與自己同齡,臉看起來很冷,一襲褐色錦袍,頭上用墨綠色的玉帶束起頭發,人倒是懂禮,就是看起來不大好接觸。

多帶一個人來說對張家沒什么負擔,張釗爽快的同意了,不過因為這位公子就帶了一位書童,曲氏見狀特意挑了家仆過去伺候。

曲氏暗中問張釗:“這位公子是什么來頭啊?你說梁玖都對他恭恭敬敬的,我挑過去的人是不是太少了?”

張釗卻道:“這位是信郡王的公子,在家排行第六,是二嫂的外甥。你只當普通子侄看待就是,太過火了人家還以為我們要巴結他們。”

曲氏一想也覺得很有道理,“行,我就把他當成普通親戚看待。”

因為張釗在山東買了不少米面,所以玉彤終于可以吃她喜歡的皮蛋瘦肉粥了,曲氏看她吃的開心,也極為高興:“在船上怎么都不方便,你看你都瘦了,好歹有點你喜歡吃的東西,不如多用一些。”

“唔,好,娘,這個小菜也好吃,您多吃點。”玉彤夾了一筷子腌筍給曲氏。

看女兒這么貼心,曲氏就著她這一筷子多喝了一碗粥,魏媽媽過來道:“太太,那位客人發了高燒,這可怎么辦啊?”

船已經開了,就沒辦法再往別處開,這位客人又實在尊貴,曲氏便道:“我們帶的丸藥你看可有傷風或者治高燒不退的?”

魏媽媽便道:“便是有,前幾日夏姨娘跟九小姐也吃的快沒了。”玉佳跟她姨娘一樣身子骨兒弱,平時沒事還吃著方子,更遑論是坐船,天天把藥當飯在吃。

玉彤道:“之前有一次我生病,孫姐姐贈了專門退燒的藥丸,說是獨門秘藥,可我還沒有嘗過,不知道能不能拿出來用?”

孫家的藥是很好的,孫紫薇能夠游走于上流社會全靠她家的各種方子,玉彤畢竟算跟孫紫薇關系處的還算不錯的人,所以她也很大方的給了玉彤一些秘藥。

曲氏喜道:“我先讓個下人嘗嘗,如果沒事再拿過去。”

孫家的藥當然是好藥,曲氏讓張瑰拿過去給客人服下,那位信郡王府的六爺親自來謝。他相貌生的極好,說話來又很有禮貌,聲音十分溫柔:“多謝張三太太的藥,本來就已經夠麻煩您了,現在又讓您操心。”

“你們爺們出門畢竟沒有我們女人心細,這也是舉手之勞,誰家里還不會帶點傷風藥不是?”曲氏不欲把女兒的名聲說出去。

趙群輕咳一聲,聲音略帶點少年人的稚氣:“還是讓您費心了。”

年長的婦人都喜歡這樣知禮相貌又好的少年,曲氏見他這樣客氣,意欲留他吃飯:“今天要不留下來吃飯吧,我這里做了腌筍炒肉也算是個開胃菜,你大病初愈總得有點胃口才行,你看呢?”

趙群只好同意,又陪著曲氏說話,所以玉彤一進門就看到這個場景,連忙往外間避出去了。趙群心中不禁又滿意了幾分,張家三房倒還算是懂規矩。

張瑰跟張釗陪趙群吃飯,曲氏則在一旁幫趙群夾菜,玉彤和玉佳便各自在房里用餐。雖說要茹素,可誰的身子都抵擋不住,連玉彤吃的青菜都是用油過了一遍的,像玉佳這么清瘦的人完全茹素,估計過不了三天就要被風刮跑了。

玉彤吃完飯,睡不著覺,便把自己之前看到的沿河的景象畫了出來,玉佳看到姐姐在畫,便在一邊看著,絲毫不覺得枯燥。玉彤看她乖乖的樣子,便讓夏桔拿了一盒糖給她:“這是陳皮糖,能化咳清熱的,你拿著吃。”

玉佳知道姐姐這里的陳皮糖不多,便不肯要:“姐姐這里攏共也就兩盒罷了,全給我做什么?”

“糖容易化,姐姐也吃不完。”

見玉彤這樣說了,玉佳才肯收下,心道,姐姐有好處總是想著我,我以后若是得了什么好東西,也定要跟姐姐給才是。

曲氏這邊也是一片和諧,張瑰跟趙群年齡相仿,倆人也都是讀書明理之人,很能說到一起去。趙群又很懂禮貌,讓張釗看到也覺得這個人不錯。

身為皇家宗室,在曲氏看來如尚薇之母福喜縣主那般驕矜也不為過,而趙群這般謙虛低調的皇室子弟才讓人打從內心里佩服。

可她們不知道她們此番小小的善意,卻讓她們回到侯府就碰到了一些麻煩。

此時趙群用完了餐,便回到自己艙里,他的書童端了一杯茶過來:“張家的人倒是用心,送了好幾包茶葉過來,小的想著雖然沒您平時愛喝的大紅袍,這蒙頂的味道也不錯,您要不要嘗嘗?”

趙群不置可否的點頭,他的心根本不在茶上,隨意喝了幾口,把書童打發下去,這才從他枕邊的一個不起呀的錦囊里拿出一張紙,嘴邊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

曲氏欣慰的看著女兒:“你能看得到別人的長處就證明確實是長進了。”心中又暗自想著還是早日為女兒請西席過來才好。

夏姨娘晚上不敢隨意出來走動,只能在早上見到玉佳問她:“昨日可有人欺負你?”

玉佳搖頭:“姨娘不必擔心我,姐姐很是照顧我,尚家姐姐人也特別好,其余各人俱是大家閨秀,都和氣著呢。”

夏姨娘這才放下心來。

曲氏這里還未來得及回請就已經到上巳節了,尚薇來了帖子請張家倆姐妹到西湖游玩,上巳節是女兒家出去踏青的好時節。玉彤讓春櫻拿了帖子去讓玉佳準備,玉佳也八歲了,按照這里的年紀過幾年也該相看了,本來她出身略有不足,多認識一些人婚事上也平坦一些。

倒不是說玉彤圣母還是怎么樣,本來家里的資源都傾斜在她和張瑰身上,在優勢上就比庶出的要多,這樣子她更要表示寬宏大量。

因為不知道杭州這邊的上巳節是怎么過的,所以玉彤還是決定萬全準備,先是多準備一套衣裳,帕子多帶了好幾條。

紫鳶便在一旁出主意:“糕點也要帶點。”

黃鶯也不甘示弱:“要我說茶葉也多帶幾包,若是其他小姐歡喜吃茶的,小姐也可以送點子出去。”

玉彤拍板:“燈芯糕跟蕓豆糕多帶一些,龍須酥就不要帶了。竹葉青跟蒙頂各帶五包,放在我們的馬車上就行。玉佳那里恐怕準備的不一定周到,你們都準備雙份就行,夏桔你先拿我的對牌讓廚上備著。”

別人的主子偏聽偏信,自家的這位姑娘別看年紀不大,可不是個好糊弄的主啊!以前夏桔還提醒過玉彤別對玉佳那么好,還被玉彤給罰了的,其他幾個小丫頭更不敢犯這個忌諱。

夏桔不敢耽擱,連忙拿了對牌就去。

春櫻已經過來回話了,她身上還有點潮氣,見著玉彤便道:“玉佳小姐說知道了,還請奴婢略坐了一會兒,說又要麻煩您了。”

“這也不值當什么,她還怪客氣的。”玉彤知道這個年代的小姑娘可不像前世七八歲的小學生,天天想著做作業看電視,這里七八歲的小姑娘都會交際往來了。

祝嬤嬤在一旁靜靜的觀察玉彤,覺得她其實也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無甚城府,反而有些扮豬吃老虎的樣子,看著沖動愛爭強好勝,其實最是老謀深算。

老謀深算這個詞用在一個小姑娘身上或許說的太苛刻,不過祝嬤嬤看她還真有點這種感覺。

三月初三,熱鬧非常,江南地區文風盛行,張釗父子早就跟同僚一起出去吟詩作對了。曲氏在家整理家務,因為侯府得知張釗升了從四品的官,侯爺也特地寄信給弟弟,信中也試探他是否跟哪一個大人物搭上線了?

張釗跟曲氏當然不會把她們家受了太子恩惠的事情說出去,因為說出去好處也有,可萬一太子倒臺了豈不是放在別人手里的把柄。雖承了太子門下人的好處,日后找個機會報答回去就行,現在鬧的全家都知道豈不是不好。

再者侯府還要派人過來,說是現在隔的近了,補送年禮過來。曲氏跟張釗二人商量把家里布置的不那么顯眼才好,肉包子的餡兒藏在肉里就好,自家心里有數就行,何必弄的人盡皆知。

玉彤對自家的事情心知肚明,上了馬車后還跟玉佳道:“以往也沒見過他們特地補送年禮來,現在爹爹剛升了從四品他們就疑心我們這樣,實在是不可理喻。”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