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第546章 每與操相反,高下立判

隨機推薦:

建安十一年六月初。

漢中以西、金牛道北端的陽安關。

劉備在此筑造新關,已經有半個多月了。夯土墻與關前的壕溝、以及鋪滿鹿角和苦竹簽的陷坑,都已初具規模。

過去這段時間,劉備軍的戰事暫時停歇,劉備的工作重心,也暫時挪到了逼迫劉璋服軟上。讓劉璋接受葭萌關和梓潼,以及其他涪江以北土地控制權的易主。

這項工作也推進得很順利,董和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使命,完全拿到了劉備想要的結果。

搞定了一切后顧之憂,把該收割的利益都收割完,劉備終于該騰出手來,全力應對曹操的進攻。

而劉備的智囊、幕僚們也都知道這一點。所有的配套工作,都井井有條地圍著這個時間表運轉。

六月初一這天,身在陽安關的劉備,一大早就得到信使通傳,說是諸葛亮親自督領李嚴和后續的五萬援軍,于昨夜趕到了葭萌關。

葭萌關距離陽安關只有一百一十里,騎兵大半天就到了,步兵行軍也只要一天半。

劉備聽說諸葛亮抵達,便知道肯定是后方又有了新的消息,而且決戰也即將到來。

他連忙親自帶著張飛龐統和些許騎兵親衛,折返去迎諸葛亮。

半天之后,當天正午時分,還真就在葭萌關以北三十里的一處營寨內,剛好迎接到了行軍至此的諸葛亮。

因為劉備的軍隊規模過大,從陽安關到葭萌關,甚至到梓潼縣,如今一路都有連營下寨。

一百多里地每隔三十里就有一營,一共立了三座中繼性營寨,非常便于友軍趕路歇腳。

這才是古代行軍打仗的真實情況,軍隊超過三五萬,就要分好多營了,哪可能一個地方就駐扎下十萬八萬的。

而且正因為軍隊規模龐大,劉備不到決戰前夕,是不會把全部兵力都拉到前線的,他必須考慮后勤補給的困難。

軍隊留在江州待命時,吃的是后方產糧區的糧食。拉到葭萌關陽安關前線后,當地沒那么大糧食產量,就得多轉運損耗一道。

劉備軍此前帶了五萬主力來一線,后來又有吳懿歸降的兩萬人,前線維持七萬人吃飯,已經挺不容易了。

諸葛亮和李嚴帶來的最后五萬援軍,就是要臨戰時才拉上來的。

劉備與諸葛亮數月沒見,此前只是書信往還問策,驟然重逢自有無盡的事情可聊。

劉備是非常禮賢下士的,平時面對人才,姿態都能放得很低。尤其是迎接人的時候,往往還會提前下馬。

但是見到諸葛亮,劉備卻從不下馬——他很清楚,自己下馬的話,諸葛亮也得下馬。既然如此,那就索性都不下馬,這才是大家都最輕松的相處方式。

劉備直接湊近前去、撥轉馬頭并轡而行:“先生別來無恙!江州那邊軍務民政倥傯,還要籌集前線大軍所需錢糧,實在是辛苦了。”

而諸葛亮也非常有默契,安之若素地按轡徐行,直入中軍大帳,一邊閑聊:

“些許分內之事,不值得主公掛心。前幾日在江州,又得到東邊送來的消息,曹操于半月之前,宣布在潼關擊敗了馬超、奪回長安。算算日子,馬超之亂估計已被他平定。

此事我們雖心中有所準備,但馬超從起兵到戰敗,輸得也太快了,沒法直接利用。不過幸好,馬超拖延的這點時間,至少讓我們迫降了吳懿,還逼得劉璋服軟,拿到了我們想要的。

另外,此番我北上之前,已經把江州的事務全部安排妥當。董和出使歸來,已經調去江州坐鎮,后續運糧不至有缺。江州那邊,還有張松幫我們盯著嚴顏將軍,萬無一失。

我還特地投石問路,通過張松百般借口、向嚴老將軍又借兵數千,理由自然是為了跟曹操決戰——我軍倒也不缺這幾千巴郡兵的戰力,不過是為了讓嚴老將軍覺得自己也直接參與了討曹,以后更加心向我們。”

諸葛亮簡明扼要,把他知道的都介紹了一遍。

曹操那邊的情況,劉備陣營也一直有派人保持打探。不過秦嶺的阻隔,注定導致西線情報搜集困難,有些消息還是從東線打聽到之后兜個圈子送來更快。

此前馬超剛起兵時,曹操是盡量低調的,能多拖就多拖一天。

但是當曹操在潼關大戰打敗馬超后,他就一改此前的低調,轉而竭力張楊。

所以“馬超起兵”和“馬超兵敗”這兩個消息,在外人看來幾乎是前后腳發生的。

諸葛亮在初步分析這些情報后,也意識到漢中大戰已然一觸即發,這才從江州帶著劉備軍的后續五萬援軍北上。

劉備聽完諸葛亮轉述的情況,一行人也差不多來到了中軍大帳。劉備便仗著馬術精湛、猿臂擅攀,搶先飛身下馬,然后扶了一把諸葛亮,一起步入帳中。

重新坐定之后,劉備也理清了思路,又隨口吩咐:“看來要把東線大巴山一帶的板楯蠻兵全部召回,由王平在西邊陳倉道一帶加強哨探了。

這樣也便于隨時掌握曹軍南下的最新動向,擇機消耗曹軍。雖說要放曹賊進漢中消耗之,但咱也不能讓他太輕易就翻越了秦嶺,這一路上總得步步見血!”

對于“把曹操放進來、在漢中盆地打持久消耗戰拖垮曹操”這個既定方略,劉備是沒有異議的。諸葛兄弟都覺得這樣穩妥,他就絕對會執行。

不過秦嶺難行,劉備軍現在有絕對的山地戰優勢。利用曹操急于救援被困在漢中盆地內的夏侯淵的心態,一路上給曹操放血,“圍點耗援”,這才是正道。

諸葛亮對主公這一自作主張的調整,也沒有異議,內心反而還有些欣慰:看來年初至今,幾個月沒見,主公對于戰略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

想到這兒,諸葛亮不由自主看向另一旁的龐統。龐統也剛好在看他,便得意一笑:“以戰習戰,本就如此。”

諸葛亮心中了然,也報以微笑。看來,主公真的是帶著士元打了幾次夏侯淵,戰略眼光又進步了。

人的能力,很多都是實戰打出來的。只要不太笨,打多了自然有成長。

聊著聊著,劉備很快吩咐人端來酒席,給諸葛亮一行接風。

席上眾人自然而然順著剛才的話題,群策群力琢磨如何在曹操南下的一路上、繼續給曹操添堵。

說來也巧,當天傍晚,接風酒席即將收場之時,從葭萌關方向,又有一隊信使斥候趕來。

信使原本是要去陽安關報信的,行到此處時,聽說主公正在此營內迎接援軍,信使便直奔中軍,把前方打探到的情況呈遞上來。

一番通傳后,軍情很快送到劉備手上,劉備也不見外,直接在酒席上當著諸葛亮龐統張飛的面拆看商討。

“三日前,打探得馬超自天水兵敗、南越祁山,進入沓中?”劉備才看了一個開頭,立刻就重視了起來,還念出聲來,讓大家一起參詳。

“快,取地圖來。”一邊的龐統也連忙命令侍從取圖,他對于蜀中的地形研究比較透徹,但對于隴南還真沒怎么研究。

必須仔細對著地圖參詳一下,才好掌握局面,看看如何利用或者拉攏馬超。

諸葛亮倒是對天下地理都涉獵得比較廣泛,對隴南和蜀地之間那塊的情況也略有所知,不過有地圖可以參詳,總歸可以更直觀。

侍從很快拿來地圖,諸葛亮就按照信上所說,幫劉備在圖上標注出馬超的位置,然后很快就給出了分析意見:

“主公請看,按照這份軍情所述,馬超在天水兵敗后,南撤翻越祁山,如今進入了祁山以南、岷山以北的盆地。

我軍往西北搜索的斥候,應該是沿著白水河逆流而上,沿著北側支流穿越岷山,最后找到的馬超。

以我觀之,馬超這個位置,如果想要投靠我軍,把人馬撤過來,倒也做得到,只是要走些小路。

他可以順著白水河北側支流而下,經過陰平橋頭谷的合流點,再經過白水關、到白水河和西漢水合流處,便是葭萌關了。”

劉備順著諸葛亮的指點,很快把路線梳理清晰,就覺得很直觀,很舒服。內心也升起一股懶洋洋的感覺:孔明來了就是輕松,什么事情都能化繁為簡,三言兩語說清楚。

諸葛亮指的這條路,其實跟歷史上姜維最后遭遇曹魏侵蜀時,想要回防漢中的路線差不多。

畢竟馬超如今退到了沓中,歷史上姜維也屯田沓中,既然地理位置一樣,想要回到漢中戰場所走的路,也就會一模一樣。

只不過姜維那一次,魏軍提前分兵讓鄧艾堵住了陰平橋頭,那地方又名橋頭谷,是白水河南北兩側支流合流的節點。

白水河的南北兩條支流,北支通往武都郡,南支通往陰平郡。武都縣和陰平縣都剛好處在這兩條河的沿岸。

歷史上正是因為這地方被堵了、無法回防,才被另一路的鐘會偷了漢中。

現在白水關、葭萌關都在劉備手上,也沒有敵軍堵陰平橋頭。所以馬超想轉移到漢中戰場,絕對是做得到的。

不過,就要看馬超愿不愿意來了。

劉備最擅用人,也最擅長揣摩來投者的心理。他此前對馬超并不算很熟,但最近這段時間,剛剛聽說了馬超起兵的事跡,何況還是“不管親生父親被曹操留在許都,就直接起兵”這種驚世駭俗的做法。

劉備以常理度之,自然也不敢過于信任馬超。哪怕馬超看起來是可以用的、是堅定的曹操之敵。

此時此刻,聽了諸葛亮的分析,劉備便忍不住揣摩:“先生以為,我們要是邀請馬超南下,他會不會答應?會不會覺得我們別有用心?還是會想繼續待在沓中之地自守?

聽說馬超連敗,一路逃到天水,如今再到沓中,兵馬不多,想來剩下也都是騎兵為主。讓他撤入漢中,他也發揮不出多少戰力……”

劉備說著說著,看向諸葛亮、龐統,讓他們發表意見。

諸葛亮比較謹慎,他還在算道義賬。

龐統見諸葛亮沉默,也就不客氣了,率先從軍事上分析道:“主公所見,確實有理。馬超都是騎兵,如果留他在沓中,能夠隨時出天水騷擾曹操后方,還能多牽制點敵人的兵力。漢中這邊的正面戰場,有我軍就夠了。”

諸葛亮這時也把道義上的得失想明白了,緊跟著補充:“主公擔心馬超和我軍一時間無法互信,這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馬超剛剛背父,強行過快拉攏,容易適得其反,馬超自己也會患得患失,將來更生猜忌。

既如此,不如就任由馬超滯留沓中,主公可先遣使送禮與軍糧結納之,讓他安心自守。

再告訴他,如有不如意,可隨時南歸,我們會派向導,帶他穿越岷山白水河谷至陰平橋頭。

如果不想南歸,我們也會支援他援兵和軍械,他什么時候改變主意想來,都可以自行決定。”

劉備頻頻點頭,也覺得諸葛亮的辦法最寬仁,而且可以給雙方一個接觸磨合的緩沖期,不至于一上來就認主,過于生硬。

不過,一旁的龐統畢竟心理更深沉些,他聽了主公和孔明的對答,順著往下腦補推導,很快又提出一點擔心:

“主公如此想,固然是出于善意。但馬超遠逃而來,正在彷徨無依。我們剛派去使者,就拒絕馬超,他會不會覺得我們是在提防、嫌棄他?”

劉備原本覺得這計劃挺好的,被這么一提醒,忍不住又皺眉,下意識向諸葛亮看去。

好在這次諸葛亮反應極快,想都沒想直接就拿出了后招:“此事易耳,只需在使者送去的書信中,說明理由即可解決。

主公就說,我軍素聞馬將軍反曹時,號召諸將的理由,便是不想被卷入曹劉大戰,不想西涼將士成了曹賊的馬前卒、白白浪費性命。

而主公行事,每與操相反,以信義待人。曹操喜歡讓新附軍去送死,主公卻喜歡善待新附軍。此前剛剛收降了吳懿的兩萬益州軍,主公便已許諾不讓吳懿部在后續大戰中打頭陣,這就是鐵證。

主公對吳懿如此,對馬將軍自然也是一視同仁。但又恐麾下舊將埋怨勞苦,所以請馬將軍暫駐別處,這樣自然不會被卷入。等馬將軍休整完備,下了決心,再來助戰不遲。”

這話著實讓劉備眼前一亮,因為說得實在是太漂亮了。

暫時不讓馬超來正面戰場,不是因為劉備嫌棄他,而是怕手下其他將領嫌主公一碗水端不平。

這樣,就該給雙方一個緩沖期,都互相適應適應。等馬超先作為友軍并肩作戰立點小功,下面其他將領也服氣了,才好徹底接納。

而且劉備答應的軍糧軍械支援肯定是不會少的,這樣一對比,曹劉之間高下立判。

與諸葛亮議定了對待馬超的態度后,劉備當天就準備好了書信。然后讓隨軍的李恢擔任信使,走白水河過陰平橋頭、前往沓中面見馬超。

李恢一個多月前剛剛出使了曹將馮楷,最后誘騙得馮楷突圍離開閬中、被魏延和張飛截擊重創。那次功勞之后,李恢就被劉備升了職。

如今他做這種事情很順手,而另一個擅長出使的董和如今在后方督辦軍糧。所以此番跟馬超談條件,也就只能再讓李恢上場。

地圖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