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

第一百四十八章 罷相

入宋靖康元年的春節。東京百姓在暴亂中渡帝點大臣在朝堂上的言論,經太學生之口,風傳京城時間,群情激憤!自去歲以來積壓在人民心中的恥辱與不滿在除夕之前猛烈爆發。不止是仕子百姓,便連東京禁軍的官兵也參與到這場“運動”中來。誰都知道鬧事的下場是什么,但一方面激于義憤,一方面又想著“法不則眾”于是乎。十余萬軍民云集皇宮之前請愿,撕殺宦官,痛揍奸臣,太學生們奔走呼告,越來越多的東京軍民向御街聚集,局面一發不可收拾。

耿南仲做了縮頭烏龜,他知道有十幾萬人在皇宮前面等著堵他,就連官邸之外也不時有“亂民”窺視。于是龜縮在家不敢出門。唐恪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了,至今還躺在床上直哼哼,始終鬧不明白,自己身為宰相,被亂民打成重傷,官家怎么就連句話也沒捎來?等到臘月二十九,皇帝的詔書就到了。可趙桓在圣旨里沒有一言片語的關懷,而是罷了他的相位。唐恪驚怒之下。立即想到了自己的戰斗伙伴,就問傳詔的內侍,耿南仲是怎么處理的?當愕知耿南仲安然無事時,他終于明白,朝廷這是把自己推出來背黑鍋!希望通過罷免自己。達到平息民憤的作用。

唐恪素與內侍交從甚密,遂問原由。內侍告訴他,東京軍民指他與耿南仲、李邦彥、張邦昌為“四賊”并說他們四個奸臣的禍害,遠遠超過蔡京童貫,要求罷免誅殺!朝中也有御史胡舜涉彈劾他,“恪之智慮不能經畫邊事,但長于交結內侍,今國勢日蹙,誠不可以備內侍勸說唐恪,不要上表申訴,接受詔命,明哲保身,畢竟眾怒難犯,現在東京軍民已經失去理智,無論是對奸臣還是對女真,都是一片喊打喊殺。唐恪聞訊大驚,肋骨斷了兩根居然從床上蹦了起來,哽咽不能語。趕緊接受詔命。可他還是有些不甘心,又問是誰接替他出任次相?內侍回答說。是開封府尹何栗。唐恪聽后,不再復言,他知道,尖戰派又上臺了。

大年初一。剛剛過去的除夕沒有一絲一毫的年味。東京軍民聊足了勁,通宵達旦地守在皇宮宣德門外請愿,雖然苦寒,但軍民心中愛國之熱忱。又豈是嚴寒所能澆滅的?上天似乎也被東京軍民感動,在經歷了大雪極寒之后,久違的陽光再一次普照東京。

徐衛和姚平仲只帶著十數名親兵便奔進了東京城,時京城已經戒嚴,他們雖為鎮守大將,卻也得驗明正身方得入城。城頭守將知他二人身份后,好心提醒,別走御街,別靠近宣德門。

“京城何以混亂如此?”姚平仲提韁緩行,望著一片蕭條的街市驚異道。便是去年東京戒嚴,也斷無這般景象,連走幾條街居然看不到人影?

這時,有一路人向西而行,聽了這話,又見他們是軍官打扮,遂答道:“百姓都去皇城請愿。唉。國難當頭啊,那城外姚徐二將。怕也抵擋不住,難過,難過。”

姚平仲勃然大怒,揮鞭直指,破口大罵道:“放你娘的屁!金賊但來,管叫他有去無回!你一個潑皮無賴破落戶,也敢小覷我?”

那路人著實駭了一跳,將他與徐衛仔細看了幾眼,突然“阿也”一聲,抱頭鼠竄而去。姚平仲憤憤不平,欲遣衛士捉拿。卻被徐衛擋住:“姚都統何必與這小民一般見識?”

“你不氣?娘的,我們在前線浴血奮戰,連敗金狗,這廝卻亂嚼舌根!可恨!”姚平仲厲聲吼道,一張臉漲得黑里透紅。

徐衛懶得跟他糾纏,輕笑道:“正事要緊。’聽到這句。姚平仲方才正色,想了片刻,扭頭盯著他:“這回你倒跟我想到一處去了,你來見我之前,我正召集部曲商議伏擊一事,還打算使人去知會你。合兵一處呢。”

徐衛暗笑。并不答話。原來,與部將議定之后,徐衛認為,虎捷鄉軍的兵力不足以完成伏擊作戰。因此決定,親自去見姚平仲,兩人聯手。后看見了徐具,聽了計劃,想都沒想,立即表示贊同。當然一再聲明。這一點他早就想到了,并在徐衛來之前就已經召集部屬商議已定。此時,他二人同回東京,為的便是面見樞密使徐紹,上報作戰方略,請求批準。他們分駐東京兩面,任務本是據守,如今改變戰略,必須要朝廷甚至皇帝同意。說起來也真操蛋,前線大訓伏;打仗,環得朝僂點場上瞬具萬變,半天遲以決,搶的就是時間,可誰叫大宋制度如此?又走一陣,忽聽前頭人聲鼎沸。遠遠望去。御街方向一片黑壓壓的人頭正漫過來。兩人親兵不用吩咐,立即挺槍拔刀擋在長官身前。

“果是姚徐兩位官人!”人潮中,不止一個聳音高呼道。那街頭巷口,人滿為患,都沖他們奔過來。若是旁人,早被這陣勢駭呆了,但他兩人都是統兵之將,千軍萬馬尚且不懼,何況百姓?

不多時,數以千計的百姓軍士將他一行人團團圍住。人人都是情緒激動,七嘴八舌地高聲喊著,叫著,嚷著,讓人只覺耳旁聲若奔雷。卻聽不出個所以然來。徐衛冷眼旁觀,姚平仲皺著眉頭,忽然鼓足了氣,放聲虎吼道:“諸位!暫且靜一靜!”

果然是平地一聲雷,嘈雜的人群立時安靜不少。姚平仲似乎對這個情況很滿意,面色緩和道:“你等想行甚?”

放音方落,人群中便有一書生抗聲道:“姚大人!金賊入寇,山河破碎!兩河之地,盡遭女真踐踏。今其催軍來犯帝闕,大宋實是退無可退!可恨,朝中奸俊之臣小蒙蔽官家,力主議和,竟要割讓兩河!豈不聞,祖宗基業,寸土必保!今二帥各提王師,拱衛京畿,我等實是欽佩!愿二帥擊退金賊,還我河山!”他一通慷慨陳詞,引得數千軍民齊聲高呼“還我河山”大地震動。聲入云霄!姚平仲聞聽之后。很是受用。宋軍之中,只有三衙長官以及一路經略安撫使方可稱“帥”如今百姓以大帥相稱,他當然十分自得。

徐衛心知事情緊急,伏擊一事必須盡快得到朝廷批準。見百姓激動。一時半會兒恐怕收不了場。思之間三,探身過去與姚平仲招耳道:“都統應付百姓,我自去面見樞密相公。”

后者暗思,人心望戰,我為軍中大將,百姓愛戴如此,不可拂了眾人好意。左右那樞密相公也是徐衛親叔父,他單獨去見也是一樣,遂點頭同意。徐衛當即命親兵開道,欲投樞密院而去。無奈百姓死死,擋住,脫不得身。

小徐官人!去歲金賊來犯,是小官人率軍據守紫金山五晝夜,迫使金賊退兵!此功此德,我等升斗小民俱是謹記在心。今敵復來,官人領軍守帝闕,萬請矢忠矢勇,力挽,狂瀾啊!請小官人受我一拜!”又一老者,須發皆白,怕已有十高齡。手掛拐杖,被兒孫攙扶,此時卻執意要對徐衛行大禮。

徐衛急遣親兵扶住,望向四周。知道要是不表個態,今天是休想脫身。可這個態是能亂表的么?思索一陣,環視周圍軍民,聲傳四方:“徐衛別的不敢保證,但身上這副鎧甲,腰里這柄鋼刀,不是用來嚇唬人的!我有軍務在身,還請諸位讓開一條路來。”

民眾聽了,轟然叫好!姚平仲見狀。上前催促道:“趕緊去見樞密相公,這里有我!”百姓聞言,方才讓道。徐衛領著衛士疾馳而去!姚平仲一直見他跑得沒了蹤影,方才回首,清清嗓子,也準備慷慨激昂一番了”’禁中,徐衛在內侍引領下匆匆而行。去了樞密院,佐官說樞密相公連續兩日都不在本堂,俱在宮中以備顧問。因此,他又往皇宮。金軍來犯,東京暴亂,皇宮里表現得更為直觀,崗哨森嚴,便連宮娥宦官。也低首速行,鮮聞人聲。又見隊隊禁軍士卒往來奔馳,都言百姓激憤,宮門緊急,趕去增援。

不多時,行至垂拱殿,內侍入殿稟報,頃刻便回,言官家召見。略整衣冠,徐衛昂首闊步踏入殿中,早望見樞密使徐紹,尚書左承黃潛善。御史中承許翰等官員俱在,只是不見了耿、唐、李、張等輩。

見他進來,上到皇帝,下到執宰。人人心驚,個個,膽戰,鎮守大將離開職守回到禁中,難道前線生變?此時,東京戒嚴,全城封閉,外面是什么情況,徐衛姚平仲是最先知道的,反倒是皇帝執宰毫不知情。

上得前去,一撩官袍衣擺拜見道:“臣徐衛,”

趙桓哪還顧得了這些虛禮,急忙說道:“子昂平身,突回東京,莫非前線戰卓不順?又或是他不敢再想,難道徐衛被金軍擊潰,僅以身免?誠若如此,聯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