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

第一百九十四章 媒婆上門

八生在世,名利二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糊,皆為名往。出名自然是好事,可在徐衛看來卻不盡然。他網出門,還沒騎上馬背。西水門徐府前的行人就都停住了。也沒什么事,就是圍著他看。往前再走倆步,圍觀的路人越來越多。那瓦肆里聽書的也不聽了,端著茶杯竄到門外,一睹紫金虎的風采。就連穿開襠褲的娃娃,也端著飯碗蹲在屋檐看得目不轉眼,若得他娘攆出來直往回拽,可拽了半天沒把兒子拉走,自己也跟著打望起來。最后實在是沒辦法,還多虧軍巡鋪的巡兵出來疏導交通,這才讓徐衛安然過去。

檢校少保何灌的府邸在宣德門外,靠近要城,徐衛來過幾次因此輕車熟路。眼看著就要到了,冷不防從宮門外出來一頂官轎,卻是少宰何栗的。瞅見徐衛,掀起轎簾叫道:“子昂,這是往哪處去?”

徐衛下了馬,拱手笑道:“見過少宰相公,卑職這是去,去拜會何少保。”

“哦。原來如此,”何栗仍舊掀著轎簾,沉吟片刻,招了招手,示意徐衛近前說話。后者牽了韁繩,來到了轎旁,詢問有何吩。

何栗打量著面前這今年輕人,心里甚是感慨。難怪官家那般器重,此子才智過人,若能悉心栽培,假以時日必成器。此次女真冉寇,徐衛轉戰各的。屢立功勛,確實應該受到超擢。

“子昂,有件事本官提前知應你一聲,也好讓你有個準備。”良久,何栗說道。

徐衛聞言問道:“不知相公所指何事?”

“你的前途。”何栗語出驚人。前幾天講武殿檢閱三軍,官家宣讀了對主要功臣的封賞詔命。

徐衛進軍階為“中衛大夫”遷青州防御使,官居從五品。這兩個一個是階官一個是虛銜,都不是實職。也就是說,徐衛還在等著朝廷派“差遣”那才是實際的。

“今日朝議,官家問起這件事情。樞密相公沒有發表意見,我打算尋機向官家進言,擢升你為殿前都虞侯,你心里要有數。”

殿前司,是三衙之首,掌殿前諸班直以及步騎諸營名籍,總攬這些部隊的統制、練、護衛天子、遷補、賞罰等命令。而這殿前都虞侯,就是殿前司的三把手。而按照慣便。能坐上這個位置的人,只要沒有大的過錯,早晚都能當上殿前司都指揮使。可稱大帥,也就是傳說中的“殿帥”這可是非皇帝親信武臣不授,極為榮耀。

可徐衛聽了卻高興不起來,原先徐紹就已經給他透過風,趙桓想將他留在身邊,有司官員體察上意,建議把自己當成三衙長官來培養。可自己實在不想再呆在東京,哪怕放自己去西北作個州總管,州鋒轄都好。也強似在東京看大門。

不過人何相總是一番好意,不能拂了人家面子,徐衛笑道:“多謝何相抬舉。這份恩情卑職銘記在心,也恭賀相公進爵郡公。”

“同喜同賀。”何栗會心一笑。隨即告武道“金人雖北撤,然覬覦中原之心想必不死,子昂還得謹慎勤勉才是。”

徐衛應下,兩人又說幾句閑話,何栗自去。不多時,何府便在眼前。說起來,何灌這大半年來表面看挺郁悶,作為步帥,在朝廷極度缺乏大將的情況下他也沒能帶兵出征。但從講武殿閱兵時官家對他的封賞看來。此人在趙桓心中分量頗重。他沒有立絲毫戰功,但同樣被授以兩鎮節度使,禮遇優厚。

還沒上臺階,何府的門人早望見了他,不等招呼,利索的奔下來替他牽了戰馬。徐衛一邊里走,一邊問道:“何少保在府上么?”

“回徐官人,少保不在,大官人卻是在的。”何府門人回答道。

大官人自然是指何灌的長子何薊,金軍第一次南侵,他率軍在河北晃悠。后來兵敗逃回東京。這一回,他起初隸屬姚平仲,本來是雄心勃勃要一洗前恥。哪知跟錯了大佬。救虎捷軍時姚平仲遷延不前,何薊錯失立功的機會。后來圍滑州,又碰上個狗屁不懂的杜充,再次兵敗如山。估計皇帝為了顧全何灌的面子,還是給他授了個從六品官。

“哦”徐衛有些作難了,他跟何灌雖然有點交情,但跟何薊卻不熟。現在何灌不在府上,自己也就沒了由頭。總不能直說我是來找張九月的。甭說這是在穿代,就是自己生活的一千年后。也沒誰直接竄人女孩子家里去找吧。

在那何府門口干立了一陣,門人們見他不進不退,也不敢來問。現在的徐九官人,可一腆請兩年那個鄉兵戶首現在弄里握著幾萬兵馬呢川胸

徐衛進退兩難,突然腦中靈光一閃。我怎么把這截忘了,自己干巴巴跑來作甚?這是宋行,婚姻大事肯定是有講究的,便是一千年后,不都還有些禮節要遵守么?結婚之前,雙方家長都要見個面,把事情定下來。不如回去把事情給家里說明了,然后請上老爺子到何府提親,這不就結了么?唉,還是沒結過婚。缺少經驗啊。哎,所謂明媒正娶,是不是還要請個媒人?管他呢,我不懂,三姐四妓總知道。

這么一想,心里霍然開明,腳步也跟著輕快起來,轉身下了臺階,讓那小廝牽回坐騎便待回去。

右腳網踩上馬鐙,就聽到背后有人叫了一聲:“徐官人?”

扭頭一瞧,這不是何書瑩身邊那個丫環么?再往后一看。卻見何書瑩與其母正從轎子上下來。遂離了馬,行了一禮道:“見過何夫人。”

那何夫人到沒像從前那般傲慢無禮,看了徐衛一眼,點頭算是答應。何書瑩輕移蓮步,至徐衛身前約兩步時停下,微笑道:“恭喜徐官人凱旋而歸,那日在街市上見徐官人披袍著鎧,跨騎而入,當真英武。”

徐衛好像沒怎么注意聽她說話,眼睛四處打轉尋找著什么。哎,九月呢?何夫人把她當丫頭使喚,這出門怎么可能不帶上她?

心里雖疑惑,嘴上卻不便明問。何書瑩見他如此模樣,到也不介意,笑問道:“徐官人這是

“哦。我本是來拜見何少保,已得知少保不在府上,正想回去,改日再登丹。”徐衛隨口回答道。

何書瑩神色微變,向何夫人望了一眼,希望母親能說句話。何夫人沉吟片刻,不冷不熱地說道:“既然來了,且進去吃杯茶不打緊。”

“兄長時常提起徐官人。同為武臣,也可切磋探討一番。”何書瑩幫腔道。

徐衛滿心想著張九月。急著回去稟明老爺子,哪有閑工夫吃你的茶?遂婉拒道:“晚輩還有事在身,就不叨擾了,改日再登門拜訪。”

何夫人聽得眉頭一皺。冷哼一聲,將衣袖一甩,幃然而去。何書瑩卻仍舊笑道:“既如此。那徐官人慢走。”說罷,也隨母親而去。

徐衛跨上馬,隨便瞅了一眼。發現兩頂轎子之后,還有不少丫環、仆婦、家人,光是捧錦緞絹匹的就有七八個。還有些抬著衣柜,大床等家具。何府要干什么,置辦這么多東西?當下也沒多想,打馬就往西水門奔,自然免不了又被路人圍觀一番。

到家門口,那牽馬的門人一照面就說了句讓徐衛摸不著頭腦的話:官人大喜了。”

“喜從何來?”徐衛抖了抖衣擺問道。

“官人進去便知。”門人擠眉弄眼地笑道。

神神叨叨的,徐衛沒在意。大步往里而去。剛到影壁,就聽聞從客堂上傳來一個婦人尖銳的笑聲。進去一看,老爺子高居于上。四哥、三姐、姐夫都在。還有一個四十左右的婦人,穿得極華麗。頭上戴帷帽,拖裙到頸,飾著不少物件。

一見他踏入客堂,那婦人就尖笑道:“哎喲,嬌客回來了。”

徐衛聽得滿頭霧水,又見三姐一臉怪笑,不明就里道:“這是干什么?”

“京界有一大戶,戶主吳員外家資巨萬,其有一女,年方十七,美而賢。愿與府上結成親家。許妝奄二十萬錢。”那婦人殷勤地說道。

徐衛聽罷,脫口而出:“嫁給誰?”

此話一出。那堂上無論主客都笑噴出幕,便連徐彰也哭笑不得。這個傻子,還能給嫁給誰?家里除了你,就兩個男人,你說嫁給誰?

“徐官人少年得志,又是朝廷新貴,大河兩岸好大的名聲!吳員外傾心不已,這才讓民婦為媒。專程前來拜會。適才說予太尉。還未及回話呢。”媒人笑道。

徐衛弄清楚之后,沒二話。直截了當道:“對不住,勞你回去說一聲,承蒙厚受,只是我已經定過親了。”

媒婆吃了一驚,不會吧?我來前問得清清楚楚,徐太尉家小官人弱冠之年尚未婚配,怎么突然之間又定過親了?兒子說的不算,這婚姻大事,向憑父母之命,還得徐太尉決斷。因此又問于徐彰。

“犬子確實已經定親。便是這兩日,也要遣媒說親去。”徐彰看了兒子一眼,滿面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