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

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熱河東

垂興元年十月初,件對宋金兩國來說都不算是好事獅甲洲發生。金國二太子,完顏阿骨打的血脈完顏韓離不病逝。對于女真來說。非但喪失了一員大將,更損失了一位能臣。而對于大宋來說,斡離不的病逝,意味著金國對宋策略將出現不可預知的演變。蓋因在金國朝廷里,二太子這一派算得上“滅宋緩和派”他主張蠶食,而粘罕主張鯨吞。他主張“滅宋不滅趙”哪怕攻下南方,還是可以任用趙家人作皇帝,只需受大金國節制即可。而粘罕卻執意覆亡大宋,更立異姓。并在時機成熟后,直接管轄南方土地。

斡離不這一死,粘罕獨攬金國國政。或者說總統攻宋事宜將不可改變。而這事,恰好發生在三路西軍進兵河東,徐衛率軍馳援昭德的敏感時期。

粘罕一旦掌握了裁決之權,他接下來一定會有所動作。

斡離不去世之前給他的叔叔,也就是金帝完顏吳乞買。女真人打了多年的仗,四面樹敵,兩次攻宋未能克盡全功,契丹余孽又在西域死灰復燃,將用兵方向主要集中在誰身上,是個值得大金君臣深思的問題。若追殺耶律大石,這就是“必欲滅其種族,恐獸窮則搏”;若執意滅宋,“如徐衛者,世之虎臣,必幡然而起。”

同時,他提醒金帝,在兩河更立異姓,實乃下下之策,只會給女真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勝則高李得利,敗則金受其禍”無論怎么看都不劃算。他還向吳乞買推薦了自己的謀主韓昉,認為此人才能出眾。尤擅把握大局,且有先見之明,值得倚重。

可吳乞買對侄兒臨死之前的“忠言”似乎沒怎么聽進去。在斡離不去世后沒多久,就擢升粘罕為“國論右勃極烈”并兼任“都元帥”成為女真最高軍事長官,他的元帥府甚至還有自行任命官吏的權力!所有對宋事宜,均由粘罕定奪。從這一點不難看出,吳乞買也希望在短期之內滅亡南朝。

粘罕刊才獨攬大權,李植就送給他一份厚禮,在徐衛率軍趕到昭德之后,他幾乎未作任何抵抗,一路撤回太原,只在平陽府留有少量兵馬作象征性的防守。粘罕得知消息后,十分惱火,但顧忌到太原等重鎮還需李植守護,因此一時容忍。

而就在此時,徐衛迅速控制了河東南部,在李植撤軍不久后他就遣吳階收復平陽府,盡逐李軍。使宋金在河東的態勢,重新恢復到靖康和議的范圍。他知道不久之后。金軍定然南下報復,將戰場擺在河東。無疑是對大宋最有利的。馬擴帶傷替他謀發。判斷金軍若南下,要么攻平陽,借呂梁山和太岳山之間的狹長走廊,直趨臨紛盆地,而后進擊關中平原。另外還有一條進兵路線,就是繞道攻昭德。出壺關進河中定戎。但這條路線明顯費事許多,昭德四面前是山區,金軍若能拿下平陽,就絕不會走昭德。

姚平仲等將領,大多主張徐衛將招討司設在平陽,親自坐鎮防守。昭德城防破壞嚴重,修復起來難度夫,工期長,且耗費不馬擴也持這種意見,但他同時提醒徐衛。昭德也不能大意。萬一金軍土時攻不下平陽,寧愿費些事走昭德這條路。那可就繞到平陽后頭了。

九月初,徐衛率軍入平陽,設招討司,向河東義軍發出了抗擊金賊的號召,從者近二十萬,尤以駐守澤州的義軍首領邵興最為積極,在得知招討司設立之后,他第仁時間派遣自己的親弟弟邵翼率澤州義軍精銳一萬三千余人奔赴平陽,聽招討司節制。并在給徐衛的書信中保證。只要招討相公一聲令下,澤州義軍斷無不從之理。其余如修州、慈州等地的義軍,或親自派員,或送來書信。均表示唯招討司馬首是瞻,令行禁止。

刻,在河東軍民抗金熱情高漲之際。從陜西起運的第一批糧草軍械運抵澤州。徐衛在進軍之時,就預料到這次在河東,恐怕不是一兩個月那么簡單,糧草物資的管理是作戰前提,取勝保證。因此。他請自己的四哥徐勝坐鎮此地,統管物資。

九月上旬,徐衛以招討使和義軍總管的雙重身份,征集慈州修州義軍數萬至平陽,協助加強防務,修聳城池。在再三斟酌之后。他將昭德托付給了自己的親信吳階,讓吳家兄弟坐鎮防守,同時飛令澤州邵興。組織大批人力加快重整昭德城防。手里有權,辦事就快,有“便宜行事”這個前提,他調兵、行軍、用錢、用糧、不需要問任何人的意見。這就保證了在有限時間里,辦更多的事情。

在馬擴的建議下,徐衛一開始就樹立了明確的作戰方針。那就是暫時放棄了自己一直以來崇信的野戰。決定以城池為依托,在前期最大程度地消耗金軍力量。但此時,他招討司的戰將,如姚平仲、張俊、張憲。楊彥等人,幾乎都是在野戰。畢竟欠缺一些。

左思右想,還是姚平仲想起一個人來。此人名喚王稟,當初太原保衛戰,就是此人擋住了金軍大半年,對于防守城池,可以說是深有造詣。但王稟在種師中河東制置使時。駐兵太原時,就已經歸于這位老經略相公麾下。現在,種公駐扎在鳳翔。能不能向他借這個人來用用?

徐衛一問麾下將佐,誰跟種公有舊?算來算去,跟種師中談得上有“交情”的,只有姚平仲。當初他在種師中麾下聽命,引軍救太原。結果,就因為他貪功冒進,導致宋軍失利。如果不是因為他是姚家子弟。如果不是因為他是官家寵臣,種師中殺他的心都有了。

徐衛沒奈何,只能派人飛馬向京兆李綱請求協助。但他心里明白。西軍這一塊,李宣撫基指揮不動的,種師中會不會賣他這個,面子,還得兩說。城防大計是何等重要。有一個。“專家”固然是好,但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王稟身上。因此廣泛發動官軍義軍。積極備戰。

這章補齊昨天欠下的,稍后還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