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

第三百四十三章 群情激憤

航,二兵!道,講究虛虛實實只徐衛自從帶后,必。引,也見識過了各種戰略戰術,但都遠沒有文學影視中形容的那么神奇。可這一回,他真覺得摸不準乙按道理說,金軍既然渡過了黃河,那關中就是最好打的,可粘罕并沒有這樣做,而是去打了廊延。現在廊延落到他關中更容易了,是個人都會猜測金軍下一步肯定是直撲長安。

偏生這個時候,劉光世等人詭異地逃回來,且聲稱金軍正集結部隊準備進取關中。如果劉光世他們真是女真人有意放回來的,那就更沒有道理了。你既然要打關中。又何必放幾個人回來到處嚷嚷你們的進兵路線?惟恐我們準備不充分?

可耍說粘罕這是聲東擊西。好像也說不過去,他不打關中還能打哪里?環慶么?大橋山子午嶺就橫在廊延環慶之間,那好幾百里都是綿延起伏的山峰,而且曲端也不是善與之輩。手里幾萬兵馬,只要粘罕還有正常人的智力,他就不應該去觸這個霉頭。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依卑職之見,粘罕放這么多迷霧,其目的歸根結底,還是欲圖關中!”吳階斷定道。

八百里秦川沃野,天府之國小誰不想要?金軍現在已經占據河中府、同州,丹州,廊州、延安等地,關中平原三去其一啊。徐衛搖了搖頭,對吳階道:“傳令給吳磷,務必堅守坊州和同官,有任何消息立即報來富平。”坊州和同官,大概刻,是后世的陜西黃陵縣。宜君縣。銅川市一帶,這一地區山多,金軍想要快速攻進來基本不可能。

只耍吳磷能守住這一地區,就能給關中轉移爭取時間。

吳階領命。沉默片刻后,忽地嘆道:“宣撫相公決定退守秦隴。當真是為人所不敢為,著實令人欽佩啊。”

徐衛淡淡一笑。點了點頭,李宣撫這種人真的叫高風亮節,置咋,人榮辱于度外。不難想象。下這個決定,他擔了多大的風險。甚至可以說是賭上了自己的前程。他才五十多歲,按大宋的制度。只要你命長,干到七十歲不成問題,也就是說他把自己后十幾二十年豁出去了。

退守秦隴。受益最大的是誰?當然是徐衛。他的防區河中府、同州、華州、定戎軍、陜州大部分都處在關中平原。李綱之所以下這咋決定,一方面是從大局出發小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把徐衛拼得太慘。

雖然一眾武臣異口同聲稱不能在關中平原打大會戰,但沒有哪一咋。說如果開打就必敗無疑。只是考慮到曲端引軍回環慶,要他再到關中來集結。恐非易事。徐原雖然嘴上說“世受國恩。效死以報”但第二天就表示出了想回涇原去的意思,他的理由是,金軍有可能會打環慶涇原。李綱就是再不懂軍事,也知道環慶涇原兩路所處的個置。那都是群山峻嶺之中,一座大橋山。直接攔嘟延西面,金軍怎么過去?

陜西六路里,張深投降了。曲端不會來。徐原又想走,熙河王倚遠水不救近火,還有個秦鳳趙點兵馬又不多,數來數去,就剩下徐衛了。

見大帥不說話,吳階欲言又止。他追隨徐衛多年。對這個年輕長官的脾氣多少有些了解。往前推幾年,大帥只有八個字能形容,“奮不顧己,勇赴國難。”哪次金軍來攻,我們虎捷不是沖在最前頭?要曉,得。那幾年咱們可是領著廂軍減半的待遇,可弟兄們一來肩負國仇家恨,二來受大帥感召。愿死戰以報。因此。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打出了紫金虎震威兩河的名聲,打出了虎捷軍“能戰”的榮耀。

不過這一回救援延安,又特別是延安淪陷以后,吳階隱約感覺到大帥情緒不對頭。比如說宣撫司決定退守秦隴。若是從前。大帥肯定是極力反對,說不定要跑到宣撫司慷慨陳詞。力挽狂瀾。只因關中還沒到非耍放棄不可的地步,廊延雖然失陷,但坊州和耀州北部一帶多山。可以擋住金軍從北南下。如果金軍從同州沿渭水往西推進,野戰不行,大不了我們退入長安,依托城池來跟他耗。金軍遠道而來,他的糧草能撐多久?我就不信他能在占領區種莊稼。現在各地義軍滿野,只要我軍頂住。不讓他再推進,粘罕呆不了多久。

可大帥這次為什么沒有反對?徐衛見他得了令又不走,站在那里一言不發,遂道:“有話直說。”

“請大帥恕卑職直言,關中非棄不可?”吳階試探著問道。

徐衛背負雙手,仰著脖子微嘆一聲,懇切道:“你征戰多年這介。問題還用問本帥?”

“既然如此”后頭的話小吳階沒有說出來,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徐衛直視著對方,吳階以為大帥不悅。垂下頭去。片亥之后,卻聽紫金虎言道:“晉卿,我們虎捷全軍,是以兩河子弟為基礎創建的。如今兩河陷于敵手,弟兄們日夜盼望恢復,所以我徐衛敢拍著胸口說,我虎捷軍是鐵心抗金!”

這一點吳階毫無懷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被北夷占據,父母妻兒或淪于金軍鐵蹄之中,或命喪女真彎刀之下。虎捷軍與女真秋夷誓不兩立!

“你原本就屬西軍,你應該知道這些人的作派。只要女真人不打到他們頭上,他們不會象虎捷這樣積極。曲端累次違抗軍令,挑起摩擦,專一避戰,志在并軍!張深等輩毫無氣節,委身事賊!你認為就憑我們陜華帥司一路,能戰勝粘罕么?”徐衛沉聲問道。

吳階搖了搖頭。

“現在女真人非但攻陷了廊延,更占據了關中平原的東部。唯今之局勢。若各路帥守能精誠團結,仗還有得打。可你也看見了。都是一副坐壁上觀的架勢。實話說與你聽,便是我大哥。如今也沒幾分斗志了。曲端不來,制置相公要回涇原。關中平原就剩下我們虎捷,怎么打?”徐衛無奈道。

吳晉卿象是有些緊張,深吸了一口氣,慨二一禮!,卑職得大帥提拔,方有今日六大帥鈞旨,冊御舊當奉行不渝

徐衛看他一眼,嘆道:“若大家一條心,哪怕跟粘罕拼個玉石俱焚,我也認了。只是可惜”。

七月上旬,李綱對陜西宣撫、制置、提刑、轉運各司公布了退守秦隴的決定。不出意料,招致各方議論。反對者甚眾。都認為沒到那份上。京兆是陜西首府。要是把這里放棄了。對整個陜西而言,影響將是惡劣且深遠的。張深投降已經大大打擊了陜西軍民士氣,要是再一退。后果堪憂。李綱一時進退兩難。

七月十六,富平。

若是往常,虎捷將士這時候應該在操練。但今天不同。很多人都出了營。遠遠望著數里之外的涇原軍營寨。看著柵欄倒下,軍帳撤除,涇原兵將們牽馬的牽馬,推車的推車,虎捷將士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他們看來,涇原兵是很親近的,因為兩軍的主帥是堂兄弟。可現在。跟他們并肩作戰大半年的兄弟部隊就要撤走了。權制置副使徐原今天一早就回到了軍中,當即發布了撤退的命令,十分突然。

“制置相公這一走,咱們是不是就孤懷奮戰了?”一名拉著槍的士兵向同伴問道。

“誰知道呢?估計咱們也得撤。刮置相公是咱們大帥的堂兄,他都走了。大帥恐怕”話到此處,趕緊閉嘴。因為徐衛和徐勝兩個。正騎著馬從營里出來。

這兩兄弟臉上都沒表情,徐衛出來以后,什么也沒說,就四周一打望。各級統兵官趕緊喝令士兵歸營操練,一窩蜂地全散了。

兩人奔往涇原軍大營,共時營寨已經撤得七七八八,部隊已經開始集結。說話就要開拔。見兩位陜華正副帥過來,將士們匆匆行個禮,又自顧忙活。看得出來。這些士兵也想回去。個個動作利索。

問了好幾介。人,才得知徐原的下落,一路尋過去,只見中軍大帳也正在撤除,徐衛與張俊等涇原將佐正從里面出來。三兄弟你望我,我望你,竟不知語從何起。張俊等人識趣地離開,只留下他三個在現場。

徐四徐九下得馬來,與徐家老大面對面站著,徐四藏不住話,開門見山道:“大哥,是不是再緩緩?畢竟,還是要等到宣撫司正式下令,然后再撤為宜。”

李綱雖然當著徐原的話說過決定退守秦隴,他的部隊撤回涇原。但還沒有正式下令。

“等?等到幾時?等到女真人打到面前來?我暫代制置副使,理所當然主持軍務,不必等宣撫司下令徐原本是個雷公嗓。此時聲音卻反常地低沉。

徐勝無言以對,大哥這一撤,我們陜華軍可就成孤軍了。

徐原見小堂弟一直不言語。上前兩步,搭著堂弟肩膀道:“九弟,你也趕緊把定戎的部隊調過來。往秦鳳退吧。現在這局面,都只顧著自己。誰還想著抗金?張深那廝虧得還是二叔舊部,直娘賊”。

緩了口氣,又道:“你是東京派過來的,身不由己哥哥知道。但記住,先保住自己!你拉部隊也不容易,不值當拼得傷筋動骨。憑什么咱們姓徐的就要沖在最前頭?我們徐家倒霉是怎地?哦,他們跑到江南去,留三叔守東京,陜西這幫子貨都往后縮,讓咱們弟兄在前面擋?我們就這么冤?都一樣拿朝廷糧餉,我該是怎么著?”

看來徐原這話壓在肚子了許久了,一旦爆發,就說個沒完沒了。

徐衛心里清楚,自己這位大堂兄雖然也是純粹的西軍將領,但比起其他人來,已經算難能可貴了。帶著三萬涇原兵出來大半年,血戰數次。傷亡也不因此,他并沒有象徐四那樣勸,人家去意已決,營寨也撤了。部隊也集結了,開弓沒有回頭箭。

“大哥一路保重。”徐衛只這一句,沒有旁的。

徐原卻好似還不放心,盯著兩個堂弟看了好一陣,在徐九胸口上擂了一拳:“你是個明白人,你知道該怎么做語畢,命士卒牽來戰馬,跨上馬背,下發了開拔的命令。

徐四搖了搖頭,滿懷憂慮道:“這下倒好。我們落單了。”

徐衛背負雙手。似乎沒聽到四哥的話。心里想著。這就是西軍,大宋最精銳的部隊,

徐原率部撤回涇原的消息很快傳回長安。剛剛經歷延安失陷的長安軍民愈加震動!一時,各種謠言滿天飛!其時,李綱決定退守秦隴的消息只是對各司長官宣布過,沒有對外公布,但不知是什么人走漏了消息,一天之內傳遍長安!

驚慌失措的長安百姓,由驚轉悲,由悲轉怒,先是有民眾聚集。聲討投敵叛國的張深之流!繼而要求宣撫使李綱領導軍民堅持抗戰決不能放棄關中!最后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數以千計的人涌向宣撫司衙門,向李宣撫請愿!城內的士伸各界,有頭有臉的人物,聯名向李綱上書。老百姓就問一句,是不是兵不夠?不夠我們就去扛槍椅刀!是不是錢不夠?我們可以獻金!是不是糧不夠?我不吃飯可以吧!我把糧食送給西軍,只求你們守住祖先基業!我餓死也值!

李綱雖然早有心理準備,知道這事一旦公諸于眾,必然招致非議。但他沒料到,事情還沒開頭,消息就泄露了,現在長安百姓堵在衙門口請愿,他見也不是,不見也不是。最后沒辦法。讓宣撫判官王庶出面安撫百姓。

可老百姓管他是誰?人家只認李綱!誰叫你李伯紀受天下人景仰?打從金軍第一回南侵起,你就是強硬主戰派。咱們刻認你!

百姓不肯散去。宣撫司的各種事務完全無法開展。有人提出。干脆派士兵去驅散得了,但李綱堅決否定。軍隊不去抵抗外敵,守不住國土也就算了。還把刀兵對準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