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

第三百五十一章 全城動員

個小這戎軍到長安城,大概就是后世的陜西華陰具到西安甲淵帶,海拔都在五百米以下,正處于關中平原。這一段除了城池和渭水以外,地利上基本沒有什么依托,而定戎軍是由從前的華陰縣改組而來的,縣城并不大,想長期防守根本不可能。因此,在決定守衛長安城的同時,徐衛就下令還處于宋軍控制之下的定戎軍和華州兩地軍民轉移。但陜州情況很特殊,它是聯通陜西與河南的重鎮,境內多山,且有渣關與函谷關,很利于步軍防守。鑒于這種情況,徐衛在撤退定戎守軍以前就請示李綱,要求派姚平仲前往陜州坐鎮,得到同意后,他給了姚平仲一萬的兵力,建議他可召集義軍,在陜州布防。無論關中局勢如何變化,陜州必須堅守。

在他緊鑼密鼓布防的同時,粘罕的大軍也在同州完成了集結。為了攻打長安,他從接德前線抽回了擅長攻堅的漢將韓常,并遣撒離喝引偏師前往收取陜州。準備完畢之后,率金軍正軍,并漢軍、奚軍、契丹軍、李軍、河東陜西簽軍共計將近二十萬眾,鼓躁喧天地往長安推進。

可能是因為前些時候徐衛消遣了他,為了報復,金軍沿途張貼榜文。聲明,凡配合金軍者,不抄家,不抽丁,予以保全。有能獻李綱等陜西官員者,依官階不同,賞錢數十萬不等,此外還有房產、田地、奴仆等獎勵。但是,如果有誰能捉到徐衛,賞錢十貫,踱馬一匹。后來金軍覺得這事挺沒意思,因為那榜文張出去給誰看吶?人都跑得差不離了,能帶走的全搬光,以至于他們一頭沖進號稱富庶的關中平原竟沒撈到什么好處。不過女真人也不急,長安不是在前頭么?聽說那里是中國幾朝幾代的都城,金銀錢糧能少么?反正大家埋頭攻吧,拿下長安,要什么沒有?

七月末,金軍前鋒溯渭水西進,在當初耶律馬五過河的赤水鎮渡過渭河,一路下渭南,臨潢,進抵長安東郊。當金軍前鋒軍官窺視長安城防時,他被眼前這個龐然大物所震驚。城墻之高,護城河之寬遠超金西路軍從前所見!而城墻上各種設施之復雜,配套之完備,根本不是什么府城州城可以相提并論的。這名金軍前鋒率領部下打馬繞城,他赫然發現,長安的城墻恐怕有數十里之長!無怪乎耶律說,沒十幾二十萬人馬,長安下不來!

正當他打算細看之時,從城中沖冉一支馬軍,兵力雖不多,只有一兩百騎,但前鋒孤師深入,他也不敢久留。當即飛撤,到臨潢向粘罕報告。

此時,耶律馬五還抱著最后一絲希望,請求粘罕改變進兵發向,不要攻長安,轉取環慶。但粘罕此人雖暴躁,但較為果斷,決定了的事就不回頭。不就城大點么?延安也不咱們不也攻下來了?再說你看看我這攻城器械鋪天蓋地運過來,光是鵝車就數有千計,你怕什么?快二十萬人馬,我若拿不下來長安,那還談什么奪取全陜,進而謀蜀?

遂不聽馬五之言,驅起大軍前進,兵臨長安!

八月初一,大睛天,但氣候已經不如六七月時那般炎熱。將士們立在城頭上,即便穿著鎧甲也不覺得多難受了。在寬逾三丈的城墻上,徐家軍和種家軍的士兵正忙碌地搬運箭矢、擂木、石塊、火油等物。馬面上,神臂弓、床子弩一字排開,操弩手們正在作最后的檢查,確保器械完好。

與城頭上的喧鬧和嘈雜不同,城下顯得井然有序。長安城四門之內,布置著數以百計的各色袍車,不用說也知道,這肯定是種家軍將領王稟的杰作,以袍制袍。這回,他們可比在平陽的時候闊綽多了。長安本就是陜西重中之重,其城防自然不是其他府州可以們比的。一切器械齊備,而且李綱又授徐衛全權,武備庫給你開著,要什么自己拿,他只要求一樣,守住長安!

在每座袍車旁,都擺放有數量不等的木箱,如果仔細看,你會發現上面還貼著陜華經略安撫司的封條。在開戰之前,任何人不得拆封,因為這里面的東西非同小可,萬一一個不小心,弄炸了,那不是開玩笑的。操袍車們此時集結在一處,聽各袍車指揮使宣布禁令。諸如防火、防潮、防劇震等,尤其囑咐點火那個,千萬當心,火種不能散發。否則,你不死也得砍頭。

軍隊忙得四腳朝天,老百姓看不過去。小徐經略相公留下來堅守長安,我們感念他的恩德,能幫他作點什么?從七月底開始,到帥司子不二江兵器。協助守城的百姓。其來如云!卜面的將領化伊甲報告徐衛,請示如何就會。紫金虎當時說,都到了要平頭百姓拿刀守城的份上,那長安城離淪陷也就不遠了。遂回絕百姓好意,你們該干嘛還干嘛去,如果非要給你們點建議呢,那就是呆家里,沒事別亂跑,一來被讓人當成行跡可疑給抓了,二來保存體力,少吃飯,節約糧食,這攻守城池不是一天兩天能打完的。

就在城內熱火朝天之時。城頭的將士們發現了異樣。一名士兵將水桶粗的一捆箭矢放上馬面墻之后,抹了把汗,心里咒罵起來。老子是第一指揮的重甲步兵,什么時候淪落到搬運器械來了?你說弓手弩手要備戰,要保存體力,我也認為,畢竟人家是主力。那些操袍的,都是些糙漢子,什么手藝都沒有,他們憑著不干活?

正罵娘時,頭無意識地往東一轉,他怔住了。幾里地以外,那一大片是什么?跟塊灰布似的,正緩緩朝前移動。

他立即朝城中的望樓眺去,這一看,看得他火冒三丈,望子呢!再回頭來看了一陣,發現那一片確實在移動,急忙奔到城墻另一側,朝下面放聲喊道:“有敵情!”

不多時,便見兩個望子跟飛猿一般,蹭蹭往望樓爬!及至樓頂,向東眺去。今日天氣晴朗,視野極好,這兩個望子發現長安城正東面,遍布原野的人潮正向此處匯聚而來!這望樓很高,只要視線好,能看出好幾里地。

“看看,從前至后,綿延多長?”一名望子對同伴問道。

同伴拉長著臉,搖頭道:“估不準,少說七八里地

“嘿,你這眼神,學著點,大頭在后面。照它這陣勢,前后綿延恐怕超過十里。也就是說,金賊少說來了十萬兵。”那望子象是極有經驗。

“十萬?長安這么大的城,十萬就能吃下?女真人不怕嘣了牙?”同伴扭頭問道。

望子嘖了一聲,嘆道:“不好說,當年女真舉兵的時候,據說才幾萬人馬,還不是把遼國給吃掉了?現在你我的祖墳,還在人家馬蹄下踩著呢

“走,報告去!”

城頭上,發現了敵情的將士們正擁著女墻朝東眺望,議論紛紛。忽地聽到背后響起一個炸雷似的聲音:“宣撫相公,經略相公到”。

所有人轉過身來,站得筆直!臺階盡處,李綱和徐衛兩人,在諸司文武官員陪同下登上了東城。但凡他們經過之處,所有軍士都垂首致意,不敢直視。

徐衛馬鞭一揮:“各司其職!”士卒們方才散開。

李綱好歹見過點陣仗,因此他憑城遠眺,發現敵軍鋪天蓋地時,尚能保持鎮靜。但諸如轉運再、提刑司這些部門的大人們可就沒那么淡定了。萬俟自剛看一眼,就詐呼起來:“金人如此之眾”。

“莫非傾舉國之兵而來?”有人附和道。徐衛不理這茬,手撐在城墻齒垛上向東看去。平陽保衛戰,金軍十四萬的陣勢他都見識過了,但這一回,仍舊不免吃驚。粘罕是真下血本啊,就這陣勢,雖不說舉國之兵,但恐怕也是把陜西河東能集結的部隊都集結起來了。這么大規模的兵團,后勤補給就夠讓人頭疼了。

又看一陣,敵群愈近,漸漸能分辨出人馬的形狀了。后頭一群文官炸開鍋,徐衛回身望去,見居然有人嚇得臉色發白。與其留他們在這里聒噪,影響我軍心士氣,不如趕回去。坐公堂里喝茶吧。

“宣撫相公,諸位大人,這城頭上嘈雜混亂,還是請回吧徐衛拱手對眾人道。

李綱朝東再望一眼,心里也頗為忐忑,但他很明白,這打仗是武臣的事,現在就看徐九了。一念至此,便道:“子昂,長安城里,四十余萬軍民百姓,這分量有多重,你應該和本相一般清楚。”

徐衛正色道:“卑職謹記

李綱深深望他一眼,又點了點頭,這才轉身朝城下而去。那諸司官員跟在后頭,竟有駭礙手腳不利索,需要相互攙扶才能行走的。徐衛初看時覺得好笑,后來想想,打仗本來就是我們這些軍人的責任,這些文臣們懼怕,也是正常反應。

李宣撫一行人方走,徐衛便對身旁一將笑道:“正臣兄,你我今日再度攜手,好叫粘罕知曉,這天下間,不是沒有他攻不下來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