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616章 戰略挺近

如果只會實戰參謀、不會像約米尼、克勞塞維茨那樣寫兵法總結,諸葛亮就不配做諸葛亮了。

但是同理,如果他只會像約米尼、克勞塞維茨那樣總結兵法、但自己實際參謀打仗卻一塌糊涂老是扮演戰敗方,那他也不配做諸葛亮。

諸葛亮之所以為諸葛亮,自然是治學要如約米尼、克勞塞維茨,實戰要如項羽/拿破侖、韓信/毛奇,理論與實戰雙巔峰,才不枉為人一世。

寫完《兵法.內外篇》后不久,諸葛亮一邊把他的手稿給關羽參考,就像歷史上約米尼把自己的手稿給拿皇參考一樣,聽取關羽結合自身多年經驗的補充意見。

另一邊,因為戰局的進展,劉備陣營和袁紹陣營剛好渡過了河內之戰的前期運動戰階段、要轉入雙方都投入十幾二十萬兵力的大規模相持階段。

所以,諸葛亮剛總結出來的這些心得,也正好被用上,得到了一次實踐檢驗的機會。

諸葛亮根據他對關羽的觀察、對近期部隊改用新式后勤后的機動調度效率的復盤、以及新總結出來的兵法理論,微調了后續援軍的進場時間、節奏、切入位置。

說白了,諸葛亮這篇兵法的精髓,就是把“如何讓己方更容易在局部戰場集中優勢兵力、打出敵人趕到戰場的時間差、各個殲滅敵人”這個問題,徹底從頭到腳從里到外論述透徹了。

從項羽韓信到拿破侖毛奇,一切對這一問題有價值的形勢變化科技演進作用趨勢,統統算到、有效變量全部加入考量、實現全局通盤統籌。

把這一堂堂正正的軍事思想貫徹到實處,收益自然驚人。

整個十一月下旬,袁紹方面在河內并州戰場投入了近二十萬援軍,分十幾天好多個批次到達。加上原本麹義、張遼剩下的近兩萬人,還有文丑的三萬,整個河內并州戰場袁軍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五萬。

而同一時間里,劉備也把留在關中的戰略預備隊、以及北線負責牽制呂布的馬超,陸續投入了河內、河東,總投入兵力達九萬,加上關羽原本就有的六萬人,讓劉備軍前線總兵力擴張到了十五萬。

劉備手上的戰略預備隊,以及弘農的張飛,加起來只剩五萬了,也算是能押上的賭注全往上押。

那么,在雙方往前線不斷大規模增兵、十幾萬人級別的戰略機動過程中,諸葛亮新總結出來的“對內線優勢和外線優勢做出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取舍,確保己方集中優勢兵力的收益最大化”這一指導思想,具體為劉備陣營爭取到了多少好處呢?

略一舉例,就能看出收益實在是不少。

比如,十一月二十這天,關羽就趁著麹義救援張遼未遂后不久、假裝又要故技重施,改為“趁張遼和文丑會合了、麹義卻回了自己營地的時間差,對麹義防守兵力空虛的河內郡治懷縣動手”。

然后,文丑張遼麹義果然都被嚇住了,害怕歷史重演,把兵力往懷縣北岸、麹義舊營以東的位置集結,讓出了另外幾個方向上對關羽圍堵的道路。

但實際上,諸葛亮根本沒讓關羽故技重施,只是嚇嚇敵人的。把敵人調動到西北方向、抱團集結一處后。關羽實際上選擇了殺個回馬槍,對野王以西、還未被關羽光復的敵占區那幾個縣動手。

試圖趁機打通河東與河內之間、沿著黃河溝通的主通道。擺脫對之前非得通過汾水、沁水后勤路線補給的唯一依賴。

而張遼文丑因為怕麹義被殲滅,放開了對關羽回頭向西的道路的威脅,沒有第一時間注意到關羽的這個調動。

與此同時,漢軍從河東來的援軍,卻在諸葛亮更精細的全盤統籌調度之下,實現了更精確的機動配合,作為預備隊的數萬大軍該哪一天到達哪個位置、從什么方向對何處的敵人實現包圍,全部算得很精確。

在沒有現代通訊工具和交通工具的時代,要確保這一點,必須對河東與河內之間的地理環境、天氣條件理解都非常透徹,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是諸葛亮切切實實在抵達野王之后這些天,做了很多實事求是的調查。

上至高大上的精確地形勘測、河道里程詳細計算、把沁水清水黃河在這些河段的全部曲折都算上,而不是簡簡單單估個河道直線距離。

下至找來很多野王、沁水本地有經驗的老農,向他們不恥下問地請教河內當地每年冬天的天氣情況,甚至盡可能做出一副“往年農歷某月某日天氣歷史記錄”。

這已經有點近似于近代氣象學統計的工作了,那些做天氣預報的單位,早年科技不發達的時候,就是靠大規模統計歷史記錄來評估的。

所以,哪有什么“生而知之者、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掐指一算夜觀星象就知晴雨能祈東風”,都是實打實的理工科統計、推算、實驗的結果。尤其這一世的諸葛亮,科學思維繼承自李素,自然是變得比歷史同期原本的諸葛亮更加實事求是、更加理論結合實踐。

而做了那么多工作的最明顯收益,就是劉備軍援軍在前進過程中,總是時機最恰到好處地出現在袁紹一方落單孤軍或者敵后孤城守軍的面前。

如前所述,麹義在野王陷落之后,其實在關羽側后方還是有幾支駐軍的。包括守衛軹關陘的五千人、守衛箕關陘的五千人,外加只屬于袁紹方河東太守的東垣縣守軍一萬。

這三支部隊兩萬人,加上其他周邊防區零零散散加起來幾千雜牌地方守衛部隊,原本在野王失守、麹義張遼受挫后,是該撤退集結就要撤退集結、該等待友軍接應就等待友軍接應的。

如果守不住上述三地,這些部隊也好往南邊黃河岸邊靠攏、利用袁紹軍依然掌握黃河三門峽以下河段的絕對制河權,水路撤走的。

但因為麹義張遼被關羽虛晃嚇住,多拖延了幾天,暫時沒來得及下令讓他們往黃河岸邊靠攏。同時,袁紹軍因為大規模戰略機動效率遲緩、十幾萬人配合不利,各部都不知道友軍到了什么位置,種種脫節就導致其他后手接應方案部署遲緩。

相比之下,諸葛亮第一時間通知在聞喜縣的嚴顏立刻不管不顧全軍前出、到東垣發起圍城攻勢之狀,拖住東垣守軍不讓他們立刻棄城逃跑。

同時諸葛亮給嚴顏的命令也是非常精確,把每天該抵達什么位置、遇到道路難行的天氣時如何應對如何克服、什么情況下可以讓部分部隊先行,全部統籌安排得明明白白。

除了聞喜前線的嚴顏,諸葛亮以關羽名義對后方各部援軍發出的調令,都是如此細致、提前幫想好后勤困難,讓援軍填補到前線的進度非常絲滑。

后勤方面因為物資不足、部隊得等糧食等帳篷才能繼續開拔的情況,一次都沒有出現。上起馬超、吳班、黃權,下至關平、孟達、馮習等部,都準時機動增援到位。

(注:劉備為了和袁紹的全面對峙,還對人事工作進行了調整,允許部分九卿文官臨時兼任參軍類軍職,給前線將領提供參謀。廷尉正法正被調為馬超的參軍,龐統被外派為張飛的參軍。)

不敢說諸葛亮這個后勤統籌節奏做得跟毛奇時代的德軍那么嚴謹,但也已經是近代以前的最優化了。

這樣的神速包抄之下,最終的結果就是東垣縣的援軍根本沒有時間沿清水河水路撤入黃河,就提前被漢軍黏住、隨后穿插到位。

同理,軹關陘、箕關陘的袁軍,也在關羽少量部隊迂回遲滯、同時不讓麹義及時反應救援。隨后嚴顏黃權關平就帶著部隊,在東垣都還沒淪陷之前,強行軍繞過東垣、順流而下穿插到軹關陘以南的黃河岸邊。

漢軍援軍的戰略機動速度,甚至比正常情況下袁紹軍在自己的占領區做上述調度還快。最后就是全部穿插到位、分割包圍。

有些部隊雖然還沒被殲滅,但實質上已經等于被殲滅了。

十一月的最后幾天,東垣縣袁軍自覺無望,在短暫的抵抗之后,放下武器投降了劉備一方。

進入十二月上旬之后,軹關陘和箕關陘的袁軍也同樣投降,他們在投降前的廝殺抵抗,甚至比東垣縣還不如——畢竟后者還是一個縣城,縱深比較大,城內也有相當的物資和存糧可以過冬。

而軹關陘等地只是一個關卡,東西向縱深很淺,往黃河撤退的歸路被切斷后,關卡前后同時被漢軍攻擊,根本沒有防御縱深,短短兩天士氣就崩了。

于是乎,在短短半個多月的增兵填補戰線運動相持中,袁軍兩萬多人,就因為機動不到位、撤退動作不及時,被漢軍全殲。

此次河東河內并州戰役開打以來,關羽一方先在端氏、蠖澤殲滅并州兵數千,又在石門、沁水、野王累計殲敵一萬、野王城外野戰殲敵一萬余。最后加上河內郡野王以西和河東東垣全部光復的兩萬多。

袁紹陣營在一個月之內,五萬有生力量被殲,還丟失了野王以西的全部土地。雖然轉入了互相填滿前線對峙區的靜態相持階段,士氣卻是低落得可怕。

加上“長平之戰”的歷史陰影,袁紹陣營上下都覺得根本不能再打,只能死守。

隨著十二月份冬雪越來越緊、沁水斷流、太行山封凍,關羽和諸葛亮也只能暫時停下腳步,相持到春天稍微暖和一些,再圖謀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