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三百六十四章 互相扶助

第一卷小兵君臨第三百六十四章互相扶助

書名:

第三百六十四章互相扶助

劉易讓荀彧寫的告示,只是略為提到了一下振濟流民之事,要如何振濟,卻沒有透半點。而且,布告上還特別的指出了成立專理官衙,要把不聽從安排的流民以黨同黨逮之。

嗯,這樣說,似乎有點過于強迫了。

按照流民們的理解以及他們親身的經歷,官府所謂的專理官衙,所謂的安排,恐怕也會像往常的那么,為了預防流民聚集鬧事作,隨便找一個地方把他們丟在一起,最多就是剛開始的時候隨便給一點食物,之后,便會對他們不理不聞了。

對于他們這些流民來說,他們自己也明白,他們也有這么多人,哪怕是一人一口,都要吃多少食糧啊?所以,官府說什么的振濟,呵呵,那只是說說的,根本就當不得真,誰會有那么多的余糧來白白讓他們吃呢?

說真的,如果不是說到要以黨同黨逮之,今天怕是也不會有五、六萬的流民聚集在這洛陽城之外了。當然,振濟那兩個字,也是吸引他們來的一個原因,畢竟,他們都已經難以再活下去了,不管朝廷官府是不是真的要振濟他們,來看看也好。

劉易之所以讓荀彧如此寫告示,劉易只是想一步一步來,總不能一開始就對大家說,我劉易出錢出糧,救活你們所有的流民……呵呵,如果真的要這樣告示的話,怕今天這里就不止這五、六萬的流民了。怕是那些在洛陽城內免強還能有點活路的流民,都要爭先恐后的涌出城來,等待劉易的振濟。

不管是流民也好,原住民也好,只要是困難的,難以再生存下去的,沒有了活路的,劉易都可以振濟他們,但是,那些還有生計活路的,劉易又何必去接濟他們?所以,劉易的意思,暫時就只是救濟那些已經生存在亡邊緣線上的那一部份人。在洛陽已經找到事做,就算是艱苦一點,總能靠自己雙手掙到一口飯吃的,又何須劉易的救濟?劉易又何必增加自己的負擔?

要知道,劉易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好人,劉易的目的,是要從這洛陽城內獲取大量的財富,可不是跑到這里來做大好人的。大漢天下百姓,有千千萬萬,其中受災困難的何其多?劉易又怎么能真的一一去救濟呢?

像劉易在巨鹿郡,劉易可是為了提升自己在民間的聲望,才會那么大公無的去救濟,并不是做濫好人而去振濟巨鹿郡的百姓的。再說,劉易在巨鹿郡又不是沒有撈到什么的好處,通過巨鹿官府及耿家,事實上,劉易就已經把巨鹿郡變成了自己的一個糧食生產基地,說實話,如果巨鹿郡不是正處于一個異常重要的戰略位置,在那兒將來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恐怕劉易也會把巨鹿變成是自己一個地盤。只可惜,從那兒的地理位置來看,容易受到四面八方的包圍,易攻難守,哪怕是建起一座棱堡,怕也難以長期穩守,因為別人會切斷巨鹿和外界的聯系,棱堡縱是再堅固,也難以守得上一年半載。如此,劉易才會把巨鹿郡當成是劉易近三、五年來的一個糧食生產基地。

另外,在涿郡涿縣大澤坡就更加不用說了,劉易如此不惜血本的廣施糧布粥,那可是為了自己能夠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立身之所才如此做的。

救濟洛陽的百姓,也是同一道理,利用百姓提高自己在民間的名氣聲望的同時,也是為了自己能夠在洛陽快速的成立一支軍隊,與及,為自己所計劃的,發展第二個基地收攏一些必不可少的人力。就如涿郡涿縣大澤坡一樣,想要成立一個基地,沒有人是不可能的,涿郡涿縣大澤坡現在發現到有了好幾萬人,怕不久之后就上十萬人,有了人,才有可能做得成事。

而洛陽的這些流民,將會是劉易今后建設第二基地的人力基礎,有了這些人,就等于節省去了建設涿郡涿縣大澤坡基地時缺少人力的那一個環節,省去了再招募人手的那一個環節。

并且,劉易在洛陽收攏的這些流民,也會比涿郡涿縣大澤坡基地的那些百姓會更加的純粹。因為這可是在他們頻臨饑餓至死的時候,劉易從死亡邊緣將他們拉回來的,并不是像涿郡涿縣大澤坡基地的那些百姓是純粹招募回來的。今后,這些在洛陽生活不下去的百姓,只要死心蹋地的跟著劉易,劉易讓他們往東,他們絕對不會往西。

所以,把這次洛陽的流民振救管治好了,他們就是劉易最忠誠的追隨者。

現在,張鈞對他們說劉易不但要安置好他們,還要讓他們不會再受饑餓之苦,如果這是真的話,他們又豈能不感劉易?

劉易見到流民之間有了一點動,便對也要隨同一起來的張芍打了一個眼,讓她去把張鈞扶起來。

在這個時候,讓這些流民知道自己的安置計劃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了,所以,劉易才沒有讓人阻止張鈞的說話。

劉易策著他那雪白的戰馬,如鶴立群的緩緩走進了流民之間,待引來四周的流民目光之后,劉易才說道:“在下就是劉易,大家可能不認識我,但應該多少也聽說過我的名字了。沒錯!剛才張鈞大人說的是真的,今天讓大家集中出來這洛陽城外,就是想帶大家去安頓好,只要到了地方,馬上讓人開始煮粥,人人都有份,管飽,而且,不是一頓,天天都會有吃的。”

天天有吃的!這比什么都重要,這些流民,一聽到這句,幾乎全都眼睛一亮,似乎剎那間就恢復了一點生氣,目光也不像剛才那么的呆滯了。

呵呵,這些流民,可以說大多數都已經餓得頭暈眼,有些人,甚至兩三天都沒有吃過東西了,因為餓了就喝涼水的關系,其身體都有點浮腫,如果再不到食物,怕還真的要餓死了。現在聽說有吃的,這要比什么都重要。

“不過,布告上的,大家都看了吧?你們能夠集中在這城外來,那就表示就算是不認識字的,也聽說了。所以,有一條,你們必須要做到的,那就是一定要聽從我的安排,如果不聽從安排的,那對不起,我劉易的糧食也不是隨便讓你吃的。明白了嗎?”劉易提高了一點聲調說道。

“明白了!”

“只要有吃的,一切聽從劉易大人的安排。”

“愿從劉易大人之命是從……”

劉易四周的流民,紛紛的給劉易跪下表態,他們的聲音雖然不是太過中氣十足,但是卻顯得尤其的堅定。

“好!現在我說一點,你們每一個人都要緊緊記牢,一輩子都不能忘記。”劉易牽著戰馬,滴溜溜的轉了一圈,目光也隨著審視了一圈,然后用真切的聲音道:“不管你們出于什么的原因,也不管你們出自哪里,不管你們原來是什么人。反正,你們愿意接受我劉易的救濟,愿意聽從我的安排,那么,從今天開始,我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就是兄弟姐妹,每一個人,都要像親兄弟親姐妹一樣,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從今以后,你們要做到共進同退,攜手一起度過這一次的難關。”

劉易的這一翻話,讓所有的流民百姓都有點不太明白,大多數人都在四顧茫然,因為他們真的不太明白劉易把這些說得那么隆重的真正原因。

一時間,不少流民都在小聲的頭接耳,似在互相詢問一下他們明不明白劉易說的這翻話是什么意思。接受劉易的救濟及安排,和大家是兄弟姐妹有什么的關系么?他們還以為劉易會提出一些什么很讓人接受的事呢。比如一些富戶人家,他們給予一些別人好處的時候,便會要求別人要如何如何的報答他。

“安靜!”劉易沉聲喝了一句道:“人有旦夕禍福,天災,世事無常,在所難免。你們為什么要來到這里?為什么要離開各自的家鄉千里迢迢來到洛陽京城?無非都是天災,你們在自己的故鄉已經過不去了,活不成了,才會背井離鄉,來到這里,其中的實情不說也罷,反正,最重要的,不管出于什么的原因,你們現在是在一起,都是一樣的,生活無依,連生存都已經有困難的或者難以再生存下去的人。你們……同是天涯淪落人!”

“我為什么要如此要求大家呢?”劉易不讓有人出言說話,緊接著說道:“很顯淺而見的道理,因為,我劉易安置你們,供應糧食給你們,讓你們可以保住命。可是,你們都要明白,安置是暫時的,糧食也不是我劉易變出來,或者我一個人能種得出來的,這些糧食,都是我劉易拿出白的銀子去買回來的,而我劉易,也不是一個富可敵國的富翁,人力有時盡,也不可能永遠的救濟你們,到時候你們要怎么辦?所以……”

劉易頓了一頓:“所以,你們必須要自救,就像我在巨鹿郡對巨鹿百姓說的那樣,你們一定要自救,這樣,才可以有出路。不過,如何自救呢?首先的一點,就是你們每一個人都要做到親如兄弟姐妹,團結起來,才有可能做得到自救,團結起來,你們才有力量去自救!要不然,你們統統都等死吧,而我劉易,也沒有必要費那么多的錢糧來救你們了。”

劉易說得已經很明白了,原來跟著劉易的典韋、文丑等一千來官兵,比這些流民的覺悟要高一點,劉易雖然不是對他們說的,但是他們卻首先明白了。因為,他們跟著劉易的這一段時間里,他們在一起相處的這段時間里,的確有劉易所說的這種感覺,雖然沒有像劉易這次說得這么通透明白,但是他們已經做到,大家在一起就真的如兄弟一樣團結一致的。

流民之中,也有不少人開始明白,但是大部份人都是似懂非懂的。

劉易跳下馬,然后大步的走到了前面的一個漢子的面前。

這個漢子,約三十來歲,不算很高大,并且身形瘦削,特是他的臉骨,瘦得面骨都突了出來。

劉易推了他一把,把他一推推得并點坐到在地上,但他還原是蹬蹬的退了兩三步才站穩,面上卻一臉驚訝的看著劉易,他不明白劉易為什么要突然推搡他。

“你叫什么名字!”劉易指著他大聲問道。

“小、小人叫畢慶……”

劉易不待他再說下去,怒指著一個坐在地下一臉污垢年約十二、三歲的小孩道:“你認不認識他?”

“不、不認識。”這叫畢慶的瘦削漢子見劉易發怒,口齒都有點不清的說道。

“哼!那好,你不認識他沒關系,以前你怎么做也沒關系!但是,本大人剛剛說了,你們在一起就要像兄弟姐妹一樣,要互敬互重,互相幫助,攜手共度難關,可是你是怎么做的?這位小兄弟,他的可能是摔傷了,剛摔倒在地下,想拉著你的站起來,可是你是怎么做的?非擔不伸手一只手扶他一把,反而把他甩開了,哼,你就這樣對待兄弟的?如果你真的不懂我所說的,不懂什么是兄弟姐妹,那么我出錢出糧救你還有什么意義?”劉易抬頭,對著在場所有的流民道:“不管你們以前如何,但是從今后,不管你們自身有多大的困難,哪怕是面對死亡,也不能把兄弟姐妹拋下!因為!你們!再也回不去了!現在在一起的,就是你們以后可以互相依賴,一起生活的兄弟,一起生活可以依靠的親人。現在,大家都明白我所說的么?”

“你又明白要怎么做的么?”劉易再面對那個叫畢慶的漢子道。

這個叫畢慶的漢子,此刻已經滿臉羞愧的低下頭,卟嗵一聲跪到了劉易的面前回答道:“畢慶明白了,知道要怎么做了。”

“哪還不做?”劉易轉身,躍上戰馬道:“在城西南的方向,大約二十多里遠的地方,有一個叫洛南小鎮的地方,那里,就是安置大家的地方,我會在哪里建造一個流民營,讓大家暫時可以在那里棲身。”

“謝劉易大人。”

“不急著謝,我知道你們現在都餓得頭暈眼,但是,絕對要走到洛南小鎮才可以生火造飯,才可以布粥施食。現在……”劉易抬手環指了一下在場的幾萬百姓道:“還有力氣的,身體稍為強壯一點的,負責照顧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小孩先行,隨后,不能爭先恐后!大家要互相幫助,一起走到二十里外的洛南小鎮,不許丟下一個人,準備出發!”

這些流民,現在總算完全明白劉易所說的那一翻話的意思了。特別是劉易所說的,你們再也回不去了,現在大家在一起的就是兄弟姐妹的話,讓他們的心里都狠狠的震動了一下。因為劉易說的可是實情啊,因為的確是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現在,他們都是無家可歸的流民,都是饑腸轆轆的沒有明天的流民,他們都同是天涯淪落人。再加上,劉易所說的,今后他們將會呆在同一個流民營,也就是說今后要一起生活了。那么,在一起生活的人,就是兄弟姐妹,要互相幫助提攜一起共度難關,這些話,都沒有錯。

如果他們這些天涯淪落人自己都不團結,各自自自利,連向同伴伸一伸手都不愿意的話,那么劉易又何必費那么多的錢財來振濟這些自自利的人?

這些流民,終于明白了劉易說這翻話的苦心,開始自發的行動起來,開始自發的互相扶持起來。

老人孺,行動不便的人,被一些還有氣力的青壯或扶或背,跟著一千多官兵后面,往洛南小鎮出發。接著跟去的是一大部份小孩。劉易帶著在二百騎兵在后面壓陣。

本來是一些全國各地,來自五湖四海的流民,他們互不認識,松松散散的聚在一起,有如一盤散沙,要讓他們有秩序的集體一起遷移到離洛陽二十多里的洛南小鎮,不說他們愿意不愿意,就算是想去的話,怕是都難以全部人都可以去得到。

老弱孺,他們哪里怕還能像年輕人一樣,可以走那么遠的路?更何況他們又都是饑餓的狀態之下?

而劉易,之所以不讓這些流民先飽餐一頓再到二十里外的小鎮去,其實也只是想讓這些流民明白一個道理,他們的活命口糧是多么的來之不易,要讓他們永遠都緊記著,在他們將要饑餓得垂死的時候,是誰給予他們的幫助。讓他們餓著肚子走二十多里,也是想讓這些互不相認的流民,慢慢的形成一股向心力,在相互熟悉的同時,也能明白到,流民互相之間的幫助是多少的重要,讓他們都能明白,團結的把力量合起來的時候,會爆發出一種強大的力量。

早上出發,走了足足兩個時辰,正好是正午時分,流民隊伍才慢慢的到達洛南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