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四百零七章 出使遼東

“好了,根據我們主公的指示,我等率軍到達幽州,來到這山海關,可不是讓我們來被動防御,而是讓我等主動出擊,就如當年出征西北大漠,消滅匈奴人一樣,這是一次征伐。△,如今,估計整個朝廷,也正在做著動員呢。”戲志才止住了眾人的竊笑,一臉嚴肅的道。

“說的也是,高順大哥也說了,我們的北面長城防線,足有千多兩千里,很難對關外的烏桓異族做到全面的防御。他們這一次集結了前所未有的龐大兵力,甚至可以對我們新漢朝北面的長城段等各個關口進行全面的攻擊。我們防得了幽州也防不了并州。所以,我們必須要化被動為主動,盡可能的將我們的危機化解在長城之外。”趙云也沉穩的道。

“所以嘛,公孫將軍是否要跟你的本家兄弟聯系聯系?最起碼的,得要弄清楚他的意思。”戲志才望著公孫瓚道。

“哦?戲軍師,你的意思是說,讓我去見一見公孫度?”公孫瓚猜測道。

“嗯,最好能去見一見他。”戲志才慎重的點點頭道:“因為公孫度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我們這一次與烏桓人之間的戰爭。并且,我們是否能夠從此真正的一統大漢北方,此公孫度就是一個關鍵。”

“可是……”公孫瓚有點猶豫,為難的道:“戲軍師,公孫某與遼東公孫度實在沒有什么關系啊,就算我去見了他,又如何探問他的意見?那個……軍師。那動嘴皮的事,我、我不好說啊。”

“哈哈。公孫將軍,這世上還會有什么事讓你為難的么?”戲志才見公孫瓚一臉靦腆的樣子。這個時候的公孫瓚哪里還有當日的一代梟雄之姿?看來,他真的已經適應了現在的這個統軍軍將的身份了。

“好了,公孫將軍,其實呢,你去見到公孫度,并不用直接問他對關外異族人的意見。而是直接跟他談一談我們新漢朝。這個,到時候,會派一些對我們新漢朝的政策比較熟悉的文官陪同你一起去的。那些,就交給我們的文吏去說。總之。你去說服他,讓他歸順我們新漢朝。”戲志才認真的道。

“什么?說服公孫度?讓他歸順我們新漢朝?這、這不太可能……”公孫瓚不假思索的搖頭道。

“不可能?為什么說不可能?你沒有去試試,怎么說不可能呢?這個世上,什么事都有可能發生。沒有不可能之說。”戲志才擺手道:“公孫將軍,你想想,其實,不管公孫度是一個什么樣的態度,我們都要主動出關進擊烏桓族人大軍的。而這一次征伐烏桓族人,必將會如我們當年遠征大漠一般。將會徹底解決塞外異族的問題。到時候,必定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們主公,恐怕亦會親來參與這次對烏桓族人之戰。到時候。關外異族必然順服于我們新漢朝,整個關外北方,必將納歸于我們新漢朝的版圖。這一點。其實并非現在才有此說法計劃的,我們主公。早就已經有這個計劃,早晚都會征討烏桓。統一北方的。現在,只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總之,不管如何,烏桓人若不歸順,必被滅。”戲志才帶著幾分殺氣的道:“想想,整個北方,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么,處于遼東的公孫度又如何?你以為,他還有什么可選擇么?所以,目前的形勢,讓公孫度只有三條路可走。一個,是最好的選擇,便是馬上歸順我們新漢朝,然后再聽從我們新漢朝的調遣,參與統一北方異族的戰爭,從中立功,如此,新漢朝必然不會虧了他。第二,公孫度就是完全站在我們的對立面,與烏桓人一起,與我們交戰。但是,若如此的話,他就等于是自絕后路,將來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戲軍師,這個應該不太可能的。公孫度畢竟是我們漢人,我們公孫族人,世代與關外異族為敵,可謂是死敵。這些年,公孫度也數度小規模的向烏桓人進攻過。所以,我想他應該不可能會與烏桓人結盟攻擊我們的。”公孫瓚插話道。

“戲某知道,要不然,便不打算請公孫瓚將軍你去一趟遼東見公孫度了。而是我們的大軍先去解決了他,以免我們在攻打烏桓人的時候,他會在我們背后給我們一刀。”戲志才繼續道:“那么,第三,他就是想保持中立,不參與這次的戰爭,想據遼東自立。如果他想這樣,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新漢朝,絕對不會再讓我們大漢當中,還有不歸順新漢朝,不聽從新漢朝號令的諸侯存在。就算我們暫時不會對他動手,日后,也必會滅了他。所以,公孫將軍,你前往見公孫度,最為主要的,是讓他認識到他現在的處境,幫助他看清楚如今的天下大勢。”

“末將明白了,如此,某便擇日出關,往遼東一趟,前往見公孫度。”

“好,我們等你的好消息,不過,給你的時間不會太多,最多是五天,如果五天不回來,我們也得要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了,我們這幾天,會制定好如何出關作戰的計劃,亦是做好最后的準備。你不回來,我們也要率軍出關了。”戲志才道:“今天來不及了,我已經給你安排好了人,明天一早就出發。路上要小心,公孫度應該不敢拿你如何,但是得要小心滲透到遼東的烏桓奸細。”

“哈哈,戲軍師請放心吧,對于異族人,不管他們來明的來暗的,公孫某也從來都沒有害怕過!”

“好那就這樣決定了。”戲志才決定道:“希望公孫度能識事務者為俊杰吧。”

其實,公孫度還有一個可能,戲志才沒有說,那就是公孫度往高句麗方向躲避新漢朝的兵鋒。如果公孫度率其軍馬進入高句麗發展,這對于新漢朝來說,就是一個最壞的結果。因為高句麗的地理形勢,實在太過險惡復雜了,如果讓公孫度逃到了高句麗,那么新漢軍想要將高句麗納歸新漢朝的版圖,怕就得要花費不少功夫方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