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四百七十八章 烏桓會師

劉易決定先征鮮卑族的決定是對的。

因為,不管新漢軍與烏桓部族大軍如何交戰,鮮卑的部族大軍都會在旁虎視眈眈。若新漢軍滅了烏桓部族,鮮卑部族,肯定也是兔死狐悲,會對新漢軍特別的警惕。那時候,新漢軍要滅鮮卑就困難了。

鮮卑部族一旦感到情況不妙,直接往林海雪原里一躲,新漢軍又如何去追?

自己軍力強大的時候,自然不愿意與敵方周旋克廝磨時間,最好是直接一棒子將對手解決,然后,開始著手對地方的統治。

實際上,又會到了劉易之前所考慮的那個問題。一旦新漢軍大勝烏桓部族,將烏桓滅了。那么鮮卑族,在后面看著,他們一旦害怕了呢?一旦見機不對,直接前來投降呢?那么劉易又怎么辦?接納他們或者是不接納呢?

要知道,現在大漠的異族人,的確已經開始獲得歸順新漢朝之后的種種好處。就比如今年的情況吧。大漠草原上的牛羊等牲畜的疫病,同樣影響到了西北大漠上的異族部落。可是,西北大漠異族部落的損失,卻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損失沒有烏桓部族等部族的大。因為新漢朝及時派出了不少懂醫治牲畜的郎中醫生,為大漠上的異族減少牲畜疫病的流行擴散。起碼,教會了大漠↖異族人的衛生方面的一些問題。

當然,還有一個是最為重要的,因為西北大漠異族有新漢朝的扶持,就算他們的牲畜都因為疫病而死光了。那也沒有關系啊。起碼,在他們地區設置了官府官衙的新漢朝官府。是不會不管他們的。如果真的疫情嚴重,官府會有一定的補償。甚至,會有糧食救濟,助他們渡過這一個寒冬。待寒冬過后,新漢朝官府,也會為他們安排跟著下來的生活工作生產事宜。不會讓他們對未來看不到希望的。自然,新漢朝官府如此做,也并非全是做好事的,現在為西北異族人提供幫助扶持,只是讓他們先欠著。慢慢的償還。但是,對于西北大漠的那些異族部落來說,有了新漢朝官府的扶持,那么他們就不會擔憂太多,不用再擔心沒有物資過冬。

這是一個保障。相信,投靠歸順了新漢朝的異族人現在的生活是如何,如何一天比一天好的事,早已經傳到了草原上的異族部落上。

如此一來,估計有不少異族部落。他們可能會當新漢朝是冤大頭,借著投靠歸順的名義來向新漢朝索要好處的。這樣的部族,也不是沒有。

新漢朝也不是后世的華夏,不是錢多人傻的朝廷。對于那些異族部落。新漢朝官府的官員,自然是洞若觀火,知道得一清二楚的。

對于這樣的異族部落。要處置他們還真的很容易。比如,先接納了他們的歸順。然后,按新漢朝的政策去管治他們。如此。在登記造冊,登記戶籍的時候,便可以順審問考察一下這個部族的性質。如果這個部族的性質,本性還是純良的,那么好辦,將他們視為一般的異族子民來治理何好。可若是那些異族部落,本身就是一些極端惡劣的部落。那么恭喜他們,他們可以徹底得到解脫了。

對于這一點,新漢朝對異族人來說,是相當的嚴格的。因為,新漢朝絕對不允許那些兇殘暴虐的異族人在存在于這個世上。

可以說,如果那些惡劣兇殘的異族部落,也想前來索取新漢朝的好處,那他們就是自投羅網。

而對于那些本性不壞的異族部落,他們一旦接受了新漢朝的統治,那么他們就再也沒有辦法弄出什么的事兒來了。除非,他們要造反,要不然,就只能乖乖的,學習漢人的文化文明,接受漢人的思想教育,慢慢從根子上漢化。

但這些,一切,都是針對一些其部族并不算太大的異族部落。而像鮮卑族這樣的一個大部族,如果其部族當真的在看到形勢不對的時候,舉族歸順新漢朝,那就真的會給劉易帶來一個較為麻煩的問題及決擇。

因為鮮卑族,因為其與漢境相隔較遠,被匈奴人與烏桓人分隔開來。所以,起碼,他們在這之前,對大漢并沒有造成什么的危險。漢人與鮮卑人之間,似乎并沒有什么的仇怨。就算有,便也都是個別的,是間接的。

比如,劉易知道,現在的鮮卑族當中,應該是有不少奴人奴隸的。但是,這些漢人奴隸,應該并非全都是鮮卑人捉去的,更多的,應該是從匈奴人與烏桓人的手上買過去的。

沒有直接爭執仇怨的一個異族部落,而劉易也知道,這個異族部落,以后將會給華夏漢人帶來極大的禍害。如果他們現在要歸順新漢朝,劉易要接納嗎?

一定接納,而劉易也不太可能將其部族像對待一些小部族的那樣處理。因為在鮮卑部族生活的地方,恐怕極少漢人在生活。小量的漢人與其部族生活在一起,能影響得到鮮卑大族么?說不準,過不了多久,漢人反被胡化了。

所以,對于鮮卑族,自然是不能接納,劉易認為,除非他們的部族,永遠都控制在一定的人口基數上面,否則,絕對不可以養虎為患。絕對要先將未來的禍害滅于搖籃之時。

現在,劉易覺得,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直接將鮮卑族滅了。

因為現在,新漢軍可以打著鮮卑族聚集大軍與烏桓大軍聯手意圖進犯新漢朝的名義來滅了鮮卑族。當然,劉易認為,這也還真的不是自己沒事找事,故意陷害鮮卑族的。而是鮮卑族一定有著與烏桓部族大軍聯盟進犯大漢的協議。有著對大漢的狼子野心。

所以,鮮卑族,是新漢朝的敵人。新漢軍攻擊他們。滅了他們,他們也無話可說。因為。沒有說,他們鮮卑族就可以入侵大漢。而大漢就不可以入侵他們的吧?惹惱了劉易,劉易也絕對做得到,咱根本就不用什么的名義來滅你鮮卑族,咱就是看你不順眼,說要滅你就滅你。

劉易決定了下來,下面眾將都沒有異議。為了避免之前高順遇襲的事再發生。高順親自率人,早一步率了整整一軍的斥侯偵察兵往北方草原探索。一個是探尋逃走的樓班這一支烏桓大軍是否當真的按劉易所猜想的那般,已經穿過了重重大山,趕往與赤峰山南面的蹋頓會師。另一個。是為新漢軍攻擊鮮卑族而去刺探軍情。

首先要刺探清楚,這一次鮮卑部族集結的實際地點,以及鮮卑部族集結地點的地形等等。其次,早好還是混進鮮卑的營地,探清楚他們的族人有多少,有多少軍馬,戰力又如何等等。弄清楚這些,新漢軍就可以做得到知己知彼,方可以有針對性的。一舉滅了鮮卑。

劉易知道,高順這一次出關肅清烏桓族受挫心里不好受,心里肯定是憋著一股氣想要為新漢朝立功。為他之前的犯錯而贖罪。所以,劉易并沒有阻止他。只是讓他小心一些。

劉易知道,鮮卑族,他的部族不及匈奴人及烏桓人那么的壯大。但是,論部族軍馬的戰斗力。鮮卑族肯定要更勝匈奴、烏桓。這是一個不對好對付的敵人。

當然了,現在。留在天鎮等閼氏族的十萬騎軍到來的新漢軍將士,也不會閑著。因為到了這個草原上,天氣與在大漢境內的天氣有了極大的變化。非常的嚴寒,在這嚴寒的冬季,在漫漫的冰天雪地里行軍,是一件很考驗新漢軍意志的事。他們現在,得要全部換上更加溫曖的厚棉衣,增加他們的保曖設施。

另外,在這里等著,也是等草原上的積雪更厚一些,到時候,可以滑雪行軍。嗯,新漢軍騎軍的戰馬,當中有一部分是南馬,不耐寒,估計,要留下不少戰馬在天鎮,甚至要趕回關內去。所以,到時候,實際的騎兵,不會有想象當中的那么多。

糧食、軍備等等,這些工作,每一項都非常重要,因為真正在這嚴寒的世界當中,不認真做好每一個工作,到時候,吃虧的只會有新漢軍將士自己。

想想,到了更北的北方森林里,氣溫估計最低都在零下二、三十度之下。到時候,新漢軍的將士,在野外撒一泡尿,可能都會出問題。想想,撒一泡尿,小jj居然掉了,從身體脫落,那多恐怖啊?如何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解決吃喝拉撒的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還好,因為有了以前在寒冬遠征西北大漠的經驗,許多當年參加過遠征西北大漠的將士,會給沒有在寒冷地方作戰經驗的將士講解經驗,劉易相信,新漢軍一定會克服困難的。

且說,那天樓班灰溜溜的,不甘心的往北撤軍,撤入到深山當中。

他的內心里,其實還真的不想就如此撒走的。因為這么一撤,他的戰略計劃就算是徹底的完了。而他苦心策劃的,擊敗了一支新漢軍的勝利,似乎這個勝利的意義也不是那么大了。

現在,樓班的心里,還真的有點后悔。后悔什么?他有點后悔自己是否是太過急功近利了。后悔自己,是否不應該攻襲高順的那支新漢軍。

樓班知道,因為攻襲高順的那支新漢軍,從而使得他的部族大軍暴露了出來。其實,他現在才認為,他不應該過早的將自己的部族大軍暴露出來的。他應該先避著高順的新漢軍,藏在暗處,直到等新漢朝的援軍開進了幽州甚至是遼東之后,他才突然的暴起,再攻襲高順的新漢軍。

事實上,樓班還真的可以做得到的,只是他能夠再耐心一點。因為,高順率軍從代郡出關,他的計劃,只是肅清沿著長城之外的一些烏桓部族,他并沒有留意到,在長城外的山林當中,還藏著一條數十萬騎軍的烏桓大軍。

如要等劉易進入了幽州,從山海關出關,到了遼東之后,樓班再突然出兵攻襲高順,再進攻開鎮。到時候,新漢軍怕還真的難以在短時間之內派出援軍來救援天鎮。說不定,還真的可以讓樓班奪下天鎮都說不準。另外,還有就是,樓班完全可以不理會高順的這一支新漢軍,直接揮軍進攻天鎮,如此兵出突然,相信天鎮都還沒能做好準備,天鎮就被樓班奪去了。等奪了天鎮,再回頭來攻擊高順的這一支新漢軍也為時不晚。反正,樓班覺得,自己居然會這么的蠢,好好的一個形勢,居然要弄到自己主動撤離,避開新漢軍的大軍的兵鋒。

心里憋屈啊。可是,現在再叫樓兵率軍出山與新漢軍大戰一場,他卻又不敢了。

主要的是,樓班現在軍馬就只有這一點了。放在十年之前,他手下如果有這三十多萬的部族大軍,那他就是草原上的真正霸主了。可現在,他的這三十多萬的部族大軍,還真的算不上什么。

他損失不起。嗯,新漢軍不愿意順便犧牲損失自己的將士,但他樓班,卻是直接的損失不起。現在,在攻打天鎮的過程當中,軍馬已經有所損失,這一次撤退,也有一部份軍馬是沒能逃走的。實際上,樓班現在的軍馬,已經不超過三十萬了。

還好,現在的這些軍馬,是樓班老子丘力居留下來的精銳,是樓班的老班底,戰斗力相當不錯。他率著這三十萬左右的軍馬到達赤峰山下,就算不能逼得蹋頓退位,但也足可以和蹋頓分庭抗禮了。

經過與下面的部族首領及軍將相議,樓班最終還是決定,放棄奪取天鎮的計劃,趁大雪還沒有完全封山,率部族大軍穿過大山,趕到赤峰山下的烏桓大營,與蹋頓會師。

對于這些山林,烏桓部族的人的確是相當的熟悉。他們根本就不用派人探路,隨便在這些茫茫的大山森林當中,都不會迷失方向,都能找到出路。

大軍穿過大山,也不用多久,數天之后,樓班終于率軍趕到了烏桓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