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大敗開羅帝國軍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大敗開羅帝國軍
作品:
作者:一級煙槍王
羅馬派駐埃及的大都督,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大公爵,安德烈亞大公爵。
他的公爵之位是繼承而來的,不過,其人倒也有一定的才能。但卻只是指民生內政方面的治理才能。又或者說,他更擅長于如何在埃及搞生產,然后再如何去盤剝埃及人。
他本人極其貪財,但是因為他能來事,自從羅馬帝國方面將他派到了埃及之后,每年從埃及搜刮到的錢糧,都要比以往派駐到埃及的官員多,這些年,他的確為羅馬帝國的國庫貢獻不少。
皆因他能搜括也能搞生產。正因為如此,他才深得羅馬帝國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的信任,對他中飽私囊的行為,也一直都是只眼開只眼閉。
現在羅馬帝國蒙受大漢帝國的強大威脅的時候,這段時間從埃及運送了大量的物資回羅馬帝國。這些都是安德烈亞大公爵的功勞。
埃及自從被羅馬帝國攻占統治之后,一直都是羅馬帝國的最大糧倉,如果沒有埃及的糧食輸送,那么羅馬帝國肯定不用多久就會陷入糧食緊缺的狀態,哪怕不會馬上導致羅馬帝國發生饑慌,但也肯定會導致洛陽紙貴,羅馬帝國的糧食價格會直線上升。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糧食的問題,那么羅馬帝國肯定就會因為糧食的問題而陷入一種混亂的局面。
對于這個問題,劉易以及大漢方面,早前倒還真的沒有意識到只要攻取了埃及,就等于是破壞了羅馬帝國的最大糧食供應基地。如果早意識到這個,或者了了解到這樣的情況,那么劉易估計早就派來更多的漢軍先占了埃及再說。這樣,向羅馬帝國的進攻會更加的有利。
實際上,對于羅馬帝國而言,埃及如果被漢軍攻占,那么就等于是釜底抽薪,從根本上致使羅馬帝國陷入不利之局。
劉易以前,一直都認為羅馬帝國如此強大,疆域遼闊,其帝國的糧食問題,不會太過依賴異地供應。所以才沒有想到先要切斷羅馬帝國的糧食供應的問題。
既然埃及于羅馬帝國如此重要,那么羅馬帝國在埃及所派駐的軍馬,其實一直都有不少。
常駐的軍馬,一般都會有二十萬以上。
羅馬帝國的海上航運,其實的確已經發展了起來,只不過還沒有像大漢的那樣相對較專業的戰船罷了。他們的船只,主要是用來運輸所用,將埃及的糧食運回到羅馬帝國。
所以,也一直來,也有數萬人的船隊水軍。
那些負責運輸糧食物資的數萬人馬不提,他們算不上是真正的水軍,只是一直在地中海海域航運而已。
那二十來萬的羅馬帝國的軍馬,除了其中的十萬人馬是常駐埃及帝都開羅之外,其余的軍馬,都是派駐在別的城鎮當中。
漢軍突然殺到了埃及,攻占了蘇伊士,安德烈亞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但漢軍的威名在外,他這個并不太懂軍事的駐埃及都督自然是不敢率軍前往與漢軍開戰。他而是先派人將漢軍殺到了埃及的消息傳回了羅馬帝國,請求羅馬帝國的指示及支援。
正也是安德烈亞并沒有第一時間對攻取蘇伊士的甘寧所部的漢軍發起攻擊,所以,才讓甘寧可以有時間有機會在蘇伊士一帶強征了那些民夫開掘蘇伊士運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要不然,甘寧所部的漢軍水軍,在要應付埃及方面的羅馬帝國軍馬的攻擊的同時,是不太可能馬上就對蘇伊士大運河進行開掘工作的。
當然,以上所述的羅馬帝國方面的軍馬只是羅馬帝國直接派遣的常駐帝國軍。但實際上,受安德烈亞所用的軍馬并不止這些。
因為,在埃及,羅馬帝國是名義上的直接統治者,亦是在埃及所得的利益既定者。可是,真正統治埃及的,卻是原希臘帝國人的后裔,也就是托勒密王朝的白人后裔。
他們敗于羅馬帝國,歸順于羅馬帝國,但他們在埃及已經落地生根,他們的子民亦有千千萬萬。
這些方面,前文已經略有提到過。
所以,治理埃及的真正的人,卻是托勒密王朝的后裔。
這里自不是說是托勒密王朝王室的血統后裔,而是指當初托勒密王朝時期的那些貴族,奴隸主,地主等等。
他們原來是希臘帝國時期遷徙到埃及帝國生活的人,后來在托勒密王朝的時期發展了起來。在托勒密王朝被羅馬帝國所滅之后,他們就歸順了羅馬帝國。
他們在埃及,擁有大量的財富土地,還有著許多奴隸。他們還擁有私人武裝。
擁有私人武將,這些都是這古時代特有的情形了。那些貴族、地方地主、豪族、奴隸主等等,他們擁有著這個世界上的財富,所以,肯定會養有自己的看家護院的私兵。
就如帝國的軍隊當中,除了當中的一部份的軍隊是直接受命于其帝國的中央集權、由帝國政權直接組建起來的軍隊之外,其實有很大一部份都會是那些帝國權貴的私兵。
就有如在華夏戰國時期,不是有戰國四大公子么?那時期,他們戰國四大公子,每個都擁有大量的所謂的食客,而這些所謂的食客,其實就等于是戰國四大公子的私兵。
現在的埃及,社會狀態其實還是奴隸制社會。那些權貴的私兵,實際也等于是他們的奴隸兵。
埃及那么多的貴族、豪富、地主等等,他們擁有的私兵加起來,那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但安德烈亞他并沒有第一時間命令號召這些地方貴族豪富等人的私人武裝。這個卻怪不了他,因為他面對漢軍的攻擊的時候,他真的不知道要怎么樣應對。直到羅馬帝國方面送來了十萬火急的命令,他才知道要將那些貴族、豪富等人的私兵都利用起來。
這樣,他才發出了召集令,命令那些地方貴族、地主等等將他們的私兵都集結到開羅來,準備對占據了蘇伊士的漢軍發起反擊,趕走那些漢軍,奪回蘇伊士。
另外,同時也給埃及所有的各個部族的首領也都發出了召集令。像提克尼科他們這些地地道道的埃及人部族,也同樣是收到了安德烈亞大公爵的命令。
在開羅附近的,不管是那些貴族、豪富也好,還是那些原埃及的部族也好,幾乎都聽從了安德烈亞的命令。將他們的私兵都帶到了開羅,慢慢匯攏在一起,讓安德烈亞所擁有的兵力,一下子達破了百萬大軍。
開羅方面集結了百萬大軍并不奇怪,因為就埃及而言,他們的人口大多都集中在開羅四周地區。以開羅為中心,附近的城鎮,都是一些相對較為繁華的地區。那些貴族權貴,都會集中在那些繁榮的地區生活以及發展。
而以開羅為中心,方圓數百里之內的那些原埃及部族人,他們直接處于羅馬帝國的政權的控制,也不到他們有什么的反抗之念,也只能聽從命令,率領他們的軍馬前往開羅集結。
其實,安德烈亞根本就不用一下子集結那么多的軍馬,有數十萬的軍馬的時候,他就可以向蘇伊士發起進攻了。但可惜,他雖然有一定的內政才能,可軍事上的確就是一個白癡,并且,貪財之人必是怕死之人。他不敢冒險,打算著以重兵的優勢,以絕對的兵力優勢,一舉奪回蘇伊士地區。
但可惜,他的軍馬是集結起來了,相對而言,他現在的軍馬兵力,似乎也要比在蘇伊士的漢軍多得多了。可他這個沒有一點軍事才能的都督,讓他統率上百萬的軍隊還真的有點為難了他。
若非他的羅馬帝國的軍馬原本就有統軍的將領,以及那些率軍來到開羅的貴族豪富他們自己能夠解決自己的私兵的駐軍營地,以及自行解決了軍糧用度的問題。恐怕這支百萬的軍馬就全都亂了套。
軍馬是有了,如何調節,如何調動他們出戰,如何處理好這百萬大軍的后勤,這個可是一個問題。
這樣一來,開羅的軍馬遲遲都沒能真正的向蘇伊士發起進攻。
這也給劉易收服那些埃及人部族時間。
當劉易所組建的埃及軍團浩浩蕩蕩的開向開羅的時候,安德烈亞還在焦頭爛額,不知道要從何著手去指揮這百萬的大軍。
原本,這應該是一場雙方軍馬兵力達到了百萬以上的大會戰。是漢軍進攻非洲大陸的第一場大決戰。
但是,卻呈現一個戲劇性的結果。
當埃及軍團一殺到開羅。
馬上就震驚了開羅的所有人,因為他們真的沒有想到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埃及人會背叛了他們,轉而投向了大漢帝國。
最終,還是羅馬帝國的軍隊的軍將,不等安德烈亞的命令,倉促之間率軍應戰。
可惜,他們的軍馬列序都還沒有調節好,亂成了團,軍不成軍。
被埃及軍團的大軍一沖擊,他們就抵敵不住,被殺得大敗,丟盔棄甲而逃。
有人逃,別的軍馬也跟著逃,慢慢的就形成了一股潰逃的洪流。
埃及軍團的氣勢上來了,還在抵抗的那一部份羅馬帝國的軍馬根本就抵不住埃及軍大軍的沖殺。
上百萬的羅馬帝國方面召集起來的大軍,就這么糊里糊涂的敗了,一天下來,就逃得無影無蹤。
開羅城倒還沒有攻下來,但是城外卻是一片狼籍,到處都是那些逃兵丟棄的營帳以及各種各樣的雜物。
當然,也俘獲了大量的逃兵,還有不少原埃及部族的軍馬當場倒戈投降,歸順了大漢。
另外,安德烈亞居然也逃了,他是在看到埃及軍團對他那在城外的大軍發起沖殺的時候,他就嚇破了膽,急急的攜帶著他這些年在埃及所搜刮到的錢財,在他的私兵的護送之下逃走了。
倒是原本在埃及統軍的一個羅馬帝國的軍將,在見機不妙,馬上關閉了開羅城城門,拼死敵住了埃及軍團的攻擊,勉強守住了開羅城。
這一場大勝,直叫提克尼科等一眾法老王感到揚眉吐氣,他們很久都沒有打過這樣暢快淋漓的大勝仗了。
尤其是百萬大軍的對戰,這個可是他們埃及歷史上從來都沒有過的。
他們被羅馬帝國壓迫了這么久,在此際,正面攻殺,大敗羅馬帝國的軍馬,這是他們的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更是他們推翻了壓在他們頭上的壓迫大山的勝利時刻。
這一戰,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原來他們的埃及人也是可以強勢的,也是可以打敗敵人的。
盡管開羅城還沒有攻下來,但是他們都有點失控了,就在城外舉行了一個全軍的狂歡晚會,徹夜狂歡,發泄他們心頭的壓抑之情。
如果城內僅剩的那不多的羅馬帝國的軍馬,他們有膽子在夜里出城來偷襲的話,那么這些埃及人恐怕就真的會樂極生悲。
劉易并沒有特意去提醒他們要警戒提防,因為劉易在等提克尼科這些所謂的埃及法老王的態度。
如果他們因為現在打了這么一場大勝仗,就自我膨脹,尤其是他們現在擁有著百萬軍馬,就自以為可以對抗任何的敵人。就開始對大漢帝國產生了異心,就想著干脆不再聽命于大漢,想要自己獨立。那么劉易也沒有什么話可說的,只能調來漢軍的大軍滅了他們了。
但假如說,在他們發泄過后,還知道他們自己的身份,還能清醒的認識到他們之所以能夠打勝這一場仗,其實并不是他們埃及人變強了,而是全因為有了大漢帝國的支持,他們才能夠打敗羅馬帝國的大軍。
如果他們態度依然不變,依然對大漢死心蹋地,那么劉易才會指示他們進行下一步的計劃,才會真正的讓他們獲得更長足的發展。要不然,他們要不被滅,要不就永遠做大漢的勞役好了。
劉易已經讓十萬漢軍精銳,暗暗的形成了一個可進可通的軍陣,只要這些埃及法老王們不前來表態,那么要不就向他們發起攻擊,要不就先行撤離。
劉易對這些埃及法老王進行一定的提防,是完全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