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七章 抽身之計

中軍大帳的這場明爭暗斗,讓顏良更加深刻的見識了袁紹集團內部的紛爭。

手下群臣在官渡之戰這等決定性的戰爭中,還依然為一己私利斗得你死我誤,袁紹的御下手段實在是讓顏良鄙視。

再加上袁紹又寵愛幼子,幾個兒子也不相和,如此危機重重的一個集團,將來就算是打敗了曹cāo,必然也必將難逃分崩離析的命運。

顏良意識到,他必須盡快的脫離袁紹,脫離這個到處是明槍暗箭的漩渦。

只是眼下時機未到,顏良卻還得稍稍隱忍。

顏良說袁紹的大軍是“堂堂正正”之師,雖然有拍馬屁的歉疑,不過袁軍人數上的優勢卻是壓倒性的。

曹軍盡管精銳,但數量上的絕對劣勢,卻也使曹cāo當真有些“螻蟻撼樹”的悲壯。

十萬袁紹軍浩浩蕩蕩南下,曹cāo不敢與之爭鋒,主動的放棄了白馬,率眾南官渡南撤。

撤退的途中,曹軍數度主動出擊,想方設法阻止袁軍進兵,但實力懸殊太大,最終不得不將數萬兵馬全部退回官渡主營。

官渡地處鴻溝上游,瀕臨汴水。鴻溝運河西邊虎牢要隘,東下淮泗,為許都之北屏障。

玉奪許都,必破官渡。

曹cāo顯然早就預料到會與袁紹在此決戰,故于建安四年時,就在官渡修筑了十分穩固的堡壘和完善的防御工事。

袁紹為了攻破官渡曹營,用盡了種種辦法,先是堆土山,居高臨下以弩弓手射曹營,結果被劉曄的霹靂車所破。

接著袁紹又暗挖地道,想直達曹營腹地,又被曹cāo在營寨四周掘壕溝所破。

十萬袁軍猛攻官渡兩月,依舊無法突破曹cāo官渡主營。

曹cāo的防御看似固若金湯,不過顏良卻很清楚,曹cāo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乏糧,只要袁紹一直跟他耗下去,曹cāo的失敗在所難免。

這ri午后,顏良派去暗中監視劉備的眼線帶回消息,說是劉備已經向袁紹提出請求,派他率軍去汝南,支援起兵造反的黃巾余黨劉辟所部,威脅許都之南。

“劉玄德,你終于坐不住了,我等了你很久了。”

顏良得知這個消息,馬上起身趕往袁紹中軍大帳。

汝南一郡位于許都之南,乃是袁紹的老家,四世三公的袁家,在汝南擁有著絕對的影響力。

眼下袁紹勢大,曹統區不少郡國都背曹投袁,汝南郡作為袁紹的老家,此時發生叛亂也是意料之中。

顏良記得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就是借著去汝南為名,成功的脫離了袁紹的控制。

熟讀三國的顏良,自然早就想到借用劉備這一招,趁機離開袁紹。

只是袁紹生性好忌,顏良怕他對自己的主動請纓有所懷疑,所以他就一直在等著劉備先出手,然后他才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中軍大帳內,袁紹正在伏案觀圖,內中只有許攸在旁陪著。

顏良入帳見禮后,便直接問道:“主公,末將聽說劉玄德向請公請纓,由他率兵去汝南統率劉辟諸軍,不知可有此事?”

“劉辟諸軍雖眾,可惜無人統領,既然玄德主動請纓,我豈有不允。”袁紹淡淡道。

顏良眉頭一皺,沉聲道:“主公,末將以為,劉玄德此舉可疑,主公萬不可應允。”

袁紹一怔,臉上露出狐疑。

旁邊的許攸,神色也是微微一變。

“劉玄德先后依附過公孫瓚、呂布、曹cāo,卻屢次背棄,可見此人斷無忠心可言,末將以為,他此番主動請戰,必是想借機背離主公。”

顏良“損”了劉備一番,不過他所說的這些話,卻也不是故意的中傷劉備,而是不爭的事實。

袁紹本是平靜的表情,很快yin了下來,低頭若有所思。

顏良趁勢又道:“實不瞞主公,前番白馬之役時,末將曾與劉備的義弟關羽交手,當時劉備聽聞關羽為曹賊效力,害怕主公聽聞會追究他,便再三懇求末將不要報知主公。”

“竟有此事?”袁紹吃驚道。

顏良先前雖然答應過劉備,不跟袁紹說關羽的事,但到這個時候,他也只能出賣劉備。

信義這玩意兒,也得看什么時機,在這個爾虞我詐的風云時代,盲目的信義只會讓自己死無葬生之地。

當年白門樓之時,劉備曾答應呂布向曹cāo求情,可轉過頭時,卻勸曹cāo殺呂布以除后患。

可見劉備也不是什么視信義如山的人,顏良跟他也沒必要講究什么。

“末將當時想大戰在即,內部的團結最重要,所以才沒將此事稟于主公,以免劉玄德心生不安。眼下末將聽聞玄德玉往汝南,這分明是害怕末將把此事暗稟主公,怕主公責怪于他,所以才急著想要逃離,主公若然應允,正中了玄德之計矣。”

袁紹恍然大悟,猛一拍案,“我待玄德不薄,沒想到他竟心生叛意,實在是可惡。”

被顏良說動的袁紹,惱火之下,當即下令收回成命,不準劉備帶兵去汝南。

垂首而立的顏良,心中在暗笑,盤算著如何讓自己取代劉備去汝南。

正這時,旁邊的許攸道:“玄德的用心雖然可疑,不過汝南的諸軍不可忽視,攸以為主公還是得派一員得力的將領,前往汝南統領眾軍。”

好你個許攸,我正愁著沒人替我鋪路呢,你這口開得及時啊。

“子遠先生言之有理,主公,末將愿率輕騎數千前往汝南,統領劉辟諸軍,與主公南北夾擊,共破許都。”

許攸話一出口,顏良便慷然請戰。

顏良的請戰,令袁紹精神為之一振,便轉向許攸:“子義想請戰前往汝南,子遠以為如何?”

“顏將軍乃大將之才,由他前往汝南最合適不過,攸以為可行。”

許攸回答的極是痛快,身為汝潁士人一員的他,當然巴不得顏良能把顏良從袁紹身邊趕走,如今顏良主動請纓,自然是正中他下懷。

“嗯,既是如此,那我就撥你輕騎三千,令你速去汝南統領劉辟諸軍,子遠,你可千萬別令我失望。”

許攸乃袁紹元老謀士,他都說行,袁紹當即欣然答應。

顏良馬上表了一番決心,聲稱必不辜負袁紹的重托。

袁紹正要改發將令,顏良卻忽然又道:“啟稟主公,末將對汝南畢竟不太熟悉,所以此番前往汝南,希望能以子遠先生隨行。”

許攸聞言變色,他原想把顏良趁機支走,卻怎料到顏良還要把他順便帶走。

顏良卻有自己的如意盤算。

官渡一戰的勝負關鍵,就在于許攸的背叛。

如果沒有許攸的背叛,曹cāo就不可能知道烏巢的虛實,也就無法取得火燒烏巢的奇功。

而沒有火燒烏巢,也就沒有張郃的臨陣投敵,更不會有袁軍的全線潰敗。

到那時,即使有荀彧和郭嘉所謂的“十勝十敗”說,即使袁紹有著種種缺陷,糧盡的曹cāo,也只有失敗一途。

官渡之戰,若是內部團結的曹cāo勝了,那統一北方后的曹cāo便將更加強大不可撼動。

倘若是內部紛爭不斷的袁紹勝了,雖然會盛極一時,但只要袁紹一死,整個北方又會大亂,介時顏良才有“渾水摸魚”的機會。

《三國演義》中的袁紹就是在官渡之戰敗后不久病死,雖然說是憂郁而死,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年勢已高。

所以袁紹就算官渡勝了,也活不過幾年,到時候袁家的分裂必是再所難免。

便是因此,顏良才決定把許攸這個勝負的關鍵帶走,順便也為自己收入一位滿腹韜略的天才謀士。

云軒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