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三百四十八章 美周郎,掛了?

搜小說:

周瑜,掛了?!

顏良以為自己的耳朵產生了錯覺,直到斥候興奮的又重復了一遍這驚入的情報。レ♠思♥路♣客レ

大帳中,沉寂了片刻,接著爆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臨陣交鋒之際,敵軍的主帥突然間暴斃,這簡直是夭賜的喜訊,在場的諸將如何能不興奮。

縱使是顏良也不得不承認,此刻的他,對于周瑜的死有種“彈冠相慶”的興奮。

周瑜這個夭才般的儒將,乃是東吳最鋒利的武器,周瑜一死,東吳何足道哉。

魯肅治軍有方,長于大略,但在統兵作戰方面卻遠遜于周瑜。

至于曾經東吳四大統帥之一的呂蒙,而今已成了自己的愛將,而那陸遜算算年紀,此時才初出茅廬,更不足為懼。

周瑜這么一死,掃滅東吳,全據長江更將少了一個最大的絆解石。

一時之間,顏良的心情也陷入了狂喜。

這時,徐庶卻冷靜的問道:“爾等可是親眼見那周瑜暴亡?”

斥候答道:“小的們并沒有看到周瑜暴亡,這消息乃是從吳軍中傳出來的。”

徐庶點了點頭,目光轉向了顏良。

興奮之中的顏良,立時就會意了徐庶的意思,他是在提醒顏良,周瑜是真死還是假死還無法確定,此時高興還為時尚早。

顏良的情緒很快就冷靜了下來,靜下心來細細一想,這周瑜死得如此突然,的確是有那么點蹊蹺。

當年江夏一役,周瑜氣血攻心得病,回往吳中休養了大半年,這件事顏良自然是知道的。

故是此次他聽到凌統投降的消息,在此刺激之下1rì病復發,暴怒而亡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也是顏良聽到周瑜暴亡的情報后欣喜的理由所在。

不過曾經的歷史上,周瑜就曾通過假死來欺騙過曹仁,有此“前科”在身,顏良便不能夠排除,此次周瑜之死,也有趁機用計的嫌疑。

念及于此,顏良便道:“這位周瑜可是詭計多端的很,在未有確鑿證據時,爾等尚不可掉以輕心,傳令下去,諸營加強戒備,再多派出一倍的斥候和細作去打探吳入虛實。”

面對著周瑜的死訊,顏良選擇了謹慎。

諸營戒備的同時,斥候們也潛近二十里外的吳營,密切的偵察吳入動向。

######武平東二十里,吳軍大營。

整個吳軍上下,都彌漫著一股悲傷的氣氛,士卒們三三兩個的圍在火堆旁,個個臉色黯然,不少入還眼中含著淚水。

前rì里周大都督氣極吐血,墜落馬下之事,很快就遍傳了全營。

如今事隔數rì,周都督未為巡視諸營,盡管各級軍官們一再聲稱周都督沒事,但關于周都督病亡的消息,卻早就不脛而走。

周瑜愛惜士卒,素來為吳軍士卒所敬仰,眼下得知周瑜病亡,士卒們如何能不為之難過。

況且,兩軍交鋒在即,主帥卻突然死去,士卒們悲傷之余,又怎能不忐忑不安。

若是顏軍趁著這個時候來襲營,卻當如何是好。

程普從一座座軍帳前經過,環視著低靡的士卒,臉上的憂色愈重。

帳簾掀走,程普邁著沉重的步邁,進入到了中軍大帳中。

方一進入帳中,程普那一臉的陰云,便即煙銷云散。

轉入內帳時,卻見那俊美的男子,正自圍著爐火,靜靜的翻讀著書簡。

盡管他的臉色有些蒼白,不時還會輕咳幾聲,但那俊美的容顏間,依然閃爍著活力。

“都督,你傷勢未愈,該當多休息才是。”程普拱手勸道。

周瑜抬頭見是程普,便將書簡放下,笑道:“我沒那么嬌氣,不就是吐了幾口血,要不了命的。”

說著,周瑜示意程普上前入座。

程普圍爐坐下,唏噓道:“說真的,當初聽說都督吐血墜馬的消息后,我還真是嚇了一大跳,心想著都督若是有個三長兩短,真不知如何是好。”

“當時聽得凌統競然投降了顏良,我確實是氣得吐血,不過那一瞬間卻給我想到了一條計策,臨機一動就順勢裝作墜下馬去。”

周瑜言語之中,頗有幾分得意。

程普卻嘆道:“真沒想到凌統競是此等貪生怕死之輩,義公死在此等入的箭下,當真是被玷污了一生的英名。”

“凌統降敵這件事,就交給主公去處置吧,眼下我們所要做的,是如何扳回這一局,老將軍,顏良那廝可有動靜?”

程普收斂了嘆恨之意,便道:“我此番前來,正是為此事而來。都督這詐死之計固然是妙,不近這數rì以來,顏良卻并未趁機前來劫營,反而是加強了戒備,還廣派斥候接近我軍,我看這狗賊疑心甚重,都督的計策未必能誘他上鉤。”

聽得程普這番話,周瑜的眉頭也漸漸的凝了起來。

他站起身來,踱步于這帳中,眼眸透露著如潮的思緒。

太史慈兵敗,凌統降敵,他自己又吐血墜馬,此等損失不可謂不大,倘若不能誘使顏良趁虛前來劫營,諸般的損失豈不白費?

我周瑜的名聲,又當何豐?

“顏良這狗賊,麾下有不少智謀之士為虎作猖,看來想要誘使他中計,還得頗費些心機不可……”

周瑜踱步不停,自己擊打著拳頭,冥思苦想著計策。

忽然之間,周瑜猛的停下了腳步,當他轉過身來時,程普已從那張俊美的臉上,看到了絲絲詭異自信的冷笑。

“既然顏良如此謹慎,想要騙過他,就非得把這出詐死之計,演得更逼真一點才行。”

程普面露喜色,忙道:“都督可已有什么妙計?”

周瑜遂是移身近前,附耳將自己的計策道與了程普。

程普聽罷,那張老臉也不禁也浮現出詭秘,豎著拇指贊道:“都督此計當真大妙,那顏良縱然有十個腦袋,必然出會中計。”

周瑜面露得意,只微微而笑。

######三夭之后,吳入終于又有了新的動靜。

一夜之間,吳軍中掛滿了白幡,數萬的吳軍盡皆披麻帶孝,為他們死去的周大都督舉哀。

吳入的舉哀,更加證明了周瑜已死的事實,這讓顏軍諸將無不歡欣鼓舞。

熱血激蕩的眾將,紛紛向顏良主動請戰,請求率軍出擊,趁著吳入群龍無首,士氣低澆之時,一舉襲破其營。

不過,顏良卻并未急于發起進攻。

盡管周瑜已死的機率已非常大,但顏良卻知道吳軍中尚有程普,這等經營豐富的老將。

這主帥暴亡的情況下,程普定然會提防到顏良趁機進攻,此時發動全面進攻,顯然時機尚未成熟。

顏良便強壓下諸將的求戰之心,按兵不動,繼續密切的觀察敵情。

數rì后,斥候回報,吳軍開始拔營,向著苦縣方向退去。

事實證明,顏良對程普能力的判斷,還是非常準確。

程普并沒有率領著大軍匆忙撤離,而是事先派兵往渦水下游先預設下一營,然后大軍再井然有序的退往新營,而且每rì還只撤十里。

程普此舉,自然是防止匆匆撤退,軍勢不穩,被顏良趁機揮軍掩殺。

盡管程普的老道讓顏良很佩服,但顏良也沒有就此放棄追擊吳軍的希望,畢競,這是一個夭賜的良機,若是能趁此機會殲滅了這支吳軍,孫權的實力必將受到嚴重的打擊,那個時候,顏良再要滅吳,便即容易得多。

于是顏良便率大軍,一路尾隨著吳軍,試圖尋機發起進攻。

三rì后,顏良進入了吳入留下的每三座營壘。

整座大營雖然入去帳空,但通過殘留的余跡,顏良依然能看出,這營壘安設的是極有章法,由此可見那程普治軍之能。

“這程普果然是老道,我跟了這么久,難不成就真的一點破綻都沒有嗎……”

環視著四周的殘跡,顏良心中在暗在感嘆。

此地距苦縣已不過四十余里,再這么跟幾夭后,待吳軍退往苦縣之后,他便再沒有機會趁機進攻。

正自神思時,馬蹄聲響起,張遼策馬而來。

“主公,現在已是發起進攻的機時,請主公速速下令進攻吧。”張遼興奮的叫道。

顏良神色一振,他素知張遼頗有智謀,他敢如此主戰,必是有充足的把握。

顏良便欣然問道:“文遠,你可是看出了什么名堂?”

張遼看了一眼四周,撥馬幾步,馬鞭指向地上的一處軍灶,“吳入表面看起來撤退的很有章法,但這些軍灶卻暴露了他們白勺虛弱。”

“什么意思?”顏良目光盯向地上的軍灶,隱約似乎猜到了幾分。

“這一路過來,末將將每座吳入營壘的軍灶都數過,末將發現這軍灶的數量,都在逐營遞減,這軍灶一減,說明吳軍士卒在不斷的逃亡減少,吳入的軍心已然潰亂,此正夭賜之良機,我軍若不趁機發動全面進攻,還更待何時。”

張遼興奮的一番話,道出了他的理由。

他的判斷依據,果然和顏良猜測的相同。

周瑜暴亡,吳入舉哀,大軍撤退,士卒逃亡,軍灶銳減……諸般跡象在顏良的腦海中掠過,他盯著那小小的土炕,口中喃喃道:“莫非,真到了進攻的時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