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席卷天下

第七百二十六章 末路諸侯

秦營,中軍大帳。

秦峰聞聽軍師有好計策先東吳一步得到江夏,大喜過望,急忙問道:“什么辦法?”

賈詡說道:“可以勸降。”

“勸降?”秦峰的精氣神頓時減少三分,道:“劉表恐怕是絕對不會投降的。”

賈詡撫須笑道:“破城不需劉表投降。”

這時徐庶說道:“江夏城有荊州許多重臣,他們的家族所在地,皆在主公掌握之中,想來其中一定會有人愿意歸順。主公可檄文與江夏城內,言歸順者免罪。大勢所趨下,一定會有人來聯系的。”

秦峰想想十分在理,這荊州官員可不是鐵板一塊,不然也不會有后世全盤投順曹操的事情發生。只是他有些擔心,說道:“若是孫策先一步攻入江夏。”

賈詡笑道;“沒有主公的幫助,孫策雖有小霸王之稱,一時半會也是拿不下江夏城的。”

小霸王只是游戲機,也只能游戲游戲,怪不得后來英年早逝!秦峰猛然想起,哈哈一笑,道:“既如此,兩位軍師全權負責此事。大軍前進十里,就在江夏城下安營扎寨!”

秦軍三十萬,戰力極大。這才能城下安營,不懼城中敵人快速的偷襲,這也是秦峰在對江夏城中的荊州官員施加壓力。

于是乎,秦軍上下行動了起來,一方面安營扎寨,一方面將大量的檄文綁在箭矢上,射入江夏城中。

這一日,夜色遲暮的時候。從天空望下,江夏城冒著滾滾濃煙。

城下躺著密密麻麻東吳兵的尸體,城上的荊州兵歡呼著,但難掩眼中的擔憂。因為強大的秦軍,今天并沒有發動攻勢。而西門外綿延數十里的龐大營寨,讓荊州軍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東吳側。

孫策灰頭土臉返回了大寨,一屁股做在了帥位上。端起水咕咚咕咚大喝一氣,“可惡,周泰、甘寧都受傷了。江夏城紋絲不動,秦子進也是紋絲不動!”

坐在堂下的大都督周瑜。也不在儒雅,滿臉血跡,道:“此事有些蹊蹺。”

“哦!”孫策質疑。

周瑜眼珠一轉,頓時臉色大變,大聲道:“壞了,難不成秦子進想要消耗主公的兵力,撕毀盟約……。”

孫策也是臉色一變,驚道:“不不,丞相寬仁,絕不會做出此等背信棄義。被天下恥笑的事情。”

周瑜聞言點了點頭,他贊同孫策與秦峰結盟。只是想要利用秦峰的勢力,為江東開疆擴土。聞言說道:“秦子進絕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另外,咱們江東也不是軟柿子。他要攻打江東,劉備、曹操也不會看著。他一定不會這么做的。”

不一會后。

“若是秦子進不按常理,他若是腦子一發熱,不顧背后的強敵怎么辦?”多心的周瑜突然說道。

頓時,孫策驚悚,道:“既如此,咱們也先不攻打江夏,讓秦子進去打。他打的時候咱們就在一旁看著。”

周瑜笑道:“就是如此,他攻破江夏,城中士兵就會潰敗,咱們一擁而入。用盟約說他,強硬一點,他顧及背后的強敵。十有會退讓的。”

兩人相視一笑,心說你可真壞。

就此,東吳軍也開始偃旗息鼓,不在有任何軍事行動。

秦峰不知孫策和他儒雅的大都督是怎么琢磨的,竟然不再發動攻勢。但對他來說。可是一見大好的消息。他一方面派出斥候,全方位警戒東吳兵。另一番,加大對江夏城的宣傳攻勢。

三日后,江夏城,郡守府。

劉表已經奄奄一息,一天最多醒來半個時辰,意識還不清楚。劉琦這位公子,仿佛天塌了一般,只知道守著劉表,其他事情不管。

主公倒下了,繼承人不管事情。荊州方面也沒有一個夠資格掌總的人,所以蒯良、伊籍、韓嵩、文聘、黃祖等人議事廳團團坐,凡事共同商議,舉手表決。

“公子是個大孝子。”

廳中,主位空置,蒯良在堂下唏噓一聲,手中卻是拿著秦峰的勸降書。

放眼望去,人手一份。

大家擠眉弄眼一番,誰也沒有先說勸降書的事情。

伊籍見狀微笑,立刻說道:“主公病重,吾等不可不為劉琦公子著想。如今主公的世仇孫策在外虎視眈眈,而丞相大人并沒有趁機攻打咱們。在下看,應該歸順丞相,公子也不失爵位。”

韓嵩沒想到伊籍如此直白,琢磨了一番,恍然大悟。今日誰先提議,來日歸順的時候,便是大功一件了。他琢磨透了,立刻第二個呼應道:“不錯,應該順天命行事。主公子嗣若是落在孫策手中,性命不保。”

自古臣子有主公的時候,還講究一個良禽擇良木而棲,就別說主公即將歸天。另有一說,人總要有一個歸屬,原本的歸屬已經轟然倒塌,自然是要找新的。

于是,蒯良、文聘、黃祖等人紛紛發言,同意歸順。

這就需要有人出城去請降了,蒯良說道;“那位同僚愿意前去?”

這時,黃祖說道:“背主的名頭總是不好的,不如等幾天?”

“黃將軍顧慮周全!”眾人起身贊道。

就此,眾人開始天天盼著劉表趕緊去死。

二日過去,劉表寢室外,蒯良、伊籍、文聘等人都在。

不一會后,寢室內傳來大哭的聲音。只見一名下人倉皇而出,拜道:“主公請諸位大人進去……。”

估計是不行了。

眾人對視一眼,三步并作兩步進了房間。

就見劉表佝僂在床上,面色蒼白,雙目沒有一點神采。干裂的嘴唇不斷顫動著,也沒見說出什么來。身邊的劉琦,已經泣不成聲。

劉荊州,東漢末年最繁華地方的霸主,如今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見到自己的重臣都來了,精神猛然好了很多,示意劉琦將自己扶起來。

劉琦急忙擦了擦眼淚,攙扶著劉表靠在床頭。

然而只是輕微的移動,仿佛也耗盡了劉表最后的力量。他拼盡全力舉起手臂,指了指劉琦,混沌的目光望著自己的臣子,想要說些什么,但發不出聲音來。他很焦急,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劉琦。

伊籍最先領悟,急忙拜道:“主公但請放心,屬下拼盡全力,也會保護公子周全的。”

劉表聞言,眼神終于有了些光華,放松下來后,反而又有了力氣,他抓住自己兒子的手,斷續道:“秦……秦……秦子進少年成名,那時候為父才匆匆解脫黨錮之禍……。”

劉表說到自己生平的時候,回光返照,語調清晰起來。

眾人皆留神,靜聽這位東漢諸侯最后的言語。

“我只是“北軍中候”的時候,秦子進已經是當朝大將軍,司隸校尉。那一年他二十出頭,而我已經要五十了。后來,董卓來了。天下人都以為是秦子進心慈手軟,沒有行王霸之事,又被董卓算計他跟太后的關系,最后被驅逐出了京城。”

“其……其實他們都看錯了,秦子進想要讓天下大亂,又不愿背上罵名,所以將洛陽留給了殘暴的董卓,秦子進是故意的……。”

劉表說到這里,死前的明悟,讓他的眼睛明亮了許多,他空洞洞望著,喃喃說道:“那一年,秦子進踏著污濁的腳步,將陰影帶來吾漢室的京城。他玩弄天下諸侯與鼓掌之間,禍害我大漢江山。他一介草民竟然三五年間成為當朝大將軍,他用那蠱惑的笑容欺騙了所有所有的人。我漢室,其實就是因為他的出現才衰敗如此,他是……是這天下……最……最……”。

“嗚哇!”劉表大叫一聲,脖子一歪,怒睜著雙目離開了人世間。誰也不知道,這位東漢著名的諸侯,統治荊州十余年的霸主,最后是如何評價秦峰的。

然而,不論他是怎么評價的,反正他已經死了。所以對于他手下的這幫子人來說,歸順秦公,就成了頭等大事。

“秦公是最有可能成就霸業的!主公一定是想這么說……。”黃祖說道。

大哭的劉琦突然怒道:“秦子進是最陰險、最狡詐的,最卑鄙,最無恥的。他總是帶著如沐春風的笑意,干背后捅刀子的事情!”

眾人聞言不敢茍同,心說秦公寬仁愛民那是假不了的。背后捅刀子你說的太粗魯了,那就是權謀。玩權謀不陰險狡詐能得天下?楚霸王就不陰險,最后還不是被你們家老祖宗給玩死了。楚霸王但凡陰險一點,鴻門宴殺你家老祖一百次!

劉表家族七大姨八大姑大哭的時候,蒯良等人退了出去。

“如今劉荊州歸天,何人出城請降?”蒯良說道。

“我去!”伊籍、韓嵩一起說。

“同去!”兩人又一起道。

于是乎,兩人便連夜出城,其余等人則是去勸說劉琦。

劉表病危后,公子劉琦也不管事,這江夏城便是他們說了算。于是也不做什么掩飾,該出城的出城,該勸說的直接就去勸說去了。

“什么,讓本公子投降秦子進,絕無可能!”劉琦大怒,道:“我投降孫策,也絕對不投降秦子進!現在我是主公,我現在命令你們,馬上出城去見孫策,迎接東吳兵馬入城!

勸說的蒯良、黃祖等人聞言,頓時心里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