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席卷天下

第七百六十一章 銅雀臺武

半夜陵園出現光華閃耀,衛隊戒備。※文學館WW.XGUAN.OM※章節

秦峰不以為意,只是繼續擦拭著秦軍烈士的靈牌。

文武大臣們,靜靜跟隨著。

然而不一會后,腳步聲響起。

“主公,主公,您快看啊,好大一個銅雀!”典韋的大嗓門傳來。

秦峰停了下來,眾人回首望去,只見典韋噔噔噔跑了進來。懷了抱著三尺多高的銅雀,臉上樂開了花。因為是他挖出來的。抱在懷里,還用衣袖不斷擦拭著。

原來偶爾出現的光華,不是有人搞破壞,也不是什么神秘事件。而是風吹日曬,土地里出現一個寶物。寶物反射月光,偶爾一次角度好,被大多數人看到了。

銅雀被典韋擦的锃光瓦亮,在燈火下散發著寶貝的光暈。

“主公!”典韋獻寶道。

秦峰凝視,微微皺眉,面龐沉靜,低聲斥責道:“典韋,你想要驚動我秦軍烈士的英靈嗎?”

“呀!”典韋低呼一聲,這才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情,急忙跪下,可憐兮兮磕頭中便將銅雀輕輕放在了地板上。

秦峰添完最后一盞燈油,走過去的時候,眾人退開在遠處站成一圈。

“銅雀!”

秦峰是從后世來的,自然知道銅雀。正因為曹操挖出了銅雀,這才有了銅雀臺。他急忙近前仔細查看,便見這銅雀展翅欲飛之狀,打造極其形象,羽毛根根可數。眼睛更是徐徐有神。不論你在哪個角度,這銅雀都仿佛在盯著你看。

麾下文武。也是忍不住圍著看。

只有典韋依然跪著,暗罵自己魯莽。心說這次回去,少不得又被媳婦拒之門外了。

荀攸靈光一閃,心有所得,道:“昔日,舜母夢見玉雀入懷,這才生下大舜。今丞相祭奠英烈,天降銅雀至此,亦是吉祥之兆也!”

秦峰在東漢呆久了,也難免沾染古人的迷信。聞言大喜,便對銅雀愛不釋手,說道:“本相意欲以這銅雀為基,在漳河畔建銅雀臺,汝等以為如何?”

古時候,偉大的君王建設宏偉的建筑,來彰顯自己的功德,是必須的事情,是一定要做的。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匯聚人心。

華歆首先說道:“丞相南征北戰,有大功德在社稷。當以這吉祥銅雀,建設銅雀臺,示天下以吉祥。顯我主定四海之功!”

秦峰聞言連連擺手,道:“只是代表四海之安定,至于本相的功勞。不說也罷!”

眾人一起說道:“丞相之功,豈能輕易抹去。”

荀攸見秦峰欣喜。這才說道:“主公,銅雀是典韋將軍挖出來的。也是有功勞的。”

“哦?”秦峰這才注意到典韋還跪著。典韋是個憨實的脾氣,并不是有意大呼小叫,既然已經稍事懲戒,秦峰也就說道:“起來吧!”

典韋這才敢站起來,撓了撓頭,一臉尷尬。

后世記載,建安十年,公元201年7月,秦公祭于烈士陵園,夜晚親掃紀念堂。突然天象毫光,降下銅雀。軍師荀攸說大舜之事,秦公大喜,遂命作高臺以慶之。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筑銅雀臺于漳河之上。

這工程浩大,建設不易。但秦公擁天下九州之地,勵精圖治多年,國富民強。所以,次年4月,銅雀臺成。

時值九州豐收,各地又有賢才來投。于是,秦公在銅雀臺,大會新舊文武。各守邊文武重臣,也都來述職慶賀。

四月初二,銅雀宮成。

這銅雀宮正對漳河,中央建筑便是銅雀臺,高十五丈。左邊有一座玉龍臺,右邊有一座金鳳臺,各有十丈高大。三臺之間有兩座玉橋貫通,臺后千門萬戶,金碧輝煌。

這一日,秦峰頭戴寶石金冠,身穿玄黑羅袍,束玉帶踏珠履,臺上高坐。而文武百官,坐于臺下。

“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與東南兮,休矣美亦!”

秦峰觀這銅雀臺宏偉,心生感慨。因為在他心底里,似這等能夠傳世的輝煌建筑,也只有古代偉人才能夠督造。

他又見麾下文武氣象,頓時更生豪邁,便傳令宴會開始。

似趙云這等大將,皆在右席。似徐庶這等文臣,皆在左席。文臣武將百余位,皆是一時之才俊。可見秦公勢力之盛,非同一般。

君臣把盞,酒過三巡。文武相熟者,互相敬酒交流,話題不離秦公的大業。

秦峰來到這東漢許多年了,回想初來的時候,只是一門心思想著可別死在這個亂世,從來沒有想到過真的有這樣一天。他望著臺下自己這些個忠心的名臣良將,不輸于后世三國任何一位梟雄,這心里面真是美滋滋的。

“主公,請!”

“主公……。”

秦峰推杯換盞,酒意正隆時,豪氣頓生,便欲觀麾下武將之氣象。這邊放下酒杯,就在銅雀臺上站了起來。

文武諸人見狀,急忙停下交流,靜待主公訓話。

秦峰便說道:“近日有西川錦繡戰袍一領,當為彩頭……。就讓本相一觀,諸人之技藝,勝者可得。”

于是,就有侍從取來大紅錦繡戰袍,懸掛在楊樹枝上。樹下又立下一個箭靶,百步為界,取百步穿楊之意。

眾武將見主公興致極高,于是乎騎馬列隊,佩弓,皆摩拳擦掌,個個都要爭先。

“有射中靶心者,可得錦袍。若是射不中的,罰酒一杯!”侍從大聲喊出秦峰的號令。

秦峰便重新安坐,觀麾下龍虎斗。

號令剛下,只見武將隊中一員黑塔大將驟馬而出。眾人急忙看去,乃是禁衛將典韋也。

只見典韋策馬靶場前來回奔馳三次,便彎弓搭箭,流星射去正中靶心。

頓時,有小校擂起金鼓助威。

秦峰在銅雀臺上看到后,大喜,笑道:“此吾之惡來也!”

臺下徐庶等一眾文臣盡皆喝彩,道:“典韋將軍世之虎將。”

演武場中的典韋大笑,就要去取戰袍。

只見武將隊中,一騎飛出,呼道:“丞相戰袍,應該吾等外臣先取,汝乃是近衛將,不應出手!”

秦峰微笑看去,乃是鎮守江夏的文聘。

眾文官說道:“且看荊州名將的箭法。”

就見文聘舉弓縱馬,來到靶前一箭射去,也是正中靶心。眾人喝彩中,小校擂鼓助威。

文聘面露喜色,只是大呼道:“丞相所賜戰袍乃是本將的了,還不快快取來!”

話音未落,武將隊中一人忿忿不平,策馬急出,高聲道:“文仲業休要得意,看某的手段!”只見來將策馬中拉滿弓,飛火趕月一箭射去,也是正中靶心。

眾人皆被飛箭吸引,這才看來人,正是大將魏延。

魏延正說去取戰袍,只見武將隊中又有一人策馬而出,揚弓喊道:“你三人的箭法,不足為奇,看我的手段!”

秦峰看過去的時候,見是張郃。

只見張郃策馬來到百步界線外,驟然而過。眾人驚訝的時候,就見其突然滿弓,翻身背射一箭,也是正中靶心。

就此四支弓箭,圍成一圈全在靶心當中。

“張將軍背射,好箭法!”金鼓齊鳴中,眾人喝彩道。

張郃威武揚弓,道:“丞相賜袍,須是我的!”

話音剛落,只見一員白袍將策馬而出,呼道:“你翻身背射,也不足為奇。看我獨射你們四箭之中!”

眾人看過去時,乃是大將趙云。只見他騎夜照玉獅子,疾馳百步界限之外,也是策馬而過,回身背射之時,一箭流星火雨,正中四箭中央,成梅花五瓣之狀。

趙云按弓勒馬,呼道:“我這一箭,可奪得戰袍呼?”

秦峰在臺上撫須而笑,心說不愧是子龍,好箭法。

怎奈依然有人不服,只見武將隊中一員老將策馬而出,叫道:“老夫在此,何人敢去取戰袍!”

眾人看過去的時候,乃是老將黃忠。

趙云驚訝道:“老將軍有什么射法,奪我的戰袍?”

黃忠撫須笑道:“趙將軍背射又獨中箭心,也是不足為奇。看我的手段!”

只見黃忠策馬來到界線前,彎弓搭箭,平射中高舉,遙望楊樹上的戰袍。一箭如圓月彎刀,直奔懸掛錦袍的樹枝而去。

咔嚓一聲響,樹枝折斷,戰袍因此落地。

黃忠急忙策馬取了戰袍,披在了身上,來到銅雀臺前,馬上行禮道:“謝丞相賜袍!”

秦峰長身而起,大笑道:“將軍老當益壯,真乃吾等楷模。”他就此欣喜不已,心說吾有這些無雙猛將,何愁席卷天下!

眾人無不羨慕。

能夠得到戰袍,黃忠高興壞了,這邊回馬就走。

然這戰袍在眾位秦軍大將眼中,無異于御賜的至寶。

猛然間,武將隊中出現一人,呼道:“老將軍拿戰袍那里去,還不給我留下!”

眾人看過去的時候,乃是西涼錦馬超。

黃忠喊道:“戰袍已有歸屬,你難道強奪不成!”

誰知馬超也不回答,只是策馬來奪。兩人并馬之時,打在了一起。

這時,徐晃、張遼、高順、紀靈等大將,也是策馬而出,一箭箭正中靶心后,便也來爭奪。

秦峰吃了一驚,沒想到自己一件戰袍,竟然讓眾將爭斗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