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

第045章 勸說成功

用過晚飯后,在屋里的花樓織機上,搗鼓了一會,簡單熟悉了一下花樓織機的操作,方便她日后做事。

原主的這架花樓織機,模樣款式都是織機中的上上品,用來織造錦緞,是最好不過的。

白荷打著燈籠從屋外走了進來,面色有些不好,像是發生了什么事情一樣。

還沒等開口問道,她就說道。

“姑娘,譚嬤嬤過來了,說有些事情要交代姑娘。”

“譚嬤嬤聽說了姑娘和陳家公子之間的婚事,又聽底下的小丫鬟傳,今日在夫人屋里發生的那些事,譚嬤嬤覺得姑娘做得有欠妥當。”

白荷嘴上小心翼翼地說著,時不時抬起頭瞧一眼面前的,生怕自己哪句話說錯了,惹惱了。

譚嬤嬤是在宮里伺候過的,極重規矩禮儀體統,今日她在趙氏屋里對著陳夫人說的那些話,在譚嬤嬤看來,的確是失了妥當,不該是一個姑娘家家應該做出來的。

不過既然她過都過來了,難不成叫別人把她攔在外面,不許她進來

“去把譚嬤嬤請進來吧!聽聽她老想要交代我什么!”仍舊坐在那架花樓織機上,擺動了一下梭子,吩咐了身旁的白荷。

白荷得了吩咐,馬上就把侯在屋外的譚嬤嬤,請了進來,特地從屋里搬了繡凳出來,擱在了廊下。

廊下掛著的八角宮燈隨風搖動,火光也隨之擺動起來,火光映照在身上,顯得她越發嬌小迷人。

譚嬤嬤坐在了白荷搬來的繡凳上,依著規矩,還是給他福了一禮。

“不知嬤嬤深夜到訪,是有什么要交代錦兒的”

“請嬤嬤但說無妨,錦兒毫不避諱。”

提前給譚嬤嬤打了預防針,譚嬤嬤這才敢放放心心地說道。

“姑娘應該知道,身為女子,最要緊的便是德行,俗話說得好,女子無才便是德。”

“若姑娘想陶冶情操,多在女紅刺繡上下下功夫,這樣就算嫁到了夫家,夫家公婆也是挑不出你什么錯來的。”

“若是女人德行不好,說起話來毫不顧忌,張牙舞爪,和那潑婦罵街一樣。這樣的女人,有哪個男人愿意娶回去折騰的”

譚嬤嬤這番話,似乎在暗示,今日在趙氏屋里對著陳夫人說的那些話,是不該說的,不是女子該有的德行。

只是若不直截了當地把那陳家母女懟回去,難不成任由她們在自己家里,耀武揚威嗎?

這樣的事情,她可做不到!一輩子都做不到!

瞧著面上的反應淡淡,似乎是不太在意她方才所言,譚嬤嬤原本平和的面上,忽然多了幾分嚴厲,有意擺出她宮里教養嬤嬤的譜來。

“二姑娘,我原先也是夸過你的,說你的氣質很好,言行舉止都是上佳,但今日你當著陳夫人的面,說的那些話,當真讓我匪夷所思。”

“既然宋家有意和陳家退婚,大可以坐下來好好商談一番,雙方簽下退婚書即可,但姑娘今日所舉,的確是該好好管教管教了。”

“便是那陳夫人再如何不是,也是二姑娘的長輩,頂撞長輩,實在是不該!”

什么!

譚嬤嬤竟然說那陳夫人是她長輩

就陳夫人那樣的德行,算什么狗屁長輩

她可沒有這樣不知廉恥的長輩!

這樣的女人,她見一次懟一次!

停下了手中的動作,轉過頭看了身邊的譚嬤嬤一眼,面上帶了分淺淺的笑容,就回道。

“嬤嬤,那陳夫人可算不得我的長輩。若是那陳夫人是我的長輩,該事事為我著想才是,她明知道退婚對一個姑娘家來說,若傳出去,會惹多少非議,可她還是拿著退婚書過來,叫我在上頭簽上字。

“這樣的人,能算我的長輩嗎?”

“還有我要告訴嬤嬤,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自古就是男子用來束縛女子的話罷了,當不得真。嬤嬤在宮里伺候多年,也是有些見識,怎連這點,也看不大明白。”

活在世間,無論男女,都是靠本事吃飯。

只有女子沒了本事,才會一門心思想著去靠男子。

而男子,則會用德行,禮儀,規矩來束縛女子的思想,她可不是這土生土長的明朝人,她自然不會被這些個迂腐思想所束縛。

譚嬤嬤原先是要說教的,沒成想竟叫說教了她。

宋二姑娘所說,的確在理,女子無才便是德,確實是男子用來束縛女子的話。

可女子若沒了德行,還算女子嗎?

還如何在世間立足

她在宮里也是做了幾十年的女官,還是頭一次遇見思想如此超前的一個姑娘,她說的不錯,就是太超前,若傳了出去,一定是破天荒的理論。

見譚嬤嬤低頭不語,似是在想著她方才所言,準備一次性點醒這位譚嬤嬤,又繼續說道。

“我知道嬤嬤是大姐從應天那邊請過來的,我也很尊重嬤嬤,也會禮敬嬤嬤。”

“只是嬤嬤,若是女子學了如此之多的規矩禮儀,日后能不依靠男子,在世間立足的話,我就老老實實,一門心思跟著嬤嬤您學。

“若是學了這么多規矩禮儀無用的話,錦兒只能學對自己日后有用之事,把您這規矩禮儀,暫時先擱一旁了。嬤嬤是明白人,自會明白該怎么做的,是吧”

譚嬤嬤有些吃驚,她沒想到,眼前這位宋家二姑娘,竟還藏著如此之多的肺腑之言。

敢情她這次來宋家教導姑娘規矩禮儀,是來走一個過場

眼前這宋家二姑娘,已經擺明了不想和她學規矩禮儀了,難不成她還要逼著她學不成

若是這么做,她可是要累死的。

這一把老骨頭,不知還受不受得住這樣折騰

原先她就聽別人說過,這位宋二姑娘,自撞柱醒來之后,就變得同以前不大一樣了。

確實不大一樣了,說話條理清晰,字字珠璣,讓她不知該說什么來應對。

譚嬤嬤很是惋惜地嘆了一口氣,回道。

“宋二姑娘,我原先想著宋二姑娘是個上進的,會把我畢生所學,都學了去,進了宮,在宮中能謀得一份好的差事做。”

“不過既然二姑娘說自己心不在此,我也不勉強,只是既是尚儀大人請我來的,我還是走個過場,課程照常開,來不來就看二姑娘的意思了。”

“夫人那里,請姑娘不必擔心,我自會去與夫人解釋。姑娘想學什么安身立命的本事,就去吧!”

沒想到,這譚嬤嬤竟還能答應了她,可見她心中還是有些贊同自己的。

畢竟打算不靠著男子,在大明朝安身立命的女子,可是少見中的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