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

第238章 落定(上)

回去不久,宋老夫人就吩咐了馬婆子過來,給帶了幾句話。

“姑娘,今夜老奴得了老夫人的吩咐,去了柴房看了白荷姑娘一眼,白荷姑娘說,她夾帶出去典當的那些東西,當的是活當,不是死當,是可以贖回來的。”

“白荷姑娘說,她原先想要等著老母親的病好之后,再向其他人借了錢,把那些東西,都贖回來。”

馬婆子如實說著。

坐在屋里的軟榻上,細細聽著。

馬婆子說的,或許屬實。

第一,白荷不是那樣的人,既然是一時情急之下,才會想了偷盜了她屋里的東西出去典當變賣,應該不會當死當。

因為白荷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發現這些東西已經不見了的。

第二,白荷的心里,始終還是念著她的。

畢竟那對定州的紅瓷梅瓶,是她生辰的時候,娘親送她的生辰禮。

所以白荷絕不會把自己的生辰禮,給弄沒了的。

至于白荷當真她的面,打碎的那只紅瓷梅瓶,也愿意相信她,她不是故意的。

“既然白荷當的是活當,就請馬婆子拿了銀子去,把白荷典當出去的那些東西,統統贖回來吧!”

說著,身旁伺候的芙蕖,就去了隔壁的書房,取下了擱在博古架上頭的一個紅木匣子,從匣子里頭,拿了五百兩的銀票出來,芙蕖親自交到了馬婆子的手上。

“若是這些銀子不夠,還請馬媽媽差人來稟我,我自會讓人再給馬媽媽湊些的。”

接過芙蕖遞過來的五百兩的銀票,馬媽媽小心翼翼地放進了自己的懷中,隨后回道。

“姑娘,夠了,準夠了!姑娘放心,老奴一定會去典當行,把姑娘的那些東西,統統贖回來的。”

馬婆子話落,就吩咐芙蕖送她出去了。

待把馬婆子親自送出去之后,芙蕖又折了回來,回了。

“姑娘何必給那馬婆子這么多銀兩五百兩的銀票,姑娘丟失的那些東西,左右不過一二百兩銀子,姑娘一下子就給了那馬婆子五百兩銀子,馬婆子這回過來,可是占了咱們好大的便宜。”

“馬婆子在老夫人身邊伺候,是老夫人身邊最得力之人,得了我的銀子,她自然會替我做事。知道什么時候,做什么樣的事。”

這樣說著。

就算是芙蕖還想要再勸幾句,可瞧著自家姑娘一句話都聽不進去的模樣,也不敢再言。

芙蕖跺了跺腳,又道。

“姑娘,您的銀子,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咱們能省的地方,還是省省吧!”

聽著芙蕖這么說,她是想要自己節省些銀子。

“芙蕖,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了。有些地方,該省咱們是應該省的,可有些地方,咱們能不省,救盡量別省了。”

聽著姑娘這么說,芙蕖心中還想要再說幾句,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

既然姑娘不愿意省,那她還多說那么多做什么?

馬婆子回到松鶴齋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

從姑娘的翠微居里出來之后,馬婆子就交代了身邊兩個伺候的小丫鬟,給了她們二百兩銀子,叫她們二人去城中的三元典當行,把白荷在典當行里頭當出去的東西,又重新贖回來。

“馬媽媽,白荷姑娘在三元典當行里頭當出去的東西,都已經贖回來了。”小丫鬟攏翠。

吏部之中的大小官員,也跟著上峰,一塊去了。

宋老爹為了補那個吏部侍郎的差,只得跟著上峰,去了尚書府賀壽。

宋老爹的上峰,曲侍郎今年也六十了,不勝酒力,就讓宋老爹代杯了多次。

宋老爹因此也喝得爛醉如泥。

回來的時候,因著吹了冷風,好不容易清醒過來。

踉蹌地進了安心齋,只見趙氏已經煮好了醒酒湯,在屋里等著她了。

“這么大的人了,不勝酒力就少喝些,偏偏喝這么多。還好方才已經讓李婆子送著錦兒回了翠微居,若是錦兒瞧見了這副模樣,又該忍不住,要說你幾句了。”

趙氏嘀嘀咕咕了一陣。

宋老爹總算是真真正正地清醒過來,又喝了醒酒湯,只覺得睡意,已經去了一大半。

看見趙氏一張臉上,寫滿了不高興,宋老爹走到了趙氏身旁,拉起了趙氏的手,就道。

“什么人惹你生氣了我這就去教訓他去!”

宋老爹面上看著宋清醒了,實際上腦子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

“還不是為了錦兒奴婢伺候的丫鬟白荷的那些事,錦兒心疼白荷,擔心她在松鶴齋,受苦受累,打算讓我去和母親說說,叫母親放了白荷。”

“既然錦兒讓你去和母親說說,你便去呀!那個白荷在錦兒屋里伺候了這么些年,錦兒待她,也是有感情了。”

宋老爹說著話,總算是清醒過來。

“白荷偷盜了錦兒屋里的那些東西,聽說也是為了她那重病的老母親,既然這些事情是有苦衷的,你就不要為難她一個小丫鬟了。”

宋老爹話罷,靠在枕頭上,就呼呼大睡起來。

趙氏原指望著,宋老爹能夠幫幫自己,在母親面前幫她說幾句的,沒成想如今竟呼呼大睡起來,這叫她怎么辦才是

晨起。

趙氏梳洗過后,由著李婆子伺候著換身衣裳,又披了一件白貂皮的裘絨,就往著松鶴齋去了。

“夫人,這天寒地凍地,你起這么早來做什么怕是老夫人還沒有起的”

李婆子給趙氏打著傘,緊緊地跟在趙氏身后。昨日下半夜,下起雪來。

今日一起來,只見外頭白茫茫一片。

外院伺候的管事,已經組織起廊下伺候的丫鬟婆子,開始掃雪。

過了長廊,終于來到了松鶴齋。

還沒進入屋里,只見宋老夫人身邊伺候的馬婆子,已經守在院外,似乎是在等著什么人。

待瞧見李婆子伺候著趙氏走了過來,馬婆子這才迎了上來。

“夫人,姑娘已經在屋里了。已經陪著老夫人說話了,還請夫人跟著我來!”

錦兒已經先她一步到了

宋老夫人這些日子嫌棄松鶴齋的堂屋,四周都是窗戶,夜里起風的時候,風總是能從窗戶的縫隙鉆進來。

所以這些日子,讓人把松鶴齋堂屋隔壁的廂房,收拾出來,封好了窗戶,做了暖房。

不過又怕不透氣,到時候悶得慌,廂房的左側,打了一角出來,做了扇玻璃窗戶。

這玻璃,還是從西洋過來的。

又請了匠人打磨過,所以這玻璃,極其透亮。宋老夫人的羅漢榻,就擺在玻璃窗下。

怕宋老夫人凍著,這廂房里的墻壁上,又掛上了幾張皮毛,這樣才算是不會透風進來。

“兒媳,快些過來!錦兒燒了芋頭,你快過來嘗幾個。”

趙氏由馬婆子領著,到了老夫人的身旁。

坐在了一旁的竹椅上,竹子寒涼,已經讓人墊上了錦墊上去。

坐在宋老夫人腳下的火盆上,火盆上已經架起了架子,烤起了芋頭。

前些日子,郭老夫人得了幾筐南方產的紫芋頭。

聽說這紫芋頭稀少,南方人一慣愛烤了吃。

宋老夫人沒嘗過,打算吃個新鮮,就讓烤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小說中文網手機版閱讀網址:.xsz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