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開源節流第389章開源節流:早朝莊嚴肅穆,曜帝命魏赫言當眾讀了李維的密信,底下一片嘩然之聲。
有人震驚有人懼怕,表情不一。
昨天晚上,曜帝臨時召見內閣以及諸位皇子的事情,很多人今天早上才收到消息,百官觀察著曜帝的神色。
“當務之急應該先救災……”
有人聲音虛弱地提出意見,曜帝輕哼一聲,語氣陰陽。
“眾卿不妨說說該怎么救災……”
下一瞬,他語氣高揚,“黃河決堤,徐州的百姓們遭災五天了,呈報災情的奏折呢?李維連發三道折子卻遞不到朕跟前,是誰在中間作祟?”
“誰在中間謀好處?心虛了?”
大殿上鴉雀無聲,曜帝的聲音在殿內回響著。
發生了這種事情,內閣是肯定逃不了干系的,沈案興當先出列,跪下請罪道:“是臣失察,這件事情,臣一定會調查清楚,給徐州城的百姓一個交代!”
現在還不能確定奏折是沒出徐州就被人攔下了,還是到了京城之后才被人攔下的,曜帝擺擺手。
“這件事情稍后再議,眼下先解決救災問題。”
跟著曜帝這么多年,沈案興摸準了曜帝的脾氣,應了聲是,便將大袖中的折子取出來遞上去。
“皇上,這是昨天晚上,臣與裕王殿下,湛王殿下商討出來的對策,請您過目。”
一直明爭暗斗的周榮跟周宸豈能讓他搶了先,當即也取出奏折遞上去。
魏赫言走下高臺將眾人的折子接過送到曜帝跟前。
曜帝隨手翻了翻,大家奏折上的法子中規中矩,比昨天晚上商討出來的更詳細,但是也沒什么新意。
“湛王,你昨天提出的建議呢?可有寫出奏折?”
眾臣這才發現周湛也站在大殿上,那么多呈上去的折子,皇上偏偏要向湛王殿下要奏折……這說明了皇上看重湛王殿下!
有的人心思活絡起來。
周湛不卑不亢道:“回父皇,兒臣寫了一份折子,但是兒臣畢竟久病臥床見識有限,不比其他幾位兄長日日在朝堂上熏陶,怕鬧了笑話。”
“能鬧什么笑話……”
他昨天晚上提出的建議深得曜帝的心,國庫里的錢確實不能動了,但是受災的百姓要救,朝廷必須開源節流。
邊軍每年催著朝廷撥款修筑城墻,一道又一道折子催著朝廷要軍餉,要撫恤金。
工部的各項開銷,和他給自己修建的皇陵……
節流是做不到了,那就只能開源。
他知道開源也難。朝廷養著這個多官員,但是就連沈案興也閉口不提這一茬,是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朕覺得你昨天晚上的提議才是真正為朝廷考慮。一有災難,地方就指靠著朝廷撥款。這些年收成不好,稅收上來的糧食和銀子一年比一年少。”
“真等到災荒年,說不準就連朝廷也過不去!到時候怎么辦?朝廷怎么辦先不說,老百姓們該怎么辦?”
“身為父母官,我們眼睜睜看百姓們餓死?”
大殿上沒有第二個聲音,曜帝情緒激揚。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們吃不飽飯,餓著肚子,他就會去搶劫,會去打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到時候富戶們又豈能獨善其身!”
周湛將寫好的折子拿出來,魏赫言將折子拿去給曜帝,曜帝舉在手中說道,“湛王殿下昨天晚上向朕提議,要派出欽差大臣,到民間去籌集善款,籌集糧食!”
此言一出,大殿中許多人竊竊私語,都知道這個法子,但是卻沒有人選擇用這種辦法。
國庫又不是沒錢,沒必要辦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差使去嘩眾取寵!
這個點子是湛王提出來的……那就是了,湛王久病在床,第一次上朝,想表現自己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選擇誰去干這項差使呢?
安逸久了的朝臣誰也不愿意去攬這個差使。
“有沒有人自告奮勇,跟著湛王去救災?”
曜帝又補了一句,成功讓群臣沸騰。
感情臟活累活都是他們干,一旦干出成績就算湛王殿下的,要是辦砸了,罪名可是自己的!
不干,不干……
不知道多少個人在暗地里使眼色搖頭,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曜帝知道此事艱難。
周湛跪在正殿前的背影挺拔,半點不為所動。
許多人看著他的背影搖頭。
一時間,他成為了眾矢之的。
謝韞嘆了口氣,他這一步跨出去就收不回來了,必須往前走。
蘇木抬腳準備出列,卻不防有個人快他一步。
“臣戶部右侍郎姜肆,愿請旨賑災!”
姜肆升官也才月余時間,短短半年時間,他先是從兵部一個不起眼的位置挪動到戶部,又在這次爭奪中殺出重圍,謀了個右侍郎的位置。
很多人眼紅,更多的人是在猜測他走了誰的門路。雖說去年那一場清算,朝中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官員,空缺比較多。但是能跨好幾個級別升遷,他也是頭一份。
姜肆為人圓滑低調,在朝中不樹敵,不過盯著他的人也不少。
此時他一動,其他人就把目光往周湛身上看。
但是看過來看過去,病弱的湛王殿下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他們也猜不出來。
姜肆在打什么算盤?
蘇木的腳縮了回去,他現在剛剛升任大理寺卿,地位還不穩當,如果此時離開京城,很容易被人鉆空子。
既然有人給周湛解圍,他就老老實實地留在京城幫謝先生。
風頭不能讓周湛一個人搶了去,周榮出列附和道:“父皇,七弟體弱,若是讓他到前線救災兒臣不放心,兒臣請旨同去!”
周榮打出溫情牌,周宸只能接著。
眾位皇子都跪在地上請旨去賑災。
投效他們的臣子沒了法子,也只能跪下請旨。
峰回路轉,從剛才的無人敢應答,到現在的人人搶著去。
曜帝舒了口氣,向后靠坐在椅子里。
“你們是大周朝的皇子,是朕的兒子,大周朝的江山要靠你們兄弟來守護。既然你們有這個心,那就都去。”尐説φ呅蛧
“徐州如今災情最嚴重的三個縣,蕭縣、沛縣、銅山,你們兄弟幾個商議一下。”
這三個縣差不多都被淹了,但是地理位置不同,救災的難度也不同。
沛縣銅山更嚴重些,難度也更大,蕭縣在敘州府的腹地,與宿州緊挨著,不管是糧草調集還是救援,都更方便一點。
“兒臣去沛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