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如山倒。(最穩定)
曌城方面的亡靈大軍終于撤退了,但卻退而不亂,當它們發現情況不對勁之后,立即開始收縮大軍,以長蛇陣開始退后。看到對方這樣的狀況,秦朗也就放棄追剿,己方人馬全體回城。
既然不能徹底剿滅對方,那么這樣的追剿當然沒多少意義,這一點秦朗看得很清楚,更關鍵的對方不在乎人員傷亡,但秦朗卻必須在乎,每一個龍蛇部隊的成員,那都一筆財富,就算一百個亡靈也不如一個龍蛇部隊戰士有價值。
不過,好在這一場圍城之戰取得了轉折性的勝利,圍城的格局也改變了。
但,秦朗知道事情還未結束,對方雖然暫且退卻,但其力量卻還很強大,雙方這一次不過算試探攻擊而已。通過這一次試探性攻擊,秦朗算見識到了曌城的強大所在,而他相信曌城方面一定也得知了白陰城的真正實力。
也許下一戰,情況就會截然不同了。
通過這一戰,秦朗見識到了對方的強大,以及對戰局的把握和控制;而對方必然也看到了白陰城的弱點所在,如今白陰城的弱點,其實就人少兵少!經不起犧牲!
曌城方面,亡靈大軍可以數萬乃至十幾萬的損失,但對于秦朗方面,數百人的損失都非常巨大的,他相信對方也一定感受到了這一點,所以下一次作戰,如果沒有變數的話,對方一定會讓秦朗這一方遭遇一次巨大痛苦。(最穩定)
其實,這一次解了圍城之困,已經算僥幸了,如果不秦朗通過“進貢”的方式得到了冥神意志的認同,得到了白陰城的全面控制權的話,今次鹿死誰手當真無法預料。
不過有了這一戰的教訓,對于龍蛇部隊和諸多江湖勢力也算一次警示了。這一戰,從直接殺到對方城下,再到被對方追擊,被對方來了一個兵臨城下,可以直接從降到了低谷,至少讓很多人都收起了輕視之心和自大情緒,開始用心地考慮應該如何對付這些沒有頭腦看似愚蠢的亡靈生物。
曌城的亡靈大軍退走了,它們甚至連追擊的機會都沒給留給秦朗等人,因為在退走的時候,漫天的沙塵就將它們的隊伍徹底掩蓋了。
這些沙塵,倒也不真正的沙礫,而地上的骨骸化成粉末之后形成的,也不知道曌城的亡靈生物怎么搞的,居然將這些該死的粉塵弄得漫天都,這或許也算它們的獨門手段把。
因為沙塵的緣故,龍蛇部隊的人也無法繼續偵察敵情了,所以他們只能選擇固守白陰城,一方面鞏固城防,一方面加強自身隊伍的配備和訓練。
本以為一場順風順水地戰斗,本以為可以秒掉對方,一舉再下一城,但這一次曌城的遭遇,卻給每個人都上了一課,甚至包括秦朗。但秦朗覺得這一課上得很值,因為驕傲自大的確很容易釀成大禍,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現在遭遇一點挫折,比以后遭遇一次慘敗要好得多。
龍蛇部隊,經不起任何一次慘敗。
毒宗,也禁受不起!
甚至,連被困太久都經不起,因為龍蛇部隊現在需要不斷地成長,只有不斷地成長、飛速地提升實力,他們才可能在未來為華夏民族爭取到一線生機。
也只一線生機而已,至少目前秦朗只能看到一線的生機!戰斗結束,每個人都陷入了忙碌之中。
有的忙著清掃戰場,收集修行資源,有的在加固城防,在城墻上增設了不少的火力點,反正幾乎每個人都在忙碌著,為了各自的理由忙碌著。
對于之前的戰斗,幾乎很少人談起,雖然圍城之戰已經結束,并且對方的損傷顯然比自己一方大,如果這地球上的戰爭,或許這一次可以算以少勝多的漂亮防御戰了。然而,這畢竟不人類之間的戰爭,而且對方的數量實在太龐大了,所以戰爭遠遠沒到分出勝負的時候,只有戰場上的菜鳥,才會在這個時候放松警惕,而真正的老鳥,這個時候都會讓自己處于警覺狀態,一旦戰斗再度打響,可以保證自身以最好的狀態投入戰斗中。
秦朗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如今他真正成了這個白陰城的城主,開始體會到了當城主的優越性,除了可以隨時調動白陰城的防御陣法,而且可以號令城中的亡靈生物,甚至連其余人,進入白陰城中,也會不自覺地受到其影響,很難對秦朗的命令產生違背。
曌城的亡靈大軍之所以退兵,其根本原因應該就秦朗真正成為了白陰城的城主,因為可以隨時調動白陰城的防御陣法,所以對方才放棄了攻城,因為想必對方也知道短期之內無法攻下白陰城的。
不過,白陰城四周的亡靈生物都被掃蕩得差不多了,秦朗成為城主之后,雖然也有一些亡靈生物主動進入了白陰城效忠于他,但數量并不多,不過只有幾千的數量,而且這些城外的亡靈生物實力不很強,還需要對它們進一步培養,才能將其視為正式的戰斗力。
白了,就要消耗資源,白陰城中的資源雖然不少,但龍蛇部隊、江湖勢力,加上華夏軍方的其他部隊都需要從這里消耗,現在雖然可以勉強支撐,但如果不繼續拓展勢力的話,以后的情況的確不容樂觀。
可見,曌城還需要攻打下來的,因為大家迫切地需要資源。另外,《史尸戰爭》這么多人在關注,如果這一仗直接失了銳氣的話,那以后龍蛇部隊的威望何在!華夏崛起之信心何在!只,如何才能夠風風光光地贏了這一仗呢?
就在此時,秦朗感覺到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逼近,同時有人來報,白陰城的城門外面,一個老太監要求見秦朗,要跟秦朗談談。
“這老家伙,居然還沒死透”
秦朗心下詫異,不過這老頭的實力的確很強,加上又亡靈生物,沒死透也算正常。既然對方要加,秦朗便去見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