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歲月

第四十八章 擴編

李勇的話很有煽動性,這些新解放戰士見連長拿他們當自己人都很高興,也不象以前管李勇叫長官了,都隨著新兵排負責訓練的幾個老兵管李勇叫連長。

李勇感覺到了這些戰士的變化,心里當然高興,又接著說道:“你們不能老是在新兵排,過兩天把大家都分到各個主力排去,步槍就別背了,咱們上次繳獲了五十多支沖鋒槍,這次也少不了,估計咱們繳獲的沖鋒槍少說也有一百多支了,子彈也有了,你們能背多少自己看著辦,還有輕機槍你們誰愿意抗也行,同志們,你們說我這樣安排怎么樣?有什么意見都提出來,咱們是共產黨的部隊,提意見可是好事,你們的意見如果提的好連里還要給獎勵。”

為什么李勇這么說,熟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眾人拾材火焰高,一個人的思維是有限的,大家一起來開動腦筋想辦法也是我軍的一項光榮傳統,戰士們有了好的意見當然要采納。

聽李勇這么說,這些新解放戰士知道連長是真拿他們當兄弟了,都說沒意見,最好早點到分到各排去。

來到輜重排李勇一看,只見這三十多人一個個忙的是四腳朝天,腿肚子轉筋,連排長孫全厚也是一腦門子汗。

亂七八糟的各類物資,彈藥,糧食都要分門別類地安排好,工作量相當大,李勇想以后特務連的物資還要多,這點人手是夠戧,該給他們加點人了。

看到連長來了大家都過來問好,李勇問道:“怎么樣,這回算是打一仗了感覺如何?”

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說:“連長,這守糧站的敵人夠熊的,沒怎么整就草雞了,開始的時候還和我們對付了一陣子,后來機槍排和炮排的同志們都去了,這重機槍一架上,只突突了幾下,炮排又砸進去兩顆炮彈,就都投降了,這一仗和別的排比我們到是很輕松,只有幾個輕傷,但不管怎么說也算是打仗了,感覺不錯。”

當時大西北國民黨的雜牌部隊沒見過什么世面,見這八路的隊伍又有重機槍還有小炮不害怕才怪了,實際上高翔他們排只轟了兩炮,對付這樣的敵人高翔是多打一炮都閑浪費,往里面砸兩發炮彈算是給他們面子了。

李勇笑著說:“不能那么比,你們的任務也很重要,如果你們沒打好,讓敵人沖出來,咱們腹背受敵,別的排就危險了,另外別人打仗你們也打仗,別人休息你們還要清理物資,這活可就累了,不過同志們別著急,咱們輜重排馬上就要擴充了,到時候同志們就能輕松點。”

聽到李勇說要擴充,大家都過來問擴充到多少人。李勇:“這事我還沒和指導員商量,我初步的想法是擴到六十人你們看怎么樣?”大家都很高興地說“太好了,正愁人手不夠,這回可好了。”

李勇又問排長孫全厚這次繳獲的物資清點的怎么樣了?有沒有什么特殊的小玩意?孫全厚今年已經三十二歲了,是特務連組建時年齡最大的,比李勇整整大十三歲,打仗的時候拿李勇當連長,平時就當李勇是自己的小弟弟一樣。

見李勇這么問就說道:“物資和彈藥都沒清點好,太多了,明天也夠戧,你說的小玩意到是早給你準備好了,你看看吧。”

說完拿出了幾樣東西,李勇一見就覺得眼前一亮,都是好東西啊,原來老孫給李勇準備的是兩支小手槍,兩副望遠鏡和兩支鋼筆。

槍是美國勃郎寧1900式,中國俗稱槍牌擼子,從紅軍時期到抗日時期一直到后來的解放戰爭,各個國家的武器在中國就象萬國博覽會一樣,手槍類的除了德國生產的低級軍官佩帶的戰斗用毛瑟手槍就是駁殼槍外,還有高級軍官的配槍,根據這些手槍的性能和特點中國的老百姓編了個順口溜叫:一槍、二馬、三花口、四蛇、五狗、張嘴登。

意思就是說最好的小型配槍就是美國出的勃郎寧1900式,因為在握把上有個小手槍的標志所以中國的叫法是槍牌擼子,然后依次是馬牌擼子,花口擼子,蛇牌擼子,狗牌擼子和張嘴蹬。

張嘴蹬有時也被誤傳為張嘴燈,實際上是指德國M1934型7.65毫米手槍,該槍的特點是套筒前端完全敞開,槍管的上半部分完全暴露在外,從前面看好象張著嘴一樣。

蹬是形容該槍拋殼干脆利落,他秉承德國槍械的一貫特點,加工質量較好,一般是中高級軍官的隨身武器。大家都看過的一部電影《小兵張嘎里嘎子繳獲的就是一支張嘴蹬。

老孫拿出來就是兩支槍牌擼子,勃郎寧1900式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半自動手槍,在解放前使用甚多,陜北根據地的創建人劉志丹犧牲前就是用的這種手槍。

望遠鏡是美軍便攜式八倍變焦望遠鏡,筆是派克金筆,李勇忙把幾樣東西裝到口袋里,然后和老孫說:“都是好東西他全拿走了。”

孫全厚有點好笑的告訴李勇,本來就是給他準備的,別人也不要,同志們喜歡的是射程遠的連發駁殼槍和沖鋒槍,對這種東西沒什么興趣。

回到連部的李勇給了王成德一副望遠鏡,然后兩人商量部隊的編制,商量后在晚上的干部會議上宣布,鑒于這次新兵排的良好表現,現決定如下:

一從新兵排抽調二十人補充到炮兵排,炮排的每個班增加到十二人,全排算上排長與副排長共五十人。

二從新兵排抽調二十人補充到機槍排,機槍排每個班增加到十二人,全排也是五十人。

三從新兵排抽調二十二人到輜重排,輜重排由三十八人擴充到六十人,擴充后的輜重排已經是全連最大的一個排了。

四從新兵排抽調十個年齡較大,身體偏弱的到炊事班,炊事班由二十人擴充到三十人。

五從新兵排抽調四十人補充到步兵排,每個排補充八人,補充后的步兵排每個班十四人,全排五十八人。

六衛生隊由原來的十人擴充到十七人,以后各排在戰斗結束后要注意收羅衛生器械和藥品。

七補充到各排的人員除了到炊事班和衛生隊的以外,一律裝備沖鋒槍,五個步兵排每班增加一挺輕機槍,每個步兵排輕機槍達到十二挺。

八給機槍排,炮排,和偵察排再各撥六支駁殼槍,給炊事班撥三支駁殼槍,班長和兩個副班長每人一支,這三個人是特務連起家時的老炊事員,李勇想讓他們高興高興,雖然沒有作戰任務,但是背著也威風,另外部隊俘虜過來的戰士越來越多了,炊事班的人員也大部分是俘虜,讓幾個班長背個駁殼槍也增加點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