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歲月

第344章 再戰三十六師 九

第344章再戰三十六師九

接到了王司令員的命令以后,獨立旅把力量全部投放了出去,連輜重營能抽調出來的人手也在何翠花的帶領下和張勁松的偵察營一起直接投入戰斗,這樣一來獨立旅除了還在整訓的補充營以外把勁基本上全使了出來。

沒讓補充營上戰場李勇當然是有著自己的考慮,西北野戰軍的解放戰士太多,多到過了百分之八十,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

前一段時間因為訓練時間短和部隊缺人太多的原因,有些新俘虜過來的戰士被直接補充進了部隊,沒有經過思想改造的俘虜一進入部隊就產生了不少矛盾,新戰士對解放軍的做法和戰術不理解,同志間的溝通也有問題。

有的解放戰士說八路軍成天走夜路鉆山溝,不是正規軍,跟土匪一樣,有的嫌棄我軍的服裝樣子不好看而不愛穿,我軍當時的補給很困難,新戰士是到了,可是給他們的軍裝還沒有著落,為了區分敵我,只好每人了一頂解放軍的灰軍帽,至于服裝只好等以后再解決了,個別的新解放戰士對只一頂軍帽也有反感,還有人造謠說,這是因為解放軍的部隊打仗的時候讓俘虜兵在前面沖鋒的時候好區分才這么干的。

部隊里的解放戰士雇傭思想嚴重,普遍的想法是‘吃誰家的糧就當誰家的兵,有奶就是娘’貪生怕死,違反紀律,喊苦喊累,打滑頭仗成為普遍現象。

展到后來,不聽班長和排長指揮的多了,和邊區參軍的子弟兵吵架的也多了,這樣的部隊再展下去就和烏合之眾沒什么區別了,后來經過思想整訓以后才把問題解決,特別是一縱隊的三五八旅在政委徐秋里的帶領下更是摸索出了一些很寶貴的經驗,經過教育后的戰士才是真正的戰士,我軍的思想政治武器是部隊的強軍之寶這話是一點沒錯。

所以在思想問題沒解決之前李勇是不會讓補充營這一部分戰士上前線的,兵在精而不在多,和解放軍不一條心,人再多也沒用。

壺梯山被解放軍攻克以后,國民黨三十六師的陣地全線動搖,還在山下苦苦堅守等待援軍的兩個旅(一二三旅、一六五旅)是人心惶惶。

獨立旅從山上殺下去以后從側后運動到了三十六師一二三旅的屁股后面,從后面對一二三旅起攻擊。

一二三旅這個國民黨的老字號部隊不比以前了,以前在全盛時期有接近一萬人,重新組建后只有四千多人,兵員的素質和武器裝備的質量也差了很多,戰斗力還沒有以前的一半,先前使出全身的解數才頂住了總兵力過了八千人的解放軍第五旅幾個小時的攻擊。

一二三旅的官兵們敢于與解放軍硬碰硬的對抗是因為離他們最近的國民黨部隊只有二十五公里,并且還有壺梯山這個主陣地為依托,在他們認為有這么完善的防御陣地解放軍想一時把他們拿下也不容易,一但在后面的兵團主力趕到了就會給他們解圍,二十五公里的距離對于有大量汽車的國民黨部隊來說說也就是幾十分鐘的事情。

可是戰斗從早上打到中午,一直等待中的援軍一點影子都沒有,不但是他們受到了猛烈的攻擊,一六五旅和二十八旅也被圍攻,設置在山上的主陣地戰斗很激烈,解放軍的炮火不住點地向山上招呼,到了中午的時候師指揮部也失去了聯系,估計是兇多吉少了,就在這些國民黨的官兵六神無主的時候山頂上的機槍又一次響了起來。

聽機槍射的聲音就能知道這是一種威力很大的大口徑的高射武器,在一二三旅的官兵們還有些疑huo不解的時候,這些機槍子彈如同狂風暴雨一樣落在了他們頭上,在機槍響起來的同時,獨立旅穿插過來的部隊從一二三旅的屁股后面猛的打響了。

壺梯山的地理位置非常好,站在山上對設置在左右兩側的一二三旅和一六五旅的陣地看得很清楚,李勇讓衛剛把他們營的機槍全都抬到山上來,不管地勢多陡峭也要弄上來,實在不好搬就拆開,到了山上再組裝,然后從山上對一二三旅進行居高臨下的掩護射擊。

主陣地的失守對國民黨的官兵威脅太大,衛剛的機槍營在山上不但能把敵人的防御態勢看清楚,就連戰壕里國民黨士兵的鋼盔都看得見,而高射機槍的射程又能完全對一二三旅進行火力覆蓋。

獨立旅的炮兵營在壺梯山被拿下來的第一時間就在山上設置了一個觀察哨,營長高翔的指揮手段越來越精明,這家伙沒有等旅長下什么做好準備的命令,而是把事情往前了想,把前期工作做好,只要上級有命令就能立即開火。

對付在山后的敵人,最好的武器就是曲射的1o5毫米榴彈炮,高翔也把他的炮兵指揮所搬到了山上,望遠鏡里的國民黨官兵清晰可見,清楚的就連士兵的五官輪廓都看得很清楚,高翔興奮及了,嘴里不住點地小聲嘀咕:“這他嗎的跟當我們炮兵的靶子有什么區別?”

果然不出高翔的預料,沒有多長時間旅長李勇的電話就打了過來,詢問他們炮兵營要作好準備得多長時間,高翔在電話里很得意對李勇說,只要旅長有命令他們營可以隨時開火,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完成。

“干的好,你小子是塊當炮兵營長的料,用你的炮火讓在山后還在頑抗的國民黨一二三旅長長教訓,全力射,開始吧。”旅長李勇的聲音讓高翔很是得意了一陣子。

最先打響的就是高翔的炮兵營,就見成群的炮彈越過山頂,象烏鴉一樣落在了一二三旅的陣地上,煙火、碎片、石頭蒸騰而起,整個大地都在炮彈的怒吼下顫抖著,不過這么一來卻有個沒想到的問題出現了。

旅長李勇在炮火攻擊的同時讓衛剛的機槍營也一起打響,可是鋪天蓋地的炮火把一二三旅的陣地炸的塵土飛揚,戰士們的視線里是一片模糊,沒有目標了可怎么開火?

機槍營遇到的問題李勇在山頂上當然也看到了,不過李大旅長可不管什么看到看不到的,他告訴衛剛,你們營就只管射擊,大概位置正確就行,塵土是擋不住子彈的,干就是了。

既然旅長有命令那還不好辦嗎,戰士們操縱著高射機槍,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沖著一二三旅的陣地就是一陣胡亂射擊,沒有什么精準射擊這一說了,啥也看不到,還什么精準射擊,老射手們把機槍大都交給了新戰士,讓他們也過過癮。

這些新戰士高興啊,這種機會太難找了,不用看準頭,大概位置正確就行,這還不好辦,戰士們端著機槍猛掃,槍身抖動著,子彈成串成串打出去。

也不怪新戰士們高興,以前老八路打仗把一子彈都當成寶貝,去年三月份胡宗南進攻延安的時候,防守部隊的主力教導旅平均每個戰士只有十子彈,就靠這每人十的子彈,彭老總給的命令是要堅守七天,可見當時完成任務的困難程度,戰士們每打一槍都要瞄的準準的,象現在這樣干簡直是不可能的,用八路的話來說跟敗家一樣了,所以打慣了窮仗的老八路們是不會下這樣的命令的,也只有旅長李勇這個另類才會這樣命令他的士兵。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干也很有效果,先是炮火鋪天蓋地的轟炸,接著就是幾十tǐng大口徑高射機槍居高臨下的射擊,部隊又趁機會起了攻擊,這樣的陣勢誰能受得了。

在國民黨一二三旅防御陣地正前方不太遠的地方有一個隱蔽的指揮所,二縱隊五旅的郭旅長正用望遠鏡觀察戰場,郭旅長邊看邊對身邊的一個指揮員說道:“好好看看,這才是炮兵的火力準備,也跟人家獨立旅的炮兵好好學學,你們到好,弄點炮彈不是打在前面就是打在后面,有的時候還差點把自己人炸了。”

郭旅長身邊的一個指揮員笑了笑,然后說道:“知道了旅長,我們一定跟獨立旅的同志們好好學,不過那也得等戰斗打完以后再說了,現在讓我們怎么學?”

郭旅長:“哼,你們可別跟我強調什么客觀原因,仗一打完我馬上把你們全都送到獨立旅去,本事沒學到就別回來,都明白了嗎?”

正在倆人說話間,就見獨立旅的炮擊一下停止了,從一二三旅的后面傳來了戰士們熟悉的軍號聲。

郭旅長這個老紅軍出身的指揮員那里還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王司令員的命令早就傳達到了,要五旅和獨立旅一起合圍前面的國民黨一二三旅。

“同志們,獨立旅從敵人身后起攻擊了,人家獨立旅已經吃掉了山上的國民黨二十八旅,又繞到了敵人的屁股后面,而我們旅從早上到現在連著干了幾個小時了還沒有突破敵人的防線,我都替我自己臉紅,我們是老部隊,連一個新組建的兄弟部隊也比不過,你們就不嫌害臊嗎?我命令,吹沖鋒號,全旅出擊。”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