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歲月

第388章 血戰青馬軍

少年之烽火歲月第388章血戰青馬軍

青馬軍的258師利用自己速度快的優勢,從后面趕上了正在行軍中的西北野戰軍,戰斗隨即展開,負責殿后的解放軍第十步兵旅在高錦純旅長的帶領下,為了掩護主力安全撤離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陣地爭奪戰。(請)(瘋狂'看小說)

幾個回合的較量后戰士們發現這支追上來的馬家軍騎兵部隊很難纏,雖然火力不如中央軍,武器更是不如中央軍,但敢拼命的狠勁卻比胡宗南的部隊強太多了,在大量的戰馬被擊斃后不但沒有后退反而原地就變成了步兵,舉著手里的馬刀喊叫著向上沖。

從青海過來的馬步芳軍事集團是一個很有特點的部隊,在這支馬家軍里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先滿足幾點條件,一必須是回民穆斯林,二必須是馬步芳臨夏一帶的老鄉,三必須是馬步芳的親戚,最后還有一條是,最好還得是姓馬或者姓韓。

而滿足了這幾點條件以后的軍官基本上就是他的兄弟和堂兄弟以及子侄輩的人物了,馬步芳的家族里有很多十五六歲的年輕人就被封個連長和營長什么的,二十歲以后基本上都是團以上的軍官了。

漢民和普通的回民以及當地的少數民族在他的部隊里當兵不管功勞有多大,能弄個連長就算不錯了,再往上干到團長就到頭了,因此是這一支很愚昧也很兇頑的部隊,馬步芳的命令在這支部隊里跟圣旨沒什么兩樣。

說白了,這就是一支家族式的地方軍閥武裝,雖然打的是國民黨的旗號,如果沒有馬步芳的命令,胡宗南這個西北戰場的最高指揮官也是指揮不動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支部隊的凝聚力遠比胡宗南的中央軍要強的多,不拼到最后很少有交槍投降的。

馬家軍的打法給第十旅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為騎兵的速度優勢,等十旅的戰士們把戰馬打倒的時候這些青馬軍的士兵已經沖到離陣地不太遠的地方了,有的戰馬沖到了離陣地前沿只有幾十米的距離。

從馬身上翻滾而下的馬家軍士兵還沒等站起來就立即被一陣亂槍打死,可等到沖到跟前的敵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十旅的戰士們就顯得有點顧不過來了。

不停地有戰馬沖過來,不停地有士兵滾落馬下,再接連不斷被戰士們打死,可這些馬家軍的士兵就象瘋狂了一樣,瞪著血紅的眼睛,扭曲著面目,踩著人尸和馬尸繼續向上沖。

漸漸地沖過來的馬家軍士兵數量不斷增加,戰士們在對付遠處騎兵的同時還要分心照顧撲上來的步兵,在火力不足的情況下,馬家軍的攻擊箭頭離前沿越來越近。

在后面督戰的馬得勝大喜過望,這家伙扯著脖子喊:“弟兄們,再加把勁就沖上去了,第一個沖上去的官升三極,來人那,把部隊都用上去,沒有馬的也要沖上去。”

馬得勝這是要孤注一擲了,想用泰山壓頂的攻勢摧毀解放軍防守部隊的抵抗意志,幾次沖鋒沒有取得效果以后把所部的四個團全拼了上去。

打陣地防御戰的時候,對付瘋狂沖鋒的騎兵最好的辦法是用密集的火力把他們消滅在沖鋒的路上,一支部隊不論多么強大都是有弱點的,騎兵就更是如此了,不管這些騎兵如何猖狂,他們在沖到中途的時候是沒辦法開槍的,就算馬上的工夫好,可以直起腰板來打幾槍,但準頭就沒法看了,所謂的騎兵也不過是停留在半冷兵器時代的作戰。

騎兵的特點的速度快,機動性強,騎在馬上用刀辟砍的時候可以借助戰馬沖擊的力量,所以用步兵與騎兵在平原地區近戰肉搏是很吃虧和愚蠢的。

馬家軍的騎兵雖然很兇狠,但也只能是平原地區打近戰的時候才能發揮出戰斗力,而步兵對付騎兵的第一要務就是要遲滯它的機動速度,逼迫他們下馬作戰。

逼迫騎兵下馬作戰最好的辦法是挖掘大量的壕溝和設置障礙物,然后用強大的火力將下馬作戰的士兵消滅。

西北野戰軍四縱十旅是在倉促的情況下與敵接戰,根本沒有時間來挖掘壕溝和設置障礙物,跟胡宗南的幾次大戰役打下來讓解放軍的部隊有了很大發展,武器裝備也有了極大的提高,每個人的彈藥攜帶量超過了一百發,但因為西北野戰軍的家底太薄,戰士們手里用的還大都是從日軍繳獲來的三八式步槍,速射火力不足。

這就造成了戰士們雖然極力想用火力把敵人在半途中擊斃,但由于武器射速的原因還是被瘋狂沖鋒的敵人逐漸接近了。

高錦純旅長就在第一線上指揮戰斗,從紅軍開始,解放軍的指揮員每戰必靠前,這是我軍的傳統,這個老資格的指揮員從258師的動作里看出來敵人是想拼命了,也把手里的預備隊第30團調了上來。

戰士們用手中所有的武器向瘋狂沖鋒的敵人射擊,三八、七九再加上漢陽造,捷克式輕機槍的槍管子都打紅了,但就是制止不住騎兵的沖鋒。

捷克式輕機槍是一款很優秀的步兵班用武器,但這種武器的缺點是彈匣容彈量只有二十發,每發射二百發就必須得更換槍管(打紅了,不換不行),這還是老射手,經驗少的估計打出六七個彈匣就得換槍管,否則子彈真就得掉腳面子上了。

高旅長早就把望遠鏡撇了,也跟戰士們一樣趴在戰壕里,手里握著一把步槍,眼睛瞪的溜園,嘴里不住地說著:“,要是再多幾挺馬克沁和迫擊炮就好了。”

十旅的馬克沁重機槍都在不住點掃射,死在重機槍火力范圍內的馬家軍騎兵跟捆好的稻子一樣黃忽忽摞起一層又一層,可就跟高旅長說的那樣,這種水冷式的步兵重火力還是太少了。

眼看著馬家軍沖到離前沿只有不到五十米的距離了,五十米對戰馬來說就是幾步遠了,高旅長大喊:“手榴彈。”

手榴彈的蓋子早就揭開了,拉火環也早就摳了出來,還沒等高旅長的話音落地,成排的手榴彈象下大雨一樣投了過去,烏烏鴉鴉滿天都是,爆炸崩起來的彈片把陣地前沿幾十米遠的地方變成了殺戮的屠宰場,死人死馬邊地都是,十旅的戰士們連續進行了三輪投擲,幾千枚手榴彈把戰馬炸得亂跑亂跳。

看準了時機的高旅長喊道:“同志們,上刺刀,把敵人挑下去。說完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第一個從戰壕里猛的蹦了出去。”

解放軍的指揮員讓人佩服,旅一級別的指揮員照樣去跟敵人拼刺刀,沒有什么生與死之說,旅長都沖出去了戰士們還有什么話說,十旅的三個團嗷嗷叫著向上沖,挺著刺刀與敵人肉搏。

青馬軍確實是不簡單,傷亡慘重不后退,戰馬被打死了還是不后退,變成了步兵也一樣舉著馬刀向上沖,看到解放軍沖了上來也都舉著馬刀迎了上去。

只有幾十米的距離,打紅了眼睛的雙方很快就碰上了,閃亮的馬刀跟雪亮的刺刀猛的撞在了一起。

頓時陣地前是血肉橫飛,馬刀劈砍,刺刀突刺,殺聲震天,兩支軍隊都把全身的力量使了出來,攪和在一起血戰。

馬得勝的258師不是整編師,沒有旅建制,師屬下是四個騎兵團,總人數在一萬人左右,解放軍的四縱隊十旅是三個步兵團,總兵力超過八千。

馬家軍的258師人員略占優勢,但并不占絕對優勢,加上剛才幾次沖鋒折損了大量的人手,這時候拼殺在一起兩軍人員也大體上差不太多。

這樣一來戰斗就打得很慘烈了,如果兩支軍隊有一方面占絕對優勢,另一方面就會撤退或者逃跑,道理很簡單,沒有希望的戰斗誰都不想打下去。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兩支軍隊的實力差不多,誰都沒有辦法把對方吃掉,就象是兩個大力士掰手腕一樣,僵持在一起誰也奈何不了誰。

怎么辦,只有看兩支軍隊的意志了,在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比拼的就是軍隊的意志力。

慘烈的戰斗從下午一直打到傍晚,雙方人員的尸體鋪滿了整個戰場,鮮血從人體里流出來又馬上被冰冷的大地凍住了,十旅還是第一次碰見這么硬的國民黨軍隊。

但十旅是什么部隊?英雄的四縱隊是由陜北紅26和27軍為班底組成的老紅軍部隊,是由劉志丹將軍一手組建起來的部隊,他們的武器可能不行,他們的裝備也可能不行,他們的肚子里可能也沒什么油水,但是他們敢于和一切敵人拼命的勇氣卻是無與倫比的,正象高旅長說的那樣,想跟解放軍拼命?那你算是找著對手了。

就在戰斗打到不可開交的膠著狀態的時候,戰士們的怒氣徹底被激發出來,原因很簡單,沒有人和部隊敢在解放軍面前比勇氣,小鬼子不行,國民黨不行,你們這個土軍閥馬家軍更不行。。.。

網站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