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歲月

第745章 三管齊下

第745章三管齊下

獨立旅從昌都出發以后整整走了一天,參謀長帶人計算出來的結果是,完全實現了機械化行軍的部隊只走出了二百幾十公里,也就是說,在高原地區汽車的行駛速度只有區區的二十多公里,簡直就和蝸牛沒有什么區別。

不過,這已經很不錯了,李勇最為關心的坦克和重炮都順利通過,沒有發生一起翻車和翻炮的事故,也沒有人員傷亡。

這還是小成和周大興帶著先頭部隊在前面開路的結果,沒有工兵連的努力,這樣的速度也達不到,李勇和王成德有心理準備,工兵們的體力和器材消耗會越來越大,后期的速度可能還要慢一些。

旅長李勇關心的還不只是這些行軍上的問題,晚上宿營的部隊一片歡騰,帳篷連綿成片,戰士們吃喝笑鬧,可是李勇的臉上卻掛上了一絲絲的憂慮,獨立旅的兩位主官在一起悄悄的商量問題:

“想了一點,但還不夠成熟,你給我補充補充。“李勇把自己的一點想法說了出來。

“我剛剛去了一次輜重營,把孫全厚跟何翠花還有老揚叫到一起開了個小會,根據他們幾個的估計,我們旅的糧食和物資支持兩三個月沒有問題,兩三個月以后就要看我們那個時候的表現了。”

出發的前幾天李勇特意跟后勤部門關照過,那怕是少帶些彈藥,也一定要把部隊必須的生活用品帶足,越多越好。有什么就帶上什么,沒有就用錢去買。花多少錢都無所謂。

做為一旅之長的李勇,他寧可少帶彈藥也要多裝一些生活物資,可見李大旅長對后勤重視到了什么程度,要知道,獨立旅是戰斗部隊,等待他們的有許多未知的兇險,進藏也不是旅游。

李勇這樣做是有把握的,藏軍的全部兵力也不過是十幾個代本和一些臨時組建的民兵。這些力量在昌都已經大部分被全殲,拉薩地區還能剩下的也就是幾個戰斗力不怎么樣的代本團,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是區區數千之眾,獨立旅完全有能力把他們壓制或者消滅。

當旅長有一段時間了,李勇有一個好習慣,每一次戰斗或者戰役結束以后都要認真的做總結,總結戰斗中的得與失。看是否能找出更好的辦法,每做完一次總結,李勇都對戰略和戰術有了更深一層次的理解,也就更加佩服毛主席的戰略方針了,那就是,不與敵人爭奪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昌都戰役又是依據這樣的理論打贏的。

戰役發起前,上級并沒有下命令一定要奪取昌都,而是要派一支偏師從大西北繞過來把藏軍的后路堵住,待穿插部隊達到了預定地域以后再發起攻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藏軍派住在昌都一帶的力量全部消滅,不讓一兵一卒逃回拉薩。攻擊昌都不過是順手牽羊之舉,上級的真實目的還是拉薩。

結果顯示,野戰軍和西南軍區的決策很正確,解放軍在金沙江一線將藏軍主力全殲,昌都成了不設防的城市,遠在一千多公里以外的拉薩也無兵可調。

昌都戰役的勝利給獨立旅進駐拉薩等大藏區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條件,李勇才有信心讓部隊寧可少帶彈藥也要多帶糧食的舉動。

可就是這樣,按孫全厚與何翠花的估計,部隊到達拉薩以后也只能堅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

毫無疑問,上級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對獨立旅等進藏部隊進行補給,可現實的問題是,就算是上級想盡了一切辦法,補給也不可能按時到位,所以,獨立旅還是要依靠自己多想辦法,這也是幾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在貧瘠的大西北,如果一切都依靠上級,那么這支部隊一定會窮的連窩頭都吃不上。

政委王成德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雖然上級沒有明確決定獨立旅在藏區駐防多長時間,可就目前的態勢來看,時間短不了,西藏不比內地,部隊的互相調防會非常麻煩和困難,也會給后勤帶來巨大壓力,有現成的部隊不使用而去調防其他的部隊?上級不會那么傻,所以,獨立旅一定要立足長時間在西藏駐扎和訓練,要有思想準備。

一切又繞了回來,說一千道一萬,糧食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本和核心,有糧方能聚兵,老祖宗的道理又一次得到了驗證。

“我想了一段時間,靠等和要不是辦法,這也不是咱們旅的風格,上級有補給更好,沒有補給我們也要堅持下去,我們旅的糧食還能支持二到三個月時間,在這期間上級也會給我們調撥一部分的物資,到達目的地以后咱們再想辦法籌集一部分,只要我們的辦法和措施到位,熬過漫長的寒冬是一定把握的。”

王成德:“你是說我們要三管齊下,一方面等待上級補給,一方面自己籌措,加上我們本來就有的儲備,堅持到來年開春?”

李勇拍了拍王成德的肩膀,用很少有的謹慎口氣回答道:“就是這么個意思,這很有可能是我們旅建立以來最為嚴酷的后勤危機,能不能籌集到足夠的糧食就要看我們在拉薩地區如何開展工作了。”

其實李勇心里還有別的想法沒有跟王成德說出來,在當地籌集糧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進藏的部隊不光是一個獨立旅,后面還有十八軍的大部隊,十八軍的后勤系統更是和獨立旅沒法比,他們更需要糧食,拉薩地區根本就供養不起這么多的部隊,獨立旅如果把這一地區的糧食都籌集光了,十八軍的主力怎么辦?如果大部隊鬧起了糧荒,那將會是非常可怕的。

不知道腦袋里在想什么,以前經常餓肚子的王成德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大勇,我有個想法你看行不行,從明天開始,我們把偵察營全部放出去,在擴大搜索范圍的同時還要盡可能多的捕獵野生動物,為部隊補充口糧,把能長時間存放的糧食節省下來一部分。”

王成德的腦袋是開竅了,在以前,部隊行軍最忌諱的是還沒到達指定位置就暴露目標,從而讓對手有可乘之機,可是現在不同了,現在的獨立旅,在所經過的地域沒有可以抗衡的對手,獨立旅的實力可以碾壓一切敢于來犯之敵,有了這樣的實力,還怕什么暴露目標。

李勇哈哈大笑:“對,就這么辦,告訴戰士們,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可以開槍,只要能把獵物帶回來就成。”

清晨的一縷霞光從地平線上升起,火紅的太陽露出了半個臉,微風吹散了淡淡的白霧,在空曠的高原上,起床號的聲音能傳出去十來公里,隨著新的一天到來,獨立旅的營地也歡騰起來。

偵察營比別的營連早開飯半個小時,他們有新任務,旅黨委的命令是,要在擴大搜索范圍的同時還要把沿途所看到的野生動物帶回來,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任務,在執行任務的同時還能過一過打仗的癮,相對別的營和連來說也很刺激。

一千多個戰士嗷嗷叫著爬上了他們的座車,在營長張勁松的帶領下向獨立旅行軍所要經過的地域四散而去。

新的一天開始了,獨立旅車隊的周圍不太遠的地方經常可以聽見一兩聲凌厲的槍聲,槍聲很清脆,是戰士們很熟悉的湯姆式沖鋒槍的點射聲,不用問了,這肯定是偵察營的戰士們干的。

偵察營的舉動把別的營連羨慕壞了,在執行偵察任務的同時還能過過打仗的癮,還可以為部隊解決一部分糧食問題,真是一舉多得的好差事。

好差事讓人羨慕,為此有好多人都找到了李勇和王成德,想詢問一下是不是可以輪流來,其中叫的最歡的是輜重營的教導員何翠花。

何翠花認為,為部隊解決糧食問題他們輜重營責無旁貸,也是他們營的職責所在,所以就應該由他們營派出人手去執行這樣的任務,而帶隊的指揮員更是非她莫屬。

實際上最后一點才是何翠花的真實目的,至從當上了輜重營的教導員,何翠花到一線去直接參與戰斗的機會很少很少,這讓一門心思想撈點仗打的何翠花很郁悶,跟她有一樣想法的還有一個輜重營的副營長老揚,這一老一小兩個人湊到一起極為對脾氣,兩人認為,憑借現在獨立旅的實力,想讓輜重營到前線直接參加戰斗不太現實,也就是戰斗過后打掃一下戰場而已,現在機會來了,旅里不讓我們打仗可以,總不能連打獵都不讓我們去吧?

被何翠花鬧的頭疼的李勇告訴這個好戰的丫頭,偵察營是在部隊周圍執行搜索和偵察任務,打獵不過是順手而為之,部隊還是要以搜索為主要目的。

不過,這樣的理由可說服不了何翠花,何翠花認為,偵察營執行偵察任務沒錯,但是可以把為部隊籌集糧食的任務交給他們輜重營嗎,這樣兩下都不耽誤。(。。。)

好看的小說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