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歲月

第781章 危機關頭

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中國的軍隊也是偉大的,戰爭初期的時候,為了商量如何來救援朝鮮,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和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研究的結果是,中國出陸軍,蘇聯出空軍,由中蘇兩國成立一個聯合統帥部來統一指揮作戰,可是就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做好準備正要出國作戰的時候老大哥卻變卦了,說是他們還沒有準備好,空軍不能出動。

蘇聯人的顧慮太多了,他們害怕因為朝鮮戰爭擴大化而與美國再打一次世界大戰,衛國戰爭剛結束還沒幾年,溫欣的日子消磨人的斗志,他們身上的傷口還沒有沒好利索,他們的工業基礎還沒有恢復到鼎盛時期,二千多萬的傷亡讓男性青壯年的人口比例下降很大,以至于在二戰過后有的年輕姑娘只能找上了年紀的殘疾軍人當丈夫等等。

理由很多,太多的顧慮讓蘇聯放棄了在戰爭初期派空軍協助志愿軍作戰的方案,實際上二戰過后每個國家損失都很大,就說跟在美國屁股后面來朝鮮打仗的英國人吧,二戰以后,英國男性青年傷亡慘重,國內平均每十個姑娘只有一個能找到丈夫結婚,其余的只能一個人終老一生,可就是這樣英國人也派出了幾個旅的部隊來朝鮮參戰。

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的英國為了緊跟在美國人的屁股后面表達他們的姿態,在國內群眾極為厭戰的情況下還是拼湊了幾個旅來朝鮮趟混水,不過,這幾個旅的兵力對中國來說不算什么,用中國士兵的話來說就是,既然他們想找死,咱們就成全他們這個心愿。

老大哥的意見對中隊的壓力太大了。新中國的軍人不是傻瓜,因為在抗日戰爭中他們的副總參謀長就是在飛機的空襲下犧牲的,他們嘗到過來自天空中的苦頭,也很清楚中美兩軍在武器裝備上的差異。知道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單一靠陸軍作戰會意味著什么。

可是。沒有辦法呀,蘇聯離的遠。朝鮮丟與不丟與他們沒有多大關系,可是中國就不行了,朝鮮就在中國的家門口,是自己出門就能看得見的鄰居。中國有句古老的熟語,“遠親不如近鄰”,還有一句是,“唇亡齒寒”,這是中國古老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幾千來奉行的行為準則,眼看著自己的鄰居被敵害還不出手相助不是咱中國人的傳統。

從新義洲入境的彭老總在朝方人員的帶領下。經過了幾個聯絡點,最后終于在一個隱蔽的礦洞里看到了年輕的朝鮮統帥金日成。

金日成在中國待過一段時間,也曾經加入過中國的抗日隊伍,有的資料還說他曾經在解放軍里擔任過連長。不過這都已經無從考證了。

后來的事實是,金日成參加了蘇聯紅軍里的朝鮮支隊,在戰爭結束以后受蘇聯政府的委派回到了自己的祖國并取得了領導地位。

為了招待志愿軍的司令員,朝方特意準備了一間房子,房子的四周墻壁上掛滿了白布,讓這間臨時招待所顯得很干凈,穿著體面漂亮的人民軍女戰士還端上一只燉好的雞和一瓶葡萄酒,在中朝兩國友誼的歡呼聲中彭老總和金將軍碰了杯。

但顯然,這些都不是彭老總想要的,戎馬一生的老總這時候表面平靜內心卻很焦慮,他迫切的想知道朝鮮人民軍還有多少力量,都在干什么,聯合到了什么位置,敵人的武器裝備和戰斗力如何,所有的一切還是個未知數,酒如何能喝的下去。

經過金將軍和朝方代表的介紹,彭老總了解到,朝鮮人民軍目前還有四個步兵師,一個裝甲旅和一個坦克團,以及一些民兵武裝等等。

按彭老總的理解,大敗過后還剩下這么多力量也不簡單了,在狹小的朝鮮半島上這些部隊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因此彭老總要求朝鮮方面,在志愿軍大部隊集結完畢前要盡量與敵人交戰,遲滯敵人的攻擊速度,為志愿軍爭取時間。

彭老總的要求是很現實的,因為中隊是靠雙腿行軍,遠沒有聯合的機械化部隊行軍快,雖然已經入朝了,但也只是剛剛過境,所以,在接敵以前朝鮮方面必須采取必要的行動來阻礙對手。

中方的要求不可謂不合理,可是朝方人員卻面有難色,支支吾吾的沒有個準話,東拉西扯的不往正題上說。

對方的態度讓彭老總很惱火,要知道,彭老總戎馬倥傯身經千戰(身經百戰這個詞語無法形容彭老總),治軍嚴謹,對屬下的要求很嚴格,很少有人敢在軍事上如此敷衍他。

在追問下,朝鮮方面終于說出了自己目前的真實處境,所謂的四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旅以及坦克團編制到是有,但大部分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新兵,裝備也很差,比如說那個裝甲旅吧,一輛裝甲車都沒有,坦克團也只有幾輛殘破不堪的t34,開動都費勁,更別說什么打仗了,而且因為通訊不暢以及各自為戰,即使現在的朝鮮統帥部也沒有辦法聯系到他們,如果說現在的朝鮮還有統帥部的話,更加要命的是,銀川和釜山大敗后人民軍士氣低落,官兵喪失戰心,目前還能聯系到的部隊都在拼命向中朝邊境撤退,這時候讓他們返回去與強大的聯合作戰???基本上就是一句玩笑話了。

彭老總明白了,原來他娘的人民軍已經被打散架子了,根本就組織不起什么有效的防御,什么幾個師又是什么裝甲旅的,都他嗎的是扯淡,指望他們能把敵人拖一拖看來是沒有什么希望了。

著急呀,實在是太著急了,彭老總開始的時候沒有料到戰局會嚴重到這種程度,他入境的時候只帶了一輛車和幾個隨身警衛人員,因為著急與朝鮮方面聯絡,已經和大部隊離開好遠的一段距離了,一直跟在身后的電臺車也因為路好不走失散了,目前的彭老總手里是一個兵都沒有。

這就太要命了,敵情不明,友情不明,我情還不明,彭老總還從來沒有打過這樣的仗。

在焦急的等待中第二天電臺車到了,彭老總馬上命令通訊人員聯系最快的部隊,要清楚到達什么位置了。

電波聲滴滴答答,有了大功率的電臺就能基本掌握部隊的大概位置了,一個機要人員向彭老總匯報,和我們的部隊聯系上了,距離彭老總和金將軍最近的一支部隊是四十軍的一一八師。

一一八師,不正是在鴨綠江大橋邊上碰到的那支部隊嗎!!彭老總用力拍了一下大腿,不愧是旋風縱隊呀,不愧是王牌,不愧是主力師,就是厲害。

心急火燎的老總越過了志司,越過了四十軍軍部,直接用電臺給一一八師發報:“用最快的速度向前機動,一定要趕在敵人前面搶占要害位置,此令——十萬火急。”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也就是后來的解放軍第四十集團軍,是東北野戰軍里最能打仗的主力軍之一,指戰員兇狠好戰,并以攻擊迅雷神速聞名全軍,被譽為旋風縱隊,其一一八師更是主力中的主力。

此時的一一八師正在全速急行軍,老總的命令說明戰局已經很危急了,滿編的一一八師一萬三千多人,上到師長政委,下到每一個戰士都已經感覺到戰況的急迫性了,他們清楚,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志愿軍總司令是不會直接給他們一個師級別的部隊發報的。

走,走不停的走,槍支彈藥,背包、水壺和干糧袋,還有每人一個的急救包,因為后勤保障系統不行,所以每一個戰士都要盡可能多的多帶彈藥和干糧,單兵負重已經達到了幾十公斤。

幾十公斤的負重,道路崎嶇,上級的命令急如烽火,一一八師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急行軍。

一個十公里又接著一個十公里,連綿的道路看不到盡頭,汗水把軍裝早就打透了,疲勞一陣一陣襲來,苦嗎?很辛苦,可是戰士們卻認為這些都沒有什么,因為他們以前在國內和日本人以及國民黨的軍隊就是這樣打仗的,正是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才把他們遇到的所有對手都干的稀八爛。

以游擊戰起家的解放軍很習慣于跑路,雖然辛苦但也認為沒有什么了不起的,難的是.....................

在道路上行軍的不光是著急上火的一一八師,還有大批逃命的朝鮮老百姓和潰敗下來的人民軍戰士。

人流洶涌,把本來就不寬敞的道路擠的亂七八糟,一一八師的戰士們很惱火,特別是前衛三五四團,戰士們急的差點要動手。

前衛團是干什么的?是刀尖子,他們要為全師開路,現在到好,被一群老百姓和敗退下來的逃兵堵住了前進的道路。